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一文,谢柳青
(贵州警察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1]。榜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指借助于时代典型榜样特质的行为示范,增强受众道德意识并且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去行动的方法。榜样教育具有人格性、形象性、示范性、感染性等特点。从认知角度来看,榜样教育是一个榜样学习、榜样认同到榜样内化的过程。从社会规范学习来看,它是高尚的道德情感和精神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教育过程。
中国共产党一向有树立榜样、利用榜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2]无论是革命年代的人民英雄方志敏、董存瑞,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标兵焦裕禄、王进喜;无论是改革早期的改革勇士鲁冠球、王选,还是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时代楷模王继才、黄大发、张富清……他们作为不同领域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以“有形的正能量”激励振奋人们,以“看得见的哲理”感召着全社会,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效。[3]
“和平年代,公安队伍是一支牺牲最多、奉献最大的队伍” ,2017年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公安英模精神,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共同奋斗的磅礴力量。”[4]公安院校的学生(学警)是“预备警察”,利用公安队伍中“看得见,摸得着”的英雄模范,对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广大学警铸牢忠诚警魂,把他们铸造成忠诚卫士的重要途径。
贵州公安队伍是英雄辈出的队伍,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省共有617名民警因公牺牲,249名民警和387名警务辅助人员因公负伤,还有上千名荣立一等功的民警。[5]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一等功获得者、“最美基层民警”“安全卫士”等英雄模范受到表彰。仅2017年,在五年一次,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贵州省就有29名个人受到表彰。受到表彰的公安民警或群体成为了思政教育的教学资源,这些先进典型呈现出了以下特征:
第一,具有坚守信念、恪守使命的政治本色,勇当党和人民忠诚卫士。如用生命谱写忠诚、用热血铸就警魂的贵阳市公安局花溪分局、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民警马金涛。
第二,具有忠于职守、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永葆人民公仆优良品质。如用14年青春和汗水书写出入境管理工作的正安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大队长、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张建辉。
第三,具有以人为本、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做人民群众贴心人。如被当地群众称为“背篼警察”的锦屏县公安局隆里派出所所长、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龙康清。
第四,具有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争一流工作业绩。如善于发现总结规律,积极开拓进取的铜仁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高速交警玉屏大队巡逻中队中队长、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崔冬冬。
以上几类典型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宗旨,也是广大学警应该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案例库是案例教学中一系列相关联案例的精炼组合。案例库的建立有利于教师借用案例组织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提高教学参与度,有利于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公安英模案例库的建设和利用,对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是能够通过这种形式将公安英模事迹进行梳理、分类、提炼。二是能够通过案例的资料收集、案例编写,充分剖析挖掘英模事迹中潜在的教学资源、教学形式,有利于榜样教育的方法创新。三是能够借助案例资源的体系化、系统化,促进具有公安院校特色的榜样教育在思政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案例的遴选是案例库建设的关键环节,榜样的遴选质量直接关系到榜样教育的效果。据有关研究显示[6][7],当前大学生榜样教育存在榜样的选取注重施教者的主导性忽略了受教者的主体性,缺乏时代性不能彰显当代的核心价值观,过于高大上不能贴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过于单一不能顺应当代大学生对榜样品质的多元认知等问题。