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海南海口572400)
图像时代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图像以及图文结合的方式逐渐取代纯文字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各种图像信息如潮水般涌入我们的生活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这一状况是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数字化的生存改变了人们的生存与生活方式,大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力。用“数据思考人生”、用“图像诠释世界”不再是一种未来趋势,而是一种无法回避的现实。如果追溯其源头,这一现象并非今日初到,而是早露端倪。20世纪初,一些西方哲学家预感到理性的自负与僭越而带来的诸种社会问题,他们通过批判和反思现实社会揭示了这一时代的到来。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曾指出,因为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人类进入到了“世界图像的时代”[1],表面的感官刺激逐渐取代了深沉的思考。需要指出的是,海德格尔在其哲学思想中所提出的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1]。在德语中,“世界图像”一词意指世界观或价值观。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图像化”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生存方式。这种“图像化生存”意味着人们在一个新的世界中,实现着双向的生存,也即是说,人们既创造了图像,用各种图像去解释生存于其中的世界,同时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人们也在被图像创造着;图像被当作思维的实体。[2]人们一直在“见”与“不可见”之间存在着,好像对所有的事物了如指掌,却又好像一无所知。“在这个视觉供大于求的社会非常时期,人类历史已经处于图像过剩的时代。”[3]有专家甚至发出了让人不安的警示。今天出生的孩子很可能不会阅读任何纸质文本。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疑是21世纪最鲜明的特征。我们今天所说的图像时代其实质是指这样一种生活世界:各种高新技术的发明,以数字化为基础的多媒体帮助人们把整个世界都变得可观可感,科技的力量带给我们的不仅有宏观世界的精彩,还有微观世界的美妙。“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使得信息的载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以此为基础的网络迅速发展也使人们在不经意间从传统媒体时代步入新媒体时代,一个‘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时代。这一变化从信息技术的革命, 媒介传播的多元化, 到网络博客的逐步盛行, 颠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乃至生活方式。学校教育也不例外, 而学校德育更是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4]。今天,“文化图像化”“教学视觉化”与“交往可视化”等新媒体技术的推进将人类带入了“图像时代”。图像时代的图像,不仅仅指作为信息媒介传播于网络社会平台之中的图像,同时也泛指我们视觉能捕捉到的一切实体,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讲,我们所认为的图像时代主要是指在这个时代中,人们普遍运用浅层化的视觉冲击与满足代替了基于个人情感与体验的深入的理性思考,这种状况带来的结果是“眼见为实”成为新的世界观或者是方法论。图像的出现逐步取代文字成为信息中心的霸主,侵入了文字的主场地,逐渐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巨大且深远的影响,个人的独立阅读与思考在逐渐消解。概括地说,图像成了人们理解与诠释世界、人际互动与交往的基本工具和手段。
