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洁
摘 要:洋务运动一直是中国近代史中一个热点问题,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史学界争论已久,可谓褒贬不一,分歧很大。文章以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为例,通过分析洋务运动的兴起和洋务运动的结局两个方面,对洋务运动的成与败做一些教学上的思考。
关键词:洋务运动;兴起;结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8-0185-03
Abstract: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has always been a hot issue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The evaluation of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has been controversial for a long time in the field of history. Taking the teaching of the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ise of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and the outcome of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and makes some teaching reflections on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Keywords: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rise; ending; The outline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清王朝内受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外遭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一批当权官僚,为摆脱内外交困的处境和继续维持其封建统治政权,出面主持了以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自强”“求富”运动,史称洋务运动。因此,就洋务运动本身来说,它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矛盾体。那么,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则是中国近代史中一个十分重要而又争论特别激烈的问题。有学者从性质、制度、作用、现代化、文化、教育等视角探讨洋务运动。但是,很少有学者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洋务运动的结局去评价洋务运动。因而,本文立足于这一视角,以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为例,通过分析洋务运动的兴起和洋务运动的结局两个方面,辩证看待洋务运动,科学评价洋务运动,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如果说中学教育侧重于知识体系的学习和积累,那么,大学教育则着重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通过一节两目介绍洋务运动的内容。下面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后的思考,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关于洋务运动的兴起,有一些学者往往认为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有着直接的关系,是镇压太平天国的产物,也是封建势力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相互勾结的产物。持此观点的学者可能是因为清政府的“借师助剿”政策。这一政策的实际推行者就是曾国藩(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他认为:外国进占北京“不伤我宗庙社稷”,并且镇压太平天国,所以“二者皆有德与我”。于是建议清政府“借洋人之力,开诚布公与敦和好,共保人财”。并且强调“目下情势舍借助洋兵,亦别无良策”。他积极借助外国军队,购买洋枪洋炮、雇佣外国军官训练清朝军队,用以镇压太平军。1862年,英、法相继组成了“常胜军”和“常捷军”,公开与中国人民为敌,配合湘军、淮军镇压太平天国。对于这一观点,笔者持质疑的态度。不可否认,洋务运动是在内忧外困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是,决不能将其定性为卖国的或者反动性质的运动;至于洋务运动的兴起是“内因”为主,还是“外因”为主,理论界也存在着分歧。而这也是必须要向学生讲清楚的一个重要问题。
《纲要》教材上的阐述是——“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并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奕 认为,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是‘心腹之害,俄国是‘肘腋之忧,英国是‘肢体之患,所以‘灭发(指太平天国)、捻(指捻军)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1]
诚然,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的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義,建号太平天国。随后,太平军从广西出发,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直打到江苏,席卷6省。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革命农民政权的建立。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城外的破围战。到1856年上半年,除北伐失利之外,太平军在湖北、江西、安徽和天京附近等战场都取得了重大胜利,控制了大片地区,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此时,北方的捻军与太平军一北一南,遥相呼应,进行反清斗争。捻军奋战十余年,先后击败了胜保、僧格林沁、袁甲三等清军,使清朝四易“剿捻”统帅,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并且支援了太平天国的农民革命。而同一时期,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逼近京津地区,也严重影响到清王室的统治。在太平军、捻军和外国列强同时对清朝统治构成威胁的情况下,作为皇室贵族的奕 向英法联军屈服,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如此选择,就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而言,可能具有其合理性。在英法联军已经打到北京城的情况下,“两害相权择其轻”。奕 认为:“彼之来意,实为通商,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2]也就是说,夷人是可以讲和的,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并不要求推翻满洲人的统治,而与此不同的是,太平军和捻军的目的则是为了推翻清政府,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社会。当“两害”不能同时应对之际,必须选择一方时,奕 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对外求和,而倾其全力去对付太平军和捻军,似在情理之中。
但是在俄、英、法诸国中,奕 为何认为俄国乃“肘腋之忧也”,而不是英国或者法国?毕竟英国打开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奕 考虑的原因可能在于俄国利用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于1858年胁迫黑龙江将军奕山与之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I860年,通过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
通过分析不难得出结论,洋务运动兴起是采取先内后外的方针,没能正确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这也为以后其他国家相继侵略中国开了方便之门。但是,有一些观点往往认为,洋务运动是抵御外辱为主,而对内镇压则是次要的。这可能源于洋务运动兴起后不久,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和1868年捻军的失败而造成的错觉;也可能源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而得出的结论。毕竟,1843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这一思想一直到洋务运动时期才真正付诸实施。这也正好与奕 的观点相符:“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1]。
如果只是从洋务运动兴起来看,和日本没有丝毫关系。毕竟,日本在1853年国门被美国打开后,国内处于震荡和调整时期,综合国力依然没办法和当时的清朝相比。只不过,随后始于1868年的明治维新改革,彻底改变了日本、也改变了中国,甚至改变了全世界。
因此,按照教材的分析,洋务运动是内因为主,外因为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当时的国内国际情况,才能得出科学的、客观的结论。
