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左传》格言选粹

2020-03-15 13:29:36
工会信息 2020年6期
关键词:庄公桓公修己

治国理政

为国家者,见恶(恶人、恶行)如农夫之务去(剪除)草焉,……绝其本根,勿使能殖(繁衍增殖),则善者信矣。

——隐公六年

政以治民,刑以正(匡正)邪(邪恶的行为),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

——隐公十一年

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听,易则生乱。

——桓公二年

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僖公九年

信(信义),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

——僖公二十五年

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隐公四年

夫礼,所以整民(整饬人民的行为)也。

——庄公二十三年

不知其本,不谋(谋划)。知本之不枝(不经营枝干),弗(不)强。

——庄公六年

量力而动,其过(过错)鲜(少)矣。

——僖公二十年

天灾流行,国家代有(历代都有),救灾恤邻(邻邦),道也。行道有福。

——僖公十三年

亲仁善邻(邻邦),国之宝也。

——隐公六年

哀乐失时,殃咎必至。……临祸忘忧,忧必及之。

——庄公二十年

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宠信贿赂)章(彰显)也。

——桓公二年

解德释义

夫德,俭而有度。

——桓公二年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庄公二十四年

德义,利之本也。

——僖公二十七年

心不则德义之经(不以德义之经为准则)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音“银”,愚蠢)。

——僖公二十四年

非德,民不和。

——僖公五年

大义灭亲。

——隐公四年

多行不义,必自毙。

——隐公元年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隐公六年

修己而不责人。

——闵公二年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逸,所自邪也。

——隐公三年

无德而禄(受禄),殃也。

——闵公二年

弃德崇奸,祸之大者也。

——僖公二十四年

猜你喜欢
庄公桓公修己
秘诀胜齐国
郑庄公形象讨论
文化学刊(2018年3期)2018-03-07 20:12:35
齐桓公知人善任
经典诵读:《论语》教学案例评荐
论语小故事,人生大道理
掘地见母
大作文(2015年4期)2015-05-12 12:41:32
论语小故事,人生大道理
齐桓公现象
读者(2013年9期)2013-12-25 02:12:52
齐桓公现象
领导文萃(2013年15期)2013-08-15 00:43:51
水之有道 “道”以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