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刺鳅仔、稚鱼的生长及摄食节律

2020-03-17 13:05钟全福樊海平薛凌展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卤虫稚鱼仔鱼

钟全福,樊海平,薛凌展,陈 斌,林 煜

大刺鳅仔、稚鱼的生长及摄食节律

钟全福,樊海平,薛凌展,陈 斌,林 煜

(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2)

【】了解大刺鳅()仔、稚鱼的生长特性及摄食节律。采用生长测量和摄食节律评估方法,在水温25.5~31.0 ℃条件下,研究人工培育大刺鳅仔、稚鱼的生长及摄食节律。0~42日龄大刺鳅仔、稚鱼平均全长和体质量的特定增长率分别为6.23%和10.08%;全长(L/mm)与日龄(/d)的回归方程为L= 0.0222+ 0.510+ 5.113(2= 0.991,<0.01);体质量(m/g)与日龄(/d)的回归方程为M= 4.464×10-42-0.007+ 0.027(2= 0.993,<0.01);体质量(m/g)与全长(L/mm)的幂函数回归方程为M= 3.993 × 10-5L2.294(2= 1.000,<0.01),幂指数<3。在实验条件下,大刺鳅仔、稚鱼摄食强度有较明显的昼夜节律,摄食强度高峰期分别为8:00-20:00和8:00-18:00,最高峰均出现在16:00;对卤虫无节幼体和枝角类消化时间分别为12.0~12.5 h和14.0 h。大刺鳅仔稚鱼的生长属于非均匀生长类型,有较明显的白昼摄食习性。

大刺鳅;仔稚鱼;生长;摄食节律

大刺鳅(),隶属于合鳃目(Symbranchiformes),刺鳅科(Mastacembelidae),刺鳅属(),俗称纳锥、刀鳅、蛇鱼等,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及西南部[1-2]。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素有“一鳗、二鳜、三刀鳅”的美誉。由于水域环境变化和人类捕捞等,大刺鳅野生资源逐年减少,广东、福建、贵州等省已将其列入省级重点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名录[3]。虽然大刺鳅人工繁殖已取得突破[4-5],人工养殖也在逐步开展[6],但少见有关大刺鳅苗种培育技术的详细报道,以及对其在池塘环境条件下的摄食、生长等生物学特性报道。笔者于2017年6 –7月在福建省顺昌县兆兴鱼种养殖有限公司大刺鳅苗种繁育协作基地,对大刺鳅仔、稚鱼的生长发育和摄食节律等进行深入研究,为大刺鳅规模化育苗和养殖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池塘条件和饲养管理

采用池塘网箱育苗方式进行大刺鳅仔、稚鱼培育。育苗池塘为长方形土池,面积1 600 m2,池深1.8 m,水位1.2 m,池底为泥沙质底,不渗漏,池塘配备进水闸口和排污排水口,进水闸口装置250 μm筛绢网制成的滤网,配有功率1.5 kW的水车式增氧机一台,3.0 kW罗茨鼓风机2台和微孔增氧系统;育苗网箱规格为长×宽×高:6.0 m ×1.0 m × 0.7 m,网目孔径380 μm,采用镀锌管框架浮体结构,4角用竹杆固定在池塘中,每排5个网箱,每排网箱间隔1.5 m。网箱底部入水约50 cm,上沿高出水面20 cm,网箱底部采用PVC管框架撑开成形。每个网箱配有微孔增氧气盘3个,“池塘-网箱”气提水循环装置1个,以提高网箱通透性,维持网箱内水体溶解氧在5 mg/L以上。池塘中央留出1/4水面用于安装水车式增氧机,以提高池塘水体流动性。苗种培育期间池塘水温为25.6~28.3℃,pH为7.6~8.2,溶解氧为5.4~6.5 mg·L-1。

试验鱼苗为顺昌县兆兴鱼种养殖有限公司大刺鳅苗种繁育协作基地人工繁育获得的大刺鳅仔鱼,待仔鱼全部平游后(孵出后第6天,5日龄)下塘,仔鱼全长(9.13 ± 0.32)mm、体质量(9.5± 0.1)g,池塘网箱的培育密度为0.3万尾/m3。以经孔径380 μm筛网过滤后的枝角类及其幼体等作为开口饵料,主要种类为溞(sp.)、裸腹溞(sp.)、秀体溞(sp.)和象鼻溞(sp.)等,个体大小为180~385 μm,投喂后的饵料生物密度保持在3~5 个·mL-1,并增加投喂卤虫无节幼体作为补充,孵化后,每万尾仔鱼日投喂30~35 g的卤虫休眠卵;25日龄后开始投喂绞碎水蚯蚓,开始投喂量为鱼体质量的5%,并逐步增加水蚯蚓投喂量,减少浮游动物和卤虫无节幼体生物饵料的投喂量,逐步过渡到完全投喂水蚯蚓,投喂量为鱼体质量的10%~12%。投喂的水蚯蚓需经2~3 d的流水暂养吐脏,投喂前采用孔径380 μm的网片覆盖让水蚯蚓进行爬活,再经10 g/L食盐水消毒并冲洗干净后投喂。

