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霞
摘要:东坑村古称东溪,村民主要姓陈。据历代传承有序的《东溪陈氏族谱》所记,村落肇基于宋末,历史上名人辈出,共出进士1人、举人5人、拔贡2人、贡生14人,任知县以上主官达8人,最高官至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东坑村是福建首批省级传统村落、三明市历史文化名村,村落形态基本完整,保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是研究闽西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重要例证。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物建筑;人文习俗
东坑村位于福建西部千年客家古县—清流县的东部,西距清流县城38千米,是由县城通往永安、明溪各县的主要驿道所经之地。村落建在东北-西南向的山谷盆地间(图1),四周群山围护,东坑溪从村庄中部流过。东坑的主要姓氏为陈姓,据《东坑陈氏族谱》记载,其始祖陈文陆于南宋末年从归化(今明溪县)柏亨村迁此开基,开枝散叶,宗族繁盛,至今已历三十余代。
东坑古村落格局完整,砖木结构的古建筑造型精美,素雅端庄。东坑陈氏家族对文化教育尤为重视,专供教学的学堂或附建书院的祠堂、民居建筑等数量较多,是古代耕读传家的村落典范。2015年11月,东坑村由福建省住建厅、文化厅、财政厅联合公布为首批省级传统村落。
1村落格局
在村庄的选址上,东坑奉行“卜吉而居”的原则。民居建筑非常讲究风水,多依地形山势择取朝向,大体沿山坑朝南建,大门斜向溪水,意财源滚滚而来、取之不尽。从村外高处望去,民宅依山势向各处延伸,全村组成一个巨大的树杈形,大体走向为东北-西南向。背靠青山,临水而居,负阴抱阳,吐纳有序,形成青山献秀、绿树四合的居住环境。村庄后山及水口处生长着枝叶繁茂的大树,这些树木作为村庄的风水树受到村民的精心呵护,枝叶繁茂,连片成林,蔚为壮观。
利用村庄地势的自然落差,或引山泉,或筑水圳,然后引入各户,形成街巷水网并行的框架格局。历史上,这些水系不仅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方便,而且日夜奔淌的流水更使古老的村庄充满灵动的意境。这种亲近自然、寄情山水的风格特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人朴素的人生观和美学愿景。在整个村庄的建筑布局上,村民们聚族而居,所有民居环列而建,长幼尊比,排列有序。其他如学宫、庙宇、商店等社会公共设施一应俱全,体现了封建农业社会晚期以宗族为核心、以血缘为纽带、自给自足型的宗族聚落形态。
东坑古街大都用卵石铺砌,历史风貌保存较为完整。其中,十字街总长约1000米,横街长约200米,屋背屻100米。街两边不规则地排列着大小店铺,这些店铺多是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药店、豆腐店、布店、糕点店、京果店等,也是村民们休息、娱乐、聊天的去处。店铺均为土木结构,有门板式和窗柜式两种,有的至今仍在使用。
村里的街道旁、院落内、小弄里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水井。由于历史嬗变,有的井已荒废,今存还有在用的有近三十口,为一千余人口的东坑人提供取之不尽的优质生活用水。东坑的井造型、结构丰富多彩。从形状看,现存的井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还有因地取势呈不规则状。从结构、材料看,有用青砖精砌细垒的,也有采用山石砌的,更有趣的是,有的像现代高楼住宅的水池。井栏有用铸铁整体铸造的,有条石平铺的,但大多是用岩石筑砌,形似木桶。
2文物古迹
东坑古村是陈氏族人定居、开发东坑的历史见证。村内街巷、门楼等保存基本完整,历史风貌相对完备,祠堂、庙宇、廊桥、书院、民居等各类传统建筑类型齐全,且大多连片分布。由陈氏(宣瑞)祖屋、致懿堂、琢玉书院、思成堂、仰峰堂、临水宫、“陈氏一门”木牌楼(图2)等七处古建筑组成的东坑建筑群,于2018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坑古建筑整体木构架大多采取穿斗-抬梁结合形式,个别建筑采用抬梁减柱的营造方法,三间通畅,增加使用空间,是清代闽西建筑的典型代表。闽西传统建筑平面布局合理,通风采光条件较好,契合中国传统的风水学说和天人合一理念,建筑精巧、美观,气势恢宏,布局科学、结构坚固、装饰精美。在满足居住及审美需求的同时,又兼备教育、敬宗、祭祀等文化功能,形成独特的建筑文化景观。
东坑古建筑中,除琢玉书院的建造时期可追溯至明初外,现存古建筑大部为清中晚期所建,历经数百年,至今仍格局完整。东坑古建筑多依地形、山势而建,门楼大多饰有层层叠叠出挑之如意斗栱,以前后厅单天井一进式为主,主要建筑以天井为中心,沿中轴线对称布局,上至屋面,下至地表,内外装饰恰当,极显雅致,是闽西客家乡土建筑的典型代表。
陈氏(宣瑞)祖屋 始建于清末,一进合院式民居建筑,内有半月池、书院,背靠花台,两侧横屋相伴(图3)。建成至今未进行大规模修葺,历史风貌保存较好,是东坑少有的内含书院的民居建筑,展现了东坑深厚的重教育才传统。
