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佳琪,袁乾,田凌云,王丽倩,高慧敏,粟亚男,李映兰
职业性腰背痛是指职业因素导致的,表现为第12肋以下、臀纹以上区域疼痛及活动受限的疾病[1]。护士工作强度高、负荷重、压力大,其患职业性腰背痛的风险性是流水线工人、销售人员等职业的4倍[2]。研究显示,1/2以上的护士发生过腰背痛,腰背痛已成为第二高发病率的护士职业性疾病[3]。职业性腰背痛不仅会使护士产生负性情绪、生活质量下降,还会导致其工作能力下降、职业生命质量降低,进而护理质量下降,威胁患者安全[4]。有研究表明,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给个人、家庭、社区和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医疗和经济负担[5]。英国健康与安全执行局研究数据表明,2017年因职业性腰背痛而造成的人员缺勤达220万个工作日[6]。然而国内针对护士腰背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较少关注腰背痛护士心理状况及搬运患者时辅助设备使用情况。因此,本研究调查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现状,深入探讨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影响因素,涉及心理疲劳、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等心理因素及使用辅助设备搬运患者频率,为针对性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1.1对象 采用多阶段抽样法。第1阶段,将湖南省14个市、州划分为5个地理分区,每个地区随机抽取1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第2阶段,由各医院提供科室目录和护士人数,按照15%的比例,随机整群抽取若干科室符合纳入标准的护士。共抽取5所医院,其中三级医院3所,二级医院2所。护士纳入标准:已取得执业资格证并注册;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工作;工作时间≥1年;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患有生理性腰背痛,如月经期、怀孕期等;患有病理性腰背痛,如肿瘤、结核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本研究经学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有效调查627人,男38人,女589人;年龄20~55(28.93±5.79)岁;护龄1~37年,平均7.62年。职称:护士163人,护师329人,主管护师119人,副主任护师16人。婚姻:已婚323人,单身304人。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自行设计和编制“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内容包括:①一般资料。工作单位、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婚育情况、工作科室、工作年限、具体岗位、职称、学历、是否家务主要承担者、生活作息是否规律共计14个条目。②职业性腰背痛发生情况。近1年内是否发生职业性腰背痛,近1个月是否发生职业性腰背痛及发生频率,职业性腰背痛对自己造成的影响。③职业性腰背痛的影响因素。包括组织管理、职业行为和职业心理3个方面,共16个条目。组织管理方面包含近1个月工作超过8 h天数、晚夜班次数、在治疗室工作台进行护理操作的舒适程度、床旁护理操作的舒适程度、是否上报腰背痛、未上报原因6个条目;职业行为方面包含近1周平均徒手搬运患者次数、腰背损伤风险评估工具使用情况、使用辅助设备频率、近1周最大负荷重量及负重最长持续时间、平均每天站立工作时间及坐着工作时间7个条目;职业心理方面包含心理疲劳、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3个条目。
将问卷采用邮件方式发给相关专家函询。函询专家共12人,其中湖南省10人,海南省1人,上海市1人;三级综合医院7人,高等医学院校5人;护理专业(护理教育,护理管理)6人,公共卫生专业(职业工效学,伤害预防,流行病)3人,临床医学专业(运动医学,脊柱外科,重症医学)3人;副高级职称5人,正高级职称7人;硕士2人,博士10人。问卷内容效度S-CVI为0.902。
1.2.2调查方法 先征得被调查医院护理部主任同意,然后由经过培训的3名调查人员分别前往医院,在护理部当场用Excel随机函数法抽取临床科室及护士;然后与各科护士长联系,取得同意后请护士长当面试填1份,再由护士长代为发放、收回及检查,发现问题再补填。共发放问卷690份,回收后进行二次人工筛选,剔除无效问卷63份(逻辑错误25份,选项均为同一顺序22份,数据缺失16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627份,有效回收率为90.9%。
1.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资料的录入和分析,行描述性分析,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1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发生情况 627人中499人(79.6%)近1年发生过职业性腰背痛,其中394人(79.0%)近1个月发生过职业性腰背痛,对护理工作及护士身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见表1。
表1 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发生频次及其影响(n=499)
2.2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15项中不同医院等级(三级医院457人,二级医院170人)、工作科室(普通科室341人,重症医学科110人,手术室60人,急诊科101人,门诊15人)、职称及每班工作不同站立时间(0~ h 14人,2~ h 50人,4~ h 120人,6~8 h 443人) 4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另11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2.3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以是否发生腰背痛(否=0,是=1)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设α入=0.05,α出=0.10。结果显示,其中7项变量是导致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赋值及结果见表3、表4。
3.1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发生率高,需加以重视 本研究对湖南省5所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627名临床护士的调查结果显示,发生职业性腰背痛499名(79.6%),高于金莉雅等[7]对我国护士腰背痛发生率的Meta分析结果(65%~79%),但低于王秀兰等[8]对3所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的调查结果(92.4%),这可能与医院等级有关,等级越高护士腰背痛年发生率越高。国外研究报道,澳大利亚、尼泊尔、伊朗的护士腰背痛发生率分别为56%、65.0%、69.5%[9-10],均低于本研究结果,但明显高于普通人群(38.9%)[10]。由此可见,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发生率高,亟需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表2 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发生的单因素分析
注:*P<0.05,**P<0.01。
表3 自变量赋值
注:以赋值为1的自变量作为参照。
