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音响文本与乐谱文本之互文性
——以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为例

2020-03-16 03:00陈诗佳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黄河之声 2020年20期
关键词:霸王互文性乐谱

◎ 陈诗佳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引 言

在《音乐互文性问题之探讨》一文中阐述了“互文性”的概念。任何文本都是一个文本对其他文本或者是同时代的其他文本的拼凑、吸收和改编而成。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的,它处在与其他文本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关联中。音响文本与乐谱文本之间体现为创作与乐谱、乐谱与演奏、演奏与审美等等,它们的关系可理解为音乐中的互文关系。①

一、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音响文本之互文性

音响文本是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的音响与其他音响文本之间发生的关联性。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汉王刘邦用十面埋伏之计,在决战中击败了楚军。楚霸王宁死不屈,自勿于乌江,最终刘邦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汉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楚汉战争。琵琶有两首著名的武曲就是根据楚汉之争的情节创作:《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两首古曲遵循传统戏曲及章回小说的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特征,用琵琶的技巧和特点生动演绎出刘邦与项羽垓下后决一死战的惊人场面。这两首乐曲无论是在音乐会、考试还是各大比赛,都会作为保留曲目,是琵琶武曲的代表作,也是琵琶曲库里的宝贵财富。

以沈浩初传谱,林石城整理的《十面埋伏》版本为例,主要描写汉王刘邦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如何把项羽围困垓下,最后歼灭楚军的宏伟场面。在乐曲的一开始就在琵琶的高音区用扫弦、轮指、滚轮四条线奏出强烈的战鼓声,营造战争的紧张氛围,再从中音区落在低音区上,音色有强烈的对比和变化,乐曲大部分节奏自由,速度也随着旋律走向渐快或突慢。力度从弱到强,从强到弱,音乐处理变化较多。《养正轩谱·顾曲须知》中说道:“唯十面为得胜之师,卸甲为败军之众”。《十面埋伏》歌颂的是胜利者汉王,因此乐曲氛围高昂兴奋,还会有喜悦的因素。该曲用琵琶独特的“击面板”、“拍”、“扫弦”、“凤点头”、“绞弦”、“推拉弦”、“滚轮四条弦”、“并弦”等多种指法技巧,刻画了战场上激烈拼杀的场面,将战鼓声、马嘶声等描写的栩栩如生,表现了汉军的势在必得,突出了战争的悲壮与宏伟,乐曲直至结束还在高潮。琵琶表现力之丰富,演奏者与听众仿佛身临其境。笔者第一次演奏《十面埋伏》是在六年前,那时候本科准备考武汉音乐学院,选择了《十面埋伏》武曲为考试曲目之一,最后在努力中取得了理想的分数。对于这首乐曲,笔者是心怀敬畏的,因为众所周知《十面埋伏》是琵琶的代表作品之一,在琵琶考级书上《十面埋伏》是最高级曲目,外行人听到是琵琶学者也会首先让你演奏一曲《十面埋伏》,要想弹好这首乐曲很有一定难度的,不仅是技术层面还有文本层面,还有演奏者自身的文化涵养、经历、身体机能等等。笔者知道十面埋伏取材于楚汉之争,对楚汉之争这个历史故事也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是当要认真演奏该曲时,笔者重新翻阅了《十面埋伏》的相关资料,以及刘邦与项羽的故事,这样不仅对练习十分有帮助,也更能理解并正确的用琵琶表达该曲的艺术特点和风格韵味。演奏该曲时要将自己代入刘邦的角色,当抱上琵琶演奏《十面埋伏》时,演奏者的身份也是两千多年前的刘邦。对两位英雄的人物形象特点要熟知,这样才能弹出乐曲的灵魂和精髓。六年过去,笔者技艺不断提升,文化修养也在提高,更能扮演好“刘邦”这个角色,再演奏《十面埋伏》也更得心应手。《十面埋伏》在琵琶技术难点、其文化背景与《霸王卸甲》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当后来学习《霸王卸甲》时,由于音响文本的互文性,演奏下来比初学《十面埋伏》轻松。抱上琵琶同时演绎过两位英雄时,对楚汉之争的历史故事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这是音乐中音响文本和乐谱文本的互文性产生了作用。

