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柳,包诗璞,韦东柳
(1、3河池学院,2宜州论坛,广西 宜州 546300)
蚂拐节是一种壮族独有的祭祀节庆习俗,主要流行于红水河流域的东兰、巴马、凤山、天峨等县境内。蚂拐节又被称为“蛙婆节”、“蚂拐歌会”等。[1]节日通过祭祀、埋葬蚂拐来预测年景,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由于地域差异,各地举办蚂拐节的时间并不相同,一般举行于农历春节后,最早的从正月初一开始,一直到农历二月上旬还有;同样的,各地的节庆仪式也不完全一致,有繁有简,其中以东兰县巴畴乡巴英村的仪式最为隆重繁盛。随着时代的发展,蚂拐节的仪式过程产生了巨大变化,在新的时代里,在保留原有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它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使命。
巴英村蚂拐节举办一般是在农历二月初二,历时一天。
巴英村的节庆仪式与其它各地的蚂拐节祭祀仪式相差无几,总共包含五个流程:一是找蚂拐,村民们在河谷两岸寻找蚂拐,将找到的第一只蚂拐奉为蚂拐王,并存于竹筒蚂拐棺中等待安葬;二是立祭祀幡,也就是将象征着蚂拐神的旗帜立起,并做好祭祀的准备;三是祭祀蚂拐及庆丰,奏响铜鼓以后,由蚂拐传承人带领着祭祀队伍走进祭祀场地并开始祭祀仪式和欢庆仪式;四是葬蚂拐,祭祀结束后,祭祀队伍来到蚂拐墓前将去年的蚂拐棺取出并破棺查看蚂拐的骨色以预测来年的年景,之后,再将封好的蚂拐新馆葬在墓中;五是对歌,到了夜里,村民们在舞台四周唱起山歌,借天文地理、历史风俗来抒发情感。[2][3][4]
蚂拐节的由来,大部分资料都是将其述诸于神话传说,企图以神话传说的方式解释蚂拐节,很少对蚂拐节产生的现实物质因素进行探究。
在巴英村的蚂拐节起源神话里曾提到,东兰县的武篆镇、三石镇没有蚂拐节是因为东林沿着红水河分发蚂拐到武篆镇之前蚂拐的尸体就已经没有了。因为没有分发到蚂拐尸首,所以没有祭祀蚂拐的传统。但神话毕竟是虚构文学的一种,不可尽信。
在查阅古籍、现代学者的考察报告了解壮族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同时对红水河流域的地形、水文等自然环境及其形成的聚落的分布和蚂拐节举办地的分布进行简要考察后,红水河流域蚂拐节产生的成因大致可以作出如下推断:
1.地理水文
红水河流域形成的村落,大都依附红水河河谷两岸的梯田生存,而红水河流域的土壤以红壤为主,适合发展水稻耕植,水稻的种植对蚂拐有着极大的需要,蚂拐的生息就直接影响到了当地人民的生息。而到了东兰县武篆镇一带,相距红水河已经十分遥远,地形多数又以平原为主,土地也是较为辽阔,耕田广布,耕种作业的紧张度也得到了较好缓解,如此对蚂拐的需求也就相对减弱了。
2.地形地势
举办蚂拐节的聚落一般都有一个较为开阔的集会地带。在村落中或是乡镇中,如果没有一块较为开阔的适合于作为舞台的开阔地带,就没有办法筹办大型的祭祀活动。在旧时代,只有在能够提供较大规模人群集会的地形区才能有效形成大型文娱活动,也只有大型文娱活动才有可能代代相传,经久不衰。在聚落间小型的集会,如村头的短暂对歌,活动结束后就再不能留下痕迹。而反观东兰的武篆镇,由于地域过于开阔,由于人群的观点不一致,无法形成统一的集会点,也就难以形成固定的例会活动。
3.铜鼓在红水河流域的流行
东兰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铜鼓出产地,被誉为铜鼓之乡。对于壮族人民而言,铜鼓是红白喜丧不可或缺的事物,有了铜鼓,就有了喜怒哀乐,换言之,铜鼓就是壮族人民的文化,铜鼓就是壮乡精神生活的钥匙。铜鼓是一种自然崇拜,也是图腾崇拜,表达了壮族人民对雨水的渴望,对阳光的喜爱。铜鼓四面一组,两两成对,包含了“好事成双”、“阴阳协调”的寄寓。由于红水河流域有大量的铜鼓存在,几乎沿岸每个村落都有一组四面甚至更多的铜鼓,这就为祭祀的礼器提供了硬件上的保障。
