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宁
(丹东市中心医院CT科,辽宁 丹东 118002)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类型,该病病死率高,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尤为关键[1]。CT增强扫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是当前临床用于原发性肝癌的重要辅助诊断方式,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本研究旨在对比观察CT增强与MRI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诊断意义,从而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
1.1 一般资料:抽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65例拟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41~80岁,平均(51.16±3.68)岁;Child-Pugh A级28例,B级24例,C级13例。所有病例在进行检查前均未进行抗肿瘤治疗。病例排除标准:排除合并有血液系统疾病者或近30d内有输血史的患者,排除有腹部手术史者;排除转移性肝癌者;排除碘过敏者。
1.2 方法:所有病例均行CT增强扫描与MRI检查,具体如下:①CT增强扫描: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去除手表、手机及金属饰品,让患者保持放松姿态将双臂向上举起,调整CT机从膈顶至髂嵴部位进行增强扫描。具体设定:电流为240 mA,电压为120 kV,矩阵为512×512,扫描层厚为3 mm。平扫结束后予以增强扫描,由外周肘静脉注射100 mL泛影葡胺注射液,流速设置为3.0 mL/s,平衡期延迟扫描120 s,门静脉期延迟扫描60 s,动脉期延迟扫描25 s。扫描结束后对收集的原始数据实施图像重建。②MRI检查:患者取仰卧位,上举双臂,体部相控阵线圈,扫描范围由膈顶至髂嵴,嘱咐患者扫描时屏气,扫描序列包括轴位、矢状位、冠状位。扫描参数设定:T2WI(TR 3000 ms,TE 110 ms),T1WI(TR 420 ms,TE 42 ms),层厚为4.0 mm,视野(FOV)40 cm×30 cm。平扫结束后再进行增强扫描,由外周肘静脉注射100 mL泛影葡胺注射液,流速设置为3.0 mL/s,平衡期延迟扫描120 s,门静脉期延迟扫描60 s,动脉期延迟扫描25 s。扫描结束后对原始数据进行图像处理。
1.3 观察指标:比较CT增强扫描与MRI检查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所有数据处理及统计均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进行t或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CT增强扫描表现:65例拟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者经CT增强扫描,确诊原发性肝癌病灶患者50例,考虑其他疾病因素肝脏病变15例。确诊原发性肝癌的50例患者在动脉期病灶明显强化,其中呈现高密度40例,等密度9例,无明显强化1例。在门静脉期病灶密度明显降低,高密度强化9例,等密度强化32例,低密度强化9例。
2.2 MRI检查表现:65例拟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者经MRI扫描检查,发现原发性肝癌51例,其他肝脏病变14例。原发性肝癌MRI表现:病灶多呈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晰,部分呈分叶状,病灶在T1WI呈低信号,在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后病灶呈不均匀强化。
2.3 CT增强扫描与MRI检查的诊断效果比较:经术中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共53例,其余肝脏疾病共计12例。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均明显优于CT增强扫描,均有P<0.05,见表1。
表1 CT增强扫描与MRI检查的诊断效果比较(%)
CT增强扫描和MRI检查是当前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检查手段,本研究结果显示,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均明显优于CT增强扫描。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CT扫描对肝脏病灶及邻近组织的识别能力比较弱,分界不明显,极易导致误诊的发生,而MRI在检查过程中可以对患者肝癌病变部位进行多层面的精确扫描,能够将病灶的血供情况和位置清晰的表现出来,极大程度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测率[2]。此外,由于CT对受检者具有一定负性辐射损伤作用,能够诱使DNA断裂并造成少许血细胞失活,对患者身体有轻微的损害。MRI具有多方位多层次成像、无放射性等优点,可通过病变组织与肝脏组织信号的差异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肝脏组织病灶在T1WI呈低信号,在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后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图像更为清晰,有效减少了漏诊及误诊的发生[3]。
综上所述,CT增强扫描与MRI对诊断原发性肝癌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经济条件,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