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活动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运用

2020-03-15 17:06郭晓辉李玉雄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学科核心

郭晓辉,李玉雄

(广西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教学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参与能力和实践能力。新课标视域下,教学的第一要务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但是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并未重视这一内容,对于核心素养的培育未贯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因此,探索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提升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水平,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动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一、通过课外活动培养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在四十多年改革开放中逐渐成长和强大的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科技实力显著增强,文化在继承、发展和创新中更具特色,这一系列巨大的变化对国民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标志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在时代的引领下奏出新的乐章,因此,在新的社会背景下,探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途径尤为重要。

研究通过课外活动培养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通过开展课外活动,促进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正如余文森所言,“能力只有在需要能力的活动中才能得到培育,素养只有在需要素养的活动中才能得到形成”[1]72。对于教师来说,需要深入探究课外活动的具体形式,将其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技能。探究通过课外活动培育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能够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建立多种评价机制,改善教师为主、成绩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

(一)有利于改进教学方式,推动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自古以来,我国的教育方式都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春秋时代,孔子便采取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传授形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获取知识,但是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未能充分显示出来,学习的主动性也难以发挥。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以及思想政治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理论性较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难以激发。

将开展课外活动与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相结合,把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贯穿在实践中,能够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践活动增进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同时,高中思想政治课外活动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式,与课堂教学互为补充,能够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有利于创建新型评价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应从理想信念、思想意识、行为活动等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多角度、多方面建立起综合评价机制。在新的评价机制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评价者,成绩也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从四个方面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和思想道德水平,将德育培养与智育提升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提升素质,将知识的学习、运用和个人品德的升华紧密结合。

将课外活动的四种形式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相结合,在课外活动中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是探求多种评价方式、建立起适合学生发展的综合评价机制的重要方式,以往的单一评价标准得到了改善,学生在克服缺点、发扬优点中成长,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

(三)有利于发展素质教育,彰显学生个性特长

“素质教育就是人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意识、道德、知识、能力、身体、心理品质等。”[2]29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青少年的身心全面发展,而学科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在思想政治学科的细化。在课外活动中,学生能巩固课堂知识,并能使课堂教学成果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和拓展。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所培育的核心素养更具综合性和稳定性,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探索通过课外活动培养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符合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的性质。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不同,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等选择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学生的特长能够在活动中被发现、被挖掘,并能得到一定的发挥。“只有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和学生活动的主题之中,才能让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中理解理论的旨趣,才能在践行价值观中内化为自觉的行动,真正实现知、信、行的统一。”[3]64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愿意投入课程中去。对于教师来说,可以打破古板的教学思维,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满足学生不同的要求,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为学生创造一片自由发挥的广阔天地。

二、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问题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学习与实践中建构的道德品质和能力,是检验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关键指标。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学培育的学科核心素养,在社会生活中表现为自身的道德品质、思维能力等的提升。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综合,是知识、能力和素养的结合体,是学科素养和发展素养的整合。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学习方法的集合,也不是对教学目标的简单继承。通过核心素养来观察当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成果,可以发现现今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存在着无法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枯燥、教学方法单一等情况。

(一)教学目标难实现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往往机械地“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这种强烈的目的性会使教师将关注点聚焦于学生是否背过知识点、是否会做题,往往适得其反,甚至有的思想政治教师在测试之后并不讲解,只是让学生自己订正答案。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这种现象并不少见,教师只关注成绩,认为成绩合格就是实现了教学目标。而对于学生而言,这种“立足考试而学”的形式只能形成短暂性的记忆,在放下笔之后就把知识全部还给了老师,这与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完成相悖。

教学是育人的一种形式,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道德品质、理论素养和政治敏锐性。忽视核心素养的达成性,思想政治教学势必不能适应教学目标的要求,更不能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这与高中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目的背道而驰。

(二)教学过程枯燥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是一个重复的“装沙”过程,学生就像是一个个袋子,老师将干燥的沙子一点点装进袋子里。思想政治是贯穿于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一门学科,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和探索性,往往与生活脱轨,只讲求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践,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和需要死记硬背的课本内容使政治课堂一直被学生评为无趣的课堂之一,更有甚者,将思想政治课看作是高中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的放松课程。

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客体,学生并不是机械性盛沙的袋子,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小火苗,他们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求知欲,需要教师用知识激励他们燃起,若不改进教学过程,渴求知识的“火苗”就会缺乏生命力甚至熄灭。在核心素养视野下,创新教学形式,改进教学过程,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力,也能够使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更具魅力。

(三)教学方法单一

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并未受到重视,甚至课外活动开展几乎为零。在核心素养要求下,传统单一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已经不能适应高中生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在新课程改革和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很多教师开始主动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大胆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方法,但是这种改革还仅限于课堂中,忽视了诸如课外活动等课堂教学之外的教学方式,因此其具有单一性和落后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外活动就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之外,在教师有序指导下,学生自觉自愿参加的教育教学活动。思想政治课外活动并非脱离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而是在课堂教学基础上的延伸,能够使学生在校内校外活动中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基础知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核心素养是贯穿全程的一条主线,其形成需要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的共同作用。具有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社会责任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辩证思维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三、通过课外活动培养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选择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形式具有多样性,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知识的授受、知识水平的检验,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核心素养,增强知识储备,提升思维水平。课外活动是培育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较为有力的方法,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课外阅读、与学科有关的讲座、各种形式的知识竞赛及辩论赛,以及深入实际的参观访问和调查、服务等。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生活、了解社会,在活动中逐渐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一)在学科讲座中开阔视野,强化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素养是每一个青少年所必须拥有的对祖国和民族的敬仰。政治认同为青少年提供了精神支撑和价值指引,指明青少年正确的成长方向,解除学生在政治认知方面的困惑。在浩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国家在困境中崛起和强大,而生活于21世纪的青少年,应该了解和学习中国的成长历程,应该知晓中国发展的艰辛和成就。

