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军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为大众所喜爱,不同的时代总会出现相应的时代特征和元素符号。中国传统雕塑造型语言丰富,形态多样,线条明确,突显出“以意成象,象而寓意”的造型语言特征。中国传统雕塑作为一种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其造型特征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被广泛地运用。本文以探究传统雕塑造型语言特征在传统绘画中的运用为出发点,通过举例的方式来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中国传统雕塑、绘画、造型语言、意象
引言
中国传统绘画历来注重写意,即意象性的表达。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1]中国传统雕塑以其特有的造型语言、意象形态语言,深受很多艺术家的青睐,这些特点在很多艺术大家的作品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有些作品甚至成为了传世之作。
下面我将从中国传统绘画的分类及其特征、中国传统雕塑的分类及其特征、中国传统雕塑在绘画中的运用等几方面具体分析,展开探讨。
一、中国传统绘画的分类及其特征
从广义上来讲,美术大致可分为建筑、雕塑和绘画等,这些美术作品融合了传统、现代和古今中外的艺术精华,不仅是美的体现,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纵观中国传统美术绘画作品,经典不计其数,古代的岩石壁画和山水名画,都体现了一代代艺术家的风骨,也见证了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的神韵。[2]经过不同时代的发展,中国画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洋画,成为世界比较重要的两大绘画体系。
从展现的题材不同可将中国传统绘画分为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类。相传舜的妹妹嫘,被奉为画祖。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纹饰,应算得上现存最早的画作了,例如仰韶文化的半山彩陶罐,装饰花纹随着部位不同而变化,虚实结合,以波状弧线为主的几何装饰花纹十分突出,结合形体变化,黑白互底成为双关图案,成为中国图案传统的组织方法。
结合出土的陶器、瓷器纹饰,壁画,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历代名家画作等,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绘画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凝聚着民族智慧,特色鲜明,风格独特。也可看出各种线条在绘畫图案中的广泛应用。
二、中国传统雕塑的分类及其特征
依照目前的研究发现,中国传统雕塑主要分为人像雕塑和动物雕塑,自原始社会便产生了。人像雕塑比如裴李岗文化陶塑人头,仰韶文化陶塑人像、马家窑文化陶塑人像、龙山文化陶塑人面等,塑造简单稚拙,风格朴素,能通过简单的塑造技法体现人物风格面貌等。动物雕塑比如江苏吴江良渚文化出土的陶水鸟壶,光滑细长,尾部为流口,微微上翘,既便于注水,又有水鸟翱翔于湖面的动感。这些作品在造型上十分生动有趣,贴近生活,同时兼具抽象意味。[3]
商周时代的青铜器物,秦时的兵马俑、始皇墓,汉代的石雕墓刻,唐代的大型佛像,宋代的民俗生活雕刻,民间简单大众的雕塑作品等,都是对原始时期雕塑作品的继承和发展。通过雕刻等手法,对形体的塑造,传达宗教信仰、尊敬神灵、寻求庇护、向往美好生活等诸多意愿。明清家具,比如雕花床、雕花衣柜、雕花椅子等;明清陶瓷,雕刻花纹、鸟兽于其身;玉雕、石雕、骨雕等等,雕塑作品就在我们身边,可以说是雅俗共赏,同时又寓意美满。
中国传统雕塑的特征即是将线与体结合,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效果。其体现的“体”不同于西方以生理、物理为基础的空间之体,有量、有质、有形,比如极具代表的断臂维纳斯雕塑。中国传统雕塑的体是形而上的,强调心理、意理、情理,是精神之体、真如之体、心性之体。它的出现为了证实其自身的本然存在。它象征儒家本位的元素——大地,意蕴深厚,敦厚沉郁,静穆中和,大方醇正。在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熊秉明是深悟中国雕塑艺术的大家。他是由形而上介入雕塑的,在东西方哲学的比较中,在东西方造型的比较中,找到了以中国土地、山峦为体的象征着中国人精神的形式,找到了以书法为核心——渗透着中国文化精神的线。正是自然之化,天人之气,丹青之韵,书墨之魂,诗骚之魄,凝合冥结,传达出中国传统雕塑之精神意志与风格特征。[4]
