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大鼠固定方法述评与创新

2020-03-15 16:23董星陈龙芳刘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期
关键词:束缚四肢头部

董星,陈龙芳,刘渊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0 引言

大鼠因基因与人类相近,并且具有繁殖能力强、易获取易饲养、造模周期短、价格低廉等特点,成为了医学实验中常用的造模动物。运用大鼠进行针刺是实验室针刺机制研究的主要形式,在大鼠的针刺研究中,如何对大鼠进行有效固定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是很重要的环节。固定不到位,大鼠挣扎,则针刺无法进行,实验无法开展;固定过度,则可能会导致大鼠损伤,甚至死亡。同时固定方法不能过于复杂,否则不仅浪费实验人员的时间,也会造成大鼠的挣扎疲劳,影响实验结果。笔者在针刺大鼠的实验中,发现现有的多种大鼠固定方法均不尽如人意,最终通过反复实验,摸索出一种简捷有效的固定方法,以飨同道。

1 针刺固定方法回顾及评析

对大鼠的固定可以按照科研需求分为注射固定、给药固定及针刺固定,注射和给药固定方式多是采用塑料瓶固定,取效佳,但不能满足针刺目的,故在此不议。传统束缚固定方法多采用布条捆绑固定身体,并用医用胶带固定四肢,但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操作者为了最大程度地达到固定的目的,会加大束缚力度,仰卧位的传统固定法会对大鼠造成极大的恐慌,而俯卧位的传统固定法则往往会压迫大鼠胸部,导致心肺功能不全而死亡,二者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实验进程。有操作者支持将大鼠麻醉后针刺,但多次麻醉及麻醉状态针刺的效果应该受到质疑。此外,动物实验更应该遵循动物福利伦理的“3R”原则,即reduction,replacement, refinement(减少、替代、优)。研究人员应尽可能地完善实验程序和改进实验技术,避免或减轻给动物造成的与实验目的无关的疼痛和紧张不安。现对主要的几种方法评述如下。

1.1 利用恐高特性固定

王宇[1]等利用大鼠具有恐高性,将其放置于高于地面并空间有限的木板上,大鼠会自动保持相对静止,从而进行有限的“固定”。高台的制作方法为将一反“L”形木板与桌面平行放置的木板装订,反“L”形木板底部为高台踏板(6cm*12cm),距离地面50cm,用于大鼠的放置。认为相较于传统的束缚固定法,大鼠置高台固定法能有效地减少束缚应激对动物模型与针刺效应的影响,可用于大鼠针刺时的固定。

评析:依靠大鼠畏高的特性能够将大鼠半自愿固定于一处,研究认为放置高台“固定”能有效减少束缚应激对大鼠针刺结果的影响,设计甚为巧妙。该固定方法较适合于选取大鼠头背部、四肢外侧的穴位进行针刺。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在对此方式进行实践时发现,此方法并未对大鼠进行有效固定,大鼠生性凶猛,且针灸对其刺激性大,会极大程度地增加实验操作者受伤的可能性。此外,笔者观察到,虽然大鼠有畏高性,但多数大鼠仍然会选择从高处跃下逃跑,最终势必导致针刺无法正常进行。并且,若课题项目所制作的大鼠疾病模型与神经疾病相关,大鼠存在着无法自我控制行为等问题,如此则更加无法确保实验的稳定性。

1.2 金属固定筒固定

李洋洋[2]等用金属丝网制作了大鼠固定筒,固定筒包括身体固定筒、固定叉、颈部固定叉。用孔径约为0.2*0.2cm的金属丝网做成身体固定筒,弯曲2-3cm的铁丝制作为固定叉(包括两个前肢固定叉和一个后肢固定叉),并使用两根金属棒或木筷固定头部。后再用两个“Y”形金属架称其固定筒,以达到使大鼠身体悬空,方便针刺的目的。

评析:该固定方式能够使大鼠悬空,充分暴露出大鼠整个身体,利于操作者触摸大鼠骨性标志,以定位穴位。但此装置制作过程繁琐,不具备制作快捷方便的特点,并且不能够根据大鼠身体大小而随时调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3 袜子束缚固定

王建波[3]等选用柔软度好,且质地较厚的袜子,将袜子从脚跟部剪成两截,前半截作为套头使用,后半截分别剪出4个小洞,将四肢从洞中穿出后,用橡皮筋束缚四肢并固定于兔台上,由于橡皮筋的张力,大鼠的四肢得以充分展开,此时便可以对大鼠四肢部位进行针刺。