1.2 大刺鳅仔、稚鱼的生长测量

以同批发育正常的仔鱼为观测对象,每次随机取样10尾,用5~10 mg/L丁香酚麻醉后,在Leica EZ4D双目体视显微镜下进行发育观察和生长测定。自下塘起,仔鱼阶段每天取样,稚鱼阶段每2~3 d取样,采用Leica EZ4D体视显微镜配套的测量软件测量仔、稚鱼上颌长,数显游标卡尺测量全长,ATY224分析天平称量体质量(精确度0.1 mg)。

1.3 大刺鳅仔、稚摄食节律评估和和消化时间测定

对10日龄仔鱼和20日龄稚鱼进行昼夜摄食节律试验,试验于室内自然光照及自然昼夜节律下(自然光照周期约12L:12D,最高照度为1 000 lx),各设置3个平行试验组,试验容器为60 cm × 50 cm × 50 cm的玻璃缸,水深40 cm,每个玻璃缸内悬挂2个大刺鳅苗种栖息台,每缸放养试验鱼400尾。饵料为初孵卤虫无节幼体,试验期间,卤虫无节幼体的密度保持在10~15个/mL。试验从10:00开始,每2 h从各试验组取样1次,每次随机取10尾,逐尾在Leica EZ4D双目体视显微镜下解剖评估胃肠充塞度,连续24 h测定。胃肠充塞度的评估标准采用0~4级标准[7]:0级,胃肠内均无食物;1级,胃肠内有少量食物;2级,胃内食物适量;3级,胃内充满食物,胃壁不膨大;4级,胃内充满食物,胃壁膨大。试验期间,每次取样后,立刻虹吸出残饵,并补充适量初孵卤虫无节幼体,以保证饵料密度基本上保持在规定的水平。试验期间水温为26.0~28.0℃,pH 7.8,充气增氧,维持溶解氧在5.0 mg·L-1以上。

分别以孔径380 μm筛网过滤后的枝角类、初孵卤虫无节幼体为饵料,在10日龄仔鱼和20日龄稚鱼饱食后,随机采样约400尾,置于无饵料的清水中,每0.5~2.0 h取样10尾,解剖查看其胃肠道饵料的消化情况,直至胃内饵料排空,记录一次饱食后至完全排空所需的消化时间。

1.4 各指标计算方法及数据处理

全长和体质量特定增长率计算[8]:

体质量特定增长率(SGR)= (lg2-lg1)/ [0.434 3×(2-1)]×100%

全长特定增长率(SGR)=(lg2-lg1)/ [0.434 3×(2-1)]×100%

上式中,1、2代表相邻的日龄,1、2分别代表1、2日龄时的体质量;1、2代表1、2日龄时的全长。

饱食率(%)= 消化道饱满度为3级或4级的个体数/所测样总个体数

实验统计值采用平均值±标准差(Mean ± SD)表示,试验数据利用Excel 2003和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1 大刺鳅仔、稚鱼的生长

大刺鳅仔、稚鱼的生长情况见表1。大刺鳅初孵仔鱼全长(4.68 ± 0.22)mm,6日龄仔鱼全长(10.40 ± 0.23)mm,口径为(0.92 ± 0.01)mm,开始开口摄食;6~13日龄仔鱼为混合营养期阶段,10日龄仔鱼全长(11.71 ± 0.13)mm,口径为(1.37 ± 0.12)mm,13日龄仔鱼全长(13.55 ± 1.45)mm,口径为(1.58 ± 0.24)mm,卵黄囊基本吸收消失,由内源性营养阶段完全转换为外源性营养阶段。随着组织器官的分化发育,17日龄仔鱼全长(18.70 ± 0.78)mm,口径(2.23 ± 0.06)mm,各鳍鳍条全部形成,进入稚鱼期。稚鱼期历时18~20 d,34日龄幼鱼全长(49.37 ± 3.87)mm,口径(4.05 ± 0.10)mm,全身鳞片基本长出,外形与成鱼基本相似。

表1 大刺鳅不同日龄仔、稚鱼生长变化情况

注:同一列数据上标凡含一个相同字母表示各日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

Note:Values with a same letter in the same column mea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days after hatch (> 0.05).

