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之下的政策平衡

2020-03-17 09:31:33钟言
债券 2020年2期
关键词:经济运行时期防疫

钟言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经济运行和社会秩序经受挑战,也是对全局把控和协调治理的考验。在争分夺秒战疫情的同时,必须跟进形势、加强研判,科学合理地加以应对。

政策基调要稳,短期干扰因素不可代替主要矛盾。第一,經济增速由趋势性、周期性、外生变量三因素共同决定,疫情作为短期干扰项,其影响是阶段性的。第二,疫情爆发前,我国正积极稳步推进各项改革,经济运行质效稳步提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仍应牢牢把握工作主线,即持续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平衡好短期重点任务和长期主要矛盾的关键,是在二者的结合点上发力。例如,坚持逆周期政策,围绕“六稳”工作,将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降到最低;定向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尽快恢复物流运输系统,有计划有步骤、分行业分地区地做好复工复产;要有倾向性地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优先安排传染病防治急需的项目;以疫情防治作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切入点,补足乡村医疗条件、人居环境、道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短板。

具体实施要活,允许特殊时期的特殊安排。首先,疫情会干扰金融市场情绪、企业投资预期、居民消费支出,货币政策短期内可采取“宽货币+宽信用”的组合,确保防疫期间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将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下调了10BP,但中债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2.8%左右,这反映出市场对政策利率应再降15BP的预期。其次,考虑到防疫、脱贫、居民收入翻番等硬目标,财政赤字率应当达到或略超3%,并保持一定的弹性。财政政策可选择在特殊时期追加政府债发行规模,这样既能避免用力过猛,又可留有余地。最后,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大多集中于消费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受疫情冲击较大,且事关就业和民生,当下亟需从信贷、财税等方面给予适度倾斜,并辅以灵活的援企稳岗政策,呵护其顺利度过艰难时期。

行政干预需有“度”,稳定市场但不干扰其秩序。疫情叠加春节,极易出现临时性生活和医疗物资短缺。这就需要“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失灵,稳定价格和供给。非常时期,行政手段要“准且狠”,引导口罩、防护服等生产企业全力增产扩能,并给予收储保障,以给予市场信心。同时,还要根据疫情及生产生活需要的变化,及时引导市场预期转变,并科学安排行政干预的力度和节奏,确保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

凛冬过后,暖春必至。各项改革举措正在稳步推进,疫情终会结束,我国经济定将继续沿着正确的航线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王琼  鹿宁宁

猜你喜欢
经济运行时期防疫
“豪华防疫包”
环球时报(2022-05-20)2022-05-20 13:05:53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防爆电机(2022年1期)2022-02-16 01:14:08
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良好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07-28 07:08:40
防疫、复工当“三员”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20
端午节俗与夏日防疫
基层中医药(2020年6期)2020-09-11 06:35:14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先锋(2019年2期)2019-03-27 09:31:22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商周刊(2017年22期)2017-11-09 05:08:34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投资北京(2017年1期)2017-02-13 20: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