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虹臻
(广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早在2005年,教育部专门颁布的《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明确把有效衔接、分层次实施、循序渐进、整体推进作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建设根本要求。习近平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1],要做好这项工作必少不了对学生心理的研究。从心理学角度探究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衔接问题,符合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要求,是对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准确把握和基本遵循。在我国,虽然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不成熟,应用尚显薄弱。因此,只有加强对学生心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指导思政课。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由知、情、意、信、行相互作用构成,这五大要素由心理发展程度决定,又影响人格和三观的塑造。所以从“心”出发理解大中小学思政课衔接十分必要。
渐进性的心理阶段性发展是思政课衔接的根本依据。在小学,学生的性格特点仍处于大人约束的框架下,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趋于自我塑造的稳定和成熟阶段,而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最为波折。中学(包括初中和高中)是学生生理、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大部分学生所表现出的逆反心理和叛逆行为,其实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追求个性化和强烈突出自我需求的体现。在自我意识逐渐觉醒的阶段和与同龄人的交往中,他们尤其想要跳出一直以来被大人所灌输思想的局限,表现出对长辈价值观念的排斥和重新建构价值观的需求。据调查,中学生中的攀比现象、追星现象仍然普遍,不论男生、女生,多数集中在对鞋子的攀比上,有些理由源于追星,有的则是想与暗恋对象同款,甚至有学生说追求新款仅是为了合群、跟同学打成一片,即使他们的家长不愿意给其买新鞋,但他们仍会有强烈的换新欲望。再有,中学生的自控能力有所减弱。一边是网络、多次元世界的缤纷诱惑,一边是繁重的学习任务,即使他们知道学习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因为受到个体发展欲望的驱使和受认知、阅历的限制,使得心理的自律自控能力弱化。因此,中学思政课教学要与学生突出的、普遍的心理特点对接起来,据此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以后更高要求的思想塑造、政治修养和价值端正做好准备。
接受理论的核心是期待视野,是接受者在接受活动之前对将要进行的活动产生的一种由其固有价值观念、原有接受经验、能力和心态等共同形成的预期,这会影响学生的受教育质量。因此,思政课必须符合学生的期待视野,才有可能被认可和接受。据研究,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基本与各学段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相适应。小学生易受教导影响,这阶段是培养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和社会公德的关键时期。但小学生囿于大脑初步启蒙和大脑机能发育的不成熟,主要运用形象思维来学习,所以小学生的教学课本不仅图文并茂还色彩丰富,能够达到激起其学习兴趣、便于其理解记忆的目的。到了中学,是树立政治意识和道德信念的关键时期。身心的快速发展和心理机能的逐步成熟,使得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明显发展,他们能够学会掌握和运用抽象逻辑思维、辅以形象思维来认知和学习,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运用生活逻辑进行思辨,以此增强理解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中学教材中涉及的多层次(社会、国家、世界等)和全方位(经济、政治、文化等)教学内容,能够促使他们发散思维、多向思考、构架起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本框架;上了大学,高校学生身体和心智的发展趋向稳定,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在一只脚已踏入社会的重要转折阶段,他们要学会运用辩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实现生活逻辑思维向理论逻辑思维的过渡。所以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从生活经验方面进行教学和引导,更要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的培养,指导他们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中摆正思想、锻炼思维、端正品行、磨炼意志。
心理困境指的是心理相关方面的难题尚未得到解决。造成大中小学思政课衔接心理困境的因素有横纵向之分,横向指的是阶段教学质量、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的不相适应,纵向是指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不完备。
为了更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针对各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我国很早就在大中小学开设了不同程度、不同要求和普遍适应的思政课,以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形成正确的国家意识观念、价值取向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根据不同学龄学生的不同心理矛盾和可接受程度,小学开设有思想品德课,中学有政治课,大学有思政课,是能够较好地贴合学生阶段性心理需求、紧扣教学任务所制定的课程。虽然我国德育课程的开设早已有之且在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在现实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德育教育被忽视的严峻问题。笔者走访本市几所公立中小学发现,初中、小学的思政课程不受重视的程度尤为严重。在小学,学校发下的德育相关教材有教育部要求的《心理健康教育》、符合义务教育标准的《道德与法治》《法制教育》《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广西学生还有专用的《心理健康》,教材颇多。可大多数学生几乎不了解教材的内容,书本对于他们形同虚设,其中原因并非学生懒惰,而在于学校或者教师不够重视。除了因时而新的网络素质教育多些,学生普遍反映思政课几乎都会被语数英老师占用以强化主科教学。当被问及属于理想信念教育重中之重的爱国主义教育时,学生的回答几乎是没怎么学或老师偶尔提及。虽说思政课教师不必完全遵照教材进行教学,但轻视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做法不仅不利于解决学生阶段性心理需求,还会影响下一学龄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质量。
教育是一种启迪心智的活动,要关注和助益学生的个人成长,满足学生成长的发展需求和期待。不断革新的德育课教材内容虽增强了阶段化意识,但仍存在内容与学生身心发展不符的现象。首先,思政课内容不足以反映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如中学阶段,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宏观政策方面的教育内容较多,而法制内容,尤其是关于青年违法犯罪惩处等内容涉及较少,但现实中打架斗殴、校园霸凌的新闻事件层出不穷。施暴学生在欺凌过程中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构成的违法犯罪行为,更有甚者有意识了也不在意,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针对性的法治教育不足带来的不良影响。又如,初、高中的德育教材缺少爱岗敬业、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等相关内容,这不利于部分中学毕业即上岗工作的学生的发展。其次,思政课内容超出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缺乏对学生现实生活问题的关注。如,在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关我国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知识对于学生来说理论性强,难以理解。面对突然出现的政治层面的晦涩内容,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易产生厌学情绪。再次,思政课内容反复累赘。例如强调大学生应遵守社会公德、提升个人品德等内容,虽对大学生的意识有强化作用,但这些从小学至高中就频繁出现的基础教育在高校思政课程里反复出现未免有些降低了高校的德育层次。总体看来,虽然大中小学德育课程内容的“知识化”倾向和理论灌输减少了,但教师常迫于时间限制和成绩压力,以致没能及时解决学生的道德难题等常态十分不利于学生的价值澄清、道德判断等能力的养成。
