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生态文明教育功能特色的大学图书馆建筑外环境优化设置

2020-03-17 06:13易爱东徐铭跃赵荣锋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5期
关键词:景观空间图书馆

易爱东 徐铭跃 赵荣锋

[摘           要]  大学图书馆阅读空间构建及其外部环境的设计体现着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精髓,图书馆作为传播知识,弘扬生态意识,追求生态和谐的先行者,应发扬生态优先的特点,充分展现生态文明教育的功能特色。

[关    键   词]  大学图书馆;建筑外环境设计;生态景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5-0082-02

图书馆建筑外环境指的是图书馆周边以及图书馆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环境,其作用是美化建筑景观,提供读者室外活动场所。[1]作为一个学校的地标性建筑,大学图书馆往往占据着整个学校最优越的地理位置,其建筑外环境的设计品质往往体现着

学校的文化底蕴和学科精神。

去年12月,我校在森林生态教育功能的发挥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被授予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为了配合学校普及全民生态知识,增强全社会生态意识,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的目标[2],我们图书馆不仅进行了内部的资源建设、功能调整和服务升级,更在外部环境的规划和森林景观的设计和营造上展

现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功能特色,做了如下尝试。

一、我馆建筑外环境的特征

图书馆建筑外环境除了本身的功能之外,还需要体现景观

特征、文化特征和学校的性格特征。

从外部环境看,我馆宜创造一个充分展现森林生态景观特色

的幽静读书环境,使读者或者行人在抵达或者经过图书馆的路

途中,不由自主地被周围颇具自然生态属性的森林景观所吸引,使整个身心都融入大自然的美景之中,愿意在这个轻松舒缓的

自然氛围中读书、学习、锻炼或驻足。

(一)景观特征

体现景观特征就是做到不管从图书馆室内、室外哪个角度

观赏都有不同的意境和看点,具备一定的景观价值,并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感受,体现出浓浓的生态教育的氛围。

(二)文化特征

图书馆建筑应该被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并以其特有的建

筑文化带给使用者以潜移默化的知识沉淀和精神升华,也体现了

一个学校的大学精神和文化底蕴。

(三)性格特征

作为生态教育基地,要体现图书馆建筑与所处地域环境的

高度融合,彰显生物多样性深邃、多姿、辽阔的环境美学气质。

二、我馆建筑外环境的设计思路

室外空间是一个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多维空间,理想的空间环境是能够使人无论从哪个维度进入空间都能够移步换景,获得不同角度、不同画面美的感受。

针对图书馆,还要考虑动静分离,在外空间功能划分时,应基于读者动线,划分出学习、休憩等静态空间以及人员出入、学术交流、庆典活动等动态空间,两个空间彼此贯通又互不干扰。[3]

2018年12月,我校通过多种形式有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的形成,被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云南省教育厅、共青团云南省委联合下文授予“云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作为全国西南地区唯一林业特色高职院校,增强全社会生态意识,普及生态知识,加快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是我校重要的目标和

使命。

图书馆的外部景观设计思路是体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諧统一,体现人与自然相映成趣的完美体验,体现生态教育基地的重要功能角色。

(一)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谐统一

从服务角度讲,图书馆强调关注服务对象的内在感受和多

样化的阅读需求。图书馆通过对其阅读环境营造,让读者内化为精神的愉悦,产生美的体验。

(二)体现人与自然相映成趣的高度融合

图书馆建筑外环境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其各组成部分的

环境设计应与大环境统一,与不同类环境和谐,与附近的动植物相依存,既温馨又亲切,既与自然相通又与人情相交,其最高境界就是天雨流芳,天人合一,让读者可以倾心投入于自然和谐相处、相映成趣的高度融合中。

(三)体现生态教育基地的重要功能角色

从空间艺术设计上看,图书馆周边环境以及外部空间艺术设计,尤其是森林生态景观的营造和生态意识潜移默化的熏陶方面,应在资源特色和专业教育方面展风姿,见功底,体现出学校的专业特色和独特的森林文化底蕴,并形成鲜明的整体风格和特征,反映出我校不同于其他大学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功能特色。

三、我馆各建筑部位的外部景观设计

图书馆良好的外环境不仅可以衬托建筑本身,表达图书馆的森林生态文化内涵,又可使室内空间“借景”户外,引入大自然无穷无尽的灵动和秀美,让阅读空间得到自由的拓展,展现出美的张力。

大自然的无敌美景为我们图书馆增添了无限吸引力,让图

书馆阅读空间尽可能地吸收、采纳与借用室外周边的美景是业内最经济的一条黄金设计原则。

(一)门前时光广场的主题凸显

在图书馆大门侧面的小广场采用不同色彩、形状与质地的

地面铺装,搭配圆形的喷泉,分隔出几个不同的空间。为体现空间环境的文化内涵,广场中设计了学校历史、校风、校训的文化墙以及代表宝贵时光的日晷、叠放的林业与生态学书籍主题雕塑,再搭配上三棵造型优美的罗汉松丰富层次,营造出优美的森林文化景观,产生奇异的艺术美感。

