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 钟瑞卿
近年来,随着藏族地区的发展,国家对少数民族汉语教育普及的重视,依托内地优质的教学资源举办的藏族学习班对于繁荣藏区的教育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汉语作为藏族学生的第二母语,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学习障碍,掌握学习汉语的有效途径对提高藏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舞蹈专业于2016年始在西藏地区招收了两届援藏定向委培班,是年满13周岁的小学毕业学生,进行5+2(5年中职,2年高职学习)模式定向培养艺术学员。本文以广东舞蹈戏剧学院的藏族学生为研究对象,剖析其学习汉语的障碍,针对存在的问题总结学习汉语的有效途径,提高藏族学生学习汉语的效率。
藏语与汉语是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两者在书写、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藏语作为藏族学生的第一母语,对汉语学习产生迁移作用,学生在学习汉语中不仅受母语干扰,还要重新建立新的汉语语言习惯,难度颇高。在汉语教学中,发现制约藏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我校的藏族学生来自西藏不同地区,西藏各地区的汉语教学水平不同导致学生的汉语水平也不一,大部分藏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停留在小学三四年级,汉语基础较为薄弱。大部分学生能听懂汉语,极个别没有汉语基础,拼音还没完全掌握,自然拼读汉语成问题,很多汉语字音发音不标准。汉语书写不规范,不工整,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不会运用。汉语基础不扎实,导致藏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欠缺信心,存在畏难情绪。在校藏族学生人数少,学校对其扶持力度大,受保护程度高,反而给藏族学生造成自身是弱势群体的错觉,加之与汉族学生在汉语水平上存在明显差距,藏族学生对学好汉语缺乏信心。
在汉语课堂上,藏族学生羞于发言。一是因为藏族学生性格内敛沉稳,不善于在公众场合表达。二是由于汉语基础薄弱,汉语的听说能力有限,听不懂老师的提问,道不明自己的意见。在陌生的语言环境下的课外,藏族学生更不敢表达自我,只局限于跟本班藏族同学用藏语交流,与其他汉族同学的交流甚少。语言的学习要多说多练,藏族学生畏惧交际更不利于汉语的学习。
藏族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短,入读我校之前接受汉语教育的时间不足三年,而藏族学生年龄小,汉语认知能力差,欠缺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藏族学生而言,汉语的学习难度大,对汉语学习的重要性比较模糊,有点厌倦、排斥学习汉语。藏族学生学习汉语的方法单一陈旧,仅以教材为纲课堂为点,按照老师课堂上教学内容,按部就班地完成作业和练习,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更不懂得钻研更多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缺乏学习动机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藏族学生正是缺乏学习动机导致汉语学习效果差、学习热情不高涨的情况。如何激发其学习动机呢?
首先,帮助藏族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引导藏族学生形成恰当的自我定位。可通过心理健康讲座普及相关的心理知识,并通过生活老师及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课堂上穿插讲述藏族名人的故事,激励藏族学生向榜样学习,增强其对学习汉语的信心。
其次,激发藏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堂上可由藏族学生介绍藏族的风俗习惯、名胜古迹、节日庆典等,教师应从不同角度肯定藏族的特色特点,增强其民族自豪感,鼓励学生把藏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下去。作为一个民族文化传承者,应主动承担历史使命,主动积极地学好汉语才能向世人展示与传播更多的藏族文化。
最后,从情感教育入手,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汉语的学习本身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途径,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通过汉藏两民族的宗教信仰、风土人情、民族风俗等文化方面的对比教学,引导学生吸纳两族文化中的精华部分更好地完善自身,培养藏族学生的祖国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在心理上认同汉语文化,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利用汉文化的背景知识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扫除藏族学生学习汉语的文化障碍。
《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指出,汉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框架是“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五个方面”,也是藏族学生汉语能力应具备的的五个方面的要素。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应相辅相成地蕴含在汉语教材中。但迄今为止,仍未有针对内地西藏班的全国统一汉语言教材。我校只能给藏族学生选取与汉族普通班学生一致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对于汉语基础薄弱的藏族学生而言,学习这套教材普遍感到难度大。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藏族学生的汉语现状以及汉语能力的实际需要,对现有的汉语教材有针对性地使用、选编。藏族学生学习汉语的目标与要求也应根据实际进行修改,教学目标需符合藏族学生的现状及实际,遵循藏族学生学习规律,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藏族学生的汉语学习目标是培养其汉语应用能力,在汉语日常交流中灵活进行听说读写,教学目标应重视实践能力、人文素养与个性培养,才能适应学生的现实发展与长远发展。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汉语教学中应以藏族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交给学生,把学生“要我学”的观念转变为“我要学”。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汉语学习的趣味性。围绕“听、说、读、写”四方面的汉语应用能力,在课堂上有序开展汉语实训活动。针对藏族学生羞于表达,汉语口头表达能力欠缺的问题,可组织“课前说话”活动,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减弱交际畏惧感。每期设定不同的说话主题,学生按要求提交说话照片,在课堂上播放,围绕说话主题并结合说话照片进行演讲。演讲后由其他学生进行打分点评,从而锻炼学生汉语的说与听水平。在阅读方面,要求学生一学期读一本经典名著,并做好阅读笔记,摘抄好词好句,期中或期末进行“读书交流会”,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藏族学生的写作水平不高,要求他们写整篇作文会加深他们对汉语学习的畏难情绪,可让学生把“课前说话”的内容写下来,同学间互相批改相互学习,教师再作写作点拨。此外,藏族学生在汉语书写上常出现书写不规范、书写潦草等通病,可组织汉字书写比赛,选取优秀的书法作品张贴课室。所有这些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前期准备、组织、点评等环节均由藏族学生独立完成,这对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在公众场合的表达能力及胆量有显著成效。
我校是艺术院校,藏族学生学习的是中国舞专业,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重专业轻文化的现象,藏族学生也不例外。在汉语的教学中应结合藏族学生的专业特色进行教学。可鼓励学生用所学古诗编排一个舞蹈,用肢体语言表达诗中情感;在诗歌朗诵中,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诵读,如快板断句、在朗诵中融入舞蹈动作等,体会汉语文化的魅力。文言文是藏族学生学习汉语中最难的学习内容,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后,可让学生复述,融合自己的见解把文言文演绎成课文情景剧。藏族学生多才多艺,能歌善舞,鼓励他们用汉语唱歌或朗诵,他们会在体验获得感的同时对汉语产生亲切感,也能促使他们在课堂内外能更大胆地用汉语表达自己,降低交际畏惧感。汉语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以课本内容为基点,结合藏族学生的专业特色,活化汉语教学的方式方法,能更好地激发藏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藏族学生没有阶段性地总结学习汉语的经验,更不会根据学习情况去寻求帮助,致使学习汉语的效率低下,自信受挫。教师应根据藏族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结合多元媒体,帮助其建立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课前,教师教会学生进行预习,学会使用工具书,生字词通过查字典注音、释义,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在预习中善于思考,不懂的问题要记下来,在课堂上提出,学生分组讨论回答。这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要成为学习汉语的习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内,教师教会学生有效听课及做课堂笔记,有针对性地反复学习训练,保持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注意力,提升学习效果。课外,教师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出错率高的汉字要重复正确书写,考试试卷要学会自我分析,明晰自己的汉语学习的弱点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藏族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汉语学习习惯,汉语学习的信心随之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也逐渐提高。
藏族学生学习汉语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事情,更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多方联动,创设汉语学习的环境与条件,不断探索多种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措施,抓住各种时机进行引导训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藏族学生汉语的学习能力以及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