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厚棚
(南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神话能反映出初民时代的生活、思维和信仰,它具有人类童年时代的烙印。神话的出现,表示人类已经开始尝试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广西布洛陀神话是通过叙述他生平事迹来构建出文明始祖系统脉络的壮族神话,它包括对文化先祖外貌特征的幻想和描述,以及对他所生存环境的遐想与刻画,是象征男性文化的代表作之一。诸多布洛陀神话版本多以口头方式在民间流传,同时也存在于地方志、历史文献、文物中。布洛陀神话在广西流传最广,广西是壮族人口最多的省份,据考古文献资料考证,壮族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到旧石器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岭南的西瓯、骆越族就是壮族人民的祖先。在拥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广西,丰富多彩的民族特性让布洛陀神话降临在这篇热情的土地上,奥妙的神话情节让壮族历史充满了生命力。目前,在广西的右江、红水河流域等地,有关布洛陀的神话传说广为流传。[1]53-61布洛陀的品行道德从远古文明时代流传至今,他生平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后人景仰。如今,布洛陀神话的价值和功能都值得社会各界关注与研究。
人类在远古文明时代的生存记忆,一直是学术界、生命科学界苦心专研的话题。在书籍文献中,分为古文字记录与口头流传记录。在古典书籍《山海经》《水经注》中记录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后人通过这些古文字记录,可以了解民族神话的历史信息及民族文化演变的过程。诸多名垂史册的文献书籍都是根据对民众口头流传广的事物编辑而成的,作者对口头传播的内容进行梳理和记录,然后撰写成书的;其中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歇后语等,比如,有口皆碑的《汉书》《搜神记》也是借用这类做法撰写成书。古书籍或文献中,各个民族都有耳熟能详的英雄代表人物,例如,教人用火的燧人氏、创造文字的仓颉、发明农业的神农氏等等。壮族名列榜首代表人物自然是布洛陀,其中《麽经布洛陀》一书则是传承古壮族神话的一个重要载体,布洛陀是《麽经》反复出现的始祖——造物主型文化英雄人物。[2]71民间保留或流传的布洛陀神话资料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民间口传心授的神话故事,第二类是民间麽公手中的《麽经》,它是由布洛陀神话内容编辑而成的诗经唱本。如今布洛陀是研究早期文明的特别关注对象,研究人员要在极其有限的古老经书、口头民间文学资料中找出突破口,发掘古老神话的功能与价值。
从民族识别的历史角度来看,民族之间只要相信同一种文化,信仰同一个祖先,那么就可能解决大部分大群体和小群体之间的摩擦生存问题。中国的逢年过节,包括对文化先祖的祭拜与祈福,能让信仰环境统一,民众之间互相认可与信任,无形中有利于民族团结大统一。如今,神话能发掘民族性,也能体现国家文化神秘性与异域性。同理,神话叙述的内容可以加深对先祖的塑造与回忆,追溯民族源头能增强民族自信感,促进真善美和谐社会。布洛陀的存在是保证广西壮族人民拥有自己生存观和世界观的佐证。同时,布洛陀作为身份的一种象征,他能使居住在不同地方的壮族人们找到专属的身份。布洛陀精神引导着一代又一代的壮族民众走向新时代,他在民众心里拥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
一个民族尝试对本族历史进行构架与归纳时,都会参考在社会上影响范围广的特定人物或事物。布洛陀作为广西壮族地区所敬仰的文化先祖,同样有各种版本散落在这片少数民族聚集地。广西占有23.666 万平方千里,背靠亚欧大陆面向太平洋,拥有粤语、客家话、毛南语、桂柳话等多种语言,是孕育得天独厚的少数民族风情地区。语言的多样性让版本更多样化,各个地区都流传着不同版本的布洛陀神话。布洛陀有多重伟大身份,例如:“祖先”“第一神”“救世英雄”等称谓,单是对布洛陀的称呼都有十几种,将方言解释为中文的称呼有:“山里的老人”“智者公公”“抱洛朵”等。根据目前存在的文献资料,所有版本都涉及布洛陀会“开天辟地”“创造生命”“制定伦理法规”“传授知识”等神话母题。布洛陀是神圣男性先祖人物,一身而数任的布洛陀全面定义了神的含义。在民众的意识里无所不能的他开辟了一个新世界,在一些特定场景中,他运用独有的智慧来解决或是善化场景中出现的棘手问题,这个世界在他的悉心指导安排下,民众们至善至美、婚姻幸福美满地生活着。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布洛陀的高尚品德是后代人学习的典范,民族历史名垂千古的表率。