表4 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2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年限与护士职业性腰背痛有关,工作年限11~15年相对于1~5年,其发生腰背痛的风险增加了3倍,与黄阿美[11]的研究结果一致,这是因为长期重复性负重工作对肌肉骨骼造成慢性损伤。因此,护士长应根据高年资护士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体力稍弱的特点,合理安排工作岗位。体重指数也与护士职业性腰背痛有关。超重相对于体重过低是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危险因素,与吴俊晓[12]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因为超重会增加腰背肌负担,肌肉系统平衡被破坏,脊柱承受的压力负荷增加。因此,超重的护士应加强体育锻炼,将体重指数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肥胖与体重过低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由于本研究所纳入的体重肥胖的护士样本量较少,样本代表性不足所致。此外,月晚夜班数与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发生有关。月晚夜班数越多的护士职业性腰背痛越容易发生,频繁的夜班是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危险因素,与孙京文[13]的研究结果一致。频繁晚夜班导致护士生物钟紊乱,影响睡眠时间和质量,机体机能恢复不充分,会造成腰背部肌肉疲劳,从而引发职业性腰背痛。我国医疗资源紧张,任务繁重,护理管理者需加以重视,采用弹性排班制度,保障护士得到足够的休息,减少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
床旁护理操作不舒适,会导致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发生,反过来理解为床旁护理操作舒适程度越高,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发生率会降低。床旁护理操作包括徒手移动患者、生活护理、静脉输液、动静脉采血、吸痰、整理床铺等,常需要护士弯腰操作。有研究者认为,对护士进行人体力学的培训,可减轻护士腰背痛情况[14],但徒手移动患者只占不足10%的护理工作量,由此分析仅仅进行人体力学培训是不够的,应多关注持续、重复的非负重床旁护理操作,改善相关环境,如提供可调节高度的床位,床位之间距离适当增宽(≥1 m),便于护士有足够的空间操作,以避免长期同一姿势操作导致相应肌肉肌力受损,从而降低职业性腰背痛发生率。
徒手搬运患者次数与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发生有关,单位时间内徒手搬运患者5~10次相对于0~4次,其发生腰背痛的风险增加了近2倍;11~20次、≥21次分别同0~4次护士腰背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徒手搬运患者较频繁的护士更有腰背痛防护意识,会请求他人协助搬运。而使用辅助设备搬运患者则可有效降低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是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保护因素,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5]。然而,本研究中护士搬运患者时辅助设备使用率为61.9%,且仅11.0%护士经常使用辅助设备搬运患者。国外研究显示,美国、丹麦护士搬运患者时辅助设备使用率分别为97.2%[16]、98.2%[17],远高于本研究结果。2003年美国护士协会(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发起全国性的“小心搬运”(Handle With Care)运动,旨在以整个医疗行业的努力预防腰背部和其他肌肉骨骼损伤[18];在其倡议推动下,田纳西州等10多个州颁布了安全搬运患者的法律或规章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建立全面安全搬运患者方案[19-20];项目实施后,因搬运患者损伤的索赔下降43%,工作场所受伤人数减少57%,缺勤工作日减少80%[21]。目前我国尚未对护士职业性腰背痛保护性立法,未配备足够的辅助搬运设备,未建立安全搬运患者文化,仍普遍存在护士徒手搬运患者的情况,亟需我国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加以重视。
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疲劳程度越高,发生职业性腰背痛危险性越高,与正常者比较,高达4~8倍。原因可能为心理疲劳及较重的工作压力一方面会引起肌肉紧张加剧、肌肉活动间歇缩短,使肌肉骨骼系统负荷增加;另一方面,会增加肌肉骨骼组织对损伤的易感性,导致机体痛阈降低,对疼痛敏感[22]。本研究中86.9%护士出现心理疲劳,78.4%护士工作压力大。有研究显示,我国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普通成人且在不断恶化[23]。“工作”包含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24];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会激发两个潜在的心理过程,即激励过程和疲劳过程,其中疲劳过程包括长期高工作要求导致员工不断消耗体力和精力,在得不到有效资源的支持下,员工出现工作压力增高,心理疲劳感增强。因此,一方面护理管理者应认识到心理因素对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的影响,制定相应压力管理策略,如开展巴林特小组、正念训练等活动,提高护士心理资本;另一方面,护理管理者应积极提供组织支持,通过营造支持性护理工作环境、合理绩效分配等,给予护士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帮助护士释放工作压力,缓解心理疲劳,从而预防和缓解其职业性腰背痛的发生。
职业性腰背痛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目前尚未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撑单一干预措施的显著效果,需要进一步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有研究探索多维干预措施,其效果强于常规护理和物理治疗,但差距并不显著[25-26],且都缺乏个性化,只是将多种干预方式结合在一起,没有针对相应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进行干预。下一步的研究可针对护士腰背痛的影响因素,建立多维临床推理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
本研究显示,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发生率高,其影响因素包括工作年限、体重指数、月晚夜班数、床旁护理操作的舒适程度、徒手搬运患者次数、使用辅助设备搬运患者频率和心理疲劳。职业性腰背痛已成为影响护士日常工作和生活较为严重的问题,亟需医院管理者及护士自身加以重视,切实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建立保护性机制,降低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发生率。本研究的局限性:仅对湖南省5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进行抽样调查,研究结果尚不能代表我国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现况,有待多地区、大样本研究,以进一步证实我国护士职业性腰背痛实况,为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更有价值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