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

2020-03-17 03:56季凌燕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3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价值观核心

季凌燕

[摘           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国家前进的灯塔,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风向标。研究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现状,分析影响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因素,探索制订科学有效的长效机制,提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    键   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2-0008-0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盛行,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源源不断流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推进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思想,影响了高校学生的信仰和价值取向。近年来,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严峻挑战。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从加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方面,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努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现状

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成为高校德育工作当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对其认同教育的现状做简单的分析。

(一)高校较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高校承担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也承担着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职责。高校领导和有关部门都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校各年级、各专业都开设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的通识课,同时,还会定期组织在校学生参加有关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的座谈会、讲座以及其他类型的活动等,让学生能够通过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除了组织集体学习之外,各班级还会在每周固定时间组织召开班会,让在校学生通过班会活动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各高校给予学生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培养是较为充足的。

(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仍面临现实困境

高校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目前,高校有关思政教育以及德育的通识课程,都需要通过考查或者考试的方式来进行结课。从考查或考试反映出的结果来看,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许多现实困境。虽然部分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涵义,但未真正落实到具体的实际行动上;个别学生政治信仰不够坚定,缺乏社会责任感,过分注重物质利益,对负面的、消极的思想缺乏鉴别能力,对社会、人生也产生诸多迷茫和困惑,迫切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教育、引导。

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

虽然大学有较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氛围、熏陶环境,但是就目前而言,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部分学生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课程并没有很高的学习兴趣。究其根本,是因为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中理论性内容占据了过多的比重。但是理论大多数都相对比较枯燥,这也就使很多学生无法从该类德育和政育课程当中获得充足的学习兴趣。再者,由于纯理论课程与实际情况的联系较少,因此很多学生都无法从该类课程中找到与现实生活的连接点,这会使学生对该类课程的学习缺乏代入感和共情感,也就自然无法获得充足的认同感。倘若学生在学习兴趣方面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也就无法取得突破。

(二)部分高校的价值观教育内容片面化

虽然各高校都相继开设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关的思政课程,但未真正有效开展相关的实践教育课程,教学效果欠佳,部分学生很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情感与行为体验,内心也没有真正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部分高校开展志愿服务、义务劳动、偏远地区支教等活动时,更注重专业技能的锻炼和提升,降低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忽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其真正的教育引领作用。

(三)高校教师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高校部分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的教师没有很好的专业修养,也并没有对该类课程内容、教学内涵和思想精髓较为深刻或独到的见解。个别高校教师上课时无法摆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依赖,以单纯灌输式、说教式教育方式为主,忽视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无法将课堂氛围变得更生动、有趣。学生上课时只是被动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也影响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真正的情感共鸣、心理认同。

三、有关影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因素分析

所谓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实指的是有可能会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造成负面影响、阻礙的因素分析。学生在对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培养的过程中,教与学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此外,学生对该观念体系的接纳程度以及认同程度还很有可能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

(一)受不良文化入侵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向带动了文化全球化的逐步发展,在目前全球化趋向明显的时代,任何国家想要在经济发展以及文化发展中独善其身,是很不现实的。我国在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建设交流、科学技术交流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进行有关文化的交流。目前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自媒体等新媒体运营模式快速兴起,这会干预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与教育的机会。高校学生对这些泛娱乐化的事物兴趣较高,接触面积也比较广,对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蚀。

(二)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市场经濟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了较重要的地位,但是精致利己主义以及其他不良社会价值观念也会由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而得到发展。在网络文化几乎没有有效监管的情况下,高校学生很容易受到这些消极的价值观念影响。有些人为了追求极致的利益,可以将情感、责任甚至身体去置换利益,并且还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来损害他人的利益。倘若这类价值观念开始侵蚀在校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那么很有可能使在校学生走上歧途。在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

四、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的长效机制分析

高校应根据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同规律,从加强思政课堂和课堂思政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教育等方面建立有效长效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一)加强思政课堂和课堂思政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高校教师应树立社会主义坚定信仰,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文化水平,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在教学工作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学生。高校教师应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社会最新热点、难点问题,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重要意义、科学内涵、践行方法等,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认同;同时,高校教师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心理、个性等,不断改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从传统单向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开放式、研究式等教学模式转变,充分运用讨论法、案例法、辩论法等开展教学,不断提升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1]。高校也要建立较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教学水平、道德修养等进行考查,确保高校课堂教学质量。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奋斗拼搏精神与时俱进的产物,契合了中国梦的奋斗目标[2]。高校要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开展嵌入式、内涵式的文化熏陶,组织学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学习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奋斗的拼搏精神等,不断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高校要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报纸、电子屏幕、标志性建筑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行为方式,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加强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建设,采取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通俗化、大众化,使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进一步深化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和核心要义。

(三)加强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教育,不断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

高校要充分挖掘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组织开展社会调研、实地考察、志愿服务、爱心支教、关爱弱势群体等活动,教育引导学生进一步树立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或团日活动,结合实际,邀请一线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作报告,充分展示广大医护人员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民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爱国之心、报国之志。通过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断增强其感染力和凝聚力,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坚定奋斗信念,进一步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并自觉地严格遵循与努力践行这一价值观念。

总而言之,对高校学生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认同感的教育是很重要的,也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够让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将其付诸实践,能够让学生有充分的民族文化自信以及科学体系的价值观来抵御不良文化的入侵。这能够使国家的未来变得更有希望,也能够使民族振兴,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汪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深度融合[J].文教资料,2020(1):130-131.

[2]许华娣.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研究[J].智库时代,2020(10):115-116.

◎编辑 张 俐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价值观核心
我的价值观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