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生命火花 让青春流光溢彩

2020-03-17 10:07许荣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7期
关键词:意识文本中职

许荣

[摘           要]  生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反观中职语文教学,课堂上对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的重视度不够,在中职语文课堂渗透生命意识可以借助阅读教学等途径来实现。以阅读教学为纽带,领悟文本隐含的生命意义,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生命观;从自然界生物顽强而旺盛的生命力中汲取生命的力量,领悟生命的真谛,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陶冶学生情操。中职语文教学要把生命的珍贵、顽强、高贵烙在学生的心中。

[关    键   词]  赏识;生命教育;生命意识;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7-0078-02

美国哲学家佛兰西·培根有这样一句话:“读书足以冶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一语道出了读书对人的影响,是获得教养的途径之一,对人格的形成有积极的导向作用。语言是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的创造,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为我们生命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中职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关注语言,学会语言。语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要素,它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性就像大海一样,用它表达海里的一朵朵浪花,其蕴藏的内涵就像大海的水,大海的包容是健康、高贵的人格。中职语文教学就是要这几样东西,还要能很好地驾驭,诠释出生命的美丽,绽放生命的美妙瞬间。

笔者发现一些中职语文教学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也罢,还是为了应试也好,讲课方式缺少活力,把本该有生命力的语文学习活动变成了边“听”边“记”的流水线,一味注重知识积累和题海式的技术训练,缺少人與有生命的文本的对话,课本就像医院里的化验单,分割成众多“项目”,不再是一个有机整体。因而也就忽略了学生思想情感的培养,进而缺失意识品质和个性特点,这对学生长远发展不利,对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利,学生不完全是知识的容器,如果因教学方法的不当而扼杀了学生的灵气——悟性就没有培养出来,灵气没有了,就像一棵树没有树叶,缺乏生命力,必将产生异化的人格、颓废的意志和僵化的情感——成为有生命的“机器人”,机器人里即使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和比较扎实的基本功,谈何审美、谈何形象思维,生命的情感教育就是镜中花、水中月,也许就是一座空中楼阁。

针对中职语文课堂的流弊,语文课程标准鲜明地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有“人文内涵”,笔者认为中职语文也不例外,因此“人文内涵”在中职语文教学里应包含对人的生命意识、价值的追寻与感悟,这一教学目标是语文课堂必须承载的。唯有重视这一特点,中职语文教师科学、合理地展开教学,把语文文本中人文底蕴得以挖掘,让人文的旗帜在语文课堂得以飘扬,学生健康的人格得以生根发芽。课堂教学中的要素:学生,是有血有肉具有一定潜能的生命体,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感情世界里仍有许多空白,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宝地。语文教师是教学目标的达成者、推动者,在语文教师的引领下使学生有正确的生命观,教师自己也要是践行者,学生将会是生命价值不断创造的践行者。语文教育的对象,就是这样的一些特殊的群体。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丰富的生命活动。

怎样才是在语文课堂中渗透生命意识呢?笔者认为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要具备的教育意识应该是生命意识。

过去我们很强调教学相长。教学相长的外在表现就是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在这种互动下,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成就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其实笔者认为作为语文教师,深刻理解语文教育的本质,语文教育者的生命状态与心态也将随被教育者一同提升。因为,只有教育者,而没有被教育者,就像鱼儿离开了水,教育者的思想会慢慢枯竭。倘使语文教育者的生命厚度不随被教育者的提高而增厚,这样的教育是有缺陷的。由于中职学生基础薄弱,缺失生命意识的教育,所以,生命意识的教育或关注生命的教育有了前提和可研究的对象。有生命意识的教育将越发绽放生命的精彩,其实随着受教育者的知识面的拓展,对教育者必定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倘使教育者不重视提高自己,将无法自信地立足于三尺讲台。教育是知识的双向互动,是生命意识的互动,是生命意识达成共鸣的过程。当中职语文老师身上具备生命意识的素养时,如何进行生命意识的教育呢?就是充分利用课堂这个阵地,以教材为媒介进行生命意识的教育,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思考和实践。

一、善于挖掘,演绎生命的本质

语文教学面对的是课本,对于课本中的众多文本,教参的分析是“洋洋大观”,相关练习则浩如烟海。而授课的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如何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阅读体验进行对接?重要的是不能忽视文本中流淌的生命意识。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只是将教参中的结论直接交给学生,或是通过预设的情境“圈套”,巧妙地“送给”学生,学生少有真实的情感体验,更谈不上有生命意识的融入了。如何让文本开出生命之花,让学生看文陶醉、品文神迷呢?这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对文本进行二度“创作”,从中提炼出属于生命本质的精髓。

