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明长城及其军事防御体系探析

2020-03-18 09:34黄金成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9期
关键词:明代长城

黄金成

摘要:青铜峡市明代长城是明代宁夏镇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长城本体、敌台、烽火台、关堡、壕堑等。文章在梳理青铜峡市境内的明代长城基础上,对其军事防御体系略做探讨。

关键词:明代;长城;青铜峡军事防御体系

青铜峡市位于宁夏中西部,西隔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为邻。这里处于西北边塞,是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反复争夺的地区之一,战乱不休,烽火不息。尤其到明代,北归蒙元势力退居大漠,与明政府隔贺兰山相峙。它的边防地位愈显重要。为抵御蒙元势力侵扰,终明一代,明政府逐渐修建“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分边守御”的“九边重镇”防线,以长城为主体,辅之以关堡、壕堑等设施以及卫镇、屯戍制度等,建立边防军事防御体系。

1宁夏青铜峡明长城墙体及附属设施的特点

青铜峡明长城位于贺兰山东麓,属宁夏西长城中南端,北起磨石沟(与宁夏永宁段接壤),南迄芦沟湖(与宁夏中宁段接壤),全长约68千米,沿线尚有敌台20座、烽火台34座、关堡3座。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后经历年增建、修葺,形成以墙体、敌台、烽火台、关堡、壕堑等构成的立体式军事防御体系。

1.1长城墙体

可分为夯土墙、石砌墙和山险墙等。其中夯土墙多见于山前冲积扇平地上,根据墙体的接缝可分为两段,第一段自磨石沟长城交界处向南延伸,至大坝堡西北界长城交界处止。此段长城可能就是史料所载的嘉靖十年(1531)修筑的40千米“边防西关墙”的一段。第二段北起大坝堡长城交界处,继续沿贺兰山山前台地向南延伸,至芦沟湖与中宁县交界处为止。

石砌墙分两段,位于青铜峡邵岗镇玉西村以西、两道长城交汇处的山脊上,是以大块石块沿山势垒砌而成,石缝间以黄沙土与小石块填塞。保存完整者高1.5米,还发现有石垛墙痕迹。

1.2敌台

主要分布在墙体的内侧。敌台高在5米至12米,多是用黄沙土夹杂小石块整体夯筑而成的实体建筑。共20座,是按夯土长城沿线分布的方形覆斗状夯土台体。其中18座为黄沙土夹杂小石块夯筑而成,2座用石块垒砌。个别敌台还发现带有方形基址以及狼烟台等遗迹。

1.3烽火台

现存烽火台34座,有夯土、垒石及土坯垒砌几种,地势较低处以夯土夹杂小石块夯筑为主,而位于海拔稍高处则以石块垒砌为主。烽火台除少数保存较差外,大部分保存较好。

1.4关堡

据文献记载,青铜峡市境内的明代长城相关关堡至少有10座,但至今尚保留遗迹的仅有3座,即玉泉营、大坝营和甘城子三堡。

1.5壕堑

壕堑1处,位于北岔口以南的山间开阔地带,此处地理宽漫,“百马可齐驱”(清储大文《贺兰山口记》),于是在夯土长城西侧4~10米处挖沟为壕,并将挖掘出的土石堆积于沟的东侧为高堑。其可能是明嘉靖十年(1531)佥事齐之鸾奏筑修建的壕堑,现存遗迹全长9969米。

2青铜峡明长城性质及其军事防御系统探讨

宁夏长城守卫着什么?其一是固守膏腴之地。宁夏北部的长城总体呈“几”字形,从西、北、东三面将银川平原“捂”得严严实实。这段长城最主要的职责是守卫银川平原的引黄古灌区。宁夏引黄古灌区的开发与长城有着紧密关系。秦朝时,宁夏境内增设富平县,并在黄河东岸“因河为塞”,修建军事堡垒,开启了银川平原的引黄灌溉。其二是守卫池盐之利。“山城展转望萌城,灯火如流逼汉星……”明代诗人蒲彦徽《萌城夜坐》中的“萌城”,古时为驿站,现位于吴忠市盐池县惠安堡镇萌城村一带。

明成化年间至嘉靖十年(1465—1531),由于经济的好转,不断加强对边防地区军事设施的建设与防御,军事实力得到增强,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建筑长城。古因秦始皇筑长城在民间有“万里长城怨”的说法,明王朝为趋避这种“恶名”,就把修筑的长城称为边墙。明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修筑长城的朝代。其中,在宁夏境内黄河以西,沿贺兰山东麓修筑的长城总称为西边墙。明代,瓦剌、鞑靼经常侵入宁夏河套地区,在今青铜峡市邵岗镇西的灵武谷,距宁夏府城35千米,是历代蒙古军入侵内地,中原政权派兵进攻蒙古军的主要通道之一,在贺兰山的军事地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明军出此山谷,可越贺兰山抵达阿拉善、额吉纳地区。瓦剌、鞑靼部入此山谷,向北直接构成对宁夏府城的威胁,向南可侵犯原州、西安等地。历史上十分重视对这一地区的防御。公元前114年,西汉在邵岗堡西始置灵武县,为宁夏平原始设的第三个县。隋、唐、宋仍置灵武县,西夏改升为顺州,元代再改置为灵武县,明代改属右屯卫。

