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早听说铁岭市银州区第七小学的六年一班很有特点,慕名去拜访班主任陈红老师。“其实我不怎么管理学生,咱班49名同学,我也就管12个。”陈老师语出惊人。
原来,陈老师是用分组评比方式管理班级。先挑出班里12名成绩优秀的学生担任组长即一号组员,每组必须有一名在学习上最需要帮助的四号同学,二三号组员自由组合。每学期在卫生、纪律、学习多方面对12个小组进行考核,最优秀小组将得到奖励。
这样的分组管理有什么神奇之处呢?从六年一班的日常片段中,也许能找到答案。
组长的心愿
要想小组评比优异,不光组长成绩好,还得团队表现好。卫生纪律啥的都好说,如何帮助组员提高成绩,各组组长都在不遗余力地开动脑筋。
第四组组长朴秋宇发现李宸宇经常死记硬背不理解文意,就想到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夸张地用肢体语言提示来记忆内容。大家经常笑作一团,背诵起来有趣又有效。
第六组组长祃继宇讲题时喜欢当场检验“教学成果”。“怎么求平行四邊形面积?”讲完题的祃继宇提问。四号王润东很快回答:“面积等于底乘以高。” “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祃继宇追问。 “平行四边形里面有正方形,不对,有三角形……”王润东犹豫着说。
陈老师说过:听明白的题,一定能给别人讲明白。要是讲不明白,说明还没有真正明白。看来王润东并没有真正听懂,祃继宇决定请出教学工具。他取出一把绿色塑料棒,在桌子上拼出了平行四边形。“我在这里放一根小棒,是不是分出了一个三角形?”王润东点点头。“我要变魔术了,”祃继宇故作神秘地说,“把这个三角形补到那边,会发生什么?”
王润东看到桌面上的平行四边形眨眼间变成了长方形,又通过几次亲手操作,转化图形到演算推导结果,终于弄清楚了公式的来历。他不仅给组长讲得仔细明白,连第二天对老师的提问都表达得清清楚楚。
能帮助组员取得进步,带领小组冲击优秀,不就是每位组长最大的心愿吗?
用心换真心
一个小组的排名是否领先,成绩是否优异,很多时候是由学习相对薄弱的组员决定的。在团队的关照下,四号组员往往用加倍的努力,回报着伙伴儿们的关爱。
姜金杉是第五组的第五号组员,也是全班唯一一个五号。有一次考古文,姜金杉没有背好。到中午开饭时间,组长孙晨瑞发现他人不见了,便出去找了一圈儿。原来姜金杉一直在走廊尽头端着书低声背诵古文。
“吃饭了,咱组把饭都给你打好了。” 孙晨瑞招呼道。
“等我背好的。”姜金杉头也不抬地说。
“不差这一会儿,先吃饭!”组长下令。
“背不下来我不吃饭,我不要拖咱组后腿!”姜金杉斩钉截铁地说。
感动之余,孙晨瑞看他翻来覆去地读着《小石潭记》,却还是记不住那些拗口的词句,耐心点拨道:“‘往来翕忽不好记,你可以想成——往咱班张敏来那边一吸一呼……”姜金杉愕然,很快便心领神会。组长的窍门果然好用,十几分钟后,完成了背诵任务的姜金杉回到教室,开心地享用起午餐。
谈起组员情况时,第十一组组长宫镶琳深有感触:“我组四号闫枫只是贪玩儿,其实思维灵活、悟性很高。遇到我头疼脑热时,他会照顾我,帮我打饭接水。他转走的时候,我感觉失去了一个好朋友。”
我还选择你
六年一班的12个组,一学年调整一次。第一组组长于佳鑫就是由二号组员提升的。说起来还有这样的插曲:
五年级的一次体活课,同学们都在操场上做游戏,只有第一组的四名同学留在教室。组长张天亮(化名)对埋头赶作业的吕天爵催促道:“快点儿写,就因为你,我们都玩儿不成了!”
陈老师规定,小组全员抄完复习题可以上体活课,但凡有一名成员没有完成,整个小组都得在教室陪着。看着窗外愉快玩耍的同学们,张天亮突然烦躁地大喊:“啊——我受够了!”大家都吓了一跳,却不知该说什么,教室里的气氛一时间非常尴尬。
本来越急越写不快的吕天爵停下笔,身体晃了晃最后还是坐在原位,一声不吭地奋笔疾书,任汗珠掉在作业本上。二号组员于佳鑫打破沉默,走到吕天爵身旁说:“来,我给你念题,你写。”吕天爵感激地冲她点点头,总算在下课前赶完了进度。
又一学期开始了,张天亮表示自己不喜欢管理别人,不愿再担任组长。于佳鑫升为组长。选择组员时,吕天爵对她说:“你有耐心,讲的题我也能听明白,我还想和你一组。”
于佳鑫装作为难的样子,趁机提出条件:“那你写作业得快点儿,写字不能太烂,我讲题时必须听我话。”
“都听你的!”吕天爵高兴地满口答应。
因为组员可以自由选择,本以为每组的四号变动最大,结果却出人意料:任二号和三号怎么流动,绝大多数组长和四号组员从来没有分开过。大家都说:在帮学的过程中,摸清了彼此的脾气,已经产生感情,不想换人了。
老师管理组长,组长带动组员。正是这样的分组管理班级的方式,让陈老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中去。六年一班也因此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绩:班级的纪律、卫生、各项活动自不必说;每人每天坚持读书一小时,并摘抄积累佳句;每人每周完成三篇日记,当堂作文练笔手到擒来;全班在三年级时都已掌握“小学必背75首诗词”,到五年级下学期已经把“初中61首必背古诗文”背诵完毕。
“小学阶段重要的事情一是积累,二是习惯。把这些在小学培养好,会让学生终身受益。”这是陈老师的追求。实际上,六年一班全体同学在组队冲击优秀的过程中,已经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