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指导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

2020-03-16 09:00
齐鲁护理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心绞痛冠心病疼痛

(1.菏泽市立医院 山东菏泽274000;2.菏泽市第三人民医院)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逐步得到重视,心理问题已成为研究热点,消除老年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冠心病患者逐年增多,起病急、发展快且病情较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在临床治疗中,常规治疗虽可取得一定的治疗疗效,综合其发病原因,情绪和日常生活习惯占据主导位置[2-3]。有研究发现,抑郁的发生早于心血管疾病存在,心血管疾病与抑郁症状相互影响,抑郁不仅继发于心血管疾病,也是发生心源性死亡、心血管疾病发病和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而老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的根本原因,则绝大部分为对疾病的相关健康知识不了解,甚至存在错误认知而产生。因此,健康教育与心理指导均有存在的必要[4]。目前,关于心绞痛患者分别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指导的报道很多,但将两者联合应用于患者的报道较少。2016年11月1日,我院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指导,以期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1日~2017年11月30日本院收治的24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5]:①存在明确冠心病心绞痛病史;②本次病发经心电图、心肌酶学或实验室病理检查确诊;③临床症状明显;④临床资料完整;⑤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⑥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6]:①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者;②昏迷者;③精神异常者;④智力障碍者;⑤沟通障碍者;⑥心理疾病者;⑦合并其他病变者。将2015年10月1日~2016年10月31日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1例作为对照组,男55例、女76例,年龄42~75(52.7±6.1)岁;冠心病病程4.2~33.0(18.9±4.7)个月;发病至就诊时间1.5~6.6(3.7±0.4)h。将2016年11月 1日~2017年11月30日收治的13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实验组,男53例、女80例,年龄41~78(52.9±5.7)岁;冠心病病程4.5~34.0(19.1±4.3)个月;发病至就诊时间1.8~6.8(3.9±0.3)h。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结合住院护理指导,即常规入院前健康教育,在住院期间密切观察,监控病情,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不给予心理指导。

1.2.2 实验组 采取针对性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指导,具体内容如下:①入院前详细了解患者基本信息,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在患者入院前,详细分析其基本资料,详细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接受教育情况、理解能力、发病原因等,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指导方法。②室内环境温馨舒适有助于患者的心理舒适,提升患者的心理与生理舒适度。在患者入院前,保持室内卫生、空气清洁,在每日晨时开窗通风,同时做好患者保护工作,提醒适当增添衣物以防止受凉,如遇离窗户较近的患者,则应在开窗前征得患者同意,必要时请患者稍微离开床位,以减少因吹冷空气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消毒措施,维持病房内的温度及湿度适度并适宜。确保监室内安静、舒适,提升患者病房居住舒适度。③适当的心理指导,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拉近护患距离,提升治疗护理依从性。入院后因患者反复发作的冠心病心绞痛,导致情绪不稳定,应给予心理指导以疏导患者心理的不安、害怕、焦虑、恐惧等情绪,主动倾听患者倾诉,多给予鼓励,转移对病情的过分关注。针对性健康教育依据患者病情、生活习惯等综合分析,制定适用于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④提升患者对相关疾病的认知程度,减少患者因对疾病的不了解而产生的错误认识,影响对治疗的配合度。在对患者的护理中针对性地询问其对疾病知识的了解,分析其掌握的正确知识,详细讲述患者对不了解或误解的内容,使其真正掌握。⑤向患者讲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饮食偏好给予具体指导,避免广泛、空洞的形容造成患者的不理解。在饮食上,对喜好高脂、高盐饮食患者,应以丰富维生素、纤维素食物为主,宜清淡、易消化,严格控制脂肪、胆固醇类的摄入。对已经做到清淡饮食的患者,应给予鼓励并讲解其益处,可使患者长期坚持下去。护理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病情,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⑥在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时,应时刻向其表达医护人员的尊重;在与患者沟通时,应使用尊称,尤其是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多以老年患者居多,使患者感到被尊重。这样能更好地拉近护患关系,提升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进而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SDS共20项,分为 4级,<53为无抑郁、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为中度抑郁、≥73分为重度抑郁;SAS共20项,分为4级,<50分为无焦虑、50~59为轻度焦虑、60~69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采用100分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100分表示非常满意,80~99分为比较满意,60~79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0~10分,分数越高疼痛感越强烈,并记录疼痛发作次数。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对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4个领域判断,分数越高质量越好[7]。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标准:采取我院自制评分标准,主要以冠心病相关知识,如病因、饮食、日常生活、用药等相关知识,分值0~100分,分数越高代表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比较

2.3 两组护理前后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护理前后VAS评分和疼痛发作频次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前后VAS评分和疼痛发作频次比较

2.5 两组护理前后WHOQOL-BREF评分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前后WHOQOL-BREF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临床表现中的一项,心脏动脉血管被硬块堆积变窄,出现突发的心肌细胞供氧量不足,促成心肌血氧饱和度过低,引出阵发的心前区绞痛。极易在劳累、情绪波动大、饱餐时出现,其所引发的疼痛可一直蔓延至后背、颈部、手臂、下颌及胃部等,严重者引发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对患者身体与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创伤,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而患者心前区疼痛程度、疼痛发作频次均与治疗效果有直接关系[8-9]。冠心病加重时发生心力衰竭,危及生命。有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合并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此类负性情绪可影响治疗效果,导致病情恶化[10]。由此可以推断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可影响治疗效果。而在常规护理中,多忽视这一点,护理人员只认为是病情加重,而忽略了心理干预,导致病情恶化。因此,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纠其发病原因,多因心理状态不佳、情绪易激动导致,因此,应针对患者日常容易发生情绪激动的原因进行分析,打开患者心结,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可以敞开心扉地与护理人员沟通,采取积极心态应对治疗[11]。因此,在患者住院期间,保持室内环境舒适,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缓解焦虑,使其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与舒适,并根据患者的理解能力与性格特点,介绍医院的基本情况、治疗方案、预后情况,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12]。常规无重点的健康教育模式,使患者无法牢记与理解正确的健康教育知识,护理人员经常反复强调注意事项,而患者并不认为其重要性,对治疗影响较大[13]。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应在了解患者基本资料的基础上来完成,制定健康、合理的饮食食谱,针对饮食不健康的患者,向其讲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引导患者进行健康饮食,以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降低脂类摄入,并使患者身心处于积极状态[14]。对生活习惯较差、脾气暴躁的患者,应疏导其不良情绪,讲述发病原因,使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理状态。在护理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心前区疼痛症状,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15]。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为(P<0.01),健康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疼痛发作频次少于对照组(P<0.01),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合心理指导,可有效改善减轻疼痛症状,提高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能力,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心绞痛冠心病疼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心绞痛
怎么给疼痛分类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快乐也能赶走疼痛?
抗心绞痛联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41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