本文并非从哲学的意义上去讨论“世界的图像化”,而是旨在透过当今社会中流行的“图像化生存方式”,揭示其对教育所带来的“显在”与“潜在”的影响和危害,特别是对青少年学生在思维方式上面的负面影响。从目前的现实来看,受到影响与冲击最大的是青少年,本文中主要指中小学生。他们在今天被研究者称为“视频图像人”[5]或“屏幕少年”。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这个时代印刻在他们身上的视频图像烙印,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就如影相随,最终累积汇聚成为一种“新人类”,即“视频图像人”。这些“屏幕少年”置身于“图像过剩”的时代,“图像”成了他们表达思想与情感的替代物,他们的生活世界被图像填满,思维的深度被慢慢消解,严重的甚至取代了思考。这些图像将他们的世界全部带进了私密性很强的“私人空间”,使得教育者与家长的监控成了一个非常困难与棘手的问题。作为“图像人”的一代,视频图像为中小学生的课外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和乐趣。然而,以图像为载体的鱼目混珠的信息如水银泻地般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这种没有死角的文化与视角冲击使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建设深陷各种难以避免与自拔的道德漩涡。如若不引起重视并找出有效路径,“立德树人”恐怕依旧任重道远。具体问题可从如下方面分析:
本文的“享乐”仅仅指目标达成时的愉悦感,是有别于实现主义那种通过奋斗而来的幸福感。“享乐主义”认为享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而追求享乐是行动的原则。通过观察日常生活我们会发现:今天的中小学生几乎没有了往日惯常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造成这一状况的重要因素是学校教育的缺位。今天的中小学生一旦离开校园,离开了学校里教育者的监控,电子屏幕便成了他们手中的基本配置。相对于过去课外的有氧运动,今天这些青少年更倾向于通过网络从事各种休闲活动,他们的课外生活除了完成必需的作业与预习,基本都是与网络有关的娱乐项目,甚至一些不应该让青少年学习与了解的东西也成为他们尝试与娱乐的内容。一位作家曾做过这样的描述:“电子书把情色书籍带出了卧室,带到了公共交通上。”[6]这一切实际上也构成了中小学生无法摆脱的生存环境,他们虽然主动地操纵着电子设备,实则被这些图像环境所控制而不能自觉进而自拔。
众所周知,图像时代的“乐”大多来源于屏幕。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软件的兴起,这些新的娱乐手段瞬间成为新时代娱乐方式的“团宠”[7]。据2019年8月CNNIC《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报告》显示,网络视频应用使用时长占总数的13.4%,占可列举应用排名第二,网民使用率达到88.8%。(1)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CNNIC。中小学生作为互联网的主力军,对于短视频APP的使用自然不会少。短视频的内容大多具有夸张、吸引眼球、搞笑等特点,契合了中小学生的好奇与猎新心理,加上一些商业机构为了经济目的开发的各种网络交流与游戏平台,如微信、QQ等等,这其中设计了各种表情供选择从而方便人们表达情感,“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样样齐备。所有这些以图像和数字阅读为基础的娱乐模式全方位地进入了中小学生的生活,创造了比较符合青少年年龄与性格特征的快餐式娱乐方式。当缺乏理智与自控能力的青少年学生在这种快餐式娱乐中挥洒激情、追逐幸福与快乐时,他们不知不觉地陷入到了一种虚无的享乐之中[8]。问题是,这种快乐与幸福感大多稍纵即逝,难以持久,无法给人以积极的教益。这种看似快节奏的学习与娱乐重视了短期的效果,却忽视了教育的质量和思想的品位。更有甚者,一些视频内容制作者,为吸引观众数量,追求点击率,竟利用暴力、色情等极其庸俗、浮夸的内容来吸引用户观看;此外,也有不少内容缺乏创造性,违反学术规范,甚至抄袭剽窃。这些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甚为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2012年1月10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十五”期间青少年发展状况和“十一五”期间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其中指出:“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增加68%,未来5年青少年犯罪总量将进一步增加。[9]对于自控能力不强的中小学生而言,短暂愉悦的感官刺激,很容易使其陷入“享乐”漩涡。
在各种价值观还未成熟之时,“享乐主义”的种子便在中小学生心中埋下,奋斗拼搏意识逐渐丧失,道德责任和理想追求被搁置,人人只想着自己的“享乐”而对公众利益毫不关心,对祖国、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毫无概念,那么德育目标将很难落地,抵达彼岸。
