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的笔墨表现

2020-03-17 19:03张敏
大东方 2020年1期
关键词:笔墨探索传统

摘 要:当代山水画,无论在表达的广袤性还是在表现形式的丰富性上,均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写实、表现抽象、象征以及形式主义、观念主义等等或溯源于本土传统的诸多审美取向,随着都市化程度迅速提升。国际性交际日趋活跃,信息传媒和艺术资讯高度发达的大方向,呈现出越来越自由与多元的色彩。

关键词:笔墨;传统;探索

一、山水画概述

山水画之成立,追溯其源自魏晋时代,顾恺之以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在中国画艺术史上可以称为一大奇观,源远流长。山水画,是自然的精华,天地的秀气,所以阴阳、晦明、晴雨、寒暑、朝昏、昼夜有无穷的妙趣。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有情有景,是作者把大自然的美景融入自己额感情中,通过艺术的手法表达出来的绘画艺术之作。当今的山水画沿承着19世纪绘画发展的历史,继续向前推进。山水画的新特点,在于其融会性、开拓性以及其生活气息和时代风格的鲜明浓厚性。

山水画最重要的笔墨的运用,宋代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提到,落墨要坚实,虽破而严整,达到凹深凸浅的变化,要浓淡互破。黄宾虹在画论中提出墨法有七种,即所谓“七墨”——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渍墨法、焦墨法、宿墨法。有关破墨法,黄老在《画法要旨》中还提到,说“破墨法是在纸上以浓墨渗破淡墨,或以淡墨破浓墨,直笔以橫笔渗破之,橫笔则以直笔渗破之,均于将干未干时行之,利用其水分之自然渗化。”说明破墨法,除浓淡变化外,用笔的不同方向,也影响到破墨的效果。

有人说:“山明水秀,墨墨黑,如何表现得了?”可以回答,不仅表现得了,而且表现的极好。一幅优秀的墨竹图,完全可以从墨色的调子中感觉出竹子的青翠来。在石涛的题画诗中有“黑团团里墨团团,黑墨团中天地宽”之句,更明确地道出了中国画用墨的奥秘。

中国历代画论中论笔墨的很多,各有情义,应深入、整体地去认识和把握,不应片面地把握笔墨完全等同于笔墨程式和技法,不应将笔墨、形象、造景等各种绘画要素割裂开来,或以为论笔墨就是明清文人画的笔墨等等,实际上笔墨是丰富多彩的,是不断发展的。笔墨是中国画的形式手段,笔墨又是中国画的发展、进化的标志,使笔墨从纯粹的表现手段上升为自在的目的。正如有些学者认为,笔墨当随时代,笔墨又不随时代,二者合之,为“笔墨”之真义。

中国画笔墨表现丰富的时期当属五代两宋时期,笔墨的基础理论也基本形成,画家们在写意造景中所形成的笔墨成就,形成了中国画史的一个高峰,也为后世笔墨的发展作了重要的铺垫,明清文人画家对笔墨的认识和理解更趋丰富和深入。

二、山水画的形式语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必然要发展、提高。在山水画的革新创造中,对于“六远”的运用,不少画家在创作实践中曾经碰到过一些问题,尤其对于平远的处理,往往与高远发生不协调的矛盾。有关这些实际问题,尚待我们努力去解决,使中国山水画的透视法,在适应新的山水画创作时,获得相应的提高与发展。绘画的表现水平,总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提高。山水画的发展,到了我国唐代,才出现一个相对成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山水画的风格特点鲜明,山水画的流派辈出,山水画在远近、纵深透视的表现以及山水画法的多样方面,都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当然,这种提高与发展,是在唐以前的画家们不断探索与积累经验所得的。

今人谈笔墨,以为用笔用墨为“笔墨”,谈论的多在这一层面。中国人对笔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丰富和逐渐重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笔墨”是一个从无到有的一个发展整体,并将继续发展、丰富和深化。笔墨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有机构成部分,既是绘画造型的手段,又是精神表现的载体。传统型中国画在形式与表现上主要依靠画者对前人的继承、借鉴与自然观察,审美和意境的表现体现在静观自然和笔墨品位。画家的意念、情感、学养、境界乃至技法表现,都是通过其特有的笔墨形式语言来实现的,历代大家皆如此。如何提高自身的笔墨形式语言能力,是我们经常要重视和实践的,否则的话,只能望纸兴叹了。只有不断地修炼、积累、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到生活中去体悟,并学习和借鉴历代大家的笔墨语言,才能使自己的笔墨表现语言得到丰富和提高。山水画从关注并反映大我形象的范畴,转换到关注反映个人的内心世界与精神境界,当自唐代大诗人王维始。

如何继承传统和发展创新,成为当今中国画坛的主要课题。传统中国画在其发展进程中凝聚了数千年的中国哲学思想、文化艺术的优秀成分,充分显示了中国画的艺术本质和民族审美特征,而山水画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更显示了中国画艺术的审美追求和艺术特征。新时期中国山水画在审美追求、意境营造和笔墨表现上都突破了明清文人画单一的品评标准和表现形式。在审美意境表现上,或雄浑刚健,或淡远温润,或秀美典雅,在形式语言和笔墨表现上,或注重图式构成的个性化表现,或注重现代色彩表现的丰富性,从而整体上呈现出审美意境表现和笔墨语言的多样性。

三、结语

有意境是山水画的特色,有着从情感到气韵到格调“境界”的追求。画山水重“师造化”,一是要在造景,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天人合一。二是要陶冶情操,达到精神的升华,这样才可以创作出有高度的艺术作品。对于未来山水画的发展道路,画家们思考并实践着不断探索。逐渐形成了“传统出新”、“中西结合”和“现代水墨”等不同的道路。这一格局在不断的相互印证、相互制约,又相互推动、相互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伯敏.山水画纵横谈[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0):195-196.

[2]高松年.笔墨深处见心性[N].美术报,2019-10-19(020).

[3]祁自强.论中国山水画与山水文化精神[J].艺术评鉴,2019(19):45-46.

作者简介:

张敏(1994.12—),女,漢族,籍贯:内蒙古包头,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笔墨探索传统
少年力斗传统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笔墨厨神
清明节的传统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