4.蚂拐自身的生存特征
根据当地民众的说法,蚂拐不同于其他品种的青蛙,它生长于河水中,每年播种稻谷时从河水跳上两岸梯田,等到稻谷长成,它又从稻田里跳回河中。人们又根据蚂拐的生息和声音,慢慢学会了判断天气。于是,在蚂拐的一来一往中,也就完成了人与红水河的沟通,人与天地之间的沟通,人与神灵的对话。久而久之,蚂拐便作为一种精神符号传承下来,渐渐被奉若神明。
以上四个要素,是蚂拐节产生最主要的物质基础。由于蚂拐节祭祀是一种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它是人类精神领域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民俗文化的产生必定有着其相对的精神基础,这精神基础就是我们常见的神话传说。
5.蚂拐节的起源传说
蚂拐节的起源传说,有多种说法,由于壮族早期没有文字,没能留存有相对严谨的参考文献,只能通过祭祀活动本身以及壮民在生活中口口相传,在此过程中难免会被加以神化,并衍生出多种版本。在现有的几种起源说中,大多留有“因厌恶蚂拐叫而烧水烫死蚂拐——蚂拐上天告状降下灾祸(以旱灾为主)——百姓祈雨,求助布洛陀,思过——埋葬、祭祀蚂拐并建造蚂拐神庙”的情节。[2][3][4]
在巴英村的村民宗祠,也就是蚂拐文化博物馆内,关于蚂拐起源的解释是这样的:古时有将死者的肉分食的陋习,壮乡有位叫“东林”的农民不舍将母亲的骨肉给人分吃,母亲死去那夜蚂拐咶噪,心烦意乱的东林担心蛙鸣惊扰母亲的幽魂,便烧水浇淋,蚂拐因此死伤遍地,再也没有了蚂拐声。东林以为母亲的魂魄得以安宁,谁知惹下大祸,从此干旱连年,东林去问询壮族始祖神“布洛陀”,得知蚂拐是神仙的鸡,下到人间为百姓吃害虫。东林将逃走的蚂拐请回,并将蚂拐死尸捡去分发给红水河沿岸的村落,央求各个村落举办安葬仪式。此后每年,各个曾安葬过蚂拐的村落都举行祭祀葬礼会,以祈得来年风调雨顺。当村人向东林讨要其母亲的骨肉时,东林将以往收取的制成了腊肉的人肉奉还给村人,东林母亲的尸首得以完整,此陋习也因东林的孝举日渐消亡。①引用自东兰县巴马村蚂拐文化博物馆中对蚂拐节起源的介绍。蚂拐节就这样在人们对自我认知,对社会认知的进一步发展中慢慢萌芽发展起来。
自人类蒙昧时期以来,人类就不断创造、修改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神话传说,借助神话和传说的隐喻和象征来解释人类的生活和人类所处世界的各类现象。
同样的,蚂拐节起源神话传说,也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文化的象征和隐喻。其象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人文的内涵意蕴
所蕴含的人文内涵,最主要是呈现出对母性和始祖的崇拜,也就是对生命起源及繁衍的敬畏,以及对生活平安和顺的向往和期待。不论是巴英版本的神话传说还是其他版本的传说,在故事中都有“最终明白了要保护蚂拐,并奉若神明地祭祀、敬畏”这一情节。蚂拐作为一种以各类害虫为食的生物,对人类的耕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保护蚂拐的同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繁衍生息,因此对蚂拐神的崇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表达了人类对生命繁衍的崇拜;在各个版本的蚂拐节起源神话中,或多或少都有壮族始祖神“布洛陀”的参与,将二者联系在一起,既是对蚂拐神的认同,也在无声中把蚂拐摆到了始祖神同等的地位之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蚂拐节祭祀仪式其实就凝聚了壮族人民对生命的信仰。
