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都——北京城

2020-03-15 06:10何德兰
中国国家旅游 2020年12期
关键词:祭坛

何德兰

北京城是一座有三千年历史的城市。公元前5世纪,这里曾是一座小国的首都,不久后即被万里长城的建造者所摧毁。然而很快它又重建起来,并一直屹立至今,随着历史风云变幻,交替承担着都城、省会与朝廷所在地的命运。

即便算不上世界上最宏伟,保存最完好的带城墙的都城,这里也是帝国之最了。古城周长16公里,有城墙包围,城墙底部最厚处达18米,顶部厚达16米,高12米,外有18米高的护墙,建有美观的雉堞与枪眼,保存状况良好。街道有18米宽——有时候会更宽——全部碎石铺就,有电灯照明。主要交通方式为黄包车,旅馆附近的各个马厩也提供马车租赁服务,可以周租、日租或按小时租。旅馆装修良好,为其他各个东方城市的来客提供了便利的居留之所。

古城的中心是皇城,周长8公里,有城墙围绕,墙厚2米,高4.5米,四角有四座城门,皇城的中心是紫禁城,所占面积不到130公顷,这便是朝廷的所在。

每月有两个星期的时间,不同的庙里会举办不同的庙会,日期如此安排,以至于每隔一天就有一场庙会。人们以为古代中国都城里的妇女从不抛头露面,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你随时都会在大街上看到妇女们,逢上庙会,若是天气好,庙里和附近的街上便挤满了妇女与年轻姑娘,打扮得花红柳绿,头上花枝招展,还有穿得漂漂亮亮的小男孩小女孩随行。他们在这里能找到各式各样的玩具、古玩、日常用品,从陀螺到扫帚,从一块块玉到其他宝石,从整块石英石镂空雕成的鼻烟壶到苇草编成的菜篮子和簸箕。

北京作为朝廷重地,又是许多高官云集之地,容纳了这个世界上最古老和最伟大的非基督教国家最好的产品。中国在瓷器的制造方面轻松领先世界,最好的瓷器一向是进贡到宫中,用作御用,所以历代以来到康熙年间至慈禧时期出产的最好瓷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中国的青铜,黄铜焚香炉和雕塑,木质和象牙的雕刻品,漂亮的刺绣工艺品和精美的挂毯,六百至八百年前的大师的绘画作品。这里有最美的东方地毯,保存完好,带着时光才能赋予的色泽,制作的年代早在华盛顿的时代之前。

没有哪个地方比皇城对精美的绣品、官服,和那些中国人擅长的用针线与丝绸做成的织绣精品的需求更甚。城中居民多为大官及其家属,他们扔掉的旧衣服,虽然有了使用的痕迹,但却没有污点或瑕疵,会被商人拿来倒卖。精美的皮毛——海豹皮,水獭皮,松鼠皮,貂皮,鼬皮——来自遥远的西伯利亚,中國东北和其他地方,价格不到美国的一半。中国贵妇和宫廷都喜爱珍珠胜过钻石。各种集市上的珍珠琳琅满目,从游客购买的方式来看,也应该比其他地方价廉物美。

中国不喜欢钻石。有一次,有人要卖给我一枚漂亮的戒指,这个戒指由一大颗蓝宝石和四周二十颗钻石镶嵌而成。我试着压价的时候,这个商人说:“不行,与其这个价卖了,还不如把戒指拆了把钻石卖给补瓷器活的呢。那样肯定卖的钱多一些,我是不想糟蹋了这枚好戒指。”

慈禧太后在晚年的时候,还有一些较为开明的人士都装作或者真的是喜欢上了钻石饰品,尤其是钻石戒指。虽然其他有色宝石,抛光了但未切割的那种更受中国人的欢迎。绿松石,翡翠,红蓝宝石和其他有色宝石装点着京师的集市,而钻石在不久之前只是补碗匠的工具。

还有一种方法能把一些古老的手工艺品弄到北京。一家总部设在客栈里的商行,名叫鑫隆店,向全国各地派出代理人,收购古董,不管是瓷器、画、刺绣、陶器,还是一片古瓦、一方砚台,然后再当众拍卖给古董商。每天中午举行拍卖。我第一次去是和来自爱荷华,很想买到几件独特瓷器的朋友一起去的。拍卖商并不“叫卖”,买卖双方全都不发一言,没人知道别人出价多少。物品被从一扇高窗里传递出来,这时来参加拍卖的人可以看上一眼,每个想要那个东西的人都争着第一个与拍卖者藏在长袖中的手对上,通过捏对方的手指,可以知道对方出多少钱。这是我唯一一次见识过的“袖管对话”,只要一个人出的价有利可图,那么东西就卖给他了。虽然说让买主彼此竞价的话拍卖商得到的会多很多。

北京最迷人的景点之一是皇帝祭祀的地方。而这些地方中建筑最漂亮,设计最宏伟,规模最恢宏的就是天坛了。

设想一下,超过200公顷值钱的城市地段被用作建造一座寺庙。相比之下,我们的教堂被挤在城市几乎不到一百平方米的小块地里,处于价高一百倍的大商业楼的阴影之下。如此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座寺庙的布局有多么的宏大。寺庙的空地里很大—部分栽种了许多柏树,许多树都有五百多岁了。另一部分是用来放牧黑牛的,用来燔祭的牺牲即从这群牛中选择。这里的地皮并不像我们的公园和教堂那样保养得很好,但如此气度恢宏的庙宇不愧为这个伟大民族的构想。

