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燕,云玉丹,潘永昕
(包头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是指任何能够被个体感知并产生正(负)性压力反应的事件或内外环境的刺激。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化,“以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逐步取代“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模式,这也对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外科护士工作压力源状况、工作倦怠感、人格特质状况,探索有效措施以减轻儿科护士工作压力及维持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现报告如下。
随机选取包头市二级以上医院(包医一附院、包医二附院、包头市第八医院、包头市蒙中中医院、一机医院、北方医院、固阳县人民医院、土右旗医院)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一年以上,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不愿配合研究,从事护理工作未满一年者。
1.2.1 一般资料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年龄、学历、护理工作年限等。
1.2.2 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NJSI)[1]该量表共包括5个维度、35个条目,即(1)护理专业及工作(1~7条目);(2)时间分配及工作量(8~12条目);(3)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13~15条目);(4)病人护理(16~26条目);(5)管理及人际关系(27~35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示压力越大。
1.2.3 工作倦怠感量表 该量表包括3个维度,即工作疲惫感、工作冷漠感、工作无成就感。以1~6分评分,工作疲惫感和工作冷漠感为正向计分,即得分越高说明情况越严重;工作无成就感为负向计分,即得分越低表明情况越严重。
1.2.4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2]该量表将人格分为9种,即完美型、助人型、感觉型、思想型、忠诚型、活跃型、领袖型、和平型。
调查前对所有调查人员进行培训,获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采用匿名方式调查。
采用SPSS 20.0软件建立数据库分析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
共发放问卷240份,有效回收230份,有效回收率95.8%。调查对象年龄20~50岁,其中人数最多的是35岁以上年龄段,共有66人,占28.7%,其次是25~29岁年龄段,有64人,占27.8%,人数最少的是30~35岁年龄段,有46人,占20.0%。调查对象为本科学历的109人,占47.4%,中专学历人数最少,有3人,占1.3%。调查对象工作年限为1~4年的81人,占35.2%(见表 1)。
表1 儿科青年护士一般情况
2.2.1 儿科青年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得分情况(见表2)
表2 儿科青年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得分及排序情况(±s,分)
表2 儿科青年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得分及排序情况(±s,分)
分量表 得分2.74±0.86 2.73±0.71 2.60±0.68 2.59±0.92 2.26±0.56排序时间分配及工作量护理专业及工作病人护理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管理及人际关系1 2 3 4 5
2.2.2 不同年龄、学历、工作年限儿科青年护士压力源量表得分比较(见表 3~5)
2.2.3 儿科青年护士职业倦怠感情况(见表6)调查结果显示,有轻度工作疲惫感的65人,占28.3%,中度132人,占57.4%,重度33人,占14.3%;有轻度工作冷漠感的68人,占29.6%,中度150人,占65.2%,重度12人,占5.2%;有轻度工作无成就感的59人,占25.7%,中度146人,占63.5%,重度25人,占10.9%。
表3 不同年龄儿科青年护士压力源量表得分比较(±s,分)
表3 不同年龄儿科青年护士压力源量表得分比较(±s,分)
年龄(岁) 时间分配及工作量2.67±0.56 2.82±0.59 2.46±0.44 2.75±0.78 n 护理专业及工作管理及人际关系20~24 25~29 30~35>35 F值54 64 46 66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2.66±0.78 2.84±0.52 2.82±0.62 3.00±0.79病人护理2.56±0.65 2.72±0.47 2.92±0.79 2.58±1.01 P 2.62±0.78 2.68±0.89 2.63±0.79 2.97±0.91 1.94>0.05 1.27>0.05 0.59>0.05 0.71>0.05 2.34±0.66 2.41±0.34 2.54±0.74 2.52±0.82 0.84>0.05
表4 不同学历儿科青年护士压力源量表得分比较(±s,分)
表4 不同学历儿科青年护士压力源量表得分比较(±s,分)
学历 时间分配及工作量3.0 0±0.0 1 2.6 2±0.6 9 2.6 7±0.9 3 2.8 2±0.8 1 2.4 0±0.2 3 n 护理专业及工作管理及人际关系中专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F值P 3 5 1 0 7 1 0 9 6 2.9 0±0.1 2 2.6 0±0.2 3 2.7 0±0.7 9 2.7 4±0.6 5 2.8 5±0.2 8 0.1 2>0.0 5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2.3 0±0.0 1 1.8 5±0.9 8 2.5 4±0.8 8 2.6 8±0.9 7 2.3 0±0.2 1病人护理2.5 0±0.2 1 2.9 1±1.0 4 2.5 3±0.6 7 2.6 6±0.6 7 2.4 5±0.4 0 0.5 5>0.0 5 1.0 5>0.0 5 0.6 9>0.0 5 3.0 0±0.7 1 2.5 5±1.3 2 2.6 3±0.4 1 1.8 9±0.7 7 2.3 1±0.5 3 0.5 8>0.0 5
表5 不同工作年限儿科青年护士压力源量表得分比较(±s,分)
表5 不同工作年限儿科青年护士压力源量表得分比较(±s,分)
工作年限(年) 时间分配及工作量2.48±0.78 2.83±0.74 2.50±1.02 3.26±0.78 3.47±0.41 n 护理专业及工作管理及人际关系1~4 5~9 10~14 15~19≥20 F值81 64 43 22 20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2.36±0.92 2.87±0.83 2.36±1.03 2.84±0.79 2.78±0.77病人护理2.46±0.67 2.62±0.48 2.45±0.79 2.87±0.61 3.16±0.66 P 2.58±0.73 2.96±0.64 2.50±0.73 3.08±0.59 2.60±0.56 0.12<0.05 0.55<0.05 1.05>0.05 0.69<0.05 1.78±0.66 3.11±1.68 1.73±0.76 2.32±0.82 2.48±0.73 0.58>0.05
表6 儿科青年护士职业倦怠感情况
表7 儿科青年护士人格特质情况
本次调查的包头市230名儿科青年护士的工作压力源排序第一的是时间分配及工作量。我国人口众多,医护人员储备不足,国内护士常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我市儿科护士亦是如此。工作压力源排序第二的是专业护理及工作,可能与儿科护士的护理对象具有特殊性,致使工作压力较大有关。
表3、4显示,不同年龄、学历儿科青年护士的压力源差异无显著性,但在工作年限方面差异有显著性,工作15~19年的儿科青年护士在护理专业及工作和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压力大,工作20年以上的护士在病人护理方面压力较大。
调查显示,国内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在各行业中排名第一,有职业倦怠表现的护士在护士群体中占66%~70%。我国护士工资、待遇均很低,晋升机会较少,这也给其造成了很大的物质压力[3]。本调查显示,包头市儿科青年护士工作疲惫感达中等水平。医院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就要提高护士待遇,完善奖励制度及职称晋升机制,合理安排护士工作量,定期对护士进行心理疏导,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