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健康干预应用于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效果评价

2020-03-15 16:25张顺琼郑国莲刘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期
关键词:个体化对象人群

张顺琼,郑国莲,刘莉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重庆)

0 引言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1]。由于糖尿病的病程较长且病情发展难以控制,易出现并发症,加之医疗费用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2]。健康管理是基于健康需求对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3]。近年来,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已成为糖尿病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日益增多的研究表明糖尿病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密切相关,可通过改变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生活方式来达到预防2糖尿病发生的目的[4]。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个体化健康干预应用于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效果,为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和早期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健康体检的100例糖尿病高危个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①空腹血糖值在6.0-7.0mmol/l之间;②无认知障碍、无精神疾患、无意识障碍;③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为:①糖尿病史;②精神病患者;③认知障碍者;④意识障碍;⑤严重心、脑、肾及其他系统疾病患者;⑥聋哑或者语言沟通障碍者。

1.2 健康管理方法

对照组的研究对象仅采取一般糖尿病的健康宣教。而对于干预组,根据不同研究对象患糖尿病的风险程度和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具体健康干预计划。主要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指导。然后再通过发短信和电话的方式分别和每人进行具体的沟通交流和指导。分别在开始干预后的第1天、第5天、第10天、第20天各进行一次随访,接下来每隔1、2、3、5、7、9、11月进行一次随访,主要了解研究对象饮食控制和锻炼、体重变化和自测血糖的情况,向研究对象强调饮食控制和运动对该疾病的重要性,有助于提高研究对象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1.3 研究指标

包括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依从性和满意度以及糖尿病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人数。两组研究对象每人于干预前和干预1年后分别填写1份希禾健康管理软件平台设计的个人生活问卷调查表,包括家族史和个人生活饮食习惯(每天食用米,面,肉类,鱼类,蛋类,奶类,大豆,新鲜蔬菜,水果);饮酒(类型,饮酒量,年数);吸烟(数量,年数,是否吸二手烟);运动锻炼(每周运动时间,强度,工作时间,静止时间);睡眠(充足,一般,不足,严重不足)等情况;然后通过希禾健康管理采集系统进行上传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s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自身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共100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9±6.4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个体化健康干预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人员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

2.2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比较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体检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干预组干预前以及干预后的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研究对象经个体化健康干预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一般资料的比较

表2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比较

2.3 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糖尿病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人数对比

经希禾健康管理采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对照组糖尿病高风险46人,占92%,中风险4人,占8%。低风险0人;干预组糖尿病高风险45人,占90%,中风险5人,占10%,低风险0人。两组研究对象的分析程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糖尿病高风险的人数明显减少,而低风险的人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糖尿病风险程度人数对比

2.4 依从性和满意度

对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的生活问卷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锻炼情况均无明显变化。而干预组在生活方式上,饮酒人数、饮酒量、吸烟人数、每天吸烟的数量均有明显的降低;在饮食习惯方面,基本控制了暴饮暴食及吃宵夜的不良生活方式,以低盐,低脂,清淡饮食为主;在运动锻炼方面,运动的人数,运动的时间和强度都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因经常与研究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得到了研究对象的理解与支持,大大提高了研究对象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3 讨论

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转归具有双向性,可恢复为相对健康人群,也可转变为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干预,是减低糖尿病发病率的重要手段[5]。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膳食管理和运动管理,可降低糖尿病高危人群因饮食结构不合理与运动不足等引发糖尿病的概率[6];健康管理工作,主要是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糖尿病高危人群对糖尿病的洞察力和糖尿病预防能力,从而在源头上减少糖尿病的发病数量[7]。

糖尿病是内分泌紊乱引发的慢性疾病,病程迁延,后期并发症重,常引起重要脏器的损害或致残,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8]。而糖尿病的发生与生活饮食习惯和运动密切相关,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可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9]。

给予糖尿病高危人群全面的饮食指导,是帮助糖尿病高危人群合理控制血糖和体重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可以改善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暴饮暴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根据其营养需求,制定科学的食谱,如按计划用餐,尽量少吃含糖量高,含热量高的食物,少吃动物内脏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如白菜、菠菜,芹菜,西红柿,洋葱,木耳,南瓜等。

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运动指导,可以帮助糖尿病高危人群最大程度避免脂肪堆积,改善血脂情况,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其心肺功能。进行适量的身体活动还可以促进肌肉摄取葡萄糖,辅助降低血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因此,我们应根据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及个人喜好等因素,给糖尿病高危人群提出合理的健康管理建议,如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进行有效的锻炼,尽量选择有氧运动,包括慢跑、散步、太极拳、游泳以及仰卧起坐、引体向上、撑墙等运动。运动量应逐渐增加,一般要达到中等强度(心率达到170-年龄)的运动,每周运动5天,每次50分钟左右。运动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避免损伤肌肉和关节。同时,我们也应关注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心理健康。根据糖尿病高危人群不同的心理变化特点,给予不同的干预,耐心听取和解答其心中的疑虑,消除其恐惧、焦虑、抑郁、急躁等心理,鼓励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个体化的健康干预是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的有效措施,但健康管理工作在我国未能得到大量的推广和应用,还需要专业人才的不断努力,以达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健康管理发展、提高管理效应的目的。

猜你喜欢
个体化对象人群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