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起源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神,代表人类繁衍的神,叫女娲,女娲最初始的原型也是青蛙,娲,是蛙的谐音美称。而且,在各个民族的神话传说中,也都少不了一个“送子神”的存在。在壮族后来的历史里,产生了一位“花婆”,花婆庙,也被称为百子庙,这里面就隐藏着对母性、对生殖、对繁衍的敬畏。而在花婆产生之前,蚂拐很可能就是代替角色,每个蚂拐节起源的神话里,都有一个女性角色的存在,巴英版本里是东林的母亲,1994年版《东兰县志》里是牙游老妇[2],由此可见端倪。
另外,在蚂拐节上,除了祭祀的执行者,或者是祭祀仪式的传承人,大多数乡民已经对蚂拐节各种象征符号的意义失去了了解,但每到蚂拐节,所有的节日参与者都发自内心地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和泰安宁,这也是一种朴素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心情。
2.审美的价值取向
此处的审美价值取向,主要是包含着对孝与礼,善与真的审美取向。[5]在巴英版本的蚂拐节起源里,蚂拐祭祀的直接原因就是东林为了给母亲尽孝用滚水烫淋蚂拐,而在故事的结局,也因东林的孝道成功地消除了分食人肉的恶习。一方面这传达了对死者的尊重,另一方面又标明“孝”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蚂拐死后,天降大旱,为了表达悔过之意,东林告知红水河沿岸的居民,要祭祀蚂拐以谋取蚂拐神的谅解。时至今日,在蚂拐节祭祀中,我们依旧能够看到祭祀者或身着“蚂拐服饰”跳“蚂拐舞”,或身着道袍庄重肃穆。中华民族自商周起,就十分注重祭祀的礼仪,以礼来敬奉神明和大地。在这里,也同样的,以礼来敬奉蚂拐,以此感动蚂拐获取其福佑。
蚂拐传说里,似乎并不直接表达“善”与“真”,但从细节处我们也可以读到这些价值取向。红水河沿岸的村落在得知是东林惹下的大祸,在得到东林的请求后,众村民都十分隆重地筹办起祭祀并且代代相传,而不是通过责厉甚至惩罚东林来换取蚂拐神的谅解,这便是一种纯朴的善意。而“真”,一方面从村民们虔诚地置办葬礼和祭祀中可以看出,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人们自发地废除掉分食人肉的恶习中窥见一斑。古时的人们在祭祀的礼仪上花费的心力和精力是不可想象的,他们可能用十几天甚至一个月的时间去筹备仅仅举办一天的节日。从当地村民的口中得知,今年的蚂拐节,至少于新年以前他们就开始筹划了,除夕还没到来,村子就已经发出了“人员召回”的信息。
3.聚落的人际关联
聚落的人际关联这一点上,主要强调的是古时人与人之间互相信赖、互相帮助的和谐关系。古时候不同于现在,有着各种各样的工具用于辅助生活生产,那时候的生产工具和生活工具都十分简陋,所以古时候的生产生活大部分依靠集体力量。在生产生活上,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共同完成社会的发展。在蚂拐节的起源传说里,都提到把蚂拐的尸体分发给周边的村落并请求对方进行蚂拐的祭祀,企图以大集体的力量消弭来自于天神的愤怒。
现如今我们看到的蚂拐节有异于最初始时的蚂拐节祭祀节庆,一直到今天的蚂拐节,在节庆活动里,除了祭祀外,还有游行这个流程项目。在蚂拐游行时,家家户户都要展示出最高的敬意以表示整个聚落的集体心意一致,共同期盼来年在生产上能够风调雨顺,在生活上能够人畜兴旺。蚂拐节的聚落文化功能直至今日依旧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还保留有蚂拐节仪式的地方,大多都不是由一个村落单独完成这样一场盛大的祭祀——哪怕这个村子有单独举办蚂拐节的能力——而是数个村落联合起来,甚至乡与乡联合起来,甚至是县和县的人团结互助共同完成的。每年,当村子举办蚂拐节的日子临近了,这个村子就会团结附近的村落,邀请其他乡、县的鼓手、歌手,而附近村落、乡、县的壮族人民就会以最大的力度支持,各个聚落凝聚在一起,共同筹划、出演。在此过程中,村落与村落之间自然而然地形成紧密的精神纽带。
