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公安机关警务实战化水平提升研究

2020-03-15 09:20张怀学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警力警务公安机关

刘 枧,张怀学

(1.贵州警察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2.贵州省公安厅,贵州 贵阳 550001)

警务实战化,是推进建立现代警务机制的核心内容,也是提升公安机关打防管控能力水平的重要举措。警务实战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直接影响公安机关保卫国家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能力和水平。近年来,贵州省公安机关探索建立了“犯罪实时控制机制”,助推警务实战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作者结合近期贵州省公安机关工作的实际情况,就如何提升贵州公安警务实战化水平进行了思考,形成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一、贵州公安机关警务实战化水平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流、车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不断加大变快,社会治安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动向,传统的警务模式与当前治安形势不适应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一)警务指挥体系不流畅

当前,由于受历史行政区划职能转变的影响,主要是批撤地建市、自治州,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均呈现出机关化倾向,缺乏扁平化指挥工作机制,110指令层层传递,效率低,遇事难以快速反应。指挥决策、警令传递、警力调动、现场处置缺少情报、科技、警力的有效支撑,难以实现问题在第一时间解决,事态在第一时间控制的目标。

(二)警务应急响应不快捷

犯罪实时控制机制试点以前,贵州省各级公安机关均延续着传统的“有警出警,无警备勤”工作模式,应急响应严重滞后。一是派出所人少事多,接到报警后,值班民警临时组织出警,速度慢。二是卡点没有常备警力,有事临时抽调警力,集结速度慢。三是卡点警力来自不同部门,装备不全,经验不足,缺乏默契配合,处置不规范。四是街面没有常态化的处于工作状态可供扁平化指挥的巡逻力量,遇见突发性重特大案(事)件时,不能第一时间接处警、化解矛盾、平息事态、高效处置。譬如:黔西“8.11”事件和安顺“7.26”事件,就是因为前期110接处警处置慢、效果差、时间长引发的。沿河“3.24”特大盗窃案中,对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等人堵截时,就因警力不能按时到位,失去最佳抓捕时机。

(三)公安机关打防管控脱节

当前,贵州公安机关最大问题是基层基础工作薄弱,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的原因是社区警务工作不落实。社区民警、刑侦民警参与派出所110接处警、值班备勤,每天工作处于高负荷状态,基础工作做不好,侦查破案也做不好,经营性打击开展困难。以毕节市某城区派出所为例,全所民警24人,每日110接警100余起,民警要值班、接处警、消化矛盾纠纷、侦查破案、处突维稳、安全保卫,工作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打也打不好,防也防不住,管也管不好。

二、贵州公安机关警务实战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2013年以来,贵州省公安厅在全省部署开展了犯罪实时控制机制建设工作,并在贵阳市、遵义市、黔南州等地公安机关进行试点。经过试点单位的探索实践和黔南州现场会的大力推广,犯罪实时控制机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指挥体系逐步建立效能提高

市(州)、县两级实行“错位建设”,着力打造“情指一体化大厅”。在市(州)局注重掌控重点人员管理,督促情报线索流转,强化不稳定因素跟进,指挥重大案(事)件处置,支撑联动县市指挥中心。整合情报、国保、技侦、网安、治安、刑侦、禁毒等警种技术资源,在“1.13”专案、全国两会安全保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县市推行指挥、图侦、情报、行动合成作业,突出情报精确指导下的扁平化指挥、科学化防范、实时化打击。目前,都匀、瓮安、龙里、福泉、长顺等地已建成集“三台合一”、350兆通信、“天网”远程监控、PGIS警用地理信息等多系统合成共享的扁平化指挥平台,该平台也即将在其余县(市)新业务用房中投入使用。据不完全统计,随着新指挥体系的运行,警务效能提升了近30%。

(二)出警快见警高防范密

按照“布警网格化、巡处一体化、处警规范化”的要求,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投入巡逻警力1553名(含辅警),接处警车辆133辆,以5分钟出警距离为半径划分巡区72个,推行“四班三运转”24小时不间断的网格巡逻,完善了“有警接警,无警巡逻,动态备勤,先期处置,归口移交”的工作制度,确保警力第一时间投向案件高发时段、防范薄弱地段,构筑了全时空网格化社会面巡防体系。通过运行,全州城区接处警时间提升至3分钟左右。2013年以来,全州12县(市)182天实现两抢“零发案”,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能力明显提升。

(三)打击更加有力和有效

以都匀为试点,建成一级责任区刑警队2个,瓮安、福泉、惠水、贵定、龙里、长顺各建一级责任区刑警队1个,其余县市完成了二级责任区刑警队建设任务。已建成的一级责任区刑警队效果明显,2019年以来侦破案件1152起,承担了辖区70%以上的刑事案件侦破任务,专业化的打击确保了社区民警专职化的深入推进。