致懿堂 又名陈氏(盛瑕)祖屋。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重建。坐落于东坑村龙山坊,由廷献公所建。《东溪陈氏族谱》第一本《重修陈盛瑕祖屋记》记载:“祖屋乃廷献公所遗也,昔与资房分为二栋,局势龙脉具不中正,越数百年未尝改更书舍。康熙五十四年乙未,陳素志邀集叔侄舜大、能臣、子遴、子健、子文力恢旧址,合为一栋。十一月二十四日丑时重新架造记。”原致懿堂由两栋建筑构成,中轴均不在龙脉上,康熙五十四年(1715)损毁。陈素志邀集族人合力在旧址上新建一座独栋的致懿堂,并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十一月二十四日丑时结束工程,至今保存原貌。
琢玉书院 又名翠禧祠(图4)。该院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是东坑第一所书院。清朝嘉庆年间,陈隆照先生曾在此院任教,抗日战争时期是当时的战时国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琢玉书院初定为乡办公室;1964年,余朋乡东坑实验小学设置于此,全乡儿童在此就读;1998年后,因场地所限,该院不再作为小学使用。
思成堂 又名桂圆书馆(图5)。明万历十一年(1583)由十四世祖信福公所建,现存建筑保留清代风格。思成堂集祭祖、教育于一体,办馆经费及私教工资等均抽份折入学田计算。新中国成立后,思成堂初属公办学校;1958—1959年更改为大食堂;1961年后又作为学校;1972年改为仓库;1980年归回思成堂管理。思成堂曾于1994年大修一次,2007年因多处漏雨翻修屋面。
仰峯堂 又称姑婆庵,东坑人称庵里,坐落于东坑村上坪坊,由六世祖念十公于明初所建,现存建筑保留清代风格。 《东坑陈氏族谱》第一本《仰峯堂祠记》记载:“太邱、光达二公之德业者,本支藩盛,盖自此始。念十公既建祠堂于上坪坊以祀之,盖根本之义也。”虽为六世祖所建,实为祖祠、神庙两用。解放初期,仰峯堂辟为大会堂,作为召开群众大会场所。1962年仰峯堂大厅曾作为东坑小学的学校礼堂。
临水宫(图6) 坐落于水口廊桥的上方,最早由文路公兴建,原为陈氏夫人庙,仅数间而已,明末崇祯年间毁于大火。后至康熙年间,村人集资重新建造,设有殿堂和陈夫人的塑像。至嘉庆初年,夜半起火,整体建筑付之一炬,无一留存。嘉庆十一年(1806),村人又推举董事,筹资重建。这次重建在原址上扩大了面积,规模宏伟,重塑陈夫人像,雕凤辇,历时六年,各项工作才告完成。
“陈氏一门”木牌楼 据《东溪陈氏族谱》记载,是由隆庆五年(1571)辛末科进士陈用宾所建。陈用宾,号毓台,东坑始祖陈文陆第十五代孙。幼年随父陈应春迁到晋江定居,于明隆庆五年考中进士,官历云南巡抚、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等职。陈用宾官居要职仍不忘桑梓,特地回东坑村建“陈氏一门”木牌楼,以表达对故乡父老的眷念。木牌楼经过三次劫难,于清嘉庆丁巳年(1797)重建,规模、格式、气势都保留原有的风格。
3文化习俗
东坑古村是闽西农耕社会家族聚落生存的记忆,深刻反映了明清清流地区的政治形势、经济结构、社会形态和文化特征。无论是在水边田地,还是在山麓峰顶,东坑建筑群都顺应与模拟自然地形,与自然环境浑然天成,体现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实现建筑功能与审美的完美统一,反映出传统社会天人合一的审美意趣。
陈氏是闽西望族,历史上名人辈出。据嘉庆、道光、光绪年间编写的族谱记载,全村有进士1人、举士5人、拔贡2人、贡生14人,任知县以上主官达8人。职位最高的是官至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的陈用宾。此外,清乾隆年间的陈允升(东坑村人)曾参与了《易经》的撰写;举人陈荣抡一生未涉官场,潜心书法,遂成大家;举人陈光晋倾注心血为地方教育,成为一代名师,至今还流传下来28首格律诗。
东坑古村具有优良的建筑文化景观与生态文化景观,东坑建筑群作为活态文化遗产,至今仍延续居住、祭祀、储存等社会功能,保持着原有的岁时节令、民间信仰、祖宗崇拜等习俗活动,至今口口相传择地、建屋、科举、耆老等民间故事,保存族谱、田契、屋契、账本、阄书、碑铭等诸多民间文献,是清流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东坑村形成了至今依然被村民津津乐道的一些奇特风俗。例如,“走游会”,是东坑村独有的体育活动习俗;“背三月”是特有的婚俗;“提旌”是東坑最隆重的丧俗。能享受“提旌”丧仪的必是最受村人尊敬、家庭经济宽裕、且有三代男丁的人。
对东坑古村的保护与利用,首要是保护好村落历史遗存,包括古民居、祠堂、庙宇、小巷、历史遗址和古树名木等,要保护好村落的原始风貌,尤其是民居的建筑特色、山水风景和自然环境等。其次,还要保护好东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有价值、有特色的诗词、绘画、工艺、民俗、名人、文化记忆等,延续东坑兴学重教、重育人才的传统,充分发挥东坑的孝悌和耕读文化,有条件地发展教育旅游,重新打造东坑的又一轮新时代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