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学院对传统工科的改造升级

2020-03-16 04:33方海林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20年6期
关键词:工科课程体系协同

陆 勇,方海林

(盐城工学院,江苏 盐城 224051)

产业学院是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深度合作的产物。面向特定产业,校企深度合作共建学院,以共同培养产业所需应用型人才,这本是高职院校对接地方产业、推进产教融合的重要路径。高职院校的产业学院建设有效地解决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脱节、实践教学与企业生产真实流程脱节等诸多难题。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发展可以借鉴高职的做法,面向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与行业、企业实行共同组建教育集团,也可以与行业企业、产业集聚区共建共管二级学院”,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1]。

在新工科建设中,地方本科院校的主要技术线路是通过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实现对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造升级。产业学院作为产教深度融合与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载体,是构建多主体参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型组织模式”,也是改造升级传统工科专业的重要途径。因此,围绕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造升级,探讨产业学院建设价值取向、目标原则、基本模式以及建设路径,可以推进地方本科院校的新工科建设,促进高校办出特色。

一、产业学院建设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设定

随着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以及新工科建设的逐步推进,建设产业学院已经成为许多高校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发展策略,一些面向新兴产业领域的产业学院建设,如机器人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大数据学院,等等,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产业学院从高职院校逐步发展到本科院校,并呈延展之势,与当下地方本科院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即地方本科院校建设产业学院背后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会直接影响建设的目标设定。

在新工科视阈下,地方本科院校要保持理性思维,在梳理总结产业学院建设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明晰产业学院建设的价值取向,以实现产业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例如,东莞理工学院、常熟理工学院、许昌学院及莆田学院等。对产业学院内涵的不同理解以及相应的建设模式,体现出不同地方本科高校产业学院建设不同的价值取向。例如,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代表,学校与整个行业相对应,而不是一对一的校企联合,共建产业学院,这类学院刻意回避产业学院的提法,而称之为“行业学院”,强调“每个行业学院都是一个专业群与一条产业链的相互对接、彼此渗透”,从而实现与地方产业的协同发展,其价值取向是“教育共同体”,即培养应用型行业人才,与地方行业企业建立彼此支撑、合作共赢的关系[2]。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代表,学校对接地方支柱产业与新兴产业,通过“校企、校政企、校校所和校校企等四种模式”建立特色产业学院,产业学院往往直接以企业或合作工业园区命名[3]。这类产业学院就其定位而言是教育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三链融合”的组织载体,具有“渗透和重叠了各链的性质和功能”的跨界特征,其价值取向就是面向地方产业发展培养人才,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创新驱动提供人力支撑[4]。

按照上述价值取向,产业学院建设的目标就是要对接新经济、新产业背景下的区域产业发展,以产业和技术发展最新成果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着力提升传统工科专业建设内涵,构建产业需要导向、跨界交叉培养、支撑引领行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形成多方参与、多元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因此,地方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目标设定是:面向对接新经济发展,重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及多方参与协同育人机制。

在新工科建设视阈中,重构人才培养体系就是树立工程教育“新理念”,构建学科专业“新结构”,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工程教育“新质量”,建立完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新体系”[5]。地方本科院校重构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是转变传统的工程教育理念,在不断回应经济社会需求中,依据产业发展新需求、科技创新成果和学科交叉新趋势,拓展专业建设内涵与重点,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地方本科院校产业学院作为相对独立的组织模式,要构建不同于传统工科专业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要充分利用产业学院所形成的特定优势与资源条件,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上凝练特色、争创一流。

协同育人机制是高校通过与科研院所、企业、政府及相关行业建立广泛合作、优势互补伙伴关系而形成的实践育人机制。高校、政府职能部门及社会共同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与资金资助,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实践空间,协同育人[6]。新工科建设要求高校注重吸引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协同育人,构建优势互补与互利共赢的新平台,形成多元协同、产学研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模式。产业学院是多方协同育人的结合体,产业学院的建设要创新组织模式与管理机制,多维度探索协同育人的方法与路径,尽可能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的无缝对接。

二、产业学院设置的基本原则与行动线路

地方本科院校可以通过设置和建设产业学院,重构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多方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对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造升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工科专业都可以通过建立产业学院模式来提升专业建设内涵,产业学院的设置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按照高等教育规律以及产业学院价值取向,地方本科院校需要遵循人才培养本位,立足现有专业基础,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和多方参与主体认同等基本原则,设置与建设产业学院。

(一)坚持人才培养本位

产业学院就其定义而言是“以资源共享与合作共赢为目标,依托高校建立的具有健全的独立运行机制,服务于某个行业企业的新型办学机构。”[7]30产业学院作为多元协同共建的联合体可能具有多种功能,但作为办学机构,人才培养是第一要义,否则高校就没有设置产业学院的必要。地方本科院校在设置产业学院时,要坚持人才培养本位原则,要从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的视角,分析设置产业学院可行性与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政策体系。

(二)立足现有专业条件

地方本科高校新工科建设的重点是面向新技术,探索基于现有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的新方法、新路径,产业学院设置更要立足学校现有的专业条件。首先,产业学院是基于传统工科专业上建立起来的,原有的专业基础是产业学院存在的前提条件,即便是围绕新兴产业建立的产业学院,仍然需要相关的专业作为支撑,否则产业学院就失去存在的根基;其次,产业学院要通过优化或者重构课程体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学科交叉、跨界培养、综合能力打造等,不仅需要行业企业最新技术的支持,更需要其他专业提供支撑。地方本科院校立足现有专业条件设置产业学院时,首先要摸清家底,要明晰学校现有的学科专业基础,包括师资与教学条件能否支撑即将设置的产业学院,不能“拍脑袋”盲目跟风,脱离学校办学实际。

