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飞
(中央民族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中国 北京 100081)
壮族三月三内容丰富,包含祭祖感恩、踏青游乐、聚亲会友等多种文化功能属性,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节日。历史上,各府志、县志、风俗志以及文人墨客的诗词中不乏关于三月三的记载。近年来,学界对其进行了各种考证和建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①如潘其旭在《壮族歌圩研究》中对“壮族歌圩”的历史脉络、呈现形式进行了详细阐述;何维颉撰《广西壮族三月三民俗活动侧记》一书围绕三月三寓意、含义等方面介绍了节日祭祀活动组织人、举办地点、活动流程以及活动内容等多个方面,全书围绕1980 年至今三月三节日的演变过程,提出三月三活动应成为壮族的特有标识和印记,同时经过社会、政府等多方面的努力使其越过族群和地区障碍,最终成为全民共享节日;覃桂清撰《“三月三”源流考》论证了地处岭南的广西,自秦以后与中原交往渐多,民族文化的交流及风俗习惯的相互影响也随之增多,中原“上巳节”习俗与壮族歌仙刘三姐传说相融合形成广西三月三,等等。
总体来看,以往的研究成果普遍认为三月三源于华夏上巳节,甚至把三月三笼统地归为上巳节范畴,如此一来便掩盖了壮族三月三的本质特征及当地的文化特性。如李尚励撰《广西武宁壮族三月三民俗文化研究》一文认为武鸣壮族三月三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更是人们在对丰收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敬畏下融入了祭典、诗歌、稻耕等多种古文化,同时集家族扫墓、山歌对唱、诗歌聚会、绣球招亲、制作五色糯米饭等众多民间习俗于一体的传统节日。
由于广西壮族“三月三”在历史文献和民间文书记载偏少,且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这对其起源的考证造成了不小的挑战。我们都知道,对壮族三月三起源的考证只能回到当时的历史语境才能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这当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纪实功能以及口耳相传文化传播特性的民间传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较佳的角度和思路。
三月三是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节日,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壮族三月三。其内容上融歌圩、祭祀、稻作文化为一体。就其具体表现形式而言,主要有三种。
壮族歌圩主要有节日性歌圩、临场性歌圩、竞赛性歌圩三种形式,其中农历三月三歌圩最为隆重,包含对歌、抛绣球、碰蛋等内容。明万历四十年,庆远府知府岳和声途径柳州郊外的笔记中写道:“遥望松下答歌成群,数十人一聚。其俗女歌与男歌相答,男歌胜而女歌不胜,则父母以为耻,又必使女先而男后。其答而相当,则男女相挽而去。”[1]140这种青年男女聚会对歌,即为壮族歌圩表现形式之一。男女青年在歌圩上除了对歌,还有抛绣球的习俗。《镇安府风俗考》载:“男女抛球答歌,读戏婚娶,不分亲疏,随心所欲。”[2]57这记载的便是青年男女抛绣球的习俗,是三月三的重要传统娱乐活动。2006 年,“壮族歌圩”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直流传至今。