2019年巴英村举办蚂拐节的时间是3月8日。当天,巴英蚂拐节的节庆活动品类繁多,包含三个大板块:一是铜鼓山歌文化展演,活动主要有铜鼓迎宾、竹竿舞互动、铜鼓方阵表演、非遗展演等八个节目;二是“蚂拐节”主题展演,包括找蚂、立幡、主题展演庆丰系列活动、葬蚂拐、夜场活动五个节目;三是民间竞技活动,内容以民间技艺展演、趣味抓鱼等互动性较强的活动为主。①引用自东兰县巴马村蚂拐节当日活动流程表因此,如今巴英的蚂拐节已经不只是面向本土居民的祭祀节庆,它渐渐的受到媒体的关注,获得广泛的宣传,巴英蚂拐节渐渐由地方性的民俗活动上升成为世界的珍贵文化,作为人类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向全人类进行独特风采的展示,为全国全世界各地各民族所认同和接受。在巴英蚂拐节祭祀活动现场,发现其呈现出如下特点:
1.祭祀仪式保存相对完整
在红水河流域部分地区的蚂拐节由于各种原因而渐渐失传的情况下,巴英蚂拐节还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承:蚂拐节的整个祭祀仪式在流程上较为清晰、流畅、完整;在祭祀仪式的节目安排、展演形式上均较为丰富,原汁原味客观反映地方民俗文化风情;参加祭祀仪式的人员较为广泛,有儿童,也有中年、老年等不同年龄的男女,参与者在整个祭祀过程中均保持着高度的敬畏感;祭祀仪式参与者的男性尤其是中年男性身上所穿民族服装,大多数都是当地村民沿用老一辈流传下来的制作土布方法,亲手所染亲手所织裁剪而成;祭祀仪式负责主持的老人,非常熟悉祭祀各环节,能熟用祭祀的地方专用术语等等。蚂拐节的象征意义在此过程中仍保持着相对的完整性,这为世界优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范本和经验。
2.祭祀仪式核心点认知错位
与媒体宣传相伴而来的,是游客和商贩。为尽地主之谊,巴英村不得不相应地迎合游客的游览观光需求,蚂拐节的筹办者们不得不丰富活动以招待观光者,使得来者不虚此行,而过量丰富活动的后果就是,繁多的节目花样相互之间形成了冲突,应接不暇,反而让来者可能没能更好更完整地了解蚂拐祭祀应有的韵味和历史价值。同时,为了迎合媒体,让活动更适合于媒体渠道的宣传,祭祀礼仪的有些环节不得不由繁化简,有些倾向于直观化、娱乐化,祭祀礼仪的一些细节甚至被割除或舍弃,祭祀过程发生改变后伴随而来的就是祭祀象征意义也相应受到的影响,其中蕴含深厚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部分逐渐被不同程度淡化。
3.祭祀仪式辅助者后继无人
处于娱乐发展新时代的青年,他们思维活跃、乐于挑战,易于接受新事物,与此同时也有部分新青年会受到新型娱乐方式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形式娱乐、地方民俗文化活动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新青年不再如老一辈人群那样关注热度高去同频关注,他们关注热点被转移、分散。巴英村蚂拐节虽然对祭祀主持人有专门培养传承人的传统,但祭祀活动的辅助者如铜鼓鼓手、对歌歌手从目前而言,多为中年人,一大部分甚至为老年人,这些辅助者不少人缺少或没有足够的继任者。而一个大型祭祀活动往往无法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来完成,必须由集体共同推动完成。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流逝,祭祀的辅助者老去以后,蚂拐节的祭祀活动在现实中有可能会被迫出现断节甚至是被迫失传。
一种文化,一场祭祀典礼的形成与传承,是综合的,多元素影响的,并且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和实现的。随着历史的变迁,文化也不断的发展,对于一种文化而言,除了关注它是怎么来的,更重要的还要思考它该往那里去,历史将会赋予它怎样的使命。