宁夏地处边防斗争前沿,灵武谷成为明军与瓦剌、鞑靼部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重点地区之一。洪武十三年(1380),西平侯沐英由此谷出兵征额吉纳旗,胜归,使宁夏边境得以暂时安宁。正统二年(1437)五月,鞑靼部5000余骑入灵武谷袭扰到唐徕渠周边地区。弘治十二年(1499)九月,鞑靼部经灵武谷攻掠蒋鼎堡等。因而,宁夏总兵在灵武谷前筑城驻军进行防御。《明实录》卷三十三《太宗》记载永乐二年(1404)成祖敕谕宁夏总兵:“宁夏多屯所,虏卒至,恐各屯先受掠。可于四五屯择一屯有水草着,四围浚,广丈五尺,深如广之半,城上约高二丈,开八门以便出入。旁近四五屯,辎重、粮草皆集于此,有警则守以待援,则寇无所掠。”疑是在邵岗堡西南建筑了第一座军营名玉泉营,“灵武口有水涌出,流入玉泉池,玉泉营因此得名”。明初,玉泉营设有游击署,由游击将军带兵镇守。洪武年间,由玉泉营拨军瞭望玉泉营周边关墩12座。明正统年间,明军对灵武谷进行抵近防御,于正统十一年(1447)九月,将原建于干城子的玉泉营废弃,向西北移进约10千米,直接在灵武谷前之马莲沟处筑城,仍名玉泉营,亦称“马莲城”。营城建筑规模不大,南北边长约200米,周回不到1千米。营城东南有大、小柳木皋,筑烽墩设目兵瞭望。这次移城在《明实录·喜宗实录》中记载比较简单:“癸酉,移置宁夏玉泉营于灵武墩山。”灵武墩山,其山上有高峰一为大柳木皋,二为小柳木皋,海拔在1582米左右,因位于灵武谷东南,大、小柳木皋都筑有烽火墩,故称灵武墩山,东南距青铜峡市约40千米,北距北岔口8千米,东距明长城4千米,将城筑在此处,直扼灵武口,可最有效地防御瓦剌、鞑靼部内犯。现墙体已全部坍塌,遗存墙基。

嘉靖年间,在修筑边墙的同時,还沿边墙内外、城堡之间的高山四望险绝处或交通要道之侧筑起烽火台,用以传递军情。甘肃省博物馆藏有《明火炮号令》,规定:“一见零贼十骑或五六骑,白日即烧烟柴一小堆,放炮一个;夜即举火一把,放炮一个,仍沿塘传火票一张。一见贼二三十骑,白日即烧烟柴二堆,放炮两个;夜即举火两把,放炮两个,仍传火票一张。一见贼一百骑以上,白日烧烟柴三堆,放炮三个;夜即举火三把,放炮三个,仍传火票一张。一见贼千骑以上,烟柴、火炮相连不绝,仍传报火票一张。”可见古代在通讯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这种用燃烟火和放炮来发送信号的方式确实比较高明。

贺兰山的烽火台素有“三里一小墩,五里一大墩”之说,犬牙交错。北岔口烽火墩群与相距10千米的大、小柳木皋烽火墩群组成一个敌情信息网,一旦敌军自灵武谷犯境,此处各烽火墩即刻狼烟四起,把敌情传给沿边墙各烽火墩,再迅速地传递给宁夏镇、玉泉营、大坝营、广武营等地的驻军。通过这种古老的敌情信息网,宁夏镇和各营就能知晓敌军进犯的人数、目标,使各营驻军遥相呼应、相互策应。

纵观北岔口明边墙,或蜿蜒盘旋于高山之上,或起伏于山谷丘陵之中,尽管经受了500多年的狂风暴雨冲刷和烽烟战火洗礼,现仍然巍然屹立于古老的黄土高原,保存得比较完整。如此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它不只是一条单纯防御墙体,而是由边墙、壕堑、烽墩、关隘、城堡等组成的综合军事防御体系,是明代军事防御的一个缩影,俗有“宁夏小八达岭”之称。北岔口段长城,是明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它巍然屹立在宁夏这一古老丝绸之路土地的边关之上,充分体现了明代长城的建筑特征。同时,它的巍然险峻更是对北宋名将岳飞的《满江红》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这一千古名句的最佳诠释,谱写着英雄的古代劳动人民伟大创造精神的壮丽篇章。

猜你喜欢
明代长城
箭扣长城,惊险绝美
登长城
我爱多姿多彩的长城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
明代休宁隆阜戴氏荆墩门的派分、建构及生活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
明代延绥镇列女研究初探
长城,长城
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