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启发式问题,培养物理探究力

2020-03-15 09:39:22山东刘淑庆
高中数理化 2020年6期
关键词:自感灯泡线圈

◇ 山东 刘淑庆

在物理教学中,所谓启发式问题就是能够引导学生去猜测、观察、体验、思考的物理问题.基于启发式问题的教学方法以物理问题为抓手,通过问题来发展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

1 用启发式问题指导学生去观察物理

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高中生要想学好物理,必须具备较强的观察力.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问题时,要巧妙运用启发性问题,引领学生去观察、体验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例如,教师在“互感与自感”一课的课堂设计中,应先引导学生对电磁感应知识进行复习,让学生回顾电磁感应现象,之后引入新知识教学.结合教材中的电磁感应图例、实物连接图,让学生仔细观察与线圈串联和不与线圈串联的灯泡的明暗变化,并设计问题:当开关闭合瞬间,两个灯泡将会怎样?当开关持续闭合时,两个灯泡又会怎样?开关断开的瞬间,两个灯泡会怎样?三个问题,正是从电磁感应知识入手,让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去发现问题,去探索开关闭合时,两个灯泡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然后,结合所观察到的现象,让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两个灯泡出现不同现象,与线圈串联的灯泡缓慢变亮或缓慢变暗,而不与线圈串联的灯泡则没有这种现象,这与电流的变化有直接关系,说明线圈对电流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真实的物理现象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物理知识.

2 利用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善于运用物理实验,设计启发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实验,既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又发展物理探究思维品质.例如,在学习“断电自感”实验时,教师可以在实验设计前,提出如下问题:对于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只要断电,灯泡就会闪亮?如果是,请通过实验来验证.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该问题就是围绕“断电自感”提出的.教师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热情,让学生静心地去思考这一问题,并通过实验观察得出相应结论.学生还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断电自感现象”,对线圈电阻和灯泡电阻是否有一定要求.为此,我们可以分别设置线圈电阻大于灯泡电阻、线圈电阻小于灯泡电阻、线圈电阻等于灯泡电阻三种情况,让学生观察“断电自感现象”.由此,让学生清晰认识自感现象,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而得出结论.同时,启发式问题的设计还能结合实验过程,引领学生从数据分析中归纳总结物理规律.实验探究不仅要检验实验原理,懂得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及实验探究步骤,还要掌握实验方法,对实验结论做到灵活运用.如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该实验所需器材有:带滑轮的长木板、小车、气垫导轨、打点计时器、夹子、秒表、钩码、光电门、细线等.在设计实验前,要结合实验中测量的物理量,制作实验表格,记录“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等数据,为后续分析数据创造条件.教师提出启发式问题:如何粗略估计加速度与力、质量的数量关系?结合数据如何反映a-F、a-m 的关系?如何确定a-m 关系?曲线能否反映二者成反比?在分析实验数据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数据绘制相关物理量关系图象,对照图象分析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最后得出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与外力成正比的结论.

3 借助启发式问题关注学生发散思维的养成

发散思维是研究物理问题、培养物理逻辑思维的重要保障.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问题的设计,了解学生学情与认知经验,借助启发式问题,渗透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发展学生的物理能力.如在学习“曲线运动”时,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素材,以视频展示物理现象,结合启发式问题完成课程导入.例如展示切割机切割钢管时火花飞溅的场景;展示游乐场摩天轮转动的视频.观看视频后,教师引出启发式问题:转动的钢管和运动中的摩天轮做什么运动?它们各自的速度方向是怎样的?通过学生自己讨论与归纳,得出结论:二者都是做圆周运动,速度方向就是该点的切线方向.由此,引出“曲线运动”概念,让学生了解曲线运动的特点.之后,教师再设计以下启发式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做直线运动,有的物体做曲线运动?如何控制物体的运动轨迹?由此实现“曲线运动探究”向“曲线运动条件探究”的教学过渡,为学生展开拓展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用启发式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探究物理问题,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自感灯泡线圈
“灯泡”诞生记
基于LSTM的汽轮发电机线圈的早期异常检测
大电机技术(2022年4期)2022-08-30 01:38:30
灯泡创意秀
快乐语文(2021年36期)2022-01-18 05:48:54
对自感现象的探究与思考
可拆分式线圈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点亮小灯泡
点亮小灯泡
家教世界(2020年1期)2020-03-07 04:57:30
超小型薄壁线圈架注射模设计
模具制造(2019年7期)2019-09-25 07:29:58
例谈《互感和自感》的教学设计
对一道自感图像题的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