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丽
摘要:执壶是我国古代瓷器典型器型之一,唐宋时期最为流行。文章以安徽博物院馆藏唐宋陶瓷执壶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唐宋时期陶瓷执壶的特征、区别,以及执壶与唐宋时期茶酒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执壶;酒文化;茶文化
执壶,又称“注子”“注壶”,有茶壶和酒壶之分,做前者用时惯称为汤瓶、茶瓶,做后者用时常称为注子。执壶的造型最早可追溯到青铜器,雏形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鸡首壶、羊首壶,后逐渐演变成隋代天鸡壶、唐代的龙柄壶,发展到唐中后期定型为敞口、鼓腹、有流和执柄的基本形制,唐以后,各个朝代的执壶造型虽略有变化,但都没有脱离这种基本形制。
1唐代执壶
唐代,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鸡首壶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多棱形或圆柱形短流的执壶,唐代文献《资暇录》称之为“注子”,是一种酒具或茶具。当时的越窑、邢窑、长沙窑、寿州窑等各大窑口均有生产,其中以越窑和长沙窑最为常见。
安徽博物院馆藏唐代执壶约56件套,釉色有青釉、黄釉、黑釉等,窑口囊括了越窑、长沙窑、寿州窑等,都精美绝伦,极具唐代特色,下面就代表性执壶进行介绍。
寿州窑黄釉执壶(图1)高23.2厘米,口径10.4厘米,足径9.6厘米。喇叭口、圆唇、直径、平底、短直流、上腹鼓、双股泥条系,执柄短小呈弧形,釉色蜡黄,是寿州窑黄釉典型代表。
长沙窑青釉褐彩贴塑人物执壶(图2)高23.2厘米,腹径15.7厘米。灰白色胎,青黄色釉,有小开片;喇叭形口、鼓腹、圆饼状足;短流,曲柄,对称双耳;在流和耳下的褐斑上,饰模印贴花人物,有的吹笛,有的舞蹈,形象颇为生动。
长沙窑青釉模印双鱼纹瓜棱执壶(图3)高18.2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8.5厘米,喇叭形口、直颈、瓜棱腹、执柄呈弧形、棱形流、短且直,流下部模印双鱼纹。
长沙窑青釉花鸟纹瓜棱执壶(图4)高17.7厘米,口径19厘米,底径9.5厘米。喇叭形口、鼓腹、饼足;短直流、双股泥条执柄,瓜棱腹;流下饰花鸟纹,形象生动自然,线条灵动飘逸,十分优美。
长沙窑青釉点绿彩执壶(图5)高17.6厘米,底径10.4厘米。口有残破。喇叭形口、筒形腹、直颈,饼足,八棱形短直流,执柄呈弧形,腹部饰绿彩。
长沙窑青釉点褐彩执壶(图6)高9.3厘米,口径5.3厘米,底径4.3厘米。浅盘口、圆唇、颈部细直、腹圆鼓、短直流、弧形执柄、饼足,盘口、执柄、流及流下部点褐彩,点彩看似随意,实际很规整讲究。
唐青釉双系盘口执壶(图7)高12.7厘米,口径5.1厘米,底径5.3厘米,为盘口、直颈、圈足、短直流、扁条形执手;肩颈交界处置双系;腹部圆鼓、呈瓜棱形;釉色为青釉,微泛黄。
长沙窑青釉瓜棱执壶(图8)高19.6厘米,底径10.8厘米,喇叭形口、唇外展、直颈微内束;一侧置棱形直流,另一侧扁条形执柄;溜肩,腹部呈弧形,且压印成四瓣瓜棱形纹;饼足。
唐越窑青釉刻花瓜棱执壶(图9)口部残缺,柄缺。喇叭口,直颈微内束,折肩,平足,一侧置短曲流,瓜棱腹,腹部刻印花纹,高20.5厘米,底径8厘米。
唐代葫芦形执壶(图10)敛口,束颈,且颈部饰弦纹,一侧置弯流,另一侧置扁条形执手,整体呈葫芦形,最大腹径偏下,饼足,施薄釉,有剥釉现象,高20.3厘米,口径3厘米。
对比以上执壶,可看出唐代执壶具有以下特点:外形丰满厚重,一般敞口无盖,多为盘口、喇叭口、筒形口等,以喇叭口居多;颈部短直;流多为多棱形或圆柱形,短且直,位置偏高,一般置于颈和腹的交界处;执柄较短,位置高,多为单股或双股泥条捏成;腹部圆鼓;平足。从烧造工艺上看,执壶壶身一般采用轮制拉坯成型,把手、系、流单独制作,组合后装入匣钵入窑烧制,因匣钵密封性好,窑渣、窑灰不易进入,所以器物表面光洁明静。从装饰工艺上看,一般先在胎体上涂一层化妆土,再施釉,釉色丰富,有青釉、白釉、黄釉、黑釉等,一般施釉不及底;纹饰有贴塑、模印、点彩、刻画花等。