布洛陀神话的诞生、发展与传承,离不开其主人公拥有的良好的品格,他开创天地、育养万物、修正伦理纲常、以身作则、教诲后代、事必躬亲的品质,无一不体现他对社会群众的责任与担当。布洛陀自强不息地追求盛世太平,像极了中华民族的一个缩影,从一无所有到兴国安邦,一种优良的民族品德被传承。壮族人民的传统文化保存良好得益于布洛陀这个人物的形象与事迹激励民众向善。当代民族对祖先的记忆最先从族谱上开始,经过世代流传与眷注,形成一种文化自觉,在多种民族存在的今天,布洛陀神话阐述的真理有助于社会管理且具有积极向导作用。
学术界把“神话时代”定义在约5 千年至1 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是人类语言生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创造神话的巅峰时段。女娲造人、女娲补天、黄帝炎帝传说、盘古神话、布洛陀神话、姆六甲神话也都诞生在这个黄金时代。文字还没出现时,人们多将神话编成诗歌进行流传,进入文字时代后,人们便把前人流传的神话内容载入书籍当中。要了解早期的社会历史面貌,神话里留有历史印记可供后人探索。神话的内容便记录着当时的社会现象,它保留了史前文明的文化记忆。一个民族有多崇仰一个神话,那么这个神话就多真实地展露民族历史性。布洛陀神话蕴含了壮族祖先的历史记忆,布洛陀的一系列神话,让极具特色的壮族地区得以渲染,向后代展示了壮族民众的生活日常与当地的文化信仰,布洛陀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赞美壮乡、弘扬传统文化神话佳作。
如上述所说,布洛陀是男性的象征,父系社会的代表作(当然同时期也有母系社会的神话在流传,比如纳西族中的摩梭人走婚、高山族中的阿美族等等,要全面了解神话史,不可忽略母权在神话作品中的地位)。从人们对布洛陀这个父系社会代表人物的敬仰与崇拜,我们可以推测原始部落里酋长制度的遗迹,他的存在也是历史上氏族部落社会制度的旁证。现存神话中父系社会神话居多。在黄帝存在之时,我国已步入父系社会时代,父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诸多挑战。在殷商时期,母系社会重夺主权。那时父系社会虽不是主体地位,但也取得相应的进步,人类改造和支配外界能力逐步增强,社会生产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农业、畜牧业同期发展迅速。我们从布洛陀神话中的母题描述不难看出神话历史的发展脉络,笔者以布洛陀与姆六甲两类为婚姻线索,探索其中的婚姻历史细节:
第一进程,姆六甲也叫么渌甲,她是母系社会的带头人。母系社会的形成是由于当时实行的血缘婚、对偶婚,孩子出生只知道自己的母亲,而不知道父亲。妇女因抚养孩子、打理家族、分配食物等身兼多职,而得到氏族的尊重,社会地位就此提高。在母系社会期间,传造出了很多关于女性伟大的神话故事。姆六甲便是首当其冲,传说她按着自己的模样创造出了人类,也有人说姆六甲赤身裸体爬到高山上的风口处,风轻抚过她就有了身孕,孩子从腋下生出来,从此人类就开始诞生了。人们尊称她为大地母亲,世人有疑惑都会问她,她教会世人生火用火。百姓歌谣里唱到她从远处找来了水稻,带回家乡教人们种植稻谷,从此人们有了稻作文化等。
第二进程,是男性与女性共存状态,农业开始走向平稳,母系社会开始往男系社会过渡。因为社会地位的提升和文化的整合,姆六甲开始和布洛陀产生关联。口头传播导致语言上些许误差,所以很多神话说姆六甲是布洛陀的母亲。20 世纪70 年代在河池市郊岩洞中发现的古代墓葬中的一部题为《姆六甲》的古壮文手抄经中记叙了姆六甲是布洛陀的母亲。古今中外的历史上也有很多类似的版本。古希腊神话中,天神乌拉诺斯与自己的母亲该亚结婚,成为天地的主宰;中国的苗族、黎族等都有母子结婚的例子。把具有影响力的神话人物结合在一起,成功缩小了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的距离。在广西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在天地最开始的时候,世上只有布洛陀和姆六甲,他们两个因为制造一些东西意见不合,几千年下来没有说话,布洛陀因为不想和姆六甲成为夫妻抛弃了她。早期的神话揭示了男女之间的婚姻制度不稳定。
