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提升研究

2020-03-16 18:36宇,梁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立德课程思政马克思主义

梁 宇,梁 罡

(1.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广西 南宁 530008;2.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为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生力量的培养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需要“课程思政”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各类课程是思政课的补充形式,必须建设“课程思政”。为了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目标,思政课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战场中的领军队伍作用,全面提升自身的政治导向能力、理论水平、师德水平与教研能力,为课程思政建设奠定强大的思想基础、提供科学理论指导与立德树人示范作用并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改革力量。

一、“课程思政”的现实依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中国将站在更大的国际舞台,这不仅需要新的青年力量,更需要培养有理想信念、有爱国情怀、有道德修养、有知识见识,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担负国家实现强起来的重任。而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这一中心,重点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核心难题。高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主力课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影响人、塑造人、培养人的活动,通过有目的有组织地传播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家政治意识形态方向的政治观念、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从而促进大学生铸牢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基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完善人格,牢固思政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但由于思政课程在育人方面存在边界,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机制离不开“课程思政”的辅助和参与,“课程思政”协同“思政课程”齐育人成为新时代的新命题。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政治论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追求不仅包括物质生活层面,更凸显在精神生活层面。做一个高尚的人、明净的人、真正的人是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逐和向往。然而,“当前我国精神文化建设在理念、目标、内容、手段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问题”[2],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问题必须首先立足于高校,在发挥“思政课程”提供精神养分需求的主渠道的同时,激发“课程思政”在解决我国精神文化建设“短板”问题的重要杠杆作用,这是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需要,更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出的新任务。

二、“课程思政”理念的价值意蕴

为构建完善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机制,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核心目标和中心任务,“课程思政”在新时代应运而生。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了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是与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为思政课培育人、影响人、塑造人提供帮助与支援,共同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课程思政不再是普通的纯粹的专业课程,而是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凝聚统一,在其根本性上,课程思政理念的深刻内涵意蕴着与“思政课程”一致的共同育人目标,体现着“三全育人”的最终价值指向,聚焦着“全方位”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内涵。课程思政是新时代育人体系里举足轻重的环节。

1.涵盖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共同教育目标

“思政课程”重政治引领和价值导向,属于显性教育;而“课程思政”重专业知识传播与情怀感染,属于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二者既存在区别,又相互补充,相辅相长,共同为高校育人工作助力。本质上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共同目标和根本任务在于育人。而育人的关键是解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适应国际与国内新形势新要求,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新的血液和新的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场攻坚战役制造生力军,高校育人方向必须是培养有政治信仰、有聪明才智,有道德情操、有创新思维的全面充分发展的贤达。因此,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思政观,不能把思想政治课和专业课割裂开来。一方面“思政课程”要守好主渠道,另一方面“课程思政”要种好责任田,这样决定了新时代的思政课必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育人的中心任务,固化显性教育和优化隐性教育相结合,打造合力育人的系统工程。

2.体现了高校“三全育人”的最终价值指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的系统育人体系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其中,全员育人强调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育人,全过程育人强调各二级学院根据学科建设融入育人环节,全方位育人强调学校层面通过营造和谐向上向善的校园文化实现润物无声育人。由于人的存在是一个多样性与复杂性的个体,在育人工程中必须依托全面的多维的课程体系,诸课程共建“课程思政”,协作分工共同完成育人目标,彰显“课程思政”的育人魅力。在“课程思政”发挥育人作用中,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具有强烈的价值指向性,如伦理学课程教会道德评价与习得行为规范,历史学课程让人感受传统文明,社会学课程让人了解社会的人际、阶层关系,法律课程弘扬正义、法治与公正等,共同的价值导向利于全面完善人格;而自然科学课程更多地倡导真理、理性,弘扬科学意识与工匠精神,在价值导向上也为社会发展建设培养崇高品质的专业技能人才。并且,“课程思政”全方位凝聚了不同专业教师一起加入育人工程,身正为范,立德树人。因此,“课程思政”在协同思政课专业化育人主渠道过程中,充当非专业化的育人补充形式,在根本意义上体现了高校“三全育人”的最终价值指向。

3.聚焦了“全方位”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内涵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4]。培养德、智、体、美、劳整体素质齐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务必清除传统的单向性教育策略,取而代之的是与时俱进的综合性教育模式。综合性教育模式不再是“点”到“线”的简单内容和单纯理论渗透,要求对教授知识的全面性,教育方法的丰富性,以及教育形式的多元规范性,促进教育成果由“点”到“面”的覆盖和影响,形成全方位的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格局。而“课程思政”建设的本质就是要弥补思政课程的单一直线型的灌输,杜绝单一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树立全课程全方位的育人模式,把立德树人融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与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环节,促进思政课程的教育内容,如理想信念和团结奋进精神入学科、入教材、入课堂、入学生头脑,聚焦“全方位”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内涵,培养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三、“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路径

