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管理在新生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20-03-17 19:21赵娜史淑秀陈慧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2期
关键词:新生代情绪职业

赵娜 史淑秀 陈慧雅

[摘           要]  目前,大学教育以“95后”新生代大学生为主,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用工的新需求,对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也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河北省三所高校的调研数据,对情感管理在新生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依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情感管理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    键   词]  情感管理;新生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2-0014-02

一、新生代大学生情感管理的必要性

(一)有效的情感管理可以提升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高等教育是学生迈入社会的阶梯,高校融入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情绪及特点,及时发现他人情绪变化并作出正确反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或避免矛盾的发生,帮助大学生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同时,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能够帮助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理智选择,少走弯路,提升其整体竞争力。

(二)有效的情感管理具有激励效果,可以激发学生的行动力

有效的情感管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在消极情绪下分析外界条件与自身的劣势及不足,进行正确归因并及时修正,在消极情绪下作出正确抉择,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具有更强的社会竞争力,辅助学生在就业时正确择业。

(三)有效的情感管理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促进就业

大学生心智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沟通能力有待提升。高校情绪管理课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和谐校园的建立。良好的情感管理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就业时与同事构建良好的关系,帮助其尽快适应职场生活,減少纠纷,营造和谐的职场氛围。

二、数据统计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样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获取河北省三所本科院校本科生的样本信息。共回收问卷357份,有效问卷357份,有效率100%。问卷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样本基本情况如表所示。

(二)调查方法及内容

通过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运用文献分析,总结情感管理的相关内容,结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基于情感管理的三个维度: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感、大五人格结合职业生涯自我认知量表,选取河北省三所高校的学生进行问卷的发放、调查及回收,并运用SPSS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信效度检验

各变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在0.671-0.907之间,总体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38,说明量表各层面及整体的信度较好。各变量的KMO值均大于0.750,问卷设计的效度较高。

(四)差异情况及分析

1.性别差异

在本调查中,不同性别的学生对情绪智力中的自我情绪评估、自我情绪激励、情绪运用能力层面有显著性差异,对他人情绪的识别和评估无明显差异。女生对自我情绪评估与表达能力高于男生,女生自我情绪激励能力和情绪运用能力低于男生。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为男生和女生存在生理和思维方面的差异。

2.年级差异

在调查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自我情绪了解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大四、大二、大三、大一;对“你认为目前所学专业和未来期望的职业适合吗”,大三学生了解程度最大,为54.54%;大一学生了解程度最低,为47.77%。对喜欢和不喜欢的职业了解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大三、大四、大二、大一,分别为59.09%,52.34%,50.98%,40.3%。

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为:本问卷发放时间为2020年2月,此时大四学生已做好考研或就业的抉择,且大多数大四学生参加过专业实习,对自身的发展有一定的方向性;大三学生即将进入第二学期,对本专业已有较深入了解,但部分学生在考研与就业之间徘徊;而大一、大二学生离毕业较远,对本专业发展及未来就业方向了解较少。

三、新生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结合上述数据分析结果,新生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归纳与分析:

(一)学校层面

1.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不够专业化,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2020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874万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个浩大的工程,指导的可靠性及效率性尤为重要。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主要由行政部门教师完成,而这些指导者大多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美国就业指导中心对从业人员的学历要求是辅导学、心理学相关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日本大学就业指导服务部门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对企业以及社会人才流动趋势有相关了解。

2.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心不稳,针对性较差

目前,高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集中在大二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及大三的就业指导课,没有贯穿整个学习阶段。授课方式主要是大班集体讲授,未考虑到学生自身性格的差异性。且课程设置多为理论层面(如性格测试、个性特征类型划分),与实践的结合程度较差。

(二)学生层面

1.规划意识淡薄,没有具体的职业目标

“95后”个性特征鲜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面临的问题不再是传统的温饱问题,而是更偏向于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种就业偏好会导致部分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问题。

2.自我意识淡薄,职业准备不足

新生代大学生思维活跃,但由于大部分学生高中没有开设相关课程,使其初入大学时不能找到自身定位,不懂得如何将个人的兴趣爱好、优势与职业发展计划相结合,与实际社会需求相结合,在兴趣与职业的匹配、转变过程中会耗费较多时间。

四、情感管理的新生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用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的学生在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感、职业生涯自我认知等层面均存在差异性。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育:

(一)教学模式由传统的大班教学改为小班教学

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思维方式、发展方向等方面存在差异,而现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大班教学为主,忽视了这一差异,易导致教学内容的不适用性。因此,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打破传统的大班教学模式,以学院或专业为单位开展教学。小班教学有利于教师与相关专业辅导员及时沟通,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发展动态,同时实施过程可以及时反馈,不断调整。

(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现行的教学方法主要为理论层面的教学,但新生代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思想多样性、需求多元化的特点,单纯的理论教学易引发其抵触心理,导致教学效率下降。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应根据不同的讲授内容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采用角色模拟、小组讨论、案例融入等实践活动,活学活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三)嵌入心理学测试工具与相关知识

运用心理测评量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身兴趣与优势,了解自身性格特征,提升自我认知能力,同时将本专业发展方向与学生的爱好相结合,定向培养专门人才。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应善于发现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自身意向,在课堂中培养面试官、培训师等。

(四)邀请企业家进课堂

学校可以聘请企业管理人员为兼职讲师,承担部分授课任务。如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中设计企业家的专属模块,由管理人員亲自讲授企业中员工职业发展的真实案例,分析企业发展的动态以及未来人才需求现状。企业家进课堂可以使学生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沿性问题,同时能够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激发学生的行动力,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

五、结语

本文基于情感管理的理论基础,从情绪管理、自我效能感、性格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提出了对新生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创新的建议,可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率、缓解就业压力提供借鉴。总的来说,高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需要社会、学校、学生三方共同努力,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制订差异化方案,从源头上促进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申丽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5.

[2]王惠燕,卢峰.美国高校就业指导专业协会的角色功能与启示[J].教育探索,2011(3):147-149.

[3]程慧君,邹敏.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及其培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33-135.

[4]石小玲.新生代大学生16项人格的调查与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3(7):165-169.

[5]高秋艳.新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及破解[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5):54-58.

[6]胡艳华,井影,曹雪梅.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就业力的关系:职业生涯规划的中介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12):38-40.

◎编辑 王海文

猜你喜欢
新生代情绪职业
丁程鑫 偶像新生代 演员请就位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网红要逆天!开启新生代创业之道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企业新生代员工激励机制的探讨
辽源市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