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托尔斯泰传》一文中,把托尔斯泰和卢梭进行了对比,对卢梭的生命观是不赞成的,而高度赞扬托尔斯泰为了理想和信念抛弃自己的固有爱好,关注民众的生存与生命,不能自己一人独活,这是极不合理的,是一种博爱的生命观。如美国作家雷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一文中指出由于人类滥用化学药品,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里等,动物、植物等都是有生命的,引发出一切生物都是有生命的,生命是平等的,这是一种平等的生命观。再如鲁迅先生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对于刘和珍等的徒手请愿,明确持否定态度。因为用自己脆弱的生命去面对穷凶极恶又荷枪实弹的敌人,这无疑是不当的,只能作无谓的牺牲,这是珍视生命的生命观。

由此语文教学的脑洞大开,可以进行多场生命意识的沙龙活动,走进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家,领悟他们的生命意识以及他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古代的司马迁、范仲淹、苏轼……现代的舒婷、戴望舒、徐志摩、苇岸……外国的罗曼·罗兰、雷切尔·卡森等,他们现身说法,结合自身生命体验,用朴实而深邃的生命意识来审视整个人类的生命状态,这种生命意识锻造了他们不朽的灵魂、崇高的品质,从而使他们具有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阔胸襟,人格精神上得以闪光,并垂范于后世。这些也是人文教育根植于课外文本的生命意识教育的典型事例。

二、巧于设计,激发生命的热情

语言的功能,不仅仅是工具功能,还有审美功能等,在交流中又赋予语言以生命,语文阅读过程就是一种生命运动。文章是作者情感的流露,教材中的文章都对学生有启发教育的意义,教师自身要是一个“情种”,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的前提,自身要有激情,才会带动学生进而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灯”。中职语文教师上课应具备三样东西,即激情、扇子、赏识,即每天要带着激情走进课堂,把课堂气氛煽动起来,不要吝啬你的赏识,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将个体体验、思考与文本连接起来,让他们的心走进文本。

学习完闻一多的《红烛》后,让学生体味诗人献身祖国、勇于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怀。在教学过程中,在有感情地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怀,体会生命存在的价值,不是无力的表白與呻吟,是积聚的生命激情的喷发,追求是崇高,体现知识分子的担当。马克思称希腊神话中盗火英雄普罗米修斯为“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道者和殉道者”,学生在闻一多的精神世界里徜徉,实际是对自己生命价值的拷问。语文教师要巧于设计教学环节,做崇高与完美的传播者,让生命意识在学生的心中扎根。

三、工于引导,追问生命的价值

教师在教学中起“向导”作用,在这里,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肯定会遇到拦路虎、绊脚石,教师在课堂巡视时,适时点拨文本中的风景,三言两语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激发学生生命发展的欲望,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的渠道,对学生的精神发展产生影响。

笔者在讲析《寻梦者》一课“当你鬓发斑斑的时候,……金色的贝吐出了桃色的珠”一段时,我设置了三个小问题,一是人在什么情况鬓发斑斑,二是学生自己有没有鬓发斑斑,三是诗中的“你”为什么鬓发斑斑。学生得出了是因为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历程,这“金色的贝”才吐出了“桃色的珠”,而寻梦者已经两鬓斑斑了,这一设置启发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真谛,体现了浓烈的人文色彩。

虽然现代教学观强调“学”的主体地位,但教师精要地点拨,激情飞扬地“点睛”,是不可缺少的;对学生而言,心灵有时犹如在黑暗之中行走,教师的几句话就如同火种,引领着他们在精神世界里前行。

四、精于链接,关注生命的存在

通过阅读教学感受从自然生物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中获取生命力量,认识生命的存在,从而关注生命、热爱生命。季羡林的《幽径悲剧》中蓬勃有灵性的藤萝无辜被砍,季老“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表现了对自然物的深切感受,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作者有博大的生命情怀:他珍爱生命,所以他哭泣;他崇尚生命,因而他悲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相机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 界一切生物都具有生命,它们无论周围环境多么恶劣,只要有一丝生命的土壤,就能顽强生存下去;我们要以友善之心、博爱之心去珍爱生命。同时,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更要关注生活,将生活的活水引进课堂,增加阅读的厚爱和广度。如《像山那样的思考》《森林写意》《离太阳最近的树》等,启发学生从“生命意识”的角度再次理解课文,培养学生关注生命存在的意识。

在这个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从“生命”的角度找寻文本与生活连接的通道,巧妙链接,深深地教育了学生,震撼了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对生命存在问题的思考,增强了学生的生命意识。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一定着眼于授学生以“渔”,着眼于学生阅读体验的培养,教师要用自己生命之火去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灯和生命之光,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面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生命意识教育的窘境,有担当、想作为的老师,生命意识教学理念的大旗要自信地举起,让它在中职语文课堂冉冉升起,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是生命意识萌发的沃土,使学生的心灵烙上生命印记,使生命更精彩。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意识文本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