(四)基础工作更夯实

在接处警规范化、侦查破案专业化的基础上,黔南州20个城市派出所,建立一区多警、一警多辅的专职社区民警队,明确专职民警236人,专职辅警382人,将社区民警实有人口动态管控,情报线索收集,行业场所管理等职责纳入“四级一网考”,社区民警充分发挥“针尖效应”,深入社区组织和带领群众开展自防自治,从源头上摸排、化解矛盾,修复党群、干群关系,筑牢了执政根基。为防止因全省乡镇“撤并建”工作可能出现基层组织弱化,产生防控“真空”“盲点”的情况,黔南州在龙里县探索推行“驻村警务”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州推广。目前,黔南州按照“龙里模式”派驻“驻村警察助理”290名,并已初显成效。社区民警专职化及“驻村警务”的深入推进,带动了基层社会治理多元化局面的形成,黔南州共建立群防群治组织367个,5400余人参与到日常巡逻守护工作中。2019年以来,黔南州“两抢一盗”案件发案同比下降19.65%。

(五)警务运行机制更加合理

接处警规范化、侦查破案专业化支撑了社区民警专职化,推动了社会治理多元化。黔南州派出所推行了三种勤务运行模式。20个城市派出所推行“一队两室”,即专职社区民警队、综合情报室、警民联调室;96个城镇派出所推行“两队两室”,即巡防办案队、社区民警队、警民联调室、综合情报室,将打击、防范、服务与社区警务并重、并行、并促,突出以“三巡一体”为重点的社会面巡防、巡查、巡逻工作。127个农村派出所按照“一包到底”的勤务模式,主要围绕维护基层政权稳定,服务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组织群防群治三个重点,动态收集社情民意。社会治理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各类不稳定因素源头化解、治安问题源头防范,推动了社会治理多元化。

三、贵州公安机关警务实战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方法

犯罪实时控制机制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贵州省目前的建设情况看,还不同程度存在着对犯罪实时控制机制建设认识不清、重视不够、方法不当、措施不实等问题,从而导致出现街面警力合成作战不够、警力资源使用不够科学、指挥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亟需进一步提升对街面治安掌控能力。对此,必须从资源整合上出发,从优化机制上入手,建立统一指挥、资源共享、高效运转、合成作战的街面警务新机制,以不断适应街面治安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新要求和新期待。

(一)强力推进扁平化指挥体系建设

强力推进以“情指联动”为重点的信息化共享平台和扁平化指挥体系建设。各级公安机关要立足“大数据”应用创新,依托“云计算、物联网”技术,按照“强度整合、高度共享、深度应用”的要求,做实信息采集、做优数据聚合、做强研判应用,最大限度地汇集整合、共享利用信息数据,实现基础工作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全力支撑情报研判与警务实战。在各级公安机关指挥大厅设置110值班接处警、实战指挥、视频调度、情报研判、网上巡逻等功能区,确保指挥中心接警后能迅速通报警情和指挥调度,有效利用系统资料和视频截图等进行后台分析研判,并将研判结果实时向街面警力发布,为一线警力提供及时、准确的情报信息支撑。升级改造“三台合一”指挥系统、350兆通信系统、卫星定位系统、PGIS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整合利用当地“天网工程”、交警部门路网监控平台和社会视频资源,提高对犯罪嫌疑人员和车辆的实时控制,配发110接处警单兵终端和具备警情接收、反馈和图像实时传输等功能的移动警务终端,为实战提供科技支撑。构建以指挥中心为龙头,专业接处警队伍、专业侦查力量为支撑,按职责、分批次合成作战、精确打击的指挥体系。情报部门依托网络平台将情报线索流转给专业警种开展二次研判,专业警种依托自身资源对研判指令同步上案开展侦查,查明对象后及时组织抓捕,抓捕后及时跟进审查,扩大战果,最终实现对违法犯罪的精确打击。

(二)强力推进接警处警规范化建设

强力推进以“巡处一体化”为重点的接警处警规范化建设。优化城区特(巡)警大队警力配置,调整其职责任务,主要负责巡逻防控、110接处警、群体性事件处置、重特大案(事)件的现场处置等职责。各特(巡)警大队可在大队内设突击队,承担突击攻坚任务,特(巡)警大队其余警力按民警和辅警混编的方式编为数个勤务中队,实行网格化布警,巡处一体化。构建从县(市、区)公安局到派出所社区的二级巡控体系。各县(市、区)公安局特(巡)警大队按最小作战单元分为数个小组,采取“四班三运转”的轮班制,屯警街面开展要害部门控制、主干道武装巡逻防控、110接处警。派出所社区民警组织治保力量对重点时段、重要地段进行警力叠加巡逻和特(巡)警必巡线外巡逻。按照有警处警,无警巡逻的要求,强化社会治安动态管控。根据各级指挥中心每日警情通报或有关情报分析研判开展有针对性的主动贴靠、主动盘查、主动防范。通过巡逻盘查,发现、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预防恶性案件的发生。党、政、军要害部门案(事)件,重大群体性暴力犯罪案(事)件,暴恐、涉枪、涉毒等刑事案件,各类自然灾害及有人员伤亡事故等为一类警情,由特(巡)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先期处置,规范现场保护,防止危害扩大;一般刑事案件、无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辖区内纠纷及其它无需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的为二类警情,由指挥中心将警情转交刑侦、交警或派出所前往处置;非警务求助及归属其他政府部门责权范围的为三类警情,通报相关部门前往处置。通过警情分类处置,科学调度警力,提高街面见警率。