《柳州府风俗考》载:“三月三真武诞辰,建斋设醮,或悱优歌舞,乐公鼓吹三日夜,谓之三三盛会,至期送至,群放花炮酬神。观者竞得炮头以为吉利,且主来岁之缘首焉。”[2]57“三三盛会”是元代以后盛行于岭南地区一个竞求吉利的节日。节日活动以放花炮、抢花炮为代表。明清两代,从岭南东部到岭南西部的壮族都热衷于放花炮、抢花炮,表现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渴望。
主要内容为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俗称“祭祖”或“拜山”。《嘹歌》中对于壮族三月三祭祖扫墓有所记录:“三月三,坟头插纸幡,祖坟都插遍,说三月拜山。”[3]186《柳州市郊区志》一书中提到:“农历三月初三日为‘花婆节’。家中妇人有孕,即请道士剪花安神,在孕妇房中床头供‘花婆神位’,……旧时壮族人家此日安排较为隆重的祭祖活动,后渐与清明祭祖合一。”[4]174这说明祭花婆和扫墓是过去柳州地区的壮族在三月三的活动内容,这种活动一直延续到花婆祭祀典礼隐没,于是他们的扫墓活动就安排在了清明。现广西左右江流域仍开展扫墓活动,桂中则有祭花婆、真武帝的活动。
在壮族聚居地区,长期流传着与三月三相关的大量民间传说,这些民间故事与壮族人民的稻作文化生活联系紧密。“稻作文化”在姜彬《江南民俗与稻作文化》一书中被全面定义:“不仅包括了利用自然科学和历史考古学研究古代水稻的起源、流转以及技术问题等多方面,还囊括了水稻种植对于民间生活习性的改变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稻作对于耕种区人们的脾性、文化态度等方面的影响。总而言之,‘稻作文化’指的是由于水稻种植衍生出的所有方面。”[5]7在现代文化社会中,“稻作文化”则以一定的思想观念被认识和反映,并催生出观念性文化,与其密切相关的民间传说便是这种观念性文化的载体。通过整理,这些民间传说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祭祖扫墓,二是歌圩集会,三是神灵崇拜。
清道光年间《端州小纪四卷 》卷一记载有这样一则传说:
昔有温氏媪者,端溪人也。居涧中,捕鱼为业。忽于岸侧遇一卵,其大如斗,乃归置器中。经十许日,有一物如掌,长尺余,穿卵而出。媪因任其去留。稍长,即能入水捕鱼,日得十余头。再长,得鱼渐多。常游波中,潆洄媪侧。媪后治鱼,误断其尾,遂逡巡去,数年乃还。媪见其辉光炳耀,谓曰:“此龙子也,今复来。”因得之蟠旋游戏,亲驯如初。秦始皇闻之,曰:“此朕德之所致。’诏使者以赤珪礼聘媪。媪恋土,不以为乐。至始安江,去端溪千余里,龙辄引还,不踰夕,至本所。如此数四,使者惧而止,卒不能召媪,殒葬于江陵。龙子常为大波至幕侧,萦浪搏沙以成坟。土人谓之掘尾龙,南人为船为龙掘尾,即此也。[6]2
与此类似的还有流传于广西上林等地的“特掘”传说:
很久以前,在村子里生活着一个善良的老妪,她没有子嗣,独自生活,有一天救助了一条濒死的小蛇。小蛇痊愈后不愿和老妪分离,老妪便告诉小蛇人畜有别,并且人没有尾巴,如果小蛇想要留下来就必须斩去它的尾巴,小蛇为了留下来就让老妪斩去它的尾巴。被斩去尾巴后的小蛇就被村民称为“特掘”,“特”在壮族文化里代表男性的含义,“掘”在壮族文化里表示短尾巴。同时老妪也被村民称作“乜掘”,“乜”是壮族文化中“母亲”的表达。从那以后,老妪就把特掘当作自己的孩子对待、抚养。后来,老妪年老离世,村民们把老人埋葬后,对小蛇说:特掘呀,乜掘平日里把你当作她的孩子,现在她离开了,看你怎么尽孝了。小蛇特掘似乎明白了村民们的意思,眨了眨眼睛,顿时狂风大作,雷雨交加,待村民们回过神来,老妪的灵柩和小蛇已经在大明山的山巅了。那时正是三月三前后,再后来每年的三月三,大明山附近都会雷雨交加、狂风大作,当地的村民们就认为是特掘回来扫墓拜祭乜掘。从那以后三月三便成了壮族人民传统祭典扫墓的日子。[7]357-358
以上两则民间传说大同小异,后者明显是前者的流变。两则传说都涉及蛇、风雨雷电天、以及孝道和扫墓等母题。对这些母题进行细致的探究会发现,它们均与岭南“稻作文化”相联系。
