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云鸿
【摘要】目的:分析ICU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40名急性左心衰患者为研究样本,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研究患者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应用后的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相关检测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无创呼吸机治疗实施后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患者治疗前的PaCO2评分与PaO2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治疗后的PaCO2评分与PaO2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综合基础差,病情复杂,心衰诱因多,去除诱因所需时间较多,干扰因素多等因素的影响下,无创呼吸机治疗在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效果并不理想,但此种治疗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无创呼吸机;急性左心衰
【中图分类号】R25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3-088-02
急性左心衰是临床治疗领域常见的心脏急症[1]。此种疾病可表现出起病急及病情进展速度快等特点[2]。在未得到及时治疗的情况下,急性左心衰易导致患者死亡。在临床治疗领域,强心剂治疗、利尿剂治疗及扩血管剂治疗均是适用于急性左心衰治疗的治疗手段[3]。在治疗工作实施过程中,医护人员需注意纠正患者出现的低氧血症症状。呼吸机也是治疗过程中常用的治疗工具。随着临床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创呼吸机治疗也开始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的治疗工作。本次研究旨在结合急性左心衰的治疗情况,分析重症监护室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实施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期间选取的研究样本为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40名各种原因导致急性左心衰患者,纳入标准:经临床确诊为急性左心衰且在急性发作期即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者。排除标准:基础疾病明确为肺部疾病并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入选患者中男性例数男77例,女性63例,年龄在25-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7岁。
1.2 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以回顾性分析为主的研究方式,患者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实施前均已接受常规急诊治疗,治疗期间使用的药物以强心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等药物为主。
研究期间使用的常规治疗失败的界定标准为患者病情变化不能适用无创呼吸机或2小时不能改善或恶化。应用于治疗的呼吸机为有效多功能无创呼吸机,呼吸机的工作模式为S/T模式,吸气压水平控制在8-16cmH2O之间,呼吸机的氧气流量水平控制在4-7L/min之间。本研究仅讨论本次急性左心衰发作的治疗效果,不以患者预后为讨论条件,即部分病人即使插管治疗亦无法获得较好疗效的病例并未从本次研究的治疗失败序列内排除。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相关检测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无效的插管率。
1.4 评价标准
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分为显效、有效与无效。1、显效标准为通过治疗患者心力衰竭能获得缓解,能脱离呼吸机;2、有效标准;患者通过无创呼吸机治疗能获得缓解,但不能完全脱离呼吸机;3、无效标准,各种原因导致需进行气管插管、导致有创治疗。
1.5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学处理,计量资料表述方式为均数±标准差(x±s),计数资料表述方式为数(n)或率(%)。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依据为P<0.05。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呼吸机治疗实施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5%。
2.2 相关检测指标 患者治疗后的PaCO2指标与PaO2指标均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以胃肠胀气、口鼻腔干燥及吸入性肺炎为主,其中,胃肠胀气例数4人,口鼻腔干燥患者5人,吸入性肺炎患者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
3 讨论
急性左心衰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内科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呼吸急促、咳嗽出血及紫绀等症状为主。根据既有研究结果,无创呼吸机在应用于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后,可以在减少呼吸肌做功量的基础上,降低患者肺泡内的压力,并在改善患者肺氧合功能的基础上,降低静脉血回流量。因而无创呼吸机治疗可发挥出减轻患者心脏负荷与控制心力衰竭症状的作用。但是就本次研究而言,入选患者患者综合基础差,病情复杂,心衰诱因多,去除诱因所需时间较多,干扰因素多,在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无创呼吸机治疗会在常规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应用于临床治疗。
通过对本次研究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無创呼吸机治疗具有减轻心脏负荷与降低心肌张力等多种作用,可以在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状态的基础上,促进患者心肌供氧水平提升。因而此种治疗方式有助于患者低氧血症的纠正。研究期间实验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患者治疗前后的差异肯定了无创呼吸机治疗在临床治疗安全性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在无创呼吸机应用后,医护人员无需开展器官切开插管操作,因而治疗过程不会给患者机体带来损伤,故而在无创呼吸机治疗应用以后,患者的治疗耐受性较为理想,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在患者综合基础差,病情复杂,心衰诱因多,去除诱因所需时间较多,干扰因素多等因素的影响下,无创呼吸机治疗在急性左心衰治疗中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此种治疗方式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李江科,陈少军,陈艳俏,等.无创呼吸机治疗早期急性左心衰伴呼衰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09):75-77.
[2] 朱晓飞,苏秀平,王丁超.无创呼吸机在ICU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医药,2019,32(02):407-408.
[3] 柯俊.无创呼吸机不同时期治疗急性左心衰并Ⅰ型呼吸衰竭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1):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