(三)强力推进侦查队伍专业化建设

强力推进以“提高打击破案能力”为重点的侦查队伍专业化建设。县级公安机关城区责任区刑警队按一级标准建设,配齐配强城区责任区刑警队警力,完善责任区刑警队工作机制。责任区刑警队对辖区刑事案件统一立案、统一勘查、统一录入,实行“侦查、技术、情报”同步上案,整合刑事侦查资源、同步支撑侦查破案。按照“1分钟现场处置、5分钟增援到达、10分钟县城封控、30分钟大中城市封控,60分钟全省联勤联动”的目标要求,以城市案发地为封控圆心,以限时路径为半径,以PGIS警用地理信息平台和卡口系统为依托,以限时封控、高效处置为手段,第一时间发现可疑目标、第一时间查获可疑对象、第一时间抓捕犯罪嫌疑人。紧紧围绕“体系化、规模化”“打深、打透”系列犯罪的目标,对跨区域系列、团伙刑事案件实行由相关警种统一组织侦办,案件如实登记,现场勘查“一长四必”,省、市、县三级情报研判,线索层报,侦查经营,落地查证,整体移诉制度。充分发挥技侦、网侦、图侦等实战部门专业研判的优势,综合研判与专业研判有机结合,实现情报引领、精确打击。建立刑侦、技侦、网安、图侦+情报同步上案机制,有效整合侦查资源,构建整体联动的合成侦查工作机制,实现从“由案到人”向“由人到案”“由物到案”“由线索到案”的转变。

(四)强力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建设

强力推进以“一区一警”和“一村一警务助理”为重点的社区民警专职化建设。在城市、城镇(县城驻地)坚持实行以“一区一警”为主的社区警务机制。城市、城镇派出所已经划分的警务区和建立的社区警务室至少配备1名专职社区民警和2名辅警。社区民警不再承担110接处警和破案任务,主要职责是管理实有人口、收集情报信息、组织安全防范、加强治安管理、实施消防安全管理、服务人民群众。把“标准地(住)址信息采集、实有人口信息采集、可防性案件控制、重点人口动态管控、流动人口治安管理、行业场所治安管理、排查发现及时化解提前处置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等纳入社区民警考核内容,落实社区民警基础工作责任与服务侦查破案同功同奖。在农村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照“人员本土化、队伍专职化、职能多元化、身份合法化、管理规范化”的要求配备村级警务助理,在派出所领导下负责社会信息收集、治安防范、交通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服务群众工作,将警务助理打造成为农村的“消息树”与“烽火台”。

(五)强力推进社会治理多元化建设

强力推进以“特殊人群管控”为重点的社会治理多元化建设。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社会管理、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多元化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社会力量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完善实有人口信息分类分级管理,对涉稳、涉恐、涉毒、逃犯等具有现实社会危害性的人员,严防死守,保持高压态势;对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等重点青少年群体加强帮教工作。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扎实抓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阳光工程”,配合有关部门抓好抓实救治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安宁工程”,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吸贩毒特殊人群和社会闲散问题人员回归社会的“回归工程”,全力救治艾滋病患者的“红丝带工程”,教育、感化、帮教、挽救严重违法青少年的“育新工程”,救助失辍学流浪问题儿童的“雨露工程”。通过“六项工程”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职能,切实解决源头防范和源头治理的难题。深入开展“平安小区·幸福家园”建设,注重运用宣传发动和表彰奖励等手段,发动壮大治安志愿者队伍,最大限度把维护治安的社会力量吸纳进来。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扶植、引导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组织参与治安防控,按小区的封闭情况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并制定落实配套管理制度,实现小区、楼房安全防范的“硬件设施现代化、日常管理规范化、治安防范制度化”。

猜你喜欢
警力警务公安机关
面向多单位多任务的警力优化模型
衡阳市公安机关党员风采剪影
迈向法治公安:基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实证研究
公安机关将开展3个月行动 深化打击食品药品农资和环境犯罪
环球警务专访
对已经移送公安机关案件的当事人做出罚款的行为是否涉嫌渎职犯罪?
浅谈港航公安网上警务公开的现状和问题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警力资源配置问题刍议*
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