这里的浅尝辄止主要是指中小学生在日常认同与接受过程中的理性缺位,对自身行为缺乏深度思考。他们被图像世界所引导,失去了自我,甚至被“奴役”并屈服于图像导引下的生活,完全打乱了自己的生活习惯,甚至改变了他们的学校与家庭生活。图像文化消费演变成为一种精神快餐,陷入其中的中小学生已经不愿意进行深度的文化思考与理性追问。“我喜欢”“我愿意”成为他们的思想主流。往积极的方面想,这种强烈的自主意识能够帮助他们树立独立的自我,但是,如果缺乏理性的思考,这样的独立自我又会导致他们在价值观方面的混沌与模糊。对网络明星的崇拜会在不自觉之中引导其价值取向。这里我们所提到图像时代的“盲目主义”特指在群体中,由于缺乏个人的思想和判断,这些“屏幕少年”常常不知不觉地受网络媒体等其他人或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意见、判断和信念。我们知道,青春期是中小学生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也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中,把握好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具体问题如下:
首先,图像时代,由于中小学生大多不具备判断图像符号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传统,他们的文化消费主要靠广告、网红商品等众多以网络视频、图片为媒介的刺激,“图像世界”中的“网红”及其行为成为这些青少年学习的标杆。图像时代的消费社会正以“塑造个性,追求时尚”的名义以其运载的意识形态构筑起新的“文化霸权” , 影响大众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的消费观念和道德价值体系的建构。[10]在这种处境之下“个人与外界、与自身的关系都要以大众传播的流通为媒介”[11]。
其次,盲目追星也是中小学生之间一个比较火热的话题。中小学生通过网络图像视频等进行偶像崇拜,产生归属感,满足了被尊重的需要。更重要的一点是网络传播宣扬的“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人生逆袭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一些人喜欢不劳而获、不愿意吃苦受累的价值心理需求。据调查统计,有82%的青少年选择具有优雅气质的娱乐明星作为自己的偶像,社会中弘扬的主流道德精神与核心价值观念并非青少年追求的东西。这种趋势对于道德模范、传统价值观的歌颂与弘扬十分不利。当然,我们不能一概否定明星,也不能低估其应有的教育价值与意义。只是娱乐明星的成长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与个体道德精神的塑造和优良价值观念形成的过程不同,他们不是经历时代风雨孕育出来的模范标杆,所具有的教育价值毕竟相对较少,他们的思想观念与时代主流是否一致我们也不得而知,基于此,我们认为对偶像盲目地崇拜并不是一件好事。但网络传播的确成了现代生活中一个重要的渠道,其影响不容忽视。《2017年中国泛娱乐直播用户白皮书》的数据显示, 2017年我国18岁以下的直播用户占网络直播观众总数的10.2%。(2)《2017年中国泛娱乐直播用户白皮书》,http://report.iresearch.cn/report/201702/2955.shtml.同平台在2019年发布的《2019年Q1中国互联网流量季度分析报告》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月总使用时长第一的行业是视频服务。(3)《2019年Q1中国互联网流量季度分析报告》,http://www.199it.com/archives/875180.html.据CNNIC2019年发布的报告,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达4.3亿人。前不久新华网发布的《95后谜之就业观》里,有54%的人最向往的职业竟然是网红。[12]可见偶像、网红文化在图像时代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已经无法回避,只能正确面对并加以引导。
曾几何时,各级学校还在为学生喜欢手机等电子设备、喜欢上网浏览各种信息而大伤脑筋,为了防止学生使用手机影响学习,各级学校想出了许多管理办法,事实证明效果并不明显。实际上,不难想象,要控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有多难。现在,每一个教师都明白,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或者是学校里的其他人员,谁没有使用手机、笔记本和平板电脑?这些东西对于成人的吸引力都如此之大,何况少年儿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我们不让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或其他电子媒体设备,又怎么能够控制住他们的心理呢?你可以想象教师在讲课时,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多难。我们可以在表面上做到“教室里无手机”,可是真正问一问自己,那样的效果会好吗?学生能够抵制住QQ、微信、短信与各种短视频的诱惑吗?