2宋代执壶
宋代执壶在唐五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实用性方向发展,外形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壶身逐渐变高,流渐趋细趋弯,执柄也变弯变曲,后期出现了注子、注碗配套使用的形制。
安徽博物院馆藏宋代执壶有62件套,釉色涉及青釉、白釉、影青釉等,其中景德镇和繁昌窑的青白釉执壶造型精美,釉色温润淡雅,装饰简约大方,颇能反映宋代执壶整体风貌,下面就典型器物进行介绍。
北宋繁昌窑影青釉盘口执壶(图11)高14.4厘米,口径7.2厘米,底径6厘米,浅盘口,唇圆,颈短直,肩颈之间附圆柱形直流,后附扁条形把手,颈肩结合处置对称两系,腹部圆鼓,近似球形,圈足,釉色青中带白,有小开片。
宋繁昌窑影青釉双系盘口执壶(图12)高12.8厘米,口径5.5厘米,底径6.3厘米,盘口,短直颈,溜肩,一侧置弯流,另一侧置倒“L”形把手,肩颈交接处对称附两系,腹部圆鼓,矮圈足,釉色青中泛白,温润典雅。
北宋繁昌窑影青釉双系盘口执壶(图13)高18.9厘米,口径7.3厘米,足径7.3厘米,盘口,卷唇外翻,短直颈,一侧置长曲流,另一侧置扁条形执柄,肩颈交接处对称附两系,腹部压印瓜棱纹,青白釉,有小开片,造型秀美。
北宋影青釉蝴蝶纹瓜棱执壶(图14)高18.8厘米,口径7厘米,底径6.9厘米,盂形口,细頸,溜肩,长曲流,扁条形把手,肩部对称附半环形双系,弧腹,上腹部压印六瓣瓜棱形,下腹部饰六瓣仰莲纹,宛如一注子和注碗的合体,流的根部贴塑蝴蝶形纹饰,圈足,釉色为青中泛黄,釉层较薄。
北宋繁昌窑青白釉喇叭口执壶(图15)高13.5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6.8厘米,喇叭口,直颈,折肩,肩部置弯直流,后侧附扁条形把手,腹部呈筒形,下部微收,矮圈足,釉色泛黄、泛白,饰釉不及底。
北宋繁昌窑影青釉瓜棱执壶(图16)高17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7厘米,喇叭口,长颈,溜肩,长曲流,扁条形把手,鼓腹,上腹部压印瓜棱纹,圈足,釉色青白,饰釉不及底。
北宋景德镇窑青白釉瓜棱执壶(图17)高18.5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8.2厘米,直口,颈部细直,折肩,颈肩交界处饰一圈花瓣纹,一侧置长曲流,一侧置弓形把手,腹部呈筒形,压印八瓣瓜棱形纹,圈足,足圈刻印成花瓣形,釉色青白明净,整体造型独特,给人以坚挺秀美之感。
北宋景德镇窑影青釉狮纽瓜棱执壶(图18)高20.4厘米,底径8厘米,直口,短直颈,覆扣包裹式盖,盖上饰昂首小狮子,造型可爱,折肩,长曲流,扁条形把手置于肩部,成半环形,腹部饰四条棱线,圈足。
宋景德镇窑影青釉注子注碗(图19)高27,壶底径8.5,壶口径3.5,温碗底径8.5厘米,口径17.1厘米,注子为小口,直颈,颈下肩上饰一周覆莲瓣纹,斜折肩,六棱形腹,前置上扬的细流,与壶口齐平。后置带式曲柄,高圈足。套盖,盖顶蹲一狮,昂首翘尾,富于装饰趣味。注碗为一朵仰开的莲花,共计七瓣,相邻两个莲瓣接合处饰如意纹。碗下承以高圈足,圈足外装饰覆莲纹。执壶坐于温碗中,肩以下均没于碗体之中,肩以上露出碗外,可以看到前翘的注嘴与后仰的高把手和直口及盖,以及突出盖上的蹲狮。器型稳重,构图富于变化,整体呈现出和谐完美的艺术造型。
北宋繁昌窑影青釉葫芦形执壶(图20)高16.8厘米,口径2.7厘米,底径6.6厘米。敛口,短颈,圆鼓腹,前侧置长曲圆流,后侧附扁条形把手,外形呈葫芦形。
综上可知宋代执壶特点如下:外形挺拔俊朗,骨劲刚健,一般为长曲流,流口略低于壶口,长曲柄,壶口有盘口、喇叭口,直口等,后期一般带盖,并出现注子、注碗配套使用的形制,腹部变瘦,多压印瓜棱纹。从装饰工艺上看,宋代执壶装饰简单,多以刻画花装饰壶体,纹饰主要为莲花纹、牡丹纹等,后期出现的青白瓷更以素面无纹为美,釉色青白,整体色调淡雅,温润如玉。
3唐宋执壶比较