二、洋务运动的结局
至于洋务运动的结局,一般的共识就是“失败”,历史教材也对洋务运动基本持否定态度。比较权威的一句话评价就是“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纲要》教材中也有“洋务运动不可能为中国摆脱贫弱找到出路,也不可能避免最终失败的命运。”[3]“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4]
这样看似一个毋须讨论的话题,其实,当仔细研究,深入分析之后,就会觉得还有讨论的必要。在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时,可参考毛泽东同志评价辛亥革命的观点。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你们看,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個皇帝赶跑,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5]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辩证的态度去评价洋务运动的结局。
第一,不可否认,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于1894年的黄海大战,北洋海军主力舰队损失较大,1895年的威海卫战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是想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师”了“长技”却没能“制夷”。从这一角度看,洋务运动的确是一次失败的自救运动,自救不成,反而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既要割地、赔款,甚至还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
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确实战败了;但是,能否因此就得出结论——洋务运动失败了?换句话说,北洋海军能否代表洋务运动的全部?如果不能的话,对此就应该辩证地加以分析,而不应该以偏概全。
《纲要》教材上将洋务派兴办的洋务事业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兴办近代企业(包括军用工业和民用企业);二是建立新式海陆军;三是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可以认为,在洋务运动中,企业和教育都是直接或间接服务于军队的。尽管北洋海军、湘军、陆军在对日战争中遭致惨败,使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和民用企业部分累及乃至破产,但大部分洋务中兴办的工商交通事业,依然发展着。战后,洋务运动转向编练新军、开办铁路、兴建学堂诸方面遂使洋务运动进入另一个阶段。如:1865年,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几经周折,于解放后改名为“江南造船厂”。再如:教育方面派遣留学生——其中留美幼童詹天佑,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其负责修建的京张铁路等工程,享誉海内外。因此,只从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就认为洋务运动是失败的,似乎有不妥之处。
第二,1864年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这样,洋务运动的最主要目的——对内镇压农民运动的目的已经达到。虽然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曾国藩的湘军一直是威胁太平天国运动的最主要力量。同时,湘军的出现也源于太平军。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清朝正规军无法抵御,不得不利用地方武装,湘军就是在这时发展起来的。在洋务运动过程中,淮军、湘军也是使用洋枪装备的军队。湘军不但消灭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还参与了清廷与各地其他起义军的作战(如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叛乱以及平定阿古柏收复新疆等),挽救了清王朝的灭亡,改变了当时清朝的政治格局。
因此,如果从这方面去进行评判,也就是将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分阶段来看,最起码在这一阶段是成功的,因为达到了镇压农民运动从而“自救”的目的。毛泽东也曾说:“打倒太平天国出力最多的是曾国藩,他当时是地主阶级的领袖。曾国藩是团练出身,团练即是地主阶级压迫农民的武力,他们见洪秀全领导一班农民革命,于他们不利,遂出死力来打倒他。故太平天国之事,不是满汉的战争,实是农民和地主的阶级斗争。”[6]汪澍白也认为说:“湘军的崛起,其直接作用是扑灭了太平军,暂时缓解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但从长远来看,却是为清朝的覆灭准备了掘墓人。”[7]
第三,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某些促进作用。但是,洋务派兴办洋务新政,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因此,洋务运动在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以及近代中国现代化的起步的同时,又不可避免阻碍了现代化的发展。固然,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开端,但它又是具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现代化运动,它是中国资本主义的一部分,又是隶属于早期官僚买办性质的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虽然,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的新生产力,具有促进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步作用,但它也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社会朝着独立强大方向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对于历史事件的评价,不能单纯地以肯定或者否定的论断来定性,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史实的,我们应该辩证客观地去看待。那么,对于洋务运动的评价也应如此。可以说,洋务运动是面对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而采取的措施,其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本文不是要全盘肯定洋务运动,也不是全盘否定,只不过是在结合教材、教学以及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之上,遵循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具体深入分析了洋务运动。而在对洋务运动的作用进行评价时,不能单纯以阶级分析法看问题,如果那样的话,就难免会陷入片面性。我们不能因为人民群众与封建统治阶级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从而就主观认为统治阶级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照顾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但是也不能认为洋务派推行洋务运动仅仅是封建统治阶级自身的事,而应该把洋务运动视为统治阶级顺应历史潮流之举,也可视为中国在当时世界上为了生存而進行的无奈之举。
洋务运动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现代化运动,它一定具有浓厚的买办性和封建性,它一定会向官僚买办方向发展,它也必然不可能完成旧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任务。
因而,对于洋务运动,无论做何评价,都应该在尽可能还原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得出教训和经验,为今天的建设和改革服务。正如戴逸教授所言:“重要的不是人们采取措施的主观动机怎样,而是这些措施本身是不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至于要考察洋务派的动机,那就应该进一步探究隐藏在主观动机背后的客观历史潮流。”[8]
参考文献: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49.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从刊(第五册)[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40.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2.
[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1.
[5]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M].人民出版社,1986:528.
[6]纪念巴黎公社的重要意义.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3:17.
[7]汪澍白.传统下的毛泽东[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1.
[8]戴逸.洋务历史试论[N].人民日报,196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