大中小学思政课衔接要求各学段的思政教师具备完整的思政教育知识体系,因为只有对各学段的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有整体性的认识,才能承前启后地教育学生、有理有据地启示学生、连续贯通地培养学生。因自身要求不严、优秀教师短缺、制度规范不健全等现状,大多数思政课教师的学识素养只停留在本阶段,只适用于本学龄学生。特别是小学品德教师的知识体系断层严重,学校对教师知识素养的低要求以及极易不受重视等因素,导致他们不了解中学的思政教育内容和要求。有些人认为,要求小学思政教师完善思政教育知识体系没有必要,其实不然。一方面,小学阶段是青少年接受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起点,是“拔苗育穗”的基础时期,国家要求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儿童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2],开好头才能为后面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品德修养的发展打牢基石;另一方面,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不仅是思政教师应具备的学识修养,也是使教师能够融会贯通各学段的知识,有自信、有底气、有技巧地上好思政课的前提,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上一阶段知识的理解、提高下一阶段学习的效率,避免生疏或生硬的学习感。
心理因素对学生三观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制度规范、课程内容和教师素养方面存在问题会影响心理启示在教育中的运用效果。因此,在大中小学思政课衔接建设中遵循心理学规律,强化相关的心理策略是提升教育效果的必然选择。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3]70思政课目标就是要培养能够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任的、合格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在各学段的课程目标分工明确:“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4]135每一代青年必须树立起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锻造出追逐中国梦的毅力和勇气,具备理性成熟的心智以甄别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而所有这些品质素养都需要从小灌输、逐步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价值取向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它不仅需要制度的规范落实和支持鼓励,还需要大中小学思政教师的自我提升及协同努力。第一,我们必须明白,即使面对学习压力低龄化的趋势,主流仍是以成绩论优劣的教学目标,但基础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等教育一开始就不能落下,在任何阶段都不能间断。因此必须依靠制度保障大中小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有名有实地上好思政课,才能渐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里种下并茁壮成长。第二,思政课教师是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目标有序过渡的主导者,必须自觉提升素质、练就过硬教学本领。例如辩证思维的培养,“从小学阶段的简单文本、简单阅读、感知体验、初步提炼归纳能力,到中学阶段的基本能力形成,再到大学阶段的系统运用”[5]22-27,都离不开每一学段思政教师的用心指导和教引。
学生到了某个学段就应该具备相应的素养,而教育要使之形成这些素养,就必须着眼于学生阶段性的心理发展特点。“在大中小学阶段,德育应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教育,使德育课程内容与学生品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相耦合”[6]106-109。例如全国《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规定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既是高中政治课教师的教学目标,更是依据高中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和社会进步要求而制定的。思政课教师要做的就是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起点、身心成长情况,找到适宜他们接受的教学话语和教学情境,如关于文化自信的培养,小学阶段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启蒙、对高年级学生进行认知教育,通过初步了解博大精深的文化培养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奇心和亲切感;初中阶段侧重认同感教育,注重体验性学习,通过学习我国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各历史阶段的基本国情,增强对我国文化的理解力;高中阶段重点开展常识性学习,培养理性认识,引导学生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内涵;大学阶段则注重探究性和理论性学习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担负着建设文化强国的责任和使命。另外,科技信息的发达使新时代的学生能够更早更快更好地接触新知识、新事物,因此思政课教师更加不能照本宣科,而要把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甚至是尖锐敏感的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并予以正面引导。
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必然要对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内容有全局的了解,具备全面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教育部门应从多方面入手协同加强思政教师知识体系建设。第一,严把思政教师入关口。思政教师做的是树人工作,即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教育部门应严格规范审核思政教师资质,为各学段配备符合要求的思政教师队伍。严格把关不等于一刀切、同标准。例如小学教师应具备启蒙引导能力,使用亲切语气、简明语言讲述传统文化、中国故事;中学教师侧重政治和历史教育,要求具备教会学生以史看今、以史论政、以史明志的能力;大学教师侧重进行理论教育,以强化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第二,加强教师间的横向学习研究。各学段教师间的交流互通可以多方面、多角度发现学生心理问题或思想偏差,除了可以共同出谋划策,还能在掌握学生思想动向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转变或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例如,高校思政教师的交流协调不仅能够完善自身知识、扩展教学思路,还能使学生融会贯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多门课程的相关内容,架构知识网络。第三,加强教师间的纵向联通。搭建线上、线下平台为思政教师的教学经验交流创造机会,教师只有把握好相邻学段思政教育目标、要求和内容的相互关系,在教授讲述中做到前后贯通,避免机械性、片面性,才能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连续完整的知识网络,才能在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被其逐渐认可和接受,进而将所学知识内化和外行。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大中小学思政课衔接问题,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第二大要求“情怀要深”的积极回应。思政教师只有以热情的心态,齐心合力关切学生所思所想所需,跟踪学生思想动态、探索学生心理发展、回应学生思想疑惑,才能打造好塑造正确人生态度的思政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