有谁能想到,2020年伊始,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冠病毒疫情”打开了我们的脑洞,在形势的逼迫下,利用网络进行线上教学竟然成了当前教学的常态!这一切以突如其来之势迫使广大教育者和教育管理部门重新思考网络问题,而如何利用图像时代的技术,利用各种图像资源进行教育与教学的现实需求又从另一方面让每一位教育者重新思考这一问题。
事到如今,能不能让中小学生使用手机?能不能让他们上网?这些担忧已经不再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面对的问题了,现在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引导他们用好这些新型传播媒体,而且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这应该是一种创新性的学习,并把自己的学习有效地运用到网络教育教学之中。从教育的发展预期来看,这一天的到来并非突然,21世纪以来,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明确提出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等要求。如今,“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多元化、立体化的视觉图像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走进教育领域,成为学生开阔视野、发散思维、体验情感、认知世界的新范式、新方法、新手段”[13]。
本文旨在指出当前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之下中小学生的诸多问题,并非如人们曾经经常描述的如“迷茫的一代”或“垮掉的一代”来审视与评价青少年道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放眼过去,人们把符号旨归和传统的图腾意境作为自己对某一事物或理念的追寻与期盼,如今人们的日常生活被图像包围,“新潮树立了楷模”“世界被图像化”归根结底是客观条件的成熟和主观需求的驱使,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日常生活实践不断融合为图像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巨大的技术支撑,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悲观地”说,技术的发展似乎已经超出了人类对它们的理性控制或说掌控,或者可以说技术正在按照自身的逻辑发展与进步,也许这种技术进步对于人类来说未必是好事,甚至可能带来灾难,但它的到来却似乎不可避免,面对这种冲击已经不是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必须正视、接受的问题;而且从主观上来看,人们日益增长的图像需求与对美好形象的向往也紧密相连。从中小学生存在问题的根源来看,必须从他们与“图像视界”的“见”与“不见”的角度深入剖析,并结合学校德育的具体内容来思考,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们试图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图像时代中小学生课外生活道德失范问题进行归因:
一方面,中小学生德育系统化的内容被冲击。如今的图像时代,到处充斥着以感官刺激、身体愉悦为目的的色情、暴力等低俗情趣的影像,各怀鬼胎的媒体和营销号为了吸引眼球增加浏览量,通过各种夸张、失真、媚俗的标题和图像来迷惑中小学生,运用各种技术重复呈现低俗图像。中小学生浸润于形形色色的图像内容中,很容易受到视觉刺激,沾染不良嗜好,构造一个空洞肤浅的道德观系统。同时低俗情趣通过对图像内容的填充,而把中小学生德育内容置于一个空中楼阁,并在享乐刺激中失去合理应有的表达。另一方面,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延伸内容被排挤。中小学生不但没有习得网络道德规范的内容,反而置身于混沌的低俗文化漩涡中,在面对具有道德冲突的图像时,难以保持对高雅文化的弘扬和对低俗文化的排斥。长此以往,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将在浩瀚的图像中失去根基。