第三进程,这个阶段父系社会崛起,因社会劳动力和生产力提高,婚姻中男性地位高于女性,当时的婚姻制度已经从血缘婚演变为一夫一妻制,后代知道父亲也知道母亲,社会多以力量来决定家庭地位,男性为中心的个体家庭取代了母系社会,这一段时期,多有男性神话诞生。例如,许多神话里叙述到姆六甲怀了布洛陀的孩子,从此二人是世间的主宰。此类神话传播的微妙之处在于,人们在提起布洛陀为文化始祖时,甚少提及姆六甲的事迹。广西西部流传着一个故事,布洛陀出生在一个名叫敢壮山的地方,因受上天的指点要寻找一位善良勤劳的女子成婚,从此成为壮族地区的祖公祖母,全篇故事并未透露姑娘的任何信息。从故事的流传状况来说,父系社会地位越来越高,女性地位开始下滑。
纵观三个进程神话的内容,母系社会的代表人物姆六甲是部落里最有影响力的女性,族长、女首领都是由她担当;而布洛陀是男性权威的代表,世间万事万物皆由他安排。因为口头传播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两者结合后,姆六甲从最高神坛滑落到陪衬,这几段历程也表明了神话信仰历史的变迁,这些信仰历史对人类研究婚姻历史大有帮助。布洛陀神话见证了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时期。
神话是初民的思想反映,它源于社会生存环境与生活,是蒙昧时代思想观念的一面镜子,即使漫诞不稽、匪夷所思,但也是人类童年时代的生活与思维的反映。布洛陀虽然存在于神话中,但也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或多或少地还原了史前文明时代的真实性,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古时候的广西壮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历史风貌。
神话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民族童年时代的思维模式。神话是由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双重定义的,人类文化发展规律塑造了民族文化特性。神话体现了原始民族的生存环境、性格特点,由最初的千篇一律模式演变成独有的民族特色,最终定型为民族文化,壮族神话也是由此规律生成。一个民族能够一直活跃在社会中,并得到世人认可,那么不可否认这个民族信仰的文化,使他们能更好地与社会接轨。国家的意识形态与民族生存是共济世业,它能推动社会良性发展。调查显示,有些民族可以只信仰一个文化祖先,但有些民族信仰两个或者多个祖先,本族族谱里可以看到是因为搬迁或是逃荒等缘由来到现居地。例如历史上的“蒙古兵南侵”时期,居住在长江中下游的民众因受战争影响,大量往南方迁移到广东、广西、福建地带;又如“安史之乱”100 万人的南迁使我国南北人口第一次平衡。但是以上搬迁并不会影响民族的多重信仰。关于神灵的信仰和崇尚,是随着社会中的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不断传播、适应、发展的结果。由此可以表明,一个民族想要了解自己祖先,神话的价值就得以体现。神话是媒介,它不仅传达了民族间与周围环境关系处理状况,而且推动多种民族在同一个语境中平稳生存,使教育、文明得到长久传承。多民族与国家存亡两者看似没有关联的事物,里面却大有乾坤,所以,学者在研究一个民族所敬仰的祖先时,要论证地看待本质问题;民族属于国家,同时国家心系每个民族。那么神话作品的产生表露出来的是民族的诉求与憧憬,神话里叙述的每一件事、每一处细节都是民众关切的。同理可得,一个国家拥有多种民族性也反映出国家对多种民族的接纳与认同,更大程度上表明国家是随文化主流,是海纳百川、胸怀魄力的大国。国家发展不能没有民族特色,民族特色发展不能没有国家依托,两者相辅相成、珠联壁合。
布洛陀神话的文明价值。神话包含的文明意义给研究领域提供了思考方式。民俗学界运用神话口头传播呈现的内容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史前文明社会发展状况。当研究到文明时代的族谱源头时,神话也可以提供民族参考背景,不同的神话内容表现出不同民族特性,神话诠释了民族的独特性与共同性。例如,满族《爱新觉罗氏的族源》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天上的仙女,鄂温克族的《猎人与熊》中认为他们是猎人与熊的后代,彝族认为《虎氏族》中的虎是他们的祖先等。神灵崇拜和图腾崇拜是神话的外在表达形式,而神话是更精准、丰富、强化两者的体现。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也是神话的繁荣时期,学术界经过考究,认为壮族古代社会发展也存在这段时期。如今考古学家、民族学家以资料认定,广西右江河谷一代生存的壮族先民确实经历过原始社会神话的巅峰时期。以布洛陀的事迹为例,不仅有《布洛陀造人间天地》《布洛陀神功缔造人间天地》这类关于布洛陀是开天辟地创世神的描述,也有《布洛陀造火》《布洛陀造米》《布洛陀造牛》《布洛陀造桥》《布洛陀造屋》等与万物起源和文化发明有关的非凡业绩,还有《布洛陀的封将坛》《布罗托惩罚雷公子》这样关于建章立制或军事斗争之类的社会管理职能,等等。神话对后世的文化研究有着巨大的影响,也使得民间文学再次以崭新的面貌活跃于学术界中。比较和分析诸多神话后可得出一种模式:以布洛陀为首的历代不同文化始祖,是集才华、品质、创造于一身的“箭垛式”人物,成为日后人们“行走江湖”或是日常生活的楷模。虽然每个神话人物不一定拥有同样的情节,但是给后代留下的是异曲同工的神话作品。