1.母题之一——蛇。《说文解字》中记载:“闽,东南越。蛇种。蛮,南蛮,蛇种。”[8]17“蛇种”,即信奉蛇图图腾的民族。《说苑校证》载:“……,是以剪发文身,灿然成章,以像龙子者,将避水神也。”[9]302《汉书·地理志》云“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应劭曰:“(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像龙子。故不伤害也。”[10]1405从这些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在古代,龙、蛇的界限模糊,往往蛇即指龙,龙就是蛇。在传说中,一开始龙并没有和雨水联结,到了明代,汉文化中关于“龙主水”的观念传入壮族地区后,龙就成了主宰雨水的神灵,故第二则传说中有了每逢三月三前后,大明山地区出现极端天气,暴风雨或者下冰雹,当地的人认为是特掘回来扫墓祭拜他的妈妈这样的说法。
2.母题之二——雨水。广西壮族的传统生产生活,以农为主,兼之渔猎,工商较少,其中水稻种植是其最重要的生产活动。在壮族先民的水稻种植结构中,主要以自然降水的望天田为主。《岭外代答》云:“深广,旷土弥望,田家所耕,百之一尔。必水泉冬夏常注之地,然后为田。苟肤寸高仰,共弃而不顾。其耕地,仅取破块,不复深易。乃就田点种,更不移秧。既种之后,旱不求水涝不疏决,既无粪壤,又不耕耘,一任于天。”[11]146《嘉靖钦州志》载:“乡村之民务劳作,然皆不粪不耘,撒种于地,仰成于天,仅水稻一种,诸谷不植,故所获不厚。”[12]29可见,在当时的生产技术条件下,该地区种植水稻的方法主要还是原始的刀耕火种,水稻生产仍只有播种、收获两个简单环节。而根据史书记载可知早在汉朝时岭南人民就已经使用牛耕,这说明岭南地区的区域性发展不平衡,在发展稍落后的地区,水稻种植仍仰成于天,雨水是该地区壮族稻作文明的决定性因素,且两则传说中的雨水均是在扫墓祭拜中产生的。
3.母题之三——伦理道德。两则传说均提及每逢三月三龙(蛇)“掘尾龙” “特掘”就回来为养母扫墓,壮民们后来便把三月三定为扫墓节祭拜祖先的节日。究其原因,壮族对“孝道”非常重视,在古代社会,壮族人民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下,土地对其性格形成产生着极大影响。费孝通说:“……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13]21无论是狩猎时代还是农耕时代,广西壮族作为当地土著民族,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使他们形成了恋土情怀,他们安心扎根于稻田,家庭观念强,易形成“天大地大家最大”的观念。这就使得他们在劳作中不忘本,时刻记挂着祖先,这说明了稻作文化对塑造和传承传统美德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可知,祭祖是壮族三月三的重要内容。在广西壮族地区,春天开耕之前家家户户会准备三牲①、五色糯米饭、鸡蛋、米酒和众多纸祭品祭拜祖先,主要是为了表示对祖先功绩的崇敬,同时也祈求祖先保佑一年风调雨顺,无虫无灾,有个好收成。这充分体现了壮族三月三与稻作文化的密切关系。
《道藏·洞神部恼天上帝启圣录》《道藏·洞神部真武本传神咒妙经》《历代神仙通鉴》《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书中都记载了玄武帝君“岁建甲辰三月初三日庚寅午时,产母左胁”,故三月三便成了“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的寿诞。在《搜神记》卷二中,也有关于“玄天上帝三月初三日生”这样的记载。明初朱权在《续道藏》第三十六册《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下卷《朝修吉辰章》中也称:“初三日,荡邪之日,北方镇天真武诞生”,元末明初《玄天上帝启圣录》、明中叶《诸神圣诞日玉匣记等集目录》所载基本相同。