我们知道,个体的道德发展具有阶段性,中小学生道德发展的逐步成熟依赖的是其成长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理性道德思维和道德判断。而图像时代技术上的开放性与平等性,特别是其价值取向上基于赢利目的的专业性与基于感官刺激的娱乐性不仅消解了道德认知的知识基础,也淡化了中小学生的道德认知意识。抖音、各种微信短视频、在线直播、游戏文化等形象、快捷、即时的生存娱乐方式如果离开了道德理智的监控,后果不堪设想。而青少年时期是个体成长中的特殊发展阶段,该阶段理性思维不成熟,意志薄弱,尚未具备独立思考能力,那么就极其容易被其反利用,从而造成道德规范的丧失,道德发展阶段受阻,容易使他们沾染不良嗜好,无法抵制不良诱惑,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图像时代或者多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受众,同时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这从心理上给了中小学生极大的刺激。只不过,在这种发布信息、迅速传播的刺激中,他们的道德感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如大众在网络上看到的种种校园欺凌视频,与网络中充斥暴力图像难道没有关系吗?图像时代,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与情感表达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曾经面对面的交流方式逐渐被以电子穿戴设备为中介的交流工具所取代。更有甚者,许多人连语言的使用都嫌麻烦,而直接代之于图像表达。思想深沉、逻辑严密、情感真实即时的观点表达也用短视频所替代。一句话,“怎么简单怎么用”“怎么方便怎么行”,现代技术所搭建的社会空间结构,使得人们通过网络技术将自身的视角扩展到了天外,深入到了地心,其生存的空间似乎无限地扩大了,然而,一个可怕的结果是,人们的社会生活与交往空间却被人为地缩小了。生活在这样空间的人们“形同路人”,技术包装之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新的“单向度的人”。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完全与图像融为一体,网络空间中的图像表达取代了真实生活中的情感交流。“咫尺之间”竟变成了“天涯海角”。离开了图像,这些“屏幕少年”竟无法正常交流和表达。他们的生活圈、学习圈、人际圈正在各种“秀”文化中应运而生,朋友圈晒图,网络聊天的各种表情,游戏、抖音内容讨论等维系着易碎的友谊。他们热衷于网络直播的互动,游戏语音的聊天……而当面对真正的现实生活却又是何等羞涩甚至虚伪。网络虚拟社会,随意恶搞,自由开放,削弱中小学生真实友善交往的意识。虚拟式的交往 ,减少了真实的情感体验,伤心、难过都源于网络,那么对于现实的真实情感便不会珍惜。
今天的娱乐社会,人们似乎不再强调“寓教于乐”与“寓情于乐”,为了娱乐而娱乐成为时尚,“娱乐至死”成为一些人的精神标配。图像时代的到来,偶像崇拜便逐渐表层化、娱乐化。娱乐变成了一切,一切都只是娱乐。[14]曾经的英雄榜样人物被恶搞,其道德与奉献精神被弱化,甚至被恶意歪曲。如今的图像时代,“颜值”似乎超越了一切。随着“小鲜肉”“高富帅”“白富美”等词的风靡,青少年更看重的是由外表所激发的荷尔蒙兴奋感而不是更高层次的精神升华所带来的钦佩感。偶像崇拜所催生的粉丝文化正在把青少年打造成“脑残粉,狂热粉”,这类所谓的粉丝为偶像的一切倾尽所有,由“颜值”而刺激的一系列盲目的消费,毫无原则底线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为偶像的事业“贡献力量”,人的精神与价值变成了一个个可以计算和消费的商品[15],“学雷锋,树新风”已然成为随着时代远去的口号。的确,新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赋予家国情怀新的含义与新的建构方式,但浮华的娱乐偶像文化,使得榜样示范娱乐化,怎能培养中小学生对崇高精神的追求,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坚定信仰?新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又该如何建构?
按照海德格尔的理解,世界的图像化实际上代表的是一种世界观或价值观,它绝对不是仅仅展现“可见”的“视界”,更不是简单、浅薄的娱乐。视觉哲学于1900年发源于德国,其主要内容讲视觉文化领域的“见”与“不见”。虽然其体系尚未完善,但其观点却极为新颖。视觉哲学的实践价值在于解决“如何解读图像世界”,力图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对可见的和不可见的这种基本的二分法重新思考和构造。基于此,我们便可以思考,图像时代的中小学生课外生活中什么可见?什么不可见?在道德引领中什么是可见的?什么是不可见的?在学校德育中,如何引导中小学生读懂图像世界中的道德意义,领悟其精妙的文化与道德精神应该是教育者思考的重点。我们怎样挖掘“不可见”的道德意义来影响、制约“可见”的社会混沌,创造出新的“可见”以施加正面、积极的“不可见”道德影响,以此来探究中小学生课外生活的道德引领的对策?具体可有如下途径:
