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军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36)
2019年12月,教育部和财政部公布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下同)建设名单,广西36所高职院校中有4所入选,其中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入选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C档,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3所高职列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和C档[1]。“双高计划”建设目标是,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使一批高职学校和专业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领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2],这意味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进入崭新的历史时期。广西职业教育如何深刻把握“双高”建设的目标,以放眼世界的建设视野,找准自身发展定位,办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广西高职教育改革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双高计划”的实施,成为推动广西职业教育与东盟国际化合作办学的催化剂。广西与东盟在开展职业教育合作的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交流互鉴,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以及伴随企业“走出去”、服务东盟的国际合作办学模式。
1.政校行企形成合力,构建职教共同体。近年来,广西职业教育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借助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这个平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2018年底,广西与东盟国家的两百多所院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中国—东盟大学智库联盟”“中国—东盟边境职业教育联盟”“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等[3],共有9个国家级别人才培训中心落户广西,形成了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和学校一体的多层次、立体化办学体系,推动了东盟各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
2. 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服务东盟。借助有效平台,广西各职业院校依托区位优势和专业优势,努力打造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平台,服务东盟。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加信大学、越南国际教育机构建立海外办学点 ,与泰国龙飞移动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东盟产教园”,共同培养国际化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推动东盟国家轨道交通事业发展,依托自身专业优势,与泰国东北皇家理工大学成立“泰中轨道交通学院”,组建了“中国—东盟轨道交通国际职业教育集团”;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协同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印尼西爪哇省教育厅共同成立了“中印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学院”,为企业培养汽车维修技术技能型人才。
3. 伴随企业“走出去”,助推企业境外发展。广西高职教育职业教育紧跟“一带一路”建设,集聚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对接地方产业、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与“走出去”企业共同组建校企合作组织,共建培养人才培训基地。近年来,广西已有10余所职业院校利用自身优势,伴随企业走出国门,帮助东盟国家发展产业,发展职业教育。截至2019年底,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优势企业柳工,形成以学院为总部、国内外设分中心(国内4个和海外8个)的培训体系,将中国标准、中国模式输出境外;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印尼高速铁路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班”为来自印尼3所院校的教师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培训,同时举办了6期“泰国轨道交通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班”,为泰国12所院校培训教师 89人次;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在前期合作基础上签署了二期合作协议,共建“中国印尼上汽通用五菱基地网络培训学院”,人才培养合作主要模式由学历教育转向非学历教育;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老挝、越南、印尼、缅甸等国家合作共建6个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举办培训班84期,培训学员2365人次;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衣路工坊”青年技术研修中心,为缅甸培训技术人才280人次。
依托与东盟各国的地理位置优势,广西高职教育在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同时还存在国际化合作深度不够、国际化师资力量不足、职业教育资格认证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
1.国际合作深度不够。在“双高”建设的推动下,广西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特色明显,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数量逐年上升,国际合作办学实力有了大幅度提升。但与“双高计划”提出的“参与制订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开发国际通用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高质量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资源”[4]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广西开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高职院校合作形式主要以短期培训、师生互派为主,课程开发、教学资源、人才培养标准等合作内容涉及较少,况且学历留学生数量不多,无法真正实现专业上的国际合作。
2.国际化师资力量不足。随着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各高职院校的师资数量在不断提高,但广西各高职院校仍然存在青年教师懂外语但专业实践经验不足、专业骨干教师有较高实践经验但外语水平不高的现象,普遍缺乏可进行双语教学的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的教师。近两年来,广西很多高职院校每年都会选派优秀骨干教师赴国外先进国家开展短期培训或考察学习,但对于整体师资队伍而言占比较低,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不高,无法更好地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是阻碍广西职业教育国际化合作发展的“瓶颈”。
3. 职业教育资格认证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广西与东盟各国的合作平台不断扩大,引入的外资企业和走出去的境外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国际化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大。作为“双高计划”建设中的高水平学校,我们还需要将国际通用的行业资格认证引入到1+X证书制度建设中,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无缝对接,为全球化中国经济输送各类国际化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我国职业教育中的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分属于两个不同部门管理。学历证书由教育部发放,职业资格证书由政府其他职能部门管理[5],存在教育内容与职业考核标准分离脱节的现象,职业教育资格认证体系不够完善,无法对人才培养质量给出科学、正确的评价。此外,国际化办学还存在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在国际社会的通用性、认可度较低的问题。
广西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对外项目合作已成为广西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原有国际化合作基础上突破自我,谋求高质量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是广西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需要破解的难题。拓展广西—东盟特色合作项目,构建“引进来、走出去”的广西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体系,提升国际影响力,成为广西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1.建设国际化课程标准,贡献“广西智慧”和“广西方案”。教育部在2019年7月发布了首批347项高职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新出台的专业教学标准融入了最新的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在专业素质、知识、能力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化,为职业院校制定国际教学标准提供参考依据。2019年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提出的“共同研究制定职业教育课程标准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3],为广西职业教育开展国际化合作指明了方向。作为“双高”建设的一流学校,引进国际标准与开发中国特色、国际通用标准相结合,这是打造广西职业教育国际品牌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引进国际标准,改造本土课程,实现专业课程建设标准国际化。以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引进和借鉴国际职业教育通用标准,通过消化吸收,结合产业需求和职业教育特点,对本土专业课程标准进行改造升级,融入产业发展的最新技术和实践项目,将国外先进标准转化为本土专业课程标准,建设国际化课程标准。另一方面,要应致力于建设和输出“广西职教标准”。依托广西的汽车技术、轨道交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等行业优势和技术优势,与东盟各国职业教育机构合作,共同开发行业特色鲜明、国际通用国际认可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成为东盟合作国家职业教育的教学标准,为东盟职业教育发展贡献“广西智慧”和“广西方案”。
2.共享国际优质资源,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国际化”师资素质应该是具有国际化教育理念,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高水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承担国际化项目的能力。因此,在师资国际化建设中,职业院校必须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建设和培养原则。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国(境)外具有双语教学能力、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超的外籍教师到校任教,成为学校高端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力支撑。加大引进海外高水平人才及海外优秀留学回国人才,优化学校的师资结构。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本土师资的国际化培养,派遣骨干教师到境外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教学水平,输出学校先进、成熟的职业教育课程;通过出国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等形式,提升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和承接国际合作项目的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国际资格认证,获取国际互认的职业资格证书,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师资队伍。
3. 对接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推进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衔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广西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不断推进,在国内或国外都建立了不同产业联盟,为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目前国家启动的“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 1+X证书)制度,可以有效解决职业教育与专业技术职业标准分离和脱节的问题[6],促进就业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一方面,广西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国外教育集团、中外合资企业、国外高职院校、政府部门进行证书培训合作,引进了大量国际化通用的专业教学资源,对接国际职业资格标准和先进国家的技能认证标准,开发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国际就业资格的国际化人才。另一方面,在引进和开发国际先进职业标准的同时,要对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将标准引进与证书引进相结合,建立一套与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相统一的评价体系,推进专业课程与国际通用资格证书的衔接,提高职业教育国际化合作育人的质量。
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直接关系到能否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充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广西高职院校要以国际化标准为引领,创新国际化合作模式,用具有国际化大视野和大格局的行动推进“双高计划”建设,使广西职业教育走向东盟走向世界,成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