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和结合公安教育的特点,公安英模案例的遴选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施受者兼顾原则。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指出:“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8]当前,全国公安院校学警大多是1996年后出生的,他们处于心理发展的青年前期,逻辑思维相对成熟,对事物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和独特的视角,榜样的选取要尊重学警的主体性。如可以通过他们对“优秀人民警察”应该是“专业素质过硬”这样的语言描述,提取到学警心中的榜样应当具有专业强的特征,由此可以将榜样定位到利用图像视频资料抽丝剥茧、去伪存真,在“无声”的斗争中发现破案线索的民警,为侦破各类疑难刑事案件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龙里县公安局图像侦查大队大队长徐灵波就是典型榜样案例。
第二,时代性原则。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涌现的榜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时代政治道德品质是榜样品质的首要标准,同时也要突出智慧和专业能力,尤其是对于接受专业性的高等教育学生来说,这一点对他们的榜样认可很重要。因此榜样的遴选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而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意味着公安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公安工作更智能化更注重大数据战略发展,网络安全等具有时代特性工作也更吸引学警的兴趣,因此榜样选取时必须考虑到新时代的这些特征。
第三,贴近性原则。一般来说榜样在性别、年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等方面与个体越相近,越能引起个体的认同。“榜样地位越出类拔萃,越受人尊重,其行为得到社会认可程度越高,产生的积极影响越大,就越能引起个体的仰慕。”[9]反之,“如果榜样的各项优秀特征比普通大众高出很多,和个体的差距太大,个体感觉到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达到榜样的程度,个体的认同度就会下降,自我效能感也下降,模仿的积极性就会降低。”[9]因此,榜样的选取不仅需要重大突出贡献者,也需要像贵阳市公安局云岩分局黔灵东路派出所教导员黄云绯这样扎根社区18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当着“螺丝钉”的社区民警。这样的榜样更贴合学生实际,具有更高效仿的可能。
第四,多样性原则。考虑到学警的性别、民族、专业、兴趣等,在榜样选取时,要综合考虑到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警种、不同贡献等。现代大学生面对的文化价值体系具有多元、开放、包容等特性,他们会对榜样有多元的感知和定义。拥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是榜样,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榜样,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的是榜样,平凡工作不平庸的也是榜样。比如,选取贵阳市公安局民警潘琴作为案例,女特警这一角色更能激励女性学警,提升女性个体自我效能感,激发学习动力。
结合贵州公安英模的典型特征和案例遴选原则,案例库可以分为忠诚、奉献、为民、创新等四类,从公安英模中选取特征凸显的案例归入对应类别,每个类别选取5~10个案例。忠诚类重点聚焦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甚至为此英勇牺牲的代表;奉献类重点聚焦长期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甘于奉献、兢兢业业,或在重大任务面前,不怕疲劳、连续奋战的代表;为民类重点聚焦在基层岗位,以民为本、心系群众,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代表;创新类重点聚焦在公安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勇于创新的代表。
案例库中案例的编写包含案例名称、案例的基本内容和案例的潜在教学资源等。案例的名称以“某某某同志案例”的形式编写。榜样的基本内容包含榜样的个人信息、主要荣誉、主要事迹、社会评价等资料。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编写一定要做到真实客观,避免神话榜样;资料的形式尽可能丰富,包含文字、图表、视频等资料。潜在教学资源是能结合的教学主题、可以进行的教学形式。
以忠诚类案例中的“马金涛同志案例”为例,案例编写如下所示(限于篇幅,简要呈现):
个人信息:马金涛,男,汉族,河南临颍人,1988年10月生,牺牲前系贵阳市公安局花溪分局贵筑派出所民警,二级警司警衔。
主要荣誉: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贵阳市“十佳卫士”、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主要事迹:成长进步的故事、与犯罪嫌疑人英勇搏斗壮烈牺牲、一心为民守护正义的事迹、扎根基层真心为民事迹、与爱人携手相伴、共同进步的故事(附相关图片、视频)。
社会评价:马金涛同志牺牲后在社会各界引发的强烈反响,辖区百姓、同事、家人、老师、同学评价(附相关新闻、采访图片或视频)。
潜在教学资源:教学主题——理想信念、爱岗敬业,教学形式——讲授、报告会、话剧、微电影。