以上记载显示,“三月三”是真武大帝②的诞辰。明朝是真武信仰的鼎盛时期,真武大帝的祠庙(宫、观、殿、堂、阁)基本遍布天下,集中于北京、南京、湖广、晋、辽东、江浙、岭南、闽台等地。广西地区是当时明帝国之 “西南会府”,建有若干真武祠庙宫观,且香火绵延。如元天历三年于桂林府叠彩山碧霞洞修建的庆真阁、明于桂林府靖江王城独秀山顶修建的玄帝祠(玄武阁),以及明万历年间修建于平乐府昭平县恩来里北陀城的真武庙等。其中,《广西通志》记载“真武宫在县北,为祈雨所”[14]27,这里说的是广西桂林府阳朔县的真武宫。除了修建真武祠庙之外,广西桂林地区还存在一些未形成专门祠庙规格的真武信仰元素。徐霞客于清崇德二年(1637)四月周游考察广西桂林,“于靖江王府前甬西南街市一商铺阁楼见到中层供真武像”[15]97。由此可知,广西地区的真武崇奉在明末就已成为一种民间神灵信仰。
就宗教学理论而言,真武崇奉大多出于实用主义。真武大帝是专掌司水之神,主要功能即主管降水。《后汉书》载:“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16]502在古代,龙也有降雨的作用,那么真武大帝与龙之间可能就存在某种联系。“盖龙之为龙,方其旱也,固奋然升天行雨以显诸仁; 及其涝也,则又幡然蹈海潜渊以藏诸用。行雨者,致水也;潜渊者,伏水也。然则水也者,龙之所以神其变化者也。而真武者,则又专位乎北,而为司水之神也。龙既不能外水以自神,水又必由真武以神其主。大哉青龙,吾知其不能不降于真武矣”[17]18,这说明龙属真武帝管辖。《陶山诗录》载:“真武为元冥,职水位居北。春阳旱且乾,云霓望孔棘。匍匐向元宫,卜珓喜动色。云行雨施字,分明见副墨。是时开朝暾,晴空净如拭。”[18]33这描绘了百姓在干旱时节前往真武祠虔诚地祈雨的场景,百姓祈雨前的忧虑与降雨后的喜悦跃然纸上,也反映出真武神的灵验与恩惠。
如此看来,祈雨是广西壮族百姓信奉真武神灵的重要原因,更是民众在神灵祭祀中注重神灵实用性的表现。明清两朝,百姓尤为信奉这一神灵,故真武祠、庙遍布岭南。进一步深究壮民祈雨之缘由可知,在看天吃饭的农耕社会,壮族作为一个稻作民族,水稻对水需求严格,多则涝少则旱,故真武神祈雨无疑是稻作文化的产物。
相传,过去有一被唤为刘三姐③的“歌仙”,口齿伶俐,擅长借山歌赞颂劳动与爱情,揭露丑恶。当地恶霸斗不过她,就在三月初三把她害死,后人在刘三姐遇难这一天聚会唱歌三天三夜,之后形成了歌节。历史文献对三月三歌节亦有记载,《古今图书集成》提到“跳鬼酬赛”,这是一种秋后活动,在一年耕种之前对鬼神许下斋醮,而秋后聚会唱歌。除此之外,太平府壮人还会于三月歌唱,男女互相答和以兆丰年。清末,壮族诗人韦丰华赋诗《廖江竹枝词》描绘三月三歌节盛况:“春风酿暖雨初过……三三佳日好花多……忽漫歌声风外起,家家儿女靓新妆……贯耳花歌行要答……行乐及时须尽兴,过兹十日又田功。”可见广西三月三歌节遍及城乡,热闹非凡。
以上记载涉及“劳作”与“丰收”主题,说明壮族三月三歌节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有个“好丰年”,且从时间上看,三月三正是广西壮族农忙前夕,故三月三歌节最初应该是源于壮族先民稻作农耕的生产周期和生活节奏。年初求丰收,在投入春耕农活前尽兴娱乐,为春耕鼓足干劲。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三月三歌节才逐渐演变成青年男女进行社交和各种民俗活动的综合性节日。从这个角度看,壮族三月三歌节仍可以看作稻作文化的产物。
“上巳”原指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最早出现于西汉《韩诗》学派著述。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魏晋以后,上巳节时间改为阴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其内容丰富多样。
《太平御览》引《韩诗外传》:“溱与洧,三月桃花水下之时,众士女执兰祓除。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日,此两水上招魂,祓除不祥也。”[19]528这说明招魂续魄是先秦时中原上巳节习俗,他们认为手持兰草可祛除不祥,带有一定的宗教性。
