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圆媛
摘 要:转喻和隐喻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人们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工具。汉语在词汇层面存在大量的隐喻和转喻,其中人体隐喻和转喻概念投射路径主要有“头”“心”和“手”“腰”等等。本研究基于语料库,针对汉语中“腰”字类词众多的特点,以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为工具,对丰富的“腰”字类词进行初步地解释。
关键词:腰;隐喻;转喻;认知机制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3--02
Lakoff & Johnson (1980)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隐喻》中对隐喻概念理论进行了全新的解释,即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和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和隐喻概念体系,是人们用一种事物来认识、理解、思考和表达另一种事物的认知思维方式之一(彭建武,2005)。其不同是,转喻是相接近或相关联的不同认知域中,一个凸显事物替代另一事物,如部分与整体、容器与其功能或内容之间的替代关系(赵艳芳,2000)。
1.汉语“腰”的词源解释
《古代汉语字典》给出的字源的解释是,形声兼会意字,月(肉)为形,要(由覀、女、月组成的上中下结构的字)为声兼表意。本义为身体的中间部位,就是人的腰部,本写作要,“腰”是后来产生的字。有四个名词含义,一为人体胸腹之间的部分,常指腹后壁。二为衣服围腰的部分。三指的是事物的中段。四是指肾脏。《现代汉语应用规范词典》中增加了一个“腰”的名词含义,借指腰包或者衣兜。
选取“腰”类词进行隐喻和转喻研究的原因是因为人对复杂抽象概念的认知,往往借助于简单具体的概念。也就是说人的基本经验在人的认知过程中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人体词作为人身体的一部分恰好都是人获得经验的直接参与者,因此本文选取了同属人体词的“腰”进行分析。
2.“腰”的搭配词的隐喻分析
隐喻概念通常分为三大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
(1)结构隐喻
如果说要解释为什么“腰”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被用来形容一些我们所不了解的概念,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腰”在人体中的位置及作用:“腰”处于我们身体的中间位置,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人体也可以用两头宽,中间窄来形容;再者,“腰”连接了我们的上肢和下肢,起着连接和承上启下的作用;最后,腰还可以帮助身体下弯或者屈伸。所以,当我们了解这些之后就可以充分地利用“腰”的特点来描述我们周围的事物。
山腰(半山腰、岩腰、峯腰):山脚和山顶之间大约一半的地方;树腰:树干的中部;墙腰:墙的中部;拦腰:从半中腰(截住、切断等);廊腰:走廊、回廊的转折处(当我们弯下腰时,腰也可以被看作是我们身体的转折处);等腰;具有两条等边的形状:等腰梯形、等腰三角形;青腰:荷梗(连接着荷花的根部与荷叶);当腰:中间 (多指长形物体);亚腰:亚腰是一个汉语词语,形容中间细两头粗的样子;腰梁:在挡墙的中间高度上设置一条横向的梁,提高挡墙的稳定性;腰站:两地驿站的中间站,以便休息打尖或换马,也稱腰顿;腰房:两进院子中中间的房子;腰门:正门以内的第二重门,亦指两厅中间的隔门;腰帘:挂在船中部周围用来装饰或者当人们活动时用作帘子的围帘;腰棚:旧时戏园或戏场中两旁的看棚;腰斩:把同一事物或相联系的事物从中割断;腰厅:旧式房屋中间的厅屋;腰水:腰水是源自于日本的用语,意指将花盆长期浸在盛水的水盘中;半截腰(半当腰):半当中,在事情进行的过程中间;长腰米(长腰枪):稻米的品名;折腰句:格律诗中的七律,通常是上四下三格,间有上三下四或上五下二;腰包户口:指已从原住地迁出﹐但因某种原因未能报进迁入地的户口。
(2)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是参照一系列空间的方位而形成的隐喻概念,如人们常常将上下、左右、前后、里外、中心边缘等具体的空间概念投射到情绪、社会地位、或者身体状态等抽象的概念上。用汉字“腰”来说,向下弯“腰”就表示对人礼貌、恭敬或谦逊,挺直“腰”杆就代表自信、意气风发和不屈的心态,过于向后挺“腰”就代表着狂妄和傲慢。