大刺鳅初孵仔鱼全长生长最快,全长特定增长率达20.76%,之后逐渐减慢,0~42日龄仔、稚、早期幼鱼平均全长特定增长率为6.23%,其中,0~17日龄仔鱼平均全长特定增长率为8.15%,17~34日龄稚鱼平均全长特定增长率为5.97%;体质量特定增长率以15日龄时最高,为34.41%,之后逐渐减慢,0~42日龄仔、稚、早期幼鱼平均体质量特定增长率为10.08%,其中,0~17日龄仔鱼平均体质量特定增长率为9.50%,17~34日龄稚鱼平均体质量特定增长率为13.43%。

经拟合回归分析,大刺鳅仔、稚鱼全长(L/mm)与日龄(/d)的关系式为L= 0.0222+0.510+5.113(2= 0.991,<0.01);体质量(m/ g)与日龄(/d)的回归方程为m= 4.464×10-42-0.007+0.027(2=0.993,<0.01);体质量(m/g)与全长(L/mm)的幂函数回归方程为m= 3.993× 10-5L2.294(2= 1.000,<0.01),其中幂指数= 2.294<3,表明在养殖实验条件下大刺鳅仔稚鱼生长属于非均匀生长类型。

仔鱼口径()从开口的(0.79 ± 0.10)mm,增加至42日龄的(4.30 ± 0.08)mm,增长5倍以上,口径与全长()的回归方程为= 1.836 ln-3.171(2= 0.995,<0.01)。

2.2 大刺鳅仔、稚鱼的摄食节律

养殖鱼类的昼夜摄食节律可用其胃肠食物充塞程度变化衡量[10-11]。大刺鳅10日龄仔鱼和20日龄稚鱼消化道充塞度昼夜变化结果如图1 ~ 4所示。10日龄仔鱼和20日龄稚鱼在24 h内均有不同程度的摄食,全天摄食率均为100%;10日龄仔鱼摄食强度高峰期为8:00-20:00,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0.05),最高峰出现在16:00,其饱食率在16:00达到100%,随后逐渐下降,至22:00降至最低,0:00以后逐渐回升。

图标上凡含一个相同字母则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图2 10日龄大刺鳅仔鱼饱食率的昼夜变化

图标上凡含一个相同字母则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

图4 20日龄大刺鳅稚鱼饱食率的昼夜变化

2.3 大刺鳅仔、稚鱼对枝角类、卤虫无节幼体的消化时间

图5、图6分别为10、20日龄大刺鳅仔稚鱼对卤虫无节幼体、枝角类的消化时间。镜检发现,在投喂卤虫无节幼体0.5 h时,仔稚鱼胃内均有较完整卤虫无节幼体,投喂1.5 h后数量急剧下降,约2/3的卤虫个体被消化,出现食物团,平均胃肠道充塞度下降44.4%,之后消化缓慢,至5.5 h时抽样镜检,发现大部分个体胃内仍可见少量食物团,至12.0~12.5 h后抽样镜检,发现超过一半个体出现空胃肠;由此推断,大刺鳅稚鱼消化卤虫无节幼体的时间约为12.0~12.5 h。而投喂枝角类的试验组相对消化缓慢,至3 h时镜检,胃内仍可见较完整的枝角类个体,5 h后平均胃肠道充塞度下降48.5%,至12.0 h时,大部分个体胃内仍可见少量食物团,至14.0 h后,超过一半个体出现空胃肠;由此推断,大刺鳅仔稚鱼消化枝角类的时间约为14.0 h。