学科讲座是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学科讲座一般指根据本学科教学需要以及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的实现,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学科讲座的课外活动方式。在学科讲座中,学生能够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基础之上,获得内容的延伸,能够开阔视野,从而获得具有即时性的时政信息。

学科讲座应该基于学生、基于实际,主题明确。学生是培养政治认同素养的主体,在举行学科讲座时要关注学生,基于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增强学生的个体价值为中心,采用生动形象的事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时事热点为辅助,确定鲜明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对政治认同素养的渴望之情,主动探求党的大政方针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

思想政治学科讲座要根据本学科的独特性和德育性、结合思想政治学科对学生培养的目标来开设,不能脱离思想政治学科的特色。思想政治有其德育性,与其他学科不同,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着重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思想政治学科讲座并不等同于普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是兼具德育与智育,以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创新思维,践行科学精神

坚持科学精神就是指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并能将其应用到学习和生活的实践中,坚持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发现问题并灵活地解决矛盾。培育中学生的科学精神,能够使其不懈努力、锐意进取,将科学的观点与智慧结合起来,将思维方法的提升与应用结合起来,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思想政治课的课外阅读是指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组织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活动。在课外阅读中,学生能够开拓视野,了解更多的时政信息以及政治理论,扩大课堂学习效果,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思辨能力。

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外活动中应该以马列原著为核心,阅读有关政治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著作,以增强对马列著作的了解,培育科学精神。在思想政治课外阅读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确立专题性课外阅读的目标,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地讨论与交流。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参与到讨论的过程中,凭借自身的知识储备和阅读经验,解答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困惑。

在课外阅读中教师应帮助学生选择阅读书目,为学生列举参考范围,以减轻学生搜集、选择著作的困难。课外阅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做好积累,可以采用让学生多写读书笔记的形式加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巩固;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制作阅读手抄报,增强学生的总结和运用能力;可以举办以班级为单位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交流探讨阅读体会和心得,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三)在知识竞赛中学法懂法,形成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素养是一个综合体,是关于法律的认知、法治情感的培养和法律运用能力的提升。法治意识培养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治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依法治国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性,了解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坚信法律能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保障社会公平安定的有力武器,从而形成对法律的正确认知和信任拥护的情感。

知识竞赛,就是根据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需要,通过组织竞赛来检测学生的知识储备,并激励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课外活动形式。由于法律知识自身的特点,高中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时会产生厌倦、懈怠等情绪。组织法律知识竞赛,可以加强青少年对我国法制建设的理解,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依法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将社会责任感铭记于心。

举行知识竞赛,首先要确立好知识竞赛的主题、主体,完成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教学任务,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组织法律知识竞赛。其次要确定知识竞赛的范围,由于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精力有限,法律知识竞赛主要以宪法为主,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宪法。再次,设计竞赛方案和奖励制度,增强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并且及时反馈宪法学习成果。

法律知识竞赛的设计要具有趣味性,不能一味地以试卷的形式来考察学生,可以采取问答、抢答或者辩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知识。知识竞赛的举行不能过度增添学生的课业负担,而应该采取合理、民主的方式,使学生抱以积极、轻松的心态,以此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习法律知识学习的枯燥性,为思想政治课的法治教育增添乐趣。

(四)在社会服务中深化体验,提高公共参与能力

公共参与是一种主动参与社会的意愿,也是有序参与社会的能力。“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4]2,学生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能够直面社会现状,通过观察、主动思考和批判,对社会问题独立做出分析判断,并形成主动投入社会的意愿,灵活运用知识,主动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对于中学生来说,有序地参与社会事务能够更直接、更形象地了解社会,积极投入社会建设中,主动建言献策,运用自己所学知识以及社会实践所得经验,为民主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社会服务是让学生以思想政治理论为指导,走进社会,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来为社会服务的一种课外活动形式。社会服务包括多种形式,例如义务参与社区活动,了解民主管理形式,大力宣传政治、法律思想,积极主动投入社会,承担社会责任。

在思想政治课外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实践中,通过自身的感受和体验,参与管理国家公共事务和社会事务。首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与城市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等管理活动,使学生深入社区管理中,为社区建设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又能够提高公共参与的能力。其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投诉电话等方式监督举报违法违纪行为,学生也可以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民意,并将公民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整理,向有关部门反映,真正做到参与社会服务,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事。

在学生进行社会服务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理论指导,要使学生有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的兴趣,时刻牢记教导他们在社会服务中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能超越自身权利去做法律禁止的事情,要能够使学生在社会服务中形成参与社会的意识、培养公共参与的能力,愿意为人民服务,乐于服务社会。

高中思想政治课外活动通过“活动”的优势,克服了传统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弊病,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养成社会性,在课堂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累积中厚植学科核心素养,在多样的活动中实现能力的丰富和发展。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丰富课外活动内容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超学科”来啦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