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秀玲
摘 要:如何使人力资源发挥最大值,使员工充分發挥主观能动性,使医院的人力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档次,所以医院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针对医院的人力数据资源庞大的现状,分层激励是有效提高人力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针对分层激励在医院人力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关键词:分层激励 医院人力
一、分层次激励内涵
分层次激励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其中分层次是指,将管理手段、管理对象进行分层,对此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效率、高水平。因为医院本身规模庞大,且内部科室众多,医疗人员工作人员众多,为了合理有效的开展绩效管理以及激励制度,必须要选择分层次激励。分层次激励不仅贯彻落实了人力管理,还能更好的尊重每个科室每位工作人员的差异化,并根据差异化进行更合适的激励政策。对于工作人员来说,这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其对医院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二、医院人力管理现状
(一)分层管理模式较为落后,管理理念陈旧
在现有的医院管理模式中,大部分医院是按照工龄或者入院年限,对岗位进行安排,一般来说,年龄越大,资历越深,岗位便越高,且岗位会相对更加轻松,得到的福利待遇也会更好。但这种管理模式相对之下并不太公平,没有系统的规划,也没形成完整的管理模式,论资排辈对于能力较强的年轻医务人员来说,缺乏说服力,严重影响了其他技术人员的心理感受,不能充分发挥能力者的创造性,长此以往,缺乏公平的管理模式,严重缺乏竞争性,这种激励政策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弱。
(二)忽视技术能力
对于医院来说,其最终目标并不是经济效益,反而公益性的特征更加明显一些。这种情况下要求医院对于治病救人的功能更加看重,按一般理论而言,技术骨干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但就现在医院管理模式来看,大部分医院都存在按资排辈的现象,而且对于手术及药物都要拿取都有一定的权限,资历越深,权限越大。虽然一些主任医师及副主任年龄较大,资历较深,经验也比较丰富,但相对也有一些缺点,比如现代医学知识在不断进步,其专业知识与医学知识存在脱轨现象,或者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方面比较保守,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弱,但却成为了医院里高层的存在。而相对技术能力较好,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强,仅仅是因为工龄或年龄较小,便被否认,受到各种规定的压制,对于年轻的技术人员来说,这种规定逐渐消磨着他们的热情,也逐渐降低着他们的积极性。
三、优化分层激励建议
(一)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针对以上医院人力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开展分层激励。就医院工作现状而言,不同的岗位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不一样。比如护士工作,初级职称护士与中级职称护士均存在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但福利待遇较弱的问题,为了提高初级职称护士与中级职称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可以改善其值班条件,就餐环境等实在的物质因素,切实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二)开展相应的培训及进修机会
合理的激励政策应该与奖惩制度有关,但奖励并不是单纯的物质奖励,对于医院来说,很多医院高层的物质基础都已经足够,其对物质奖励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所以可以通过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并重的方法,比如休假、培训、进修,通过满足医务人员的精神文化追求,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通过开展培训,进修,还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为更好的发挥人才主观能动性,促进医院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三)平衡医生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差异
在医院内较为突出的便是医生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差异化,且医生与护理人员针对医院的满意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医院细分之下分为众多科室,科室之间进行管理也是重要的一个管理模式,科室与科室之间势必会因为工作职责,工作范围,工作强度,工作风险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开展分层激励,平衡医生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差异,在需求各异的情况下通过分层激励来满足这种差异化,以此来提高医务人员的热情,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栗池.分层激励在医院人力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9,9(08):353-354.
[2]董欣.分层激励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有效性[J].财经界(学术版),2019(03):166-167.
[3]李霞.分层、激励与大型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J].经济师,2010(08):2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