蚂拐节祭祀活动本身不具有经济作用,但是作为一种文化宝藏,它又有着引导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借助蚂拐祭祀活动的特色文化意蕴带动经济的发展。但同样的,祭祀是一种文化,任何一种文化,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会受到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发生形变。因此,在新的时代里,蚂拐节和蚂拐文化除了要接受历史赋予它的新使命,一方面成为经济的助推手,另一方面也要在经济政治的影响下保留原有的人文内涵的基础上发展出在这一时代的新的文化意义。
1.合理整合巴英蚂拐节节目
巴英蚂拐节节庆日期间,活动节目花样较多,时间安排得过于紧凑,有些节目又是同时在不同地点进行,如此便存在如果来者同时对同一个时间不同地点的2个节目感兴趣,那么他们就没办法同时兼顾,不能较好较完整去观看,这样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遗憾。因此,建议主办方在安排蚂拐节节庆活动时,尽可能考虑上述存在的问题,再综合现实状况,对蚂拐节各项节目进行科学合理编排,也可考虑对节庆节目进行适当的精简,择取其中有趣且文化内涵深厚的部分展示给文化的爱好者和文化观光者。同时,在时间安排上,尽可能避免节目与节目的冲突,以减少来客注意力的分散,让来客能够更专注,有更充足的时间去关注和亲身感受更多的特色节目,促进他们对巴英蚂拐节节庆的认识、理解,从而更好地展示和宣传蚂拐节,营造更浓厚的氛围。
2.科学简化巴英蚂拐节祭祀流程
巴英蚂拐节祭祀五个流程前后需要2个多小时,祭祀环节中所跳的蚂拐舞内涵丰富、寓意深刻,极赋地方民俗文化特色,但是也发现其中有个环节所跳的蚂拐舞,舞蹈动作有多次重复出现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花去了一些不必要时间,因此建议主办方相应的协调祭祀流程,科学合理适当简化祭祀流程,除了在时间、人员等有所调整外,对祭祀环节所跳的蚂拐舞在舞蹈设计上、人员编排上等需更精炼些,尽取其精华。值得注意的是,在简化祭祀流程中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审美价值等象征意义内容要完整保留,甚至还可适当的加重突出,结合新时代新情况不断创新和发展。此外,由于参观的来客流量大,建议在服务安排方面如座椅安排布置、活动示意图、方向指标等方面能有进一步改善,这样就更有可能使蚂拐节的祭祀礼仪在得到良好的宣传的同时,也不因为现场的活动秩序问题受到影响。
3.主动培养巴英蚂拐节祭祀礼仪传承者
巴英蚂拐节祭祀主持人一般是由特定的人来组织,主持人要对祭祀的各环节非常熟悉,祭祀中所运用的专用术语更不能少,各环节的动作,哪一步到哪一步,具体如何挥动等也要明确把握。但现实的问题是,主持人也有老去的一日,因此巴英蚂拐节需要有祭祀礼仪传承者。虽然巴英也注重抓传承者培育工作,但也建议巴英在抓工作的同时,地方政府也能出谋划策,在培养新一代节庆祭祀礼仪传承者上给予政策、财力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在做好“以老带新”传统培育模式的基础上,创造条件、下足功夫,为传承人搭建好成长平台。与此同时,还要注重蚂拐节祭祀仪式辅助者的培养,建议村子聚落要根据新一代乡民的生活特点,结合时代特征,培养新生代祭祀仪式的辅助者。
发展到当今时代的蚂拐节,继承着对生命信仰与敬畏的人文内涵,传达着孝、礼、善、真的审美取向,凝结着互帮互助的人际意识。经千百年风雨飘摇,尤其受到新时代各种因素的冲击还能保持仪式的相对完整性,实属不易。但我们也清楚看到,蚂拐节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也只有这样,蚂拐节才能在保留原有的文化象征的基础上,更好地承载历史赋予它的促进经济发展,形成新的文化价值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