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彦心
【摘 要】本文以实现“服务型政府”为视角,回顾了政务微信在促进政府转型过程中的角色及作用。从理论层面、实证层面以及影响因素三个层次,总结国内学者对政务微信现状的研究,发现政务微信的功能定位、如何提高政务微信质量引起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关键词】政务微信;政府转型;功能作用
一、问题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国政府积极将电子信息技术引入到政府管理中,为推进我国电子政务的深化发展。政府提出双微联动机制建设,政务微信是重要一极。政务微信指政府以微信为运营平台,实时发布资讯、提供在线服务、互动交流的一种电子政务方式(朱友红,2013)。政务微信公众号目前主要具有公共信息服务、公共便民办事服务、公共互动服务三项功能。通过对现有的文献分析,其丰富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和政民对话机制,提升了政民之间的信任度。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信息回复不及时、认证漏洞等弊端。由于政务微信公众号与日俱增,政务微信所承担角色的内涵何在?怎样调整功能定位使之更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文献回顾
政务微信是我国政府独特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从信息传播渠道的角度来说,政务微信属于社交媒体。由于社交媒体和政务微信研究从2011年兴起,因此,本文参考文献:2011年后为主。通过对国内政务微信研究现状的阅读和梳理,可以发现国内学者关于社交媒体的研究从实证角度偏多,主要是从政务微信运营现状、影响因素等角度进行探索。
1.理论层面
秦垒(2018)梳理了媒体融合背景下政务新媒体平台建设现状,认为应当利用媒体融合的契机,引入传统媒体机构,发挥其自身优势,优化政务新媒体发展,使政务新媒体成为真正为民办事的线上平台。王芳、张瑞阳(2014)年首先分析了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的区别,并指出了政务微信、政务微博和政府网站共同构成了电子政务服务体系。该学者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公众对政务微信号的认知、阅读、关注及评价。张志安、曹艳辉(2015)分析了政务微博微信的互动协同机制,并进一步分析政务微信如何运营,并给出了政务微信运营策略,如再造服务流程,优化移动行政;组建专业运营团队,重视活动推广等。金婷(2015)年将政务微信和政务微博视为政务新媒体的代表,分析了政务新媒体的定义和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该学者总结了政务新媒体目前发展存在平台缺乏整体性、长远性,平台发展缺乏精准定位,平台运营缺乏专业管理以及平台评判标准有待商榷四个方面问题。该学者针对政务新媒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制定长期规划;完善法律法规,统一标准体系;科学运营平台,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及加强运营团队建设四个方面建议。杨淑娟、刘景景、沈阳(2015)首先分析了媒体微信公众号服务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媒体微信公众号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2.政务微信影响因素
张辉(2015)年分析了地方政府政务微信吸纳的影响因素,该学者通过假设技术能力、高层支持、感知益处、政府机构吸纳能为和公众准备度对地方政府政务微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层支持对地方政府政务微信吸纳影响最大,技术能力和政府机关吸纳能力是地方政府政务微信吸纳的重要影响因素,感知益处对地方政府政务微信吸纳程度有积极影响,公众准备度与地方政府微信吸纳呈现正相关。宋之杰、巫翠玉、石蕊(2015)研究影响政务微信公众号因素,该篇文章研究表明,感知有用性和相容性对用户政务微信公众号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网络外部性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感知易用性和感知娱乐性通过相容性对用户政务微信采纳行为产生间接影响。其它研究学者刘汉林(2015)以“休眠效应”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政务微信内容编辑和发布策略。该学者认为政务微信内容重点信息、次重点信息的发布应该讲究一定的策略,只有遵循“休眠效应”才能真正将政务微信的使用价值发挥最大。
3.实证层面
邓淑芬(2017)年通过政务微信平台分析及内容抓取分析,得出当下政务微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务微信上线效率差强人意、平台功效偏发布轻服务、平台间成熟度差异大、内容缺乏传者自信等,基于此提出相应发展对策。李茂、王一诺(2015)从分析微信传播特性角度出发,分析微信给北京网络治理带来的挑战,如谣言传播更加隐蔽、舆论引导难度提升、实名制管理有待加强、使用中存在违法行为问题。该篇文章针对北京网络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用户自律机制,加大技术研发攻关为度,形成正面引导的舆论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对政务微信传播结构全面研究等方面的建议。周锦蔚(2016)认为以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探究政务微信创新发展,建立沟通交流机制、形成公民信任机制和完善公共服务机制实现公共服务型政务微信平台搭建。
三、研究述评与展望
通过对国内学者关于政务微信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国内学者关于政务微信的研究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较少。理论研究中关于政务微信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研究较多,其次便是分析政务微信发展的意义,还有一部分学者研究政务微信运营模式及政务微信发展给政府社会管理带来的影响。实证层面,国内大多数学者是以某一个地区政务微信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地区政务微信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目前,国内政务微信数量日益增加,政务微信功能定位如何,怎样提高政务微信的服务质量,这些方面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情境下,政务新媒体如何实现功能的转变,适应新时代政府的角色定位,是中国政府实现有效治理的重要问题。由于社交媒体的技术特征和传播机制使然,公众对公共信息的需求,实际上是一种有限的注意力资源,要想吸引公众注意力,应当选择更合适的时间发布推文;同时,在政府转型过程中,选择不同主题类型的推文,在信息的亲民便民与过度软化之间找到更为理想的平衡点,调适政务微信的功能边界。在服务公众的同时如何避免过度迎合大众,避免政务微信严肃性和权威性受削弱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陈明,郑静.政务微信提升影响力浅谈——以“十堰发布”微信号为例[J].新闻前哨,2019(02):19.
[2]秦垒. 媒体融合背景下政务新媒体平台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8.
[3]刘西平,邓淑芬.我国政务微信传播管理研究——基于27个城市政务微信的实证分析[J].青年记者,2017(03):49-50.
[4]吕文增,石开元,郑磊.政务微信传播方式与效果研究[J].电子政务,2017(01):59-67.
[5]周锦蔚. 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政务微信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
[6]张志安,曹艳辉.大数据在对外传播实践中的应用[J].对外传播,2015(10):23-24.
[7]李茂,王一诺.微信的传播特性与北京微信治理体系建构对策[J].电子政务,2015(08):28-35.
[8]张辉.地方政府政务微信吸纳的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杂志,2015,34(06):121-125.
[9]刘汉林. 突发公共事件情境下政务新媒体舆情应对研究[A]. 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公共管理决策案例与镜鉴研讨会”文集[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科技与企业》编辑部,2015:2.
(作者單位: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