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在小学美术实践中的研究及应用

2020-03-18 01:18陈思
家长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国画

陈思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启蒙时期,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师不仅要注重小学生文化水平的提升,更要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其中美术作为一门重点课程,教师需要在小学阶段为学生初步建立起对“美”的认知,为学生今后审美观的形成奠定基础。中国画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形式,在小学美术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中国画在小学美术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国画;小学美术实践;研究及应用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教师对于其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一定程度上能够决定学生一生的成长及发展方向。因此在小学美术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打好基础,帮助学生初步认识美的概念和含义。中国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经典形式,同时也称作水墨画,是我国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文化之一,因此将其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思维注入新鲜的生机与活力,对学生美术素养的提升和传统文化的传承都有很积极的作用。

一、中国画在小学美术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首先,将中国画应用于小学美术实践中可以让小学生有接触传统文化的契机。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每天都有一些新的先进事物产生,因此当代小学生是在一个信心技术和科学技术为主导的时代下生活的,传统的文化艺术,比如京剧、戏曲、中国画等已经离小学生越来越遥远了,这不利于学生审美观念的培养,也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将中国画应用于小学美术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其次,将中国画应用于小学美术实践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作为我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之一,中国画不同于素描,中国画的完成需要一个坚强的心理素质和耐心,同时中国画以其独特的色彩构成,可以有效优化小学生的美术思维,可以增强学生对美术色彩的判断能力,并且在中国画的学习中逐渐磨练学生的耐心,促使学生以一个端正的心态面对美术学习。

最后, 将中国画应用于小学美术实践中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艺术思维。美术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并不是每一种思维都是适合学习美术的,中国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价值,既能够体现色彩构成的方式,也能够呈现出一幅美术作品的层次感,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画不仅能够掌握一些绘画技巧,同时能够在中国画中分析和感受深刻的情感内涵和价值观念,这些对于学生艺术思维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帮助,能引导学生在繪画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内心想法呈现出来。

二、中国画在小学美术实践中的应用策略

(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小学美术中进行中国画的应用时,首先要从明确教学目标开始,教师在设置完课程目标之后,一切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都要以此为核心,这样可以帮助教师确定教学的方向,从而实现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和感受美术。当前小学美术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三点:

1.知识技能目标:即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学习了解中国画的内涵,并且对中国画的工具与材料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绘画方式,理解中国画的情感韵味。

2.主要教学方法: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握笔方式、线条构成以及色彩搭配的方式,体会其中的趣味性。

3.情感价值目标:通过中国画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美术学科的了解,并且对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的情感,促使学生将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下去。

(二)教学中采取分段教学的模式

每个年龄段的小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开展中国画的美术教学,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美术绘画能力和审美情趣,促使学生在自己理解的范围内了解中国画,认识和感受传统文化,这种分段教学的模式是尊重学生差异化的表现。例如,针对低年段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要比较简单,简单地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通过一幅绘画能够简单分析色彩构成代表的含义即可;而针对高年段的学生,教师在中国画的教学上要加大难度,要求学生能够自行完成一幅中国画,并且对于中国画的鉴赏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名家名品的处理方式等。

(三)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小学生正处于爱玩爱闹的年龄阶段,对于新鲜事物存在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的天性,因此教师在小学美术实践中针对中国画的应用,一定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核心,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中国画的学习,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多媒体教学课件,课件中包括一些优秀的中国画作品,用多媒体将中国画的鲜明色彩、构成方式等呈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之后教师可以自然地引入中国画工具和使用方法的教学,鼓励学生自己尝试,在实践中掌握中国画的一些绘画方式,在教学的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作品给出及时的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学生的不足,鼓励其继续研究中国画,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四)课后活动的布置要具有实效性

在小学美术实践中进行中国画的应用,教师在课堂之后还要注重课后活动的有效性布置,课后活动的布置要与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可以说课堂上是理论教学,课后活动是实践过程,检验学生课堂上理论知识的学习成果,以此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融合,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个“春”的主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和素材,完成一幅中国画,并且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在绘画的过程中也可以融入一些其他绘画形式,以丰富学生的作品内容。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教育体系已经不再只是关注学生的文化成绩,同时也要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综合性发展才是当前的教育目标。因此小学美术教学越发受到关注和重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画应用于小学美术实践中的重要性,并且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将中国画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推动小学生美术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提升,同时也要借助中国画的优势和魅力帮助小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为民族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洪海霞.浅谈中国画在小学美术实践中的研究及应用[J]. 好家长,2015(29).

[2]罗婧博. 小学美术中国画的创意教学[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责编  吴  娟)

猜你喜欢
中国画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书画名人汇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