图5 10日龄大刺鳅仔鱼对卤虫无节幼体和枝角类的消化时间

图6 20日龄大刺鳅稚鱼对卤虫无节幼体和枝角类的消化时间

3 讨论

3.1 大刺鳅仔、稚鱼的生长特性

不同鱼类的仔、稚鱼生长特性不同,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生长规律也不相同[12-13]。大刺鳅仔、稚鱼的全长生长和体质量增长趋势不完全一致,仔鱼期(0~17日龄)全长生长速率较快,其平均全长特定长率是仔、稚、早期幼鱼(0~42日龄)总平均全长特定生长率的1.31倍,稚鱼期(17~34日龄)的平均全长特定长率下降为仔、稚、早期幼鱼期的0.96倍;而稚鱼期的平均体质量特定增长率显著高于仔鱼期,是仔、稚、早期幼鱼(0~42日龄)总体质量特定增长率的1.33倍。一般鱼类的体质量与长度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幂函数关系m=aL,值可用于判断鱼类体质量和长度是否处于等速生长,指数趋于3,表示其生长均匀[14]。大刺鳅仔、稚、早期幼鱼体质量与全长的相关回归方程的值(2.294)低于3,属于正异速生长类型,生长不均匀性的主要原因是体质量和体长的不均匀增长所致[15],说明大刺鳅早期生长的特征为全长先增长,体质量增加则滞后。这与0~60日龄的大鳞副泥鳅()仔稚鱼(= 0.025×2.649)[16]、塔里木河流域隆额高原鳅()(= 0.054×2.240)[17]、人工培育大黄鱼() 仔稚鱼(= 0.0543×2.385)[18]和全人工繁育刀鲚()幼鱼(= 0.095 7×1.536 6)[19]的生长特性相似。

3.2 大刺鳅仔、稚鱼的摄食节律特征

一般认为,鱼类的摄食活动有日节律性,可分为白昼型、夜晚型、晨昏型和无明显节律等4种类型[20]。在试验条件下,由于饵料充足,大刺鳅仔、稚鱼摄食旺盛,昼夜均有不同程度的摄食,但摄食强度有较明显的昼夜节律,摄食强度高峰期为8:00-18:00,最大饱食率出现在14:00-16:00,随后进入迟缓阶段,至22:00降至最低。这一摄食节律特征与叉尾斗鱼()仔鱼[21](在12:00到16:00均有明显摄食高峰)、浮游生活阶段半滑舌鳎(Gunther)仔鱼[22](摄食强度高峰出现在中午)、鬼鲉()仔鱼和营游泳生活的稚鱼[23](摄食高峰出现在白昼,以白昼摄食为主)、菊黄东方鲀()仔鱼[24](白天的摄食比例显著高于夜晚)等基本相似。光照是影响摄食强度节律性的主要环境因子,水温和溶氧量一般随光照的增强而提高[22],午后随着水温的回升和照度的增加,大刺鳅仔稚鱼的摄食强度明显增强。大刺鳅仔稚鱼这一摄食节律特点与其摄食习性和饵料的消化排空时间有关,大刺鳅仔稚鱼对枝角类和卤虫无节幼体消化过程较为缓慢,饱食后的大刺鳅仔稚鱼约需12~14 h方可排空胃肠。因此,大刺鳅仔稚鱼摄食强度在14:00-16:00达到最高后逐渐下降,经过8~10 h后,摄食强度才开始逐步回升。在养殖生产中,按照自然昼夜条件下大刺鳅仔稚鱼的摄食节律,在中午增加一次适量的投饵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1] 曾庆祥, 方园, 曾学平. 大刺鳅的生物学特性与人工繁养殖技术[J]. 中国水产, 2016(3): 70-73.

[2] 周惠强, 李芬, 舒琥, 等. 大刺鳅雌雄个体形态差异分析.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19, 39(1): 1-6.

[3] 陈忠. 有待开发的小型经济鱼类——大刺鳅说[J]. 农村百事通, 2006(3): 46; 82.

[4] 周惠强. 大刺鳅()繁殖生物学研究[D]. 广州: 广州大学, 2019.

[5] 薛凌展. 外源激素、温度和亲本规格对大刺鳅人工催产及孵化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 2018, 42(2): 333-341.

[6] 曾庆祥, 方园, 刘春莲, 等. 大刺鳅池塘仿生态养殖技术[J]. 中国水产, 2019(3): 85-86.

[7] 徐钢春,徐跑,顾若波, 等. 池养刀鲚()鱼种的摄食与生长[J]. 生态学杂志, 2011, 30(9): 2014-2018.

[8] 陆丽君, 陈超, 马爱军, 等. 云纹石斑鱼() 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与生长特性[J]. 海洋与湖沼, 2011, 42(6): 822-829.

[9] 代田昭彦, 胡福祥. 小幼鱼及稚仔鱼的口径和饵料[J]. 河北水产科技, 1980(5): 34-41.

[10] 赵建, 鲍伟君, 叶章颖, 等. 基于不同检测方法的养殖鱼类昼夜摄食节律研究进展[J]. 渔业现代化, 2016, 43(2): 17-21; 38.

