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宝,王雪梅
长安医院针灸推拿科,陕西西安 710016
脑卒中会使患者大脑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引发肢体偏瘫,吞咽、语言及心理等多种功能障碍,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1]。据相关数据统计,脑卒中偏瘫患者有55%~75%会有不同程度的上肢功能障碍[2]。脑卒中引发的肢体偏瘫不仅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心理带来抑郁、恐惧、焦虑及认知紊乱等,还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脑卒中后康复训练可明显降低致残率。近年来研究发现,减重步行训练可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步行能力恢复[3],但是单独使用效果并不佳。将中医针灸与康复训练相结合可发挥更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主要分析减重步行训练联合中医针灸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2~83岁,平均 (57.42 ± 8.36)岁。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3~82岁,平均(58.46 ±7.5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均为首次发病,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比较清楚,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有脑出血和脑卒中后出血、无症状性脑梗死、糖尿病病史;有严重老年痴呆、抑郁、认知功能障碍或语言障碍患者;患有严重肝肾疾病、骨折、骨质疏松及急性感染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减重步行训练,采用美国Biodex减重训练仪,跑台的运动速度开始为0.2 m/s,根据患者病情慢慢增加至2.0 m/s。临床医生站于患者背后,帮助患者旋转盆骨及躯干,保持全足着地,且步幅对称,每天1次,每次训练30 min,共训练4周。
1.3.2观察组 观察组采取减重步行训练联合针灸治疗,取穴方法:上肢以曲池、肩髎、手三里、合谷、外关及内关为主;头面部以印堂、百会、迎香、地仓、太阳、风池及人中为主;下肢以足三里、环跳、阳陵泉、阴陵泉、血海及三阴交为主。使用补泻手法进行施针,每天1次,共针灸治疗2周。
1.4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于治疗后采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其中100分表示生活可以完全自理;>70~<100分表示日常生活有轻度障碍;>45~70分表示日常生活有中度障碍;20~45分表示日常生活有严重障碍;<20分表示日常生活有极严重障碍。(2)肢体运动功能:于治疗前后采取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估步行情况,其中5 级表示任何地方患者均可独立步行;4 级表示在斜坡上行走或者爬楼梯时需要帮助,在平地上可独立步行;3 级表示需要 1人进行语言指导或监护,但不需要接触身体;2 级表示需要 1 人在旁边间断性地接触患者身体帮助其行走;1 级表示需要1 人协助才可行走;0 级表示无法步行。采取Tinetti步态评估量表(TGA)评估步行质量,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步行质量越好。
1.5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症状明显好转,20 d肌力升高至Ⅱ级以上,与治疗前比较,症候积分降低≥70%;有效:患者症状有所缓解,20 d肌力升高至Ⅰ级,与治疗前比较,症候积分降低≥30%~<70%;无效:患者症状和20 d肌力无任何好转,与治疗前比较,症候积分降低<30%。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见表2。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n(%)]
2.3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比较 见表3。两组患者治疗后FAC分级及TG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FAC分级及TGA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脑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多发病及常见病,有60%~70%的中风患者经抢救治疗后可恢复神志,但常常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以偏瘫最为常见。脑卒中起病较为急骤,患者主要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运动功能、认知功能、感觉功能及脑神经功能障碍[4-5]。临床症状表现为偏瘫及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症候。脑卒中后偏瘫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原有关节、骨病恶化,长时间卧床造成微循环恶化,血液流通不畅;脏腑失调,气机失常,造成肢体发生功能性减退;高级中枢神经功能由于脑部病变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极易引发痉挛,从而导致偏瘫[6-7]。
近年来,随着新的康复疗法及检测效度更高、更为严谨客观的评估和检测手段不断涌现,重塑脑卒中患者大脑功能和改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研究已逐渐成为康复治疗的热点问题[8-9]。减重步行训练能把迈步、负重及平衡等多种步行要素进行有机结合,帮助患者建立正常步态模式,其治疗已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10]。但减重步行训练法仍具有一些缺点,如操作极为复杂,必须要有3名左右的治疗师参与训练,还可能会导致患者惧怕训练而使痉挛症状加重。脑卒中在标为痰浊雍塞、风火相煽、脑元损耗和瘀血内阻,在本为生火化风、癖阻清窍、气机逆乱和阴阳偏胜[11]。本研究采取的针灸疗法中,针刺印堂穴具有清利头目和开窍通鼻的功效;针刺百会穴具有醒脑开窍的功效;针刺地仓穴具有活血的功效;针刺手三里穴具有清热明目、通经活络和调理肠胃的功效;针刺曲池穴可有效治疗上肢痿痹;针刺环跳穴具有舒筋止痛和健脾益气的功效;针刺足三里穴具有扶助正气和益气养血的功效;针刺血海穴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针刺阳陵泉穴具有舒筋壮筋的功效;针刺三阴交穴具有滋肾填精、抑肝潜阳和补脑生髓的功效。总之,针刺上述穴位可共奏消肿除痹、舒筋活络之功效。本研究发现,减重步行训练联合中医针灸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与吴涛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采取中医针灸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缺氧缺血症状,增加脑灌注量,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助于患者快速度过迟缓及痉挛阶段[13],通过与减重步行训练这一康复疗法相配合,能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综上所述,减重步行训练联合中医针灸可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疗效,并改善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