利用“可见”的技术手段来制约与控制不利于中小学生道德成长的“不可见”低俗价值观的影响。平心而论,技术如果运用得当,对于教育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好手段。图像时代的到来,能够帮助教育者利用技术手段形象化地图解抽象思想,并能够直观整个人的思维过程。“云教育”是这个时代的机遇,它使德育过程真正地融为一体,德育知识得以以各种形式呈现,中小学生既是德育内容的习得者,也是创造者。要充分利用好“技术”这个新时代德育的第一道防线,净化德育内容,开辟新的德育途径。优秀传统文化图像化,可以实现跨越时空的德育。以优秀的影视作品,最真实地展现出那风雨如磐的黑夜中的人性灯塔和光辉,展现人世间心灵中最美好最真实、最可讴歌的信念[16];社会问题(德育课程)图像化,引导中小学生从道德层面思考问题,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要充分利用技术的“有心之利”完善道德体制建设,净化可视化的图像资源,呈现世界更多的真善美。同时,图像技术的发展,使得中小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前所未有的便利。各种表情包的诞生,是为了沟通的自然;更直白的情感表达使得他们之间的距离更亲近。适度的网络交往也可以化解现实生活中难以处理的尴尬与矛盾,弥补现实交往的不足。友善的人际关系对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可以成为德育教育很好的抓手。
道德知识可见,道德影响不可见。图像时代的德育知识大多是图文结合或碎片化的输入,加之以强烈的价值导向。如何指导中小学生把个人价值观引向主流价值观的正轨上,在浩如烟海的图像世界中发现真善美,将不可见的道德影响施加于中小学生,是中小学德育的首要任务。2018年12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指出,把影视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美育等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首先要培养中小学生的视觉素养,增强图像识别能力,在“可见”的图像背后,思考“不可见”的内涵和意蕴,从而能更全面地把握图像内容的真正本质,指导自己的行为。从道德教育自身的逻辑来看,一个人道德的形成自意识开始到采取道德行动与个体的自觉反思及领悟密切相关,因此,道德教育的重点不在教而在主体自身体悟,或者就是我们日常所强调的自我教育。只有价值导引和自身体悟的良好闭环,才能对个体形成“内外一体”的德育影响。正如《说文解字》所说的:“德者,得也。”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实施一切对策的前提。中小学生要培养自律的习惯,具有深入学习系统知识的意识,能在鱼目混珠的图像世界中“脱颖而出”,如果青少年失却了必要的道德自律, 则势必走向健康发展的反面。[17]
图像时代的到来并非只具有消极的意义,它其实也是学校德育的有效技术手段,运用得当,可以达到传统文本式学校德育无法达到的视觉形象效果。以图像化的方式将一些道德理念长久生动植入到青少年学生的心灵之中。 我们知道,学校德育中的道德教育要真正发挥作用,知情意行都不可或缺,而“行”也是最后一道防线。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18]。实践是中小学生德育引领的重要方式,实践是检验中小学生德育是否达到知行合一目的的手段之一。首先,从社会层面来讲,要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如博物馆,纪念馆等,以丰富的形式开展德育活动,增强现实的视觉体验,构建红色文化德育熏陶环境。中小学生要借助课外生活这一途径,结合传统节假日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受到积极、健康精神世界熏陶的同时践行良好德行。但值得警惕的是,在以丰富的德育形式开展德育活动的同时,切勿陷入过度娱乐的漩涡而消解了德育的教育性与时效性,要时刻保持德育课程的德育性,使德育不至于在德育活动中“迷失自我”。其次,学校要合理利用网络技术,整合和利用优质的德育资源,打造学校德育的主流媒体平台,由专业的德育教师筛选和呈现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构建受学生欢迎的“德育磁场”,让更多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同和接受新时代的德育形式。同时,在家庭教育中也要重视中小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图像时代的到来,使得美好生活可以图像化,但最终目的依然是希望人们能够回归现实生活去拥抱真实的美好。因此,要充分利用图像技术,引导中小学生参与现实生活,去感受现实生活美好情谊所带来的升华幸福感,从而增进对真善美的强烈追求,而不至于沉迷于眼前短暂的愉悦感而阻碍了远大理想的树立。
图像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丰富了中小学生的课外生活方式,但同时也给中小学生的德育引领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中小学生的德育水平也正在不断地提高与发展,但德育的渗透和引领路径的研究依然任重道远。[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