挺腰子:摆架子;点头哈腰:形容恭顺或过分客气;低头哈腰:指谦卑恭顺的样子;折腰:弯腰行礼,引申为屈身事人;爱慕,倾倒;低腰敛手:弯着腰,缩着手。形容小心翼翼,谦卑恭顺的样子;挺直腰杆:做人或者做事正直,不卑微屈膝;吊腰撒跨:扭捏作态。
(3)实体隐喻
在这类隐喻概念中,人们将抽象的和模糊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的有形的实体(赵艳芳,2000)。其中,最典型的也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容器隐喻。所以,人们就将这种概念投射于人体以外的各种概念当中,可以是建筑、自然甚至是一些抽象的活动,事件等等。
腰中,这里我们所说的腰中,不是作我们身体一部分的“腰”的里面,而是利用“腰”这个具体的概念将我们自身和外部世界分出了内外。“腰”周围的一定空间或者物品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然而跨出这个空间就不再属于我们自己。近代杨啸、崔嵬所写的《红雨》:“石匠爷只好从腰里掏出两张票子交给账房先生。”无论是“腰中”还是“腰里”指的并不是它实际的意思,而都被隐喻成了“自己的所属物”。
3.“腰”的搭配词的转喻分析
与隐喻一样,一些传统的转喻已经固化到文化中,成为容易被我们忽视的范畴。
(1)部分指代整体
腰身:人体的腰部,有时可以用来指身段和体态;腰板:人的腰和背。多就姿势而言,亦借指体格;楚女腰:泛称女子苗条的细腰这一类现象;弓腰人:楚人重视腰功在舞蹈中的地位,于是“弓腰人”渐渐地就指代舞伎这一类人;静婉腰:泛指纤柔善舞的腰肢;沈郎腰瘦:泛指因故腰细的男子;腰里货:旧时钱币等金银细软常藏于腰囊,后指代货币。
(2)事件转喻
事件是由众多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的分事件组成的整体,分事件和事件整体之间相互代替产生事件转喻。
折腰禄:指下级官吏的微薄薪俸;折腰吏:泛称地方低级官吏;腰折:指屈身事人;董项陶腰:指代刚直清高,决不违背自己的良心向权贵低头、为势利屈腰这一类人。
(3)因果转喻
因果关系中,最常见的就是用结果表示造成该结果的人或事。
A4腰:A4腰是指比竖放的A4纸还要窄的小蛮腰;门禁腰:因为可以通过门禁,所以才能用来形容指女子腰细;束如牛腰:因为捆束像牛腰一样粗大,所以才能用来形容卷帙很多;腰里硬:古代一种宽长而厚硬的织线腰带,中幅有夹层,可以贮藏银钱。因为腰带摸上去又厚又硬,所以通常也指钱多。
(4)行为转喻
行为包含施事、受事、工具、时间等因素,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着转喻的关系。大多使用动词来转指相关的名词.
纳胯挪腰:装腔作势,摆架子。用这种行为来指代人的态度;折腰升斗:也称“折腰五斗”,指代忍受屈辱;腰缠万贯:形容人极富有;撑腰:原意是自己用手支撑着腰部,当别人帮自己撑着腰的时候,就意为给予强有力的支撑;掏腰包:在腰包里掏东西,多指出钱;跨鹤缠腰:也称“跨鹤扬州”,"后指豪富冶游繁华之地。
4.结语
作为人们重要的认知方式,概念隐喻和转喻对人们从认识事物、形成相应的概念再到丰富词汇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对于“腰”这一基本的人体结构有着丰富的认知和身体体验,基于认知的体验与相似性的特征,通過隐喻和转喻投射到心理空间域、情感域、社会关系域、网络域等等概念域中,延伸出相关含义和表达。另外因为受社会和时代的发展的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会依赖于已知事物词汇,从而将词汇意义延伸受到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因此,为了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腰”的词义范畴会不断地向外延伸和扩展并且诞生出许多与“腰”相关的新生词汇,从而衍生出新的词汇。
注:如无特别说明,本文中的词条释义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商务印书馆,2012 年)和百度百科中的解释为准。
参考文献:
[1]赵艳芳. 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彭建武. 认知语言学研究[M]. 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8
[3]李行健. 现代汉语应用规范词典[M]. 北京: 语文出版社, 2019.1
[4]古代汉语字典[M]. 北京: 商务印刷馆国际有限公司,2013.8
[5]戴卫平. 词汇隐喻研究[M]. 广州: 中国出版集团,2014.
[6]卢卫中. 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J]. 外语教学: 2003(11).
[7]王逢鑫. 身体隐喻:构词理据、功能变换、冗赘与错位[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