精致的广场雕塑与多种景观植物的融合相映成趣,展现了学校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线,集生态意识培养、生态知识普及、生态文化教育、宣传为一体的开放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角色定位。

(二)图书馆门前树人大道行道树的颜色配置

色彩是组成图书馆环境美的基本因素之一,给人不同的视觉体验。图书馆外部空间宜大面积采用绿色作基调,与其他色彩的植物如彩叶植物、草本花卉等进行搭配,产生丰富的视觉景观效果。

对于图书馆外行道树的树种选择,无论是观叶树种还是观花

树种,其色彩要与周围环境的色调相协调。为此,学校更换了几次树种,配置有三月盛放的樱花和垂丝海棠,八月馥郁的桂花,十月金黄的银杏和醉人的红枫,让飘飞的银杏叶与娇艳红枫在整个秋季交相辉映。

(三)图书馆周围树木景观的四季更迭

图书馆建筑线条硬朗,采用不同层次的植物景观设计,不仅能柔化建筑线条,阻隔噪音,制造小气候,提高空气质量,还可以调节室外空间的温度和湿度。

图书馆室外空间应设计有人工水体,我馆门外小广场的对面是一泓用巨石、瀑布、小山、亭台打造的人工水池,很有森林溪涧的韵味。

图书馆周围植物的配置,需按照植物生长规律以及艺术法则进行景观植物设计,采用灌木乔木混合搭配,疏密结合,使山地、缓坡、开阔空间和半开阔空间优美且自然过渡。我们在图书馆周边种植有白玉兰、紫玉兰、垂丝海棠、紫薇、流苏、桂花、三角枫和银杏以及松、竹、梅等,让图书馆周围月月有花期,四季有看点。

在空间利用上,可以把室外的动人风景引入阅读者眼帘,读者在可贵的休憩间隙,透过落地窗,窗下是紫色灵秀的紫薇、洁白如雪的流苏,蓬勃怒放的樱花和海棠;远处是一棵棵巨大的红枫,露出了艳得化不开的红晕;入冬后冬樱花盛开,随后白玉兰和紫玉兰竞相绽放……抬头是动人的美景,低头是满满的花香

和书香。[4]

(四)图书馆中空庭院的创意设计

除了建筑外环境设计人工的水系外,我们计划在图书馆的中空庭院中也设计一个体量合适的蓄水池,池底种上水草,养殖一些观赏鱼类,让天井中单调的空间展现生机,天井具有采光功能,而天井下方的储水池具有消防功能。

我馆一楼中空庭院为景观庭院,蓄水池上方搭建观景台式

的阅览和讨论空间,脚下是粼粼波光,颇有情趣。阅览区采用低书架进行空间分隔,书架只有4层(高度1.5米左右),蓄水池旁周围青石板与白色鹅卵石中间点缀高大的盆栽绿植,搭配园林小品和竹制的休闲阅览桌椅,营造出阅读空间的温馨环境和休闲情调,让读者一进入图书馆一楼庭院就陶醉在清新淡雅、舒适自然的轻松氛围中。

(五)屋顶花园的功能拓展

为突出生态教育的特色,我们把拥有辽阔美景的图书馆屋顶

花园设计成休闲书吧户外休闲阅读空间。

在休闲阅读空间的设计和打造上,我们将赋予它新的材料

意象,彰显绿色、环保的教育主题,以木头、森林为灵感来源,营造最自然、最环保、最节约的绿色生态教育理念与氛围。

图书馆引入书店或书吧经营者,将最新最畅销的书籍陈列其中,并做到书籍的适时更新。咖啡吧由经营者管理承包,可向读者有偿提供经济实惠的咖啡、果汁、饮品等,图书馆不收取任何租金和费用。

室外阅读区采用防腐木亭、秋千、躺椅以及学生栽培的多肉、草本花卉、观赏草以及修枝塑型剪下来的树枝编成的篱笆进行点

缀分隔,营造出尽量融入自然、模拟高山景致的空间意象。

总之,大学图书馆正在从单纯提供信息服务向学习交流共享

空间转化,从单一的图书馆建筑向传承特色文化的功能角色转变,大学图书馆应该担当起作为尊重自然、追求生态和谐的先行者,充分体现农林院校生态优先的特点[4],从资源建设、人才培养、空间构建、环境优化等方面充分发挥生态校园的生态功能,力争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对于我馆来说,体现大学精神的圖书馆建筑及周边环境充分地展现森林多样性景观生态文明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既赋予它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整体感,又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生态文明教育功能,充分表达了图书馆服务教学和科研,推进我国生物多样性重要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参考文献:

[1]斯震.图书馆建筑外部环境的空间形态设计[J].华中建筑,2009,27(2):107-108.

[2]王珺.高校图书馆室外空间环境艺术设计探析[J].科技风,2019(22):199-200.

[3]易爱东,赵红梅,赵荣锋.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职图书馆空间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9(2):89-90.

[4]梦宇.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研究:以重庆大学B区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2015.

◎编辑 陈鲜艳

猜你喜欢
景观空间图书馆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图书馆
去图书馆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