在这所寺庙里的祭祀是帝国宗教仪式中最重要的,是中国古代一神崇拜的极为有趣的遗留物。祭祀仪式极为繁复,进行起来一丝不苟。主要的一次祭祀是在冬至日那天举行。12月21日那天,皇帝会乘着三十二人抬着的黄缎大轿来到这里。一队乐师走在前面,一大群王公大臣骑着马,浩浩荡荡地跟在后面。皇帝首先去宗庙里三跪九叩,向上天和先祖进香。接着,皇帝来到大祭坛检查贡品,这之后他来到斋宫,在斋戒和祈祷中度过一夜。第二天早晨5点45分,他起来穿上祭服,走向露天祭坛,跪下进香,向上天祈祷,然后再给牌位放置在祭坛东北和西北角的祖先上香。

这庙中有两个祭坛,一个是露天的,另一个在室内,相隔四分之一公里。露天的那个祭坛代表了人类思想中一个极为宏大的宗教概念。它是汉白玉筑成的三重圆平台,底层宽64米,中间一层宽45米,最上面一层宽27米。每一层四面均有九级台阶。最上一层的中央有块圆石,团团围绕着它的,第一圈是九根石柱,第二圈是18根石柱,第三圈是27根石柱,直至第九圈也就是最后一圈的81根石柱。皇上跪在圆石上,先是被层层石柱所包围,然后是被一圈圈平台所包围,最后是被地平线所包围。于是他和他的随行人员就像是处在宇宙的中心了,他唯一的墙,就是天空,唯一的屋顶,就是璀璨的苍穹。

这座寺庙里没有任何偶像,唯一的祭品是一头公牛,各种谷物,以及以前象征着皇权的一块长约30厘米的玉柱。献给上天的布是12匹,献给每位先皇的则只有一匹,然后向日月各献一匹。牛犊必须两岁,是那群牛中最好的一头,身上没有疵点。以前是皇帝亲手宰牛,现在则是由专门负责的官员代劳了。

而那个室内的祭坛,我认为是中国最美的建筑。它没有刚才说的那个露天祭坛那么大,但覆盖它的是一幢带三重圆顶的高大的庙,30米高,顶上是蓝色琉璃瓦。屋檐的瓦当上用罩着金属丝网防鸟,颜色鲜艳夺目。室内中央,在祭坛前面,与之贴的很近的是一块圆石,跟在露天祭坛当中一样。天花板上满是高高凸起的鎏金的龙,全由巨大的柱子支撑着。1890年就是这幢建筑被雷电击中了,不过以后十年间又经过了重建。1900年的占领期间,英国人用它作了兵营,它受到了古董搜罗者的损害,不过不是特别严重。这一时期死亡的锡克教士兵被放在附属于露天祭坛的锅炉中焚化。

三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农业民族,这一特征体现在天坛对面占地不下于130公顷的先农坛中。它有四个大祭坛和附属建筑,用来祭祀天、地、太岁和先农神农。它1900年被美国士兵用作军营,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有一次,几个士兵推倒了一口缸,此事被报告给指挥官之后,他把全连士兵都叫了出来,将这口缸重新安好,然后告诉他们不要损害庙里的任何财产。

天坛里有几块大块的田地,其中一块是给皇上耕种,另一块标着“京兆尹”,还有另一块标着“州县”,在这些地上播撒五谷。看着这些皇家庙宇,我不能不对如此气度恢宏和伟大的民族感到折服。但我也同时感到,这些庙宇和启发与支持这些庙宇的东方宗教在一定程度上没有达到它们的目的。它们的目的本应该是教育人民,促进人民发展,但现在很难说它们完成了这—使命。尤其是考虑这个民族在科学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不足。今天的科学完全是基督教文明的产物。

此外还有三座皇家庙宇与前面说起过的那些规模一样大,即城东的日坛,城西的月坛,城北的地坛。不过不得不承认,这些庙宇里的祭祀已经渐渐式微了。古城里又有两座别的庙,就是喇嘛庙与文庙。喇嘛庙里有座22米高的如来佛塑像,每天有1300至1500名和尚在如来佛像的神龛前礼拜。如来的塑像由涂在一个骨架上的灰泥制成,并不像有些人甚至连导游都告诉我们的那样,是木头做的。走上几层楼梯之后,来到一个与佛像的头部处于一个高度的位置,那里在皇上来的时候点着灯。这幢建筑的东侧是一个转法轮,高达几层楼,皇上来的时候它就会不停转动。

喇嘛庙的气度十分恢宏。进口处有两个黄色琉璃瓦的牌坊,石板地鋪就的宽阔庭院一直延伸到正门,庭院两旁是喇嘛或者蒙古和尚的居室。九点的时刻开始诵经,可以看到他们身着黄色僧袍,成群结队地走进各个佛堂,吟诵佛经。

而距离此地仅四分之一公里的文庙就与此大相径庭。这里既没有和尚,也没有塑像——只有一块小小的木头牌位,上书“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和两块孔子最忠诚、最高尚的两位弟子的牌位。庭院旁边是两排房子——东边的里面是七十八位贤德之人,西边的房子里是五十五位博学之人,他们中有八十六位是孔子的学生,其他人则是他的私淑弟子。不管是多么有学问的道教学者,多么高尚的佛教徒,多么伟大的思想家,如果他们不是孔子的弟子,在这里都不会有一席之地。这里只是供奉儒家名人的地方。

猜你喜欢
祭坛
穿越回古希腊过“现代生活”
从随州祭坛岩画场域谈神农祭祀文化
黄昏的和谐
现代女孩,古老仪式
大地的祭坛
祈祷
红山文化祭天祭坛的形制特点及其内涵继承
献给我不真实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