以沈浩初传谱,林石城整理的《霸王卸甲》为例,着重表现了楚霸王项羽的失败。与《十面埋伏》虽是同一个故事,但是描写的是不同的人物,侧重点也不同。《十面埋伏》的开头在高音区,音响明亮而通透;《霸王卸甲》改变了琵琶的定弦,将三弦降低小三度音程,契合乐曲风格。乐曲开头在相把位低音区演奏,与《十面埋伏》开头的高音区形成对比,演奏出的音响效果显得特别的深沉而庄重,似乎预示着战争悲剧性的结局。两首乐曲调性不同(《十面埋伏》为D商,《霸王卸甲》为B羽),《霸王卸甲》有特殊定弦(A、B、E、A),生动形象的表现出士兵“丢盔卸甲”情景,两首乐曲的主题、人物或是情绪气氛上都各有千秋。《霸王卸甲》曲中不断出现“双弹”、“轮拂”、“扫拂”、“推拉音”、“绞弦”、“扫弦”等技巧发出不协和的尖锐音调,双弹、扫弦的重音处理都强化了整首乐曲的悲剧色彩。乐段间的不断加速,预示着战争的紧张,直至将乐曲推向高潮。

音乐欣赏的互文性产生于音响文本、听众联想以及听众自身的文化涵养中。在欣赏某表演时,人们最直接感受到的是音响文本,因为这是最直观的感受,是人的本能反应,也是浅层次感官反应。在音乐表演课上,黄老师在说到他一些经历时,笔者同黄老师感受一样,也很认同。如在音乐会上或是在品味一首作品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听到某音乐作品或者看到某场音乐会时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我好像听过类似的作品”、“这首作品和某类风格很像”等等。用互文性理论来看,这正是音乐音响文本建构的互文性问题。②比如在听到《十面埋伏》时,人们自然想起公元前202年的楚汉之争,讲的是刘邦用十面埋伏之计取得胜利;在听到项羽这个大英雄故事时也能联想到有个传统民族器乐琵琶曲《霸王卸甲》等。这两首乐曲能自然的放在一起,通过互文性理论想起两千年前的历史故事楚汉之争。这是音响文本的相互关联。笔者本科毕业音乐会演奏了《霸王卸甲》,也因此曲获得过金奖。当导师要求弹一首大型武曲时,由于笔者对楚汉之争的了解以及对两首乐曲的熟知,所以首选《霸王卸甲》或者《十面埋伏》,当弹《霸王卸甲》时,会自然想到《十面埋伏》,它们是那么的相似又是那么的不同,在演奏《霸王》的“楚歌”和“别姬”片段时,脑海想起项羽和虞姬的绝美故事,旋律低沉具有歌唱性,音乐生动形象具有悲痛性,在演奏《十面埋伏》时技巧颇多,演奏该曲需要耐力支撑,情绪上是高昂激动人心的,乐曲不断向高潮推进。刘邦是胜利者,而对比项羽的故事,情绪是悲伤的,演奏更需要丰富的情感去表达,在技巧上要有明显强弱的对比。笔者更喜欢演奏《霸王卸甲》,人们普遍认胜者为王,歌颂胜利者和第一名,就连外行人听到“琵琶”二字,也是知道有首经典曲《十面埋伏》。从音乐文本的互文性理论来说,电影版《十面埋伏》对琵琶也起了传播的作用,非专业人士认为琵琶的代表曲就是《十面》,但《霸王卸甲》同样是首非常值得演奏和经典的乐曲,笔者认为带有悲剧色彩的故事、人物、作品总是更能走进一个人心里。这两部作品在概念上是相似的,它们在大致上分为三部分:战前准备,双方的厮杀和战争结束。但在具体表现内容上则各有自己的侧重面,都是非常经典的琵琶曲,笔者希望两首乐曲都能得到很好的推广。笔者在上文有提到。听众在欣赏其中一首乐曲时会根据音响文本和其历史故事联想到另一首乐曲。所以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的,它具有关联性。