唐宋执壶一脉相承,又略有演变,具体而言:从唐至宋,执壶流渐曲渐长,位置也从肩部下移至腹部;直柄逐渐变长,中间执拿空间变大,出现弓形、耳形把手等;唐代执壶一般侈口無盖,宋后期则出现带盖执壶,并逐渐演变出注子、注碗配套使用的形制;壶身由饱满壮硕向挺拔秀劲发展,容量渐小;唐代执壶瓜棱多压印于壶腹上部,宋代逐渐通体压印,且棱条变多;足部也由平底向圈足演变;纹饰上,唐装饰较多,尤其是长沙窑使用模印、釉下彩、题刻诗文谚语等多种装饰形式,宋代执壶则以简洁内敛为美,以刻印花装饰为主,花纹多为莲花纹,后期出现的青白瓷更是以素面净美闻名天下。
4执壶与唐宋时期的茶酒文化
4.1注子与饮酒之风
《资暇录》和《事物纪原》皆记载“元和年间酌酒用注子”。《唐代文化史》亦云:唐中叶以后,装酒用壶,其形状已演进为近似北宋的执壶,称为“注子”。可知唐宋时期执壶被称为注子,功能之一是盛酒、斟酒。
唐代人民主要饮用果酒,果酒杂质多、酒精度低等特点与唐代注子的形制相适应。果酒质地混浊,沉淀多,短直流流孔较大不易堵塞;此外果酒易氧化变酸,酒未喝完时,为防止变酸,一般会将酒再次倒入储酒器中,而执壶流和把手都很高,无法将剩酒全部倒出,此时可以从口部倒出,因此口部较大;再者果酒酒精度低,饮量大,要求盛酒、斟酒的容器容量大,因此唐代执壶深鼓腹、平底。
宋代,酿酒技术进步,蒸馏酒出现,酒的杂质变少,长曲流也不会堵塞,且蒸馏酒酒精度高,一次饮用量少,长曲流易控制注酒的流速、流量,于是短直流向长曲流发展(也受斗茶之风的影响,下文论述)。此外,为防止酒挥发,宋代执壶出现了盖,且多为包裹覆扣式。白居易诗曰:林间暖酒烧红叶,元结亦曰:烧柴以温酒。可知唐人有饮温酒的习惯,为了方便温酒,出现了与注子配套使用的注碗,如图19,注子注碗配套使用的形制最早出现于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里就有描绘,到了宋代,随着制瓷技术的发展,注子、注碗无论外形还是功能都趋于成熟,一时间盛行起来,在许多文献中都可窥一二,如《中国陶瓷》云:“北宋末出土注子注碗较多……早期墓所出土注子多数均有盖……注子注碗最晚出于徽宗政和时期”。再如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会仙酒楼”记:“大抵毒人风俗奢侈,度量稍宽,凡酒店中人不问何处,止两人对坐饮酒,亦须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幅,果实碟各五片,水果碗三五只,即银近百两矣。”
4.2茶瓶与斗茶之风
我国饮茶文化历史悠久,又以唐宋两朝为最盛,并逐渐发展出煮茶、腌茶、煎茶、点茶等品茗方式,到了宋徽宗时期,更是出现了“茶无斗不欢”的极盛现象。
饮茶文化的盛行促进了茶具的发展和流行,执壶便是其中之一。其形制流转一定程度上反映并适应了唐宋饮茶方式的发展变化,唐代人民的饮茶方式主要是煎茶和煮茶,此时作为茶具的执壶主要用于煮水储水、加热保温等。所以执壶的造型为短直流、鼓腹、平底。因为短直流可迅速注水,鼓腹盛装液体较多,平底接触面积大,适于加热。到了宋代,斗茶之风盛行,斗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点茶”是斗茶胜败的关键,对注水的方向、流量、大小等有严格要求,要求水自壶嘴中涌出时呈柱状,注时连续,一收即止,这对执壶流的形状提出了新的要求,由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的记载,“注汤厉害,独瓶之口而已。嘴之口差大而宛直,则注汤力紧而不散,嘴之末欲圆小而俊削,则用汤有节而不滴沥,盖汤力紧则发速有节,不滴沥则茶面不破”,也可知流的形状决定着注水时水从口中流出的效果。在这种背景下,执壶的外形发生了改变,柄逐渐变长,以方便提拎和注水;颈部变长以避免注水时水从口部流出;流逐渐变长变曲,位置由肩部下移到腹部下部,以更容易控制注水的方向和流量,并使水柱细长、高扬,以一定的高度注入盏中,冲泡茶末,激出茶香,达到点茶的效果。
5结语
唐宋时期,执壶的生产和使用达到了高峰,这与制瓷技术发展,茶酒文化盛行有一定关系。受唐宋时期社会文化和审美风尚的影响,唐代和宋代执壶呈现出不同美学特征,但不管是丰满壮硕的唐代执壶还是骨劲挺拔的宋代执壶,都以其功能服务着唐宋人民的诗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