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盐济楚”与陕西汉中

2020-03-15 09:40:34郭松林
金秋 2020年17期
关键词:井盐川盐海盐

文/郭松林

“川盐济楚”是将四川自贡生产的井盐经陕西汉中运往湖北、湖南等抗日前线,是为了粉碎日寇利用食盐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该举措在抗战中实施了8年。陕西汉中在“川盐济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抗战中的川盐

四川自贡以生产井盐而著称,有“千年盐都”之美誉。自贡的井盐原料均采自千米以下的岩盐矿,富含各类天然矿物元素,无污染,杂质少,品质好,历朝历代都是宫廷钦点的贡品。自古以来,川盐主要销往西南、陕甘和青藏,也有部分川盐顺长江运抵湖广、江南。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我国沿海一带相继沦陷,海盐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被日军严密控制。日寇不仅控制了我国全部的海盐生产,而且还切断了通往内地的盐运通道,试图通过“盐遮断”造成中国全国性的大恐慌,辅助于侵华战争。此前主要靠淮盐和海盐的湖南、湖北等省民众,迫切需要川盐济销。为此,国民政府财政部于1938年3月明令川盐增产,要求自贡盐场年产井盐在1937年的327万担的基础上再增加300万担。于是,自贡盐场当年就产盐456万余担,一举成为全国的产盐战略中心。当抗战进入持久胶着状态时,川盐供应区域已覆盖川、康、滇、黔、湘、鄂、陕、甘、宁、青、藏各省,担负起数亿人口军需民食的重任。

随着川盐的扩产扩能,盐利也随之大幅增加,成为抗战的重要税源,其增幅甚至超过了盐产量的增长。据统计,1938年自贡盐税比1937年增长了96%,盐产量增长40%;1938年到1941年盐税增长7.5倍,而盐产量只增长15%。抗战期间,自贡盐税占川盐税收80%以上,而川盐税收约占全国税收的25%,为战时国民政府的财政开辟了充足的税源。期间,国民政府曾发起抗日募捐运动,短短一个月内,仅自贡盐商就为抗战捐款1.2亿元。

川盐的集散地

汉中位于陕西西南部,接川渝,通荆襄,连关陇,既是抗战大后方,又处于大后方之前沿。在军事部署方面,国军的第一战区司令部就设在汉中,继而还新设立了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汉中行营,由李宗仁坐镇汉中,协调指挥第一、第五、第十战区的军民抗战。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一分校也从河南洛阳迁至汉中,为抗战培训中下级军官。抗战后期,新组建的青年军206师也在汉中训练,蒋介石次子蒋纬国在206师616团2营担任营长。同时,为接纳沦陷区高等院校,与西南联大并肩的西北联大也从西安迁至汉中,上万的沦陷区学子,在这里求学报国。一时,汉中兵力云集,文教昌盛,成为护卫重庆陪都的重要屏障。

1939年1月,国民政府做出食盐“民制、官收;官运、民销”的决定后,在汉中设立了直属国民政府财政部的盐务局,负责“川盐济楚”的管理调配,并从税警总团派来一个加强连进驻汉中,加强盐税征管,保护“川盐济楚”的川陕及陕鄂通道。之后,川盐即由川陕公路和嘉陵江、汉江水系,源源不断地运来中转地汉中,稍作停留点验后再运往鄂湘等抗日前线。

川盐济楚

川盐济荆楚,川商聚汉中。川渝盐商云集汉中鼎盛时有上千人之多,成为战时汉中商界的重要力量。他们除了经营盐业,还涉猎川粮、桐油、猪鬃等战略物资的经营。整个抗战中,汉中无形中成了支撑全国军供民食的物资集散地,担起“天下盐,天下粮”的抗战重任。日寇的“盐遮断”阴谋很快破产后,便对汉中这个战略要地进行长达数年的狂轰滥炸。据统计,自1938年3月13日日军开始空袭汉中,至1944年美国飞虎队进驻汉中机场止,日军共出动飞机575架次,空袭汉中地区44批次,投弹达2056枚,死伤军民千余众,造成汉中军民和财产物资的重大损失。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发布命令,淮盐及海盐重新进入湖广地区,川盐退入原来的经销区,大规模的“川盐济楚”自此结束。

川盐济楚场景复原

猜你喜欢
井盐川盐海盐
限量供应
更有效的减肥
肚子里摇匀等
清新福建 生态海盐
福建轻纺(2022年4期)2022-06-01 06:26:22
松蕈菜谱
食用菌(2020年3期)2020-12-22 13:39:46
滑菇菜谱
食用菌(2019年3期)2019-02-11 12:54:58
论清代川盐入黔优势及其主要地位演变路径
栗蘑菜谱
食用菌(2018年5期)2018-02-01 20:07:06
漳县盐井历史概述
丝绸之路(2017年12期)2017-06-29 21:33:09
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