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全程中贯穿思想方法是改善化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如何进行有效的化学思想方法渗透,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方式,是摆在我们每位化学教师面前的紧迫课题。本文对化学思想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展开论述。
关键词:渗透;化学思想方法;高中化学;教学
一、 化学思想方法的定义
关于化学思想方法的定义有很多,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有的人说方法其实是在实践中的理论的总结;有的人说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总和;也有的人说这是对待现实的一种方法。本文认为方法其实就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它是为现实世界服务的。在化学中比如元素的周期表,比如周期律这些都是属于化学方法。
化学思想其实是化学基本原理、概念、方法等的综合,所以化学思想方法其实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是研究如何在化学中采用正确的方式学习的一种工具。
二、 高中化学思想方法教育的现实意义
物质变化理论与物质结构理论是高中化学中十分关键的理论,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往往会觉得方法繁多、概念繁杂、学习难度系数高。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期间无法建立完善的知识链,不能整体掌握结构,仅仅是掌握了零碎的知识,在分析并处理化学问题时不知如何着手。所以,教师在进行化学理论教学时更需要重视化学学科的思想方法的传授。因为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化学教学内容有限,教师仅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并落实一些重要的化学思想方法。同时,在传授化学知识时,教师要充分揭露在化学知识中富含的学科思想方法。比方说:如何使用类比、对比的思想方法;如何采取演绎归纳的思想方法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学习;如何促进新旧知识进行有效联系和衔接的思想方法等。在所有知识中,思想方法方面的知识最富有价值,其一方面有助于推动学生使用化学思想方法深思并处理化学问题,另一方面,能促使化学能力培养与化学知识学习实现有机结合。所以,在开展高中化學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使用化学思想方法教育,这对推动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三、 实施化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模式
整体来说,高中化学的教学大致可分成两类,即深层知识与表层知识,前者指的是化学方法与化学思维,而后者指的是定义、性质之类的化学基础技能与知识。高中化学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以操作为基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进而做到对知识的领悟。首先,化学思想方法教学需要老师能够很好地对相关深层知识进行掌握,从而确保能够达到基本的教学目标;其次,“操作”指的是基础技能与知识的教学,也就是表层知识教学,同时这也是高中化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基础;再者,“掌握”指的是通过表层知识教学使学生能够对其有充分了解并能实现基本的运用,这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接着是“领悟”,它指的是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能够对已掌握的表层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也就是对它里面所包含的化学方法与思维的领会。化学思想方法教学通常都是彼此交替展开的,通常都是好几套方法交错使用,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实际,在某一时间段内重点采用某一思想方法,或许能得到更满意的效果。
四、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思想方法的措施
(一)在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中激活化学思想方法
实际上,解决化学问题就是通过化学思想的引导,采取科学的化学方法来解决相关问题。由此可见,解决问题不可能脱离化学思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通常遇到以下问题:学生知道解题方法,对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也已完全掌握,不过却还是无法完成解题,稍微指导一下就茅塞顿开。这是因为学生不懂得该怎样运用他脑海里相关的化学经验与知识,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学生脑海中知识杂乱无章,各知识点之间无法进行关联;第二,即便有些学生所学的知识结构性强,且各知识点之间能够关联起来,但是在具体的解题时却无法调动相应的化学思想方法。因此,在解题时适当地激活化学思想方法能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后续的解题。就拿化学解答题来说,通常解题步骤可分成以下三个连续的步骤:
首先是解题策略的探索过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能否调动相关知识来进行解题,而学生学的知识点比较多,解题技巧也比较杂,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老师一定要充分激活学生的化学思想方法。然后就可以进到第二个步骤——选取解题方法。因为一道题目可能涵盖多个化学知识点,因此解题方法可能有多种可选,这个时候就要求老师能够在具体的题目中帮助学生激发出适当的思想方法,使其能够产生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及题目与思想方法之间的联系。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按照题目已知信息及所求量列一份知识结构清单,老师根据这份清单来帮助学生找到各信息之间的联系,再提出多种解题方法,最终找出最优方法。这个时候就可以进到第三个步骤——概括问题解决本质。学生在了解了多种解法后通常都会很强烈的需要了解解题的本质,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指引学生探索各种解题方法的本质,从而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化学解题的核心——化学思想方法。
(二)灵活运用化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难题
在开展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相对更为单一。同时,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通常更侧重于教授学生解题、做题的方法,而不顾及学生是否发自内心地理解并掌握其学到的知识。很明显的是,此种教学方式仅仅流于表面,不利于学生学习。通过对高中生的认知特征的了解以及新课改的规定的分析可知,教师在开展高中化学教学工作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化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化学思想方法学习,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提升化学水平。
比方说,在进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教学时,教师应灵活应用化学思想方法阐述此部分内容。因为该部分内容与能量转化有关,所以教师应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由其展开探讨。比如以下题目:在正常工作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染料会在太阳光的作用下释放出电子,电极收集完电子之后,此类电子会从外电路返至反电极,产生光电流。能量转化的形式是什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通过化学思想方法来完成对学生的指导,使其用最能接受的方式理解最晦涩难懂的化学问题。在考虑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应先把“能量转化的过程”进行搁置,将注意力放在问题上,并找到最终获得的能量与最开始吸收的能量。学生按照这一化学思想方法就能够得到答案是“太阳能转为电能”。所以说,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活用化学思想方法能够有助于学生应对难题。
(三)展示化学思维过程,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印象
以往的化学教学更注重的是老师单方面的讲授,而忽略师生间的沟通。学生通过这一教学模式往往都难以全面的掌握化学理论知识。结合目前中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有关部门对于新课改的要求,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增加和学生的交流,有针对性的培养其化学思维,不断巩固老师教过的重点化学知识。通常来说,学生对于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解题方法都懂,但真正解题时就会出错,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学生没能很好地掌握化学思维过程。
比方说,在进行“盐溶液的酸碱性”课程的讲解时,老师应开展同步的课程实验,并通过化学思想方法来讲解化学思维过程,而进行实验是为了使学生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来测量不同盐溶液的酸碱性。老师应提前备好烧杯、各待测溶液、pH试紙、试管、石蕊试剂、蒸馏水、酚酞试剂等物品。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老师应加强引导学生留意实验步骤,同时还要分析实验结果。在这种授课模式下,学生可以更好地通过化学思维过程来掌握化学思想方法,进而使其对所教授的化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讲授化学思想方法,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视化学思想方法,这是因为很多老师并不是很了解化学思想方法和化学教学之间的关联性。为了提升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将化学思想方法引入到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如何使用化学思想方法,并培养其运用化学思想方法的习惯,从而能够充分理解并掌握习得的化学知识,提升自身的化学水平。
比如说,在进行“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课程讲解时,老师应当将化学思想方法渗入进去。老师先对这一节课程所涉及的旧知识点复习一下,接着就进入到实验环节,使学生在实验中强化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中,学生通常会不大理解一些化学概念,而这会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造成极大的影响。这时,老师就应带领学生通过化学思想方法来学习,使其能理解各个知识点间存在的关联。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化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方式,能够大幅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富强.高中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思想的渗透[J].当代化工研究,2018(12):47-48.
[2]郭鹏.学科思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以“化学反应原理”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3):246.
[3]吴梦薇.分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对创新思想渗透的措施[J].亚太教育,2016(36):58.
作者简介:
马丽云,一级教师,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建阳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