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探索

2020-03-19 03:51王艳蓓
职业·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

王艳蓓

摘 要:高职院校以往主要以理论知识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体系较为完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以往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适应当下的社会发展潮流,所以,需要进行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专项研究与讨论。新时代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仅需要以往的理论教学体系支持,还需要新血液的加入,比如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在当下还属于较为陌生的字眼,其主要内涵包括良好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优秀的实践能力。本文将根据其中两个内涵进行理论阐述,旨在研究其特点以及发展特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融合

课 题:本论文受2019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资助(项目号:193426)。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容关系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拥有相同的教育目标,旨在促进学生更好成长,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专业教育是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理论基础的教学;第二,创新创业教育是帮助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拥有发展的眼光,同时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能有效发挥专业教育的理论指导作用。所以,二者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中是不可分割、不可缺少的,只有将二者进行有效融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进而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

1.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高度统一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不仅限于单方面的能力,在更多情况下不仅要求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旨在增强学生的是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而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知识体系传授,帮助学生详细的了解自己的专业,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为后续的创业活动提供行动依据。二者在教育的理念上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其目的在于培养社会建设与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型人才。

2.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不仅是向学生灌输单纯的理论知识概念,更注重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专业教育的核心理念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综合素质。在新时代高职教育改革中,创新创业与专业课融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专业课教育一方面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的知识体系,一方面为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相关的理论指导。所以,在创新创业与专业课融合的进程中,也重视学生的专业课教育,为其后期的创业实践提供支撑。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容的现状

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的理论研究、工作管理、教学模式和创业基地的建设中忽略了它们的相关性,采用分别独立的工作模式,降低了创业教育的管理工作效率,使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体系工作的领域分隔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融合。

1.运行管理机构不统一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管理的服务机构主要由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团委机构、院系组成。上述部门业务较为繁忙,导致创新创业的教学缺乏完善的管理与发展规划,影响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发展。而专业教育主要由高职院校的教务处进行管理,相比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拥有得力的管理部门,还拥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当下较多高职院校没有进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管理整合,不僅影响二者相互渗透,也影响教育模式顺利实施。

2.缺乏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

在高职院校的整体教育环境中,创新创业课程往往与专业课程分开管理,教学目标相互独立。两门学科之间缺少相应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两个学科体系的相互融合,没有发挥创新创业的主导作用。

3.“双创型”师资缺口大

当前,高职院校的“双创型”教师团队主要由学校专职教师和外聘兼职教师构成。学校的专职教师有部分是金融系教师,学科理论知识较为全面,他们同时负责学生的创业课程教学,但存在教师工作繁忙,无法全身心投入创业教学的问题,且相关创业经验贫乏,影响了创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外校兼职教师大部分是企业管理人员,或由具有管理和创业经验的人员构成,其在创业的实践领域经验较为丰富,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外校兼职教师往往缺少时间参与高职院校的创业教学计划,无法协助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此外,薪资也是影响高职院校“双创型”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

三、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容的措施

创新型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在相互渗透、作用的过程中涉及较多因素,仅靠高职院校的力量势单力薄,因此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指导以及企业力量的参与,以确保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

1.机构整合

高职院校的创业课程教学主要由创业教学部门、机构负责,与专业课程分别进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创新创业与专业课的有机融合。所以,建议将创业课程的教学部门、机构统一由教务处进行管理,进行资源整合,提高教学效率。这样,不仅有利于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协调,还可降低部分管理成本支出。

2.课程融合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首先要确定创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其次要将创新创业的内涵与专业课教程有机结合,进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创业项目方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更新,帮助学生应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创业环境进行深度的剖析。除了将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专业课程外,还应注重课程的合理编排,在向学生展示高质量的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课程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课程完美融合。

3.师资融合

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师资力量培养过程中,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例如,派教师到国外进行创新创业的教育调研,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国外创新创业的整体教学环境构成,以及针对环境因素所采用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式。此外,教师还可到创业公司或者创业项目中进行实际的创业实践,并通过直接参与创业项目的工作提高自身的创业认识水平。

4.文化融合

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创业文化与专业课程文化的建设工作,并促进二者的融合。文化融合可以通过开办特色的创业知识讲座以及举办相关专业的实践竞赛活动,同时通过教师指导,引导学生在专业课的实践中积极创新,使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初步的创业体验。

四、小结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需要有关部门以及学校相关机构的共同协作才能有效达成。此外,还应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会学习氛围与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当今,创业已成为时代主题,而高职院校加强学生的创业思想教育和相关技能培训,能够使教育紧跟时代步伐,同时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创业人才,帮助学校与学生实现共同发展。本文对高职院校的融合教育进行相关理论阐述,以期提供相关研究依据,促进高职院校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莉,刘毕贝.基于“教学企业”的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模式研究[J].职教通讯,2014(22).

[2]邝卫华,张钟,李国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耦合路径研究[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2).

[3]许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2).

(作者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