宋吴自牧《梦粱录》记载:“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水,倾都禊饮踏青,亦是此意。”[20]146从中不难看出,上巳节是上流社会的盛大宴会,参加游宴的官员按照官职高低有序就座,皇帝与臣子的感情在此中也会得到进一步交流。
《世说新语》第二十五记载:“郝隆为桓公南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升。”[21]432永和九年王羲之于会稽山阴举行的兰亭诗会,便是上巳曲水流觞谱写的一段佳话,《兰亭诗序》正是这一诗会的产物。
《周礼·地官·媒氏》:“禖氏掌万民之判……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无夫家者而会之。”[22]511-513由这一记载得知,古代高禖祠祀即男女聚会求子之风俗,上巳节成了偶合生子的佳节。由此看来,壮族三月三与中原上巳节存在本质区别。
1.节日对象上,上巳节更多情况下属于文人与上层社会的活动,并未普及民间。如“唐朝赐宴曲水”,参宴之人多是朝廷官员,且能够参加上巳节宴会的官员都有一定级别。“曲水流觞”是文人雅集宴饮之活动,文人聚集进行吟诗作对,也并未流传至民间百姓,这种官方雅宴也赋予了上巳节某些官方性和阶级性。而壮族三月三则是一种大众性的民俗民间活动,是全民狂欢之日,这种普及性又使其带有大众性和民间性。如广西武宁三月三歌圩,“家家儿女亮新装”等。
2.节日性质上,前者带有明显的早期信仰,甚至是巫术性。如招魂续魄、女巫用香薰草药沐浴以祛除不祥表现出的生命信仰与巫术性。除此还有临水浮卵这种水上活动,将煮熟鸡蛋置于河水中,任其浮动,拾到者食之可孕育生命。显然,这属于较文明的孕育巫术,但仍具有巫术性。而后者则倾向于宗教性,此处的宗教主要指道教。如散布于广西各地的真武祠庙,真武神在道教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各种考古资料显示,道教传入壮族地区的时间最迟为南朝,在广西壮族地区道教思想深入人心。又宋代以后,真武神在一国祀典体系中位列 “神祀”,因而被赋予“宗教—宗法”的双重色彩,这也使得壮族三月三具有某种礼仪性。
3.节日功能上,前者主要是祭祀、求子等,而后者主要是求雨、庆丰收、娱乐等。甲骨文和金文已证实,上巳的“巳”即“子”,又古“上”与“尚”通用,故上巳节即求子之节日,由此可见,祭祀高禖是中原上巳节最主要的活动。而壮族三月三虽也有祭祀内容,如祭祀龙母、祭真武神,但是它最终是为达到求雨之目的。三月三的娱乐性主要体现为歌节中的对歌、抛绣球、碰蛋等习俗,但歌节是为庆丰收,归根结底仍是稻作文化的产物。
4.表现方式上,二者的习俗内容中都含有祭祀、婚恋、求育主题,但是具体的表现方式却各具特色。上巳节中有“会男女”之风俗奇特,并非男女简单相会,而是在节日中野合。此风俗大抵源自野合群婚,是一种氏族时期的季节性婚配。而三月三的婚恋习俗主要是倚歌择偶,壮族青年男女在歌圩节盛装出席,对歌令舞,寄托对爱情的向往。再如上巳节的高禖祭求育与三月三抛绣球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都是为了求育等。
通过比较发现,壮族三月三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有其地方特性,其起源具有独立性,并非中原上巳节的单纯流变。当然,这与后来随着壮汉文化交流,壮族三月三与中原上巳节在内容、形式等方面互相影响,有些甚至逐步趋同的历史现象并不冲突,且也是历史事实。