交响叙事曲《十面埋伏》是根据琵琶古曲《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的戏剧性构思而作的交响乐。笔者认为这首乐曲就是通过音乐音响文本和乐谱文本的互文性而产生。众所周知《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是我国悠久而宝贵的传统民乐经典乐曲。由于《十面》及《卸甲》题材的史诗性,以及音乐上的戏剧性。自建国以来一直有很多作曲家(以交响乐作曲家为例)关注并感兴趣。如陈培勋的交响诗《十面埋伏》、杨立青的交响叙事曲《乌江恨》及周龙的琵琶协奏曲《霸王卸甲》等。③这些作曲家的创作灵感是由于音响文本的互文性而产生,加上自身的文化涵养对古代题材的了解和探究,从互文性理论来说,交响乐作曲家与之有关的作品就是拿《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拼凑、吸收和改编而成。笔者相信如此优秀而具有意义的作品,未来会出现得更多。

二、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乐谱文本之互文性

乐谱文本属于非音响文本的一种,是潜在的音响文本。对演奏者来说,乐谱是音乐活动的中介。乐谱文本与音响文本彼此相关、相互制约。黄汉华老师曾在课堂说,乐谱文本的本质上是作曲家用五线谱、简谱、工尺谱等将脑海中音响凝定,外化为某种可持续存在的,也就是静态的音乐作品。④而作品的产生需要经历三个环节:作曲家的创作、演奏者的表演和众人的欣赏。音乐创作的过程是将现实世界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⑤音乐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中,是作者在现实生活体验的感受,要真正理解或是演奏一部音乐作品之前,必须首先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和作者生平。⑥这样才是演奏一首作品的正确顺序,才能对作品有一个正确感知,由于每个人的审美、经历、文化、成长环境以及身体机能都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不同,演奏出来的音乐也会不同,我们要尊重音乐创作者,尊重音乐作品,尊重音乐聆听者。否则对表演者来说演奏出来的作品就是一度创作,失去了音乐作品原本的意义。

历代文人也曾写过有关项王较多的诗篇,⑦由于故事内容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影响,其流传的方式众多,往往也会成为多种艺术形式的选择题材。京剧的《霸王别姬》名闻中外,电影的《霸王别姬》家喻户晓,琵琶曲的《霸王卸甲》流传至今。就是因为文化背景和其影响性,所以电影版京剧版琵琶版的文本相互关联,在观看电影版本或者听京剧时也能联想到琵琶曲《霸王卸甲》,在听到《霸王卸甲》琵琶曲又能联想到《十面埋伏》以及相关的音响文本和乐谱文本。

《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两首乐曲具有多个版本,除了浦东派林石城的《十面埋伏》,还有平湖派、汪派等。三个版本之间有共同点,也有许多不尽相同之处。其共同点表现在:表现内容及基本的音乐风格与旋律相同;所表现的故事情节发展逻辑基本一致。两首乐曲的多个版本的创作在乐谱文本间具有互文性。不同的流派有着不同的演奏特点和风格,但各派的琵琶艺术家们都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吸取精华再做出新的尝试,在文本间的吸收和改编。它体现了在继承中求发展创新,在发展创新中求继承的规律,从而推动了琵琶音乐的进一步发展。⑧