对中国传统雕塑艺术进行了大致介绍,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雕塑与线条有着很深的关系。
三、中国传统雕塑造型语言在绘画中的运用
1.中国传统雕塑造型语言在风俗画中的借鉴和运用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雕塑中有一部分雕塑是与陵墓、墓葬有关的,寓意美好,能在死后得到神兽、英雄的庇护,也有辟邪安定之意。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民俗画中十分巧妙地借鉴和运用了中国传统雕塑的一些特征,在传统雕塑中,往往可以看到在大门前面有神兽雕像,用以辟邪等;但是由于造价等问题,在历史中,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家门口没有雕塑。这个时候,人们就想到了将雕塑造型语言运用在绘画艺术中,如《门神·二猛图》,左为张翼德,嫉恶如仇,百万军中能取上将首级,长坂坡前一声吼,河水逆流吓死敌将,今绘其戎装以镇恶鬼;右为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忠义无双,国人尊为武圣,故绘其像以御凶魅。将辟邪的门神画在纸上,来达到美好的祝愿。
除此之外,随着时间流逝,门神的画像也在不断变化增加,如下面的《门神·王与后》。但是不管怎样变化,这都代表人们美好的祝愿,也都表明雕塑艺术在绘画艺术中的应用。
我们可以看出这两幅图都传达出人们希望通过画中的人物来守卫家宅,祈福来年好运。而门神作为一种风俗画,也是人物画,通过线条体现出不同的人物形态,使人物栩栩如生,兼具形态和神态,传神地刻画出人物特点。同时不同线条的组合构建了立体感,塑形风格与中国传统雕塑造型风格“以意成象,以象寓意”相似。
2.中国传统雕塑造型語言在其他风格绘画中的借鉴和运用
中国传统的雕塑利用较为抽象的线条对物象的形态、神情进行大致勾勒,由此得到比较逼真的立体效果,给人以“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之感。中国画也大都采用简练、明快的线条,以少胜多又耐人寻味,用最少的笔墨线条营造意味悠长的意境、饱满丰富的形象,委婉含蓄又简约。[5]由此可见二者在绘画方面达到了互通。
极具宗教色彩的雕塑,比如很多佛像、观音像等雕塑,通过画家之手,跃然纸上,成为一幅幅宗教色彩浓厚的绘画作品,比如著名大家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的《唐人观世》,还有他的《南无观世音菩萨》《观音大士》《水月观音》等,极有特色。
中国是享誉中外的瓷都,陶瓷雕塑极具特点,尤其是明清时期。人们不仅在烧好的瓷器上进行绘画,也进行雕刻。花鸟、虫鱼、山水等画面在陶瓷上清晰展现出来,陶瓷彩绘与雕刻交相辉映,相辅相成。
极有寓意的云纹、祥瑞、神兽图案等,如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图饰纹案、成都金沙博物馆出土的太阳神鸟图案、紫禁城建筑屋顶上的吉祥标志、建筑横梁上的彩绘、龙、凤图案、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接力等多种传统服饰的共同图案,陶瓷器物花纹,如此种种,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无一不体现了绘画与传统雕塑在绘画性上的互通,在意象性上的互联,在造型语言特征上的借鉴和应用。
四、结语
在中国历代传统的造型艺术形态语言表现中,“线”的运用方式十分丰富,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其价值在中国传统绘画和雕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以线造型”创作手法的运用在传统绘画与雕塑二者之间达到了一种互通,包括了审美、文化内涵等。可以说,雕塑是以线塑立形体,绘画是以线塑造平面。雕塑语言传达的意象、文化等通过绘画以线的运用而传达出来,形神兼备。
注释:
[1] 李奕苍.中国传统绘画意象性的表现与延续[J].艺术大观,2019(13):0103-0104.
[2] 郑卫锋.试论中国传统美术绘画作品的分类[J].艺术家.2019,11:26-27.
[3] 邹殿伟.论中国古代传统雕塑艺术特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5):219-219.
[4] 杨晓钟,梁绘影,王宇.中国传统雕塑的形式与精神[J].艺术评论,2011(5):92-94.
[5] 张洪雷.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造型研究[J].艺术品鉴,2018,10: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