在建立好英模案例库后,教师还应当对案例库进行定期完善和更新。一方面,结合公安工作的新发展和每年涌现的新的公安英模,对案例库中的案例进行调整、更新,保持案例库的实时性;另一方面,结合案例库实际运用中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反馈,对案例库中的案例进行教学切入点、教学形式的调整更新,保持案例的运用与学生认知需求的匹配,保证榜样教育的效果。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结合这一指导原则,将公安英模案例库运用于教书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三个环节,打造理论课堂榜样育人、实践榜样育人、文化榜样育人,构建贵州警察学院学警思政教育新体系。
第一,以案例库为基础开展“公安英模”系列专题交流讲座,将传统的教师讲授课堂转变为访谈节目课堂,结合不同对象的专业特点,由思政课教师担任主持人,邀请案例库中的英模事迹知情人到现场作嘉宾,就英模事迹和学警关心的话题进行现场的谈话交流。
第二,榜样实地、网络或以其他方式走进思政课课堂,将传统的课堂讲授变成“一多结合”的讲授,即同一教学内容由多个教育主体采取多个不同的视角结合不同的实践经验分别进行阐释。在思修课“理想信念”主题讲解中,贵州警察学院理论训练部教师将2018级特警班学警的课堂安排到位于院内的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贵州公安英烈墙前,通过现场讲述本校教师夏林在回家途中,为帮助捉拿歹徒在搏斗中牺牲的故事,使学生深受教育:“没想到老师用这样的方式讲述英模故事,更没想到学校老师以英烈的方式出现在我的课堂中,让我们心灵受到的震撼无法言喻。”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马金涛宣讲团走进校园,引发全院师生共鸣,在场学警数度落泪。2017级刑技系学生闵浩满怀深情地说:“马金涛烈士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学习他把对党的无限忠诚体现到认真学习、苦练本领之上,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从青年学子到预备警官的蜕变,好好学习,争取早日回报社会。”
依托案例库理论课堂榜样育人的运用,能够让榜样形象从平面走向立体,这样的形象转变本身就利于学警与榜样之间产生情感联结和认同,能够让思想政治课在以情动人的基础上实现最佳效果。
第一,课内实践将课堂教师的讲授和学警的互动相结合,让学警成为榜样故事的讲述者、事迹的表演者,提升学警在榜样教育中的主动性、自主性、参与性。如将学警分组就案例库中不同案例,在课堂上进行英模事迹宣讲。
第二,校外教学实践以采访调研榜样人物、到相关岗位实习见习为主线,让学警广泛参与,实地与榜样人物就学警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对话交流,主动获取想要知道的问题答案。同时,到相关岗位进行实习,在实践中能认知相关岗位工作的性质和要求,从而能够对比榜样人物,实现自我提升。如寒暑假期间,贵州警察学院根据专业性质将学警派送到不同实战单位见习。2019年暑假期间,刑侦专业的王江同学到清镇市公安局刑侦大队见习后总结道:“通过实习,体会到公安工作的艰辛与劳累,要干好公安工作,践行总要求,必须能吃苦,能奉献。”近年来,学警先后参与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杭州G20峰会、厦门金砖峰会等重大活动安保工作,实际感受重大安保中克服疲劳、连续作战的状态。
第三,网络实践充分利用学警身处的时代特点,让学警参与微信、QQ、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运营,发挥网络阵地的作用。例如以案例库为基础,让学警打造系列榜样人物精品推送,系列推送完毕后发起诸如“最喜爱的榜样”“最想邀请哪位榜样人物进校园”“最想采访谁”等的投票。一方面通过这种形式在学警中引起广泛关注,另一方面这些数据让教师更了解学警的视角,也能促进案例库的更新和运用。
第一,抓住特殊时间节点进行榜样的宣传。在校庆等重大时间节点,挖掘案例库中从本校毕业的英雄模范,如为民排险被炸伤双眼的张秀昊、贵州第一女特警潘琴等校友等,通过新媒体平台积极宣传相关事迹,树立榜样形象。每年清明节,贵州警察学院组织学警到贵州公安英烈纪念墙前举行活动,纪念缅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贵州建设、发展、稳定献出宝贵生命的公安英烈,同时在网络平台发起为牺牲公安英烈献花的祭奠活动,使广大学警深受教育。
第二,聘任案例库中的英模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官。此举不仅能够发挥榜样的引导、示范、激励作用,还能够让学警了解公安的实战情况。组织在校英烈子女(根据《普通公安院校招收公安英烈子女保送生的暂行规定》,达到条件英烈子女可以保送就读地方公安院校),积极开展英烈子女讲榜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英烈子女的讲述能让学警看到榜样生活的一面,同时通过他们进行榜样教育能够产生同伴效应的推动作用。
第三,通过戏剧表演、微电影拍摄展演等校园活动,激发学警的参与热情,烘托榜样教育的氛围,体会榜样人物在环境中的心理变化和选择,形成自我与榜样的对话。贵州警察学院师生根据身边英模故事自编、自演的微电影《承路》,通过本校一名学警继承公安英烈父亲事业的故事,让广大学警备受鼓舞、深受教育。该片荣获2018年“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学生微电影大赛特等奖。
这些以案例库为基础的榜样教育校园文化活动,能够让学警潜移默化地萌生情感认同、迸发革命火花,产生英雄情结,达到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荣誉感的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10]培养共和国的忠诚卫士,不能没有公安英模的榜样力量,公安院校以公安英模案例库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学警思想政治教育,将公安英模精神注入立德树人、育警铸魂的做法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