黄汉华老师曾教育学生,对于我们音乐表演者来说,如果不深入阅读乐谱文本和音乐术语的内容,那么在演奏该作品时就不能准确地表达文本所蕴涵的内容,弹奏出来的作品时没有灵魂的。而且在平时练琴中要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光是听声音就知道是谁弹的,这种独一无二的,自己的东西。如声乐领域中的吴碧霞、雷佳等,钢琴领域中的朗朗、王羽佳、李云迪等。他们都有自己的演奏风格。如果做到他们那样才是练出真功夫了。笔者作为一个音乐表演者,会谨记老师教导。黄汉华老师在课堂上还例举了很多中西方乐曲,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等。而笔者的研究方向是琵琶,所以围绕琵琶古曲举例:《十面埋伏》的主题就是渲染胜利,然《霸王卸甲》是悲壮的;于普通听众(非专业人士)来说,在没有阅读过乐谱文本或者不清楚作品文化背景的情况下,音乐音响文本对听众是不发生作用的。再例如,楚汉之争的故事在中国人看来说是家喻户晓的,从小就听长辈、看电视等途径了解了历史,那么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正是借助了这种文化背景,其标题所蕴涵的情节性才能在中国听众的欣赏中发挥作用,中国听众又或者是了解这个历史内容的国外听众听到该作品的声音时,不仅仅在音乐旋律这个层面,还有音响中所蕴涵的故事情节。如果一个对中国文化背景不了解的听众来欣赏,音乐感受就不同,在没有阅读过乐谱文本或者没有听过对该作品内容的情形下直接聆听音响文本,那么他能感受到的或许只是音响旋律,得出的音乐评价是:“好听”、“还不错”、“不好听”、“太好听了”、“听不懂”等。而不会向更为深层的语义性内容转换。那么同理,当我们在听一首国外的作品时,如果事先没有去阅读该乐谱文本或是它的相关文化知识,那么这首作品对我们也是不发生作用的。黄汉华老师对其解释是欣赏者不了解音响文本背后深刻文化背景及其相关的文化意蕴;欣赏者没有提前阅读过乐谱文本也没有听过对该作品语义性的内容。⑨笔者对此受益匪浅,面对一首作品,对于欣赏者而言如果有更深的了解,那么他能听到该作品更深层次的内容,而不仅仅是音乐旋律好听和不好听的层面;对于演奏而言如果有更深的了解,那么他在练习、演奏、表演该作品会处理得更到位。⑩

结 语

综上所述,以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为例,通过两首乐曲的创作和音响文本间的互文性,可理解从历史形成的纵横交错的文本网络中,任何文本都是一个文本对其他文本或者是同时代的其他文本的拼凑、吸收和改编而成。

注释:

① 黄汉华.音乐互文性问题之探讨[J].音乐研究,2007,(03):79

② 黄汉华.音乐互文性问题之探讨[J].音乐研究,2007,(03):84.

③ 韩兰魁.传统题材 现代思维——试论以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为题材的交响乐创作[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4,(01):36.

④ 黄汉华.音乐互文性问题之探讨[J].音乐研究,2007,(03):84.

⑤ 丁鼎.音乐文本的互文意义解读——以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J].艺术研究,2017,(03):144.

⑥ 曹月.《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风格之比较[J].艺术百家, 2004,(06):101.

⑦ 亢爽.琵琶曲中英雄性、悲剧性的审美表现[D].上海音乐学院,2011.

⑧ 王岩.林石城与浦东派琵琶谱《十面埋伏》[J].美与时代(下半月),2010,(02):113-115.

⑨ 黄汉华.音乐互文性问题之探讨[J].音乐研究,2007,(03):84

⑩ 黄汉华.音乐互文性问题之探讨[J].音乐研究,2007,(03):84.

猜你喜欢
霸王互文性乐谱
山之高
千古悲歌霸王祠
曲阜孔庙雅乐舞的互文性解读与研究——以陈镐《阙里志》为中心
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互文性与身份建构研究
购房合同中的“霸王条款”不得不防
乐谱:放飞梦想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一毛学琴记——乐谱失踪
霸王条款等
基因密码乐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