(三)对接区域产业发展

对接区域产业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把握产业人才需求方向,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培养具有新经济背景知识、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这是地方本科院校设置产业学院的应有之义。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主动适应、支撑发展和创新引领等“三个境界”,产业学院要实现与地方产业发展之间的同频共振,需要发挥“支撑发展”和“创新引领”方面的功能与作用[8]。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要在深入调研区域产业发展状况之后,策应区域创新驱动战略,结合区域产业布局,设置和建设相应的产业学院。

(四)多方参与,高度认同

产业学院建设涉及到高校、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利益主体,是多方参与、合作共建、互利互赢的人才培养共同体。多方参与主体要在充分沟通和相互包容下,在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人才引进、技术研发、利益分配、管理模式等方面形成高度认同。坚持多方参与、高度认同的原则是对产业学院构建多方协同育人机制价值取向的守护。现行产业学院设置有虚拟组织与实体组织,这两种基本类型都是多方参与、高度认同的结果。坚持多方参与、高度认同原则,要避免两种倾向:产业学院设置只是高校一厢情愿地将原有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更名,而缺乏多方参与主体的认同或者多方参与主体只是“挂名”参与;产业学院建设一味迎合合作企业的要求,许多理念和做法违背了高等教育规律以及学校的实际,难于在教师、学生之中形成认同。

上述四条原则以及相应行动路线,为产业学院设置了准入门槛,在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造升级中,地方本科院校是否采取产业学院组织模式,要对照上述原则,审时度势,统筹考虑,不能盲目跟风。

三、产业学院建设关节点以及通关途径

产业学院的建设路径取决于产业学院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定位。地方本科院校产业建设要经过分析区域行业企业需求、重组相关学科专业、构建运行管理机制、试行并改进与优化等基本步骤[7]37。从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的视角而言,产业学院建设类似于对原有专业的体系进行重新梳理,因此其建设路径的选择,需要着重打通以下四个关节点。

关节点之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传统工科专业通常是以“学科驱动”而非“需求导向”来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造成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脱节。产业学院的建设要摆脱这种路径依赖,从地方产业需求、学校办学特色及学生全面发展三个维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产业学院面向特定的产业或者产业群,需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把握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及对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的变化;要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相关产业的发展规划以及相关策略,在主动策应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把握人才需求的服务面向与重点领域。产业学院建设要突出办学特色,实现错位发展,形成比较优势。人才培养特色是高校最基本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是学校发展“特色化”过程[9]。产业学院的建设要梳理毕业生在人才市场具有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特质。产业学院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要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节点之二: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体系核心内容。传统工科专业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注重面面俱到,专业课程体系等同于学科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之间缺乏内在逻辑关系,理论与实践脱节。传统工科专业的改造升级必须聚焦课程体系,产业学院同样必须将建设重心放在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上。

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转变“学科课程”的思维定势,围绕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结合产业发展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设置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优化或者重组,可以先构建能力素质结构图,然后按照结构图,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拓朴图,明确设置的课程及其先后次序与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避免因人设课。

关节点之三: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地方本科院校的比较优势在于其地方性、应用型与特色化,工科专业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在对接地方产业链与创新链中,逐渐提升专业建设内涵与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产业学院建设要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中心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打造特色、争创一流。

产业学院既要改革传统的教与学形态,探究参与式、混合式、个性化等新型教学模式,还要结合产业学院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优势,选择适当的人才培养模式。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企业培养模式的创新,要结合产业学院靠近产业前沿与对接企业生产的优势,在企业培养方案、“双导师”制、质量监控、企业学习评价模式等方面形成特色与优势。

关节点之四:协同育人效能的提升。争取各种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多方主体,积极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形成多元协同育人机制,这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教育部“卓越计划”以及现行的新工科建设,都将重点放在校企、校地深度合作创新协同育人机制上。产业学院本身就是多方参与主体认同的结果,要围绕提升协同育人效能,激发多元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热情。

提高协同育人效能,关键是产业学院要真正能够构建起有别于高校二级学院的运行管理机制。二级学院是高校内部的办学主体,“其运行机制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行机制的创新体现在职责权利、权力配置、决策机制和管理考核等多个层面[10]。产业学院具有高校二级学院的某些性质,同时又不同于二级学院,既要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建立产业学院的运行机制,同是更要通过成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的组织机构以及制定相应的制度体系,不断优化运行机制,以促进产业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除了上述四个关节点外,产业学院的建设还需要预判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好规避和防范风险的预案。产业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是有风险的。按照产业生命周期的理论,任何产业都要经历初始、成长、成熟及衰退等四个演变的过程。产业学院是基于特定的产业或者产业群设置建设的,如果产业的生命周期过短或者产业已经步入衰退期,人才培养滞后性可能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风险。要规避照产业生命周期带来的风险,高校可以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产业学院,通常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生命周期是一个长期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在稳定期后,新兴产业不会很快转向衰退期,而是进入较长时间的调整期。”[11]此外,产业学院还要防范合作方的风险转移,特别是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产业学院,由于企业经营的市场风险以及企业本身的“逐利”性质,高校要通过契约与规制,控制与防范风险。

猜你喜欢
工科课程体系协同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