从祭祖扫墓传说,到神灵信仰传说,再到歌节传说,无一不与稻作文化相联系。可以说壮族三月三源于壮族历史悠久的稻作文化体系,并非中原上巳节的简单流变,而是自然生态环境与壮族文化精神长期互动的产物,是壮人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民族心理特征及气质风格的文化载体。综上所述,小农经济下的原始农耕种养形式催生了壮族三月三的诞生,其中水稻农耕最为关键。国外知名学者直江广智在书中提出观点称:“水稻的栽培强化了时节的规律感,根据这样的规律,一年被分成若干时节,这样的时节便形成了主要的岁时节令。”[23]7-10+37广西壮族在三月三举办的祭祖等活动正好就是这一规律的最好体现;壮族人民形成的关于春祈、秋报为节令的农耕稻种生活也正是对应于前文提到的人们根据生产生活形成的生产性节令中的春种和秋收规律。由于节令的普适性,壮族人民不仅将其运用于稻田耕种,更是贯穿整个农事活动,因此二十四节气就决定了稻作的选秧、育秧、栽种,随着时间的推移到求雨、锄草、除虫害,再到最后的收割、归仓、尝新、过年,每一个节令都会有相应的祭祀仪式和祭祀悼词,完整的稻作节日链正是在这样的祭祀活动中形成的。由于自然因素及人们对丰收的渴望等原因,因此祭祀活动中的祭祖祈福和祭神祈雨就成了稻作节日链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并且因为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性,它有其自身的文化独立性和地方特性。
壮族三月三作为稻作文明的一个节庆礼仪,它伴随着稻作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慢慢积淀而成,是稻作文明的产物。同时,它又体现着稻作文化的特点,并推动着稻作文化的发展,证实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真理性,即生产方式决定文明类型,生产方式制约着物质文化,最终作用于精神文化。也就是说因为壮民不满足于现实水稻种植条件,而在有限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条件下,只能仰成于天。
壮族三月三作为稻作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阐释了壮族以稻作文化为中心的民族文化体系特征。无论是对土地、龙蛇的崇拜,对雨水、天雷的认识,对神灵的信仰,又或是对道德伦理观念的思索,都是起于稻作,又归于稻作,为我们揭示出稻作文化的深层内涵。它完美地将壮族“上为天公、下为地母”的民间传统信仰、“天公地母人本”的世界观以及“天地人和”的生态文明观结合在一起,展示了稻作文化里天、地、人之间的存在状态,反映了壮族“天人合一”的根本观念。在此核心观念下,壮族地区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特点的三月三,三月三也由此成为壮族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
注 释:
①“三牲”在壮族文化中通常指的是猪、鸡、鱼。在壮族人民的农耕生活中,鸡和猪是每家每户都会圈养的家禽,同时也是常见的食物。为表达对神灵和祖宗的至诚之心,祭祀使用的祭品正是取自这些亲自圈养的家禽。
②真武大帝最初是远古部族首领颛顼的辅助神兽玄武,后来成为镇守人族大地北方的帝君,因此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四方神之一的北方之神;由于在民间影响较大,帝王推崇,故而又被称为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荡魔天尊等。
③“刘三姐”是我国第一部音乐故事片的主人公,影视推出后在民间备受推崇,具有较大影响力。由民间传说到真实历史人物的过渡,再从历史人物到民间故事的延伸,关于刘三姐的传说故事数不胜数,但是本文的研究内容重点不在于“刘三姐”这一历史人物的真实性,而是通过民间故事、历史文献资料等,探讨其与三月三的联系。
④魏晋之时,上层社会流行一种风雅的上巳节游戏。一班文人墨客,选择一处风雅静僻的所在,各自安坐于潺潺流淌的曲水岸边,然后有人把盛有美酒的杯子放入上游水中,让酒杯顺流而下,酒杯停在谁的面前, 谁就取而饮之,并赋诗一首。王羲之著名的《兰亭集序》就是这一游戏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