“课程思政”理念下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整体综合能力的核心要义是指通过增强思政课教师在政治方向的导航能力、专业理论的引领作用、道德风尚的示范作用和教研能力的助推功能等,可以全面科学地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全方位多领域的思想基础、理论指导、育人榜样和革新力量,推进并完善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进而切实拉近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距离,促进二者育人的协作与融合。

1.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为课程思政建设奠定强大的思想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新阶段,也向世界昭示着中华民族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旗帜不动摇,继续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脱节,继续坚定社会主义制度不拐道,继续延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摇曳,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这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必须坚守的立场和方向。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与国家政治方向保持一致,而不是逆行倒施,与国家政治立场背道而驰,必须确保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5],这是社会主义办学的根本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党的政治理论,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帮助树立并坚定“四个自信”的主渠道主阵地,而思政课教师又是校园政治生态环境的建设者和维护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在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塑造学生中居于主导地位。并且,思政课教师坚定的政治信仰、方向与态度也会感染和影响其他课程的教师,是广大教师的引导者,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立场,紧紧尾随中央精神,保持学习中央政治理论业务化常态化生活化,在政治方向把关方面时刻走在高校教师队伍的前列,走在课程思政的前面,为课程思政提供正确无误的教学内容与科学的教学标准,为课程思政建设奠定强大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引领。

2.真学真懂真信真教马克思主义,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改变了世界,拯救了迷茫时期的中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并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实践探索中显示出永久的鲜活生命力与思想引导力。正是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引与行动指南,才有了今天中国的新面貌新成就——创造改革发展的伟大奇迹,这也证实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6]因此,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以马克思主义鲜亮底色描绘出绚烂多姿的新时代。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大学,也只有在永葆马克思主义最鲜亮的底色前提下进行办学,才更突显高校办学的本色,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学最鲜亮的底色。然而,高校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依靠力量自然落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上,思政课教师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研究者与传播者,必须真学马克思主义,读经典著作;真懂马克思主义,悟精髓要义;真信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真教马克思主义,外化于行。思政课教师只有真正研究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论,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才能真正实现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的转化,并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增强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领航与辐射作用,确保马克思主义这一鲜亮底色对课程思政的全方位覆盖与渗入,强化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力、穿透力与感染力,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相得益彰。

3.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立德树人示范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客观上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应仅仅是物质水平的满足,更包含着人民对精神生活的向往与追逐,这是社会发展的极大成就而引起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新时代对精神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实现这一新要求必须依靠教育的力量。所以十九大报告还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7]教育是国家的基石,民族的精神源泉,更是原始生产力。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平与社会文明依靠教育的孜孜不倦和持之以恒的引领,而教育的引领作用关键在于教育工作者的道德示范,因为教育是一项立德树人的崇高伟业,而思政教师是立德树人的先行者与践行者,是培养大学生优良品德,实现全面发展的引路人,也是其他课程教师言传身教的示范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极大程度发挥师德的直观教育这一资源,以教师自身的高尚品德作为模范,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以理服人,达到同频共振的效果,引领大学生更为直观感知体验理想信念、爱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精神理念,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与亲和力,实现学生道德行为的自觉。思政教师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自觉进行道德教育,能够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立德树人示范作用,鼓舞课程思政教师队伍一同投身教育强国的建设事业。

4.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研究能力,为课程思政建设注入创新改革力量

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新时代的大学生具有信息化时代的标签,是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吸纳者与使用者,他们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接收网络信息资源,在课堂上经常出现“低头族”现象,严重弱化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并且,思政课本身具有强烈的理论性灌输性、价值引领性和思想渗透性,传统单一模式的说教方式很难再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激情,弱化对大学生价值引领的感染力、穿透力与说服力,甚至造成学生的厌恶心理,导致教学目标适得其反。因此,必须不断提升思政教师自身教学研究能力,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充分解析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特征和行为模式,积极主动考察和探究符合新时代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实现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模式的转化。还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钻研教材内容,啃下教材这块硬骨头,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实现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的转化,这是提升教学研究能力的必备业务知识,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生动力。只有思政课教师率先提升教学研究能力,才能为课程思政建设注入创新改革力量,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相长,相得益彰。

总之,政治性、科学性、道德性与教研性是思政课教师帮助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要提升的能力范畴,更是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路径。必须以思政课程为导向,以思政课教师为引领,构建体系完备和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育人机制,完成育人供给端的转型升级,最终彻底实现“大思政”育人体系。

猜你喜欢
立德课程思政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