评析:此固定方法所需要的固定材料简单易寻,易于操作。将大鼠四肢分开后,能够很好地满足四肢者针刺的目的。但仍然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①针刺部位单一,将大鼠全身覆盖后,已经不能满足其余部位的针刺;②存在着一个疑问,既然已经能够通过皮筋将大鼠固定在兔台上,为何还需要使用袜子套于大鼠身上,岂不是多此一举?③使用橡皮筋固定大鼠,大鼠必定会挣扎,在挣扎的同时必然会使操作者加大橡皮筋对大鼠四肢的固定力度,这样往往会出现由于四肢束缚过度,导致四肢缺血水肿,从而影响实验进程和效果。

1.4 束口袋束缚固定

曹朝霞[4]等将废弃的布料裁成大小适宜的长方形,制作成两边开口的束口袋,将一侧缝上布条束口。利用大鼠喜钻洞的特性,使大鼠穿过束口袋,当束口一头露出大鼠头部时,及时束口。将大鼠四肢相对固定地束缚在口袋中,此时便可对大鼠的头部进行针刺。

评析:此方法简单易学,是诸多固定方式中最简易的一种。大鼠之所以能够从固定器中挣脱,四肢为主要发力点,而此方法则很好地限制了四肢发力。但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其实该方法并不能完全固定大鼠于一处,且大鼠为了挣脱束口袋的束缚,会拼命缩头或向前,此时就会出现银针脱落或弯针的情况。

2 固定方法的创新

笔者的课题实验要求对百会、风池、风府施电针30min/天。由于大鼠头部相较于四肢及躯体本就是一处极难固定的部位,故在实验过程中,笔者学习了诸多针刺固定方法,其中包括文献中提及或未提及的方法。在失败多次后,摸索出一个符合自己实验需求的大鼠针刺固定方法,现在分享于下: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专业同学为笔者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固定方式,即运用魔术贴的方式,十字交叉分别固定大鼠的前后肢体于一块15-20cm长的木条上,此时的大鼠呈仰卧位,可以很好的针刺大鼠的腹部及四肢穴位。然而,由于笔者的针刺需求在大鼠头部,用同样的方式无法将大鼠俯卧位固定,模仿失败。后笔者综合了针灸专业同学提供的方式和曹朝霞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创新针刺后的头部固定,制作出一款针对针刺大鼠头部的固定装置。

材料:针线、塑料布(15×15cm×1张)、麻绳(20cm×2根)、魔术贴(10cm×2对)、木条(15cm×1条)、遮光暗色布1片。如图1。

固定器可分为A、B两部分。

将两片勾面魔术贴分别贴于木条两边部,两片毛面魔术贴分前后横贴于木条上,固定器A制作完成。

将废弃的塑料布剪成长15-20cm,宽15cm的长方形,结合麻绳,用针线将塑料布缝制成一个两边开口的束口袋。固定器B制作完成。

固定过程:依据大鼠喜钻洞的特性,让大鼠自主从束口袋的一头钻到另外一头,先将其头露出,束口。然后在将尾部束口,这样可以使大鼠的四肢套牢在束口袋中,实现四肢固定,防治大鼠挣脱。之后再将束口好的大鼠放置于木条上(固定器A),实现大鼠身体的固定,避免了传统方式中因束缚力度过大而挤压心肺。此时便可以对大鼠头部进行针刺。最后用一块遮光暗色布遮住大鼠眼睛,使大鼠情绪稳定,更加安静。如图2-3。若大鼠头部挣扎剧烈,可在头的两边用魔术贴粘合两块泡沫板,避免头部活动过于频繁。

此固定方法是笔者在学习了诸多文献后笔者思考实践所得,具有以下优点:①固定材料方便易得,操作方式简单易懂,操作人员一名即可安全快速地完成针刺,经实践证明,一人固定加针刺总时长约为10min,极大地提高了实验效率;②组合而成的固定器能够满足不同体型的大鼠的固定,具有很大的普及性;③经实验证明,针刺中脱针弯针率低,约为0.09%(笔者实验针刺用52只大鼠,在针刺过程中因大鼠挣扎而出现脱针者5只,出现弯针者0只)。但笔者明白,此方法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针刺部位有限,只能满足头部穴位的针刺;准备材料虽简单易见,但种类相对较多,较为繁复等。

3 讨论

由于研究人员各自实验需求的个性化,针刺部位的不同,目前针刺固定大鼠方法还处于一个百花齐放的状态下。以上所陈述的无论是他人的固定方式或笔者自己探索的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然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笔者将在科学研究中继续探索更为方便可行的固定方式,从而更为完整全面地探求生命疾病的本质。

图1

图2

图3

猜你喜欢
束缚四肢头部
自动驾驶走向L4 企业头部效应显现
跟踪导练(四)
火箭的头部为什么是圆钝形?
跟踪导练(四)
自由博弈
跟踪导练(四)
别