布洛陀神话在叙述的方式上给予民族文化珍贵资料,也可供研究中国方言与语法进展历史。从神话中的内容可以推测出古代社会文化信息,神话中体现了很多曲折生动的情节,其中的主角人物会经历低谷、平庸、超凡脱俗的过程,比如从一个初出茅庐的新手慢慢发展成拯救苍生的救世主等情节。神话由浅入深地把文化、信仰、历史、法纪纲常概述出来,并经过漫长的时空,世代传承下来。
布洛陀对民族来源的价值。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民族都有独立的神话内容。但是受地域、方言、与邻国往来的影响,在口头传播过程中也会有些出入,所有辨别自己民族历史的时候,需要悉心梳理。广西这片热土上流传着多种版本的神话,例如,广西龙州神话内容说到,洪水过后只有一对兄妹得以生存,他们的孩子只有名字,没有姓氏,后面为了家族延续才逐渐产生了姓氏。在广西合山也有人说伏羲和芝妹是他们的祖先。为了再造人类,伏羲兄妹结为夫妻,婚后生出的孩子是一个肉团,他俩砍碎撒向人间,变成了人、树木、鱼、虾、鸟、虫,不断地繁衍。流传于广西大化的《姆洛甲叫崽女分家》中说,女始祖姆洛甲生的12 个孩子长大后分家,老大成为“布板”(壮族);老二成为“布斗”(猎人);老三成为“布哈”(汉族);老四成为“布傣”(傣族);老五成为“布淋”(渔人);老六成为“布苗”(苗族);老七成为“布星”(善种甘蔗的汉人);老八成为“布农”(壮族布农人);老九成为“布垌”(侗族);老十成为“布努”(瑶族布努人);老幺成为“布条”(瑶族)。在广西也有很多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是花的化身,“花”与“华”同音,每一个人象征着每一朵花,所以“花婆”便是在民间掌握生命主权的主人。民族的来源在不同地方以不同的方式得以定义,所以深究下去,不难发现神话所提供的线索是了解民族和他族来源的重要依据。
布洛陀神话的传统文化价值。神的地位是初民所赋予的,他们把自己不能做到却又想实现的事物寄托在神灵上,同时也表现出初民的美好愿望与憧憬。在中国,红白喜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不算陌生,而神话对今日的婚丧嫁娶民俗活动也起支撑作用。在广西,布洛陀成为各地壮族民众信仰崇拜祭祀的大神,兼有始祖神和宗教神双重身份[3]30-36,他的言谈举止跟民间活动如何举行都有偌大的联系。妇孺皆知,布洛陀为人处世公平公正,遇事泰然自若,给后代留下一大笔文明财富,使后代在为自己的未来拼搏时,以他为榜样。民间信仰神灵进行仪式活动时,都会请出布洛陀塑像或神位镇场,为确保《经书》的语言和动作准确,真正做到为族民消灾化难。布洛陀经书仍然是今天民俗学的一大宝藏,它完整地记录了各类法事过程以及日常百姓生活习俗。布洛陀对于壮族先民来说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形象存在,在他身上可以看出民众对民族和家人的期盼和憧憬,他能给予民众生存指导和庇佑人丁兴旺。信仰是一种力量,让神话能够活跃于民众生活之中,是神话给了民俗学新的视野和方向去探索最本真的中华民族文化。
神话时代与当代社会生活环境不一样,那个时代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很大部分是听天由命,依赖大自然和族群办事。随着社会文明的脚步不断前进,神话被注入许多新鲜血液,神话的题材、类型、结构日趋多样,从蒙昧时期的原生态神话演变为多元化生态神话。神话里出现的人物和情节看似不可能在今天发生,但浪漫的幻想和开拓精神体现出民族的智慧与毅力,在天地远近皆渺茫的时代获得一丝生存信念。神话中多次阐述人与自然天地的关系,侧面也反映出人类最开始从敬畏大自然到最后渴望与自然和平共处,这样的理念非常符合现代社会价值观。神话拥有宝贵的研究意义,它能为我们弘扬自身本土文化,全面地了解各民族文化的来源。神话是先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是证明中华民族独特性的文化作品。在多元化的今天,关注神话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