[11] 竺俊全, 李明云, 吴锡科. 花鲈仔稚鱼的生长发育与摄食节律研究[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19(3): 210-215.

[12] 殷名称. 鱼类生态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264-265.

[13] 李星颉, 陈赛斌. 鱼类生长的数学描述[J].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 1983, 2(1): 29-39; 4

[14] 华元渝, 胡传林. 鱼种重量与长度相关公式(W=aL)的生物学意义及其运用[C] // 鱼类学论文集(第一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1: 125 -131 .

[15] 黄真理, 常剑波. 鱼类体长与体重关系中的分形特征[J]. 水生生物学报, 1999, 23(4): 330-336.

[16] 张云龙. 大鳞副泥鳅早期发育及耐氨机制研究[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16.

[17] 姚娜, 汪敏, 宫玉仁, 等. 塔里木河流域隆额高原鳅的生物学特征[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46(12): 146-149.

[18] 竺俊全, 焦海峰. 人工育苗条件下大黄鱼仔、稚鱼的摄食与生长[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4, 17(4): 384-388.

[19] 严银龙, 汪洋, 施永海. 全人工繁育刀鲚幼鱼的摄食和生长特性[J]. 水产科技情报, 2016, 43(4): 169-173.

[20] HELFMAN G S. Fish behaviour by day, night and twilight[M] // TONG J P. The behaviour of teleost fishes. Baltimore Maryland: The Jho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6: 366-387.

[21] 刘宇航. 叉尾斗鱼仔鱼摄食与生长的初步研究[D]. 广州: 暨南大学, 2010: 6-11.

[22] 马爱军, 柳学周, 徐永江, 等. 半滑舌鳎()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特性及生长研究[J]. 海洋与湖沼, 2005,36(2): 130-138.

[23] 陈慧, 谢友佺, 林国文, 等. 鬼鲉早期发育阶段的摄食节律与饥饿致死时间[J]. 中国水产科学, 2009, 16(3): 340-347.

[24] 周裕华, 周文玉, 潘桂平. 菊黄东方鲀仔鱼摄食节律及消化时间的研究[J]. 水产科技情报, 2013, 40(6): 294-296.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Feeding Rhythm of Larvae and Juvenile of

ZHONG Quan-fu, FAN Hai-ping, XUE Ling-zhan, CHEN Bin, LIN Yu

(,350002,)

【】To understand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feeding rhythm of larval and juvenile of.【】Fullness of stomach and intestine and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artificial culture larvae and the juvenile were measured with culture temperature 25.5-31.0℃.【】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rom day 0 to day 42 days, the average body length increase and average body weight increase larvae or juveniles were 6.2% and 10.1%, respectively. The relationship of total length to the age of days and body weight to the age of days were= 0.0222+0.510+5.113(2= 0.991,<0.01)and= 4.464×10-42-0.007+0.027(2= 0.993,<0.01, respectively. The power-regression equations between total length and body weight were= 3.993×10-52.294(2= 1.000,<0.01), and the power index< 3. 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e feeding intensity of larvae and the juvenile were different during day and night , the higher feeding intensities was from 8:00 to 20:00 and 8:00 to 18:00, respectively, and the highest feeding intensities were at 16:00. The digestion time of artemia nauplii for larvae and juvenile was 12.0-12.5 h and digestion time of cladocera was 14 h.【】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rva and the juvenile ofare non-uniform type, and they showed obvious feeding habits during the day.

; larvae and juveniles; growth; feeding rhythm

S965.199

A

1673-9159(2020)02-0028-07

10.3969/j.issn.1673-9159.2020.02.005

2019-11-15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5R1002-1)

钟全福(1964-),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产养殖育种和病害防控技术研究。E-mail:zhongquanfu@126. com

樊海平。E-mail:fanhaiping16@163. com

钟全福,樊海平,薛凌展,等. 大刺鳅仔、稚鱼的生长及摄食节律[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0,40(2):28-34.

(责任编辑:刘庆颖)

猜你喜欢
卤虫稚鱼仔鱼
浅析影响仔鱼开口摄食的因素
基于广义加性模型的天津近海鱼卵、仔稚鱼群落结构研究
云南盘仔稚鱼口吸盘发育*
春季舟山渔场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卤虫营养强化研究
齐口裂腹鱼仔鱼饥饿试验及不可逆生长点的确定
天津塘沽盐场卤虫种群生态调查
关于盐田大面积卤虫增殖的初步探索
铁皮石斛组培植株和大田植株中的多糖及其卤虫毒性
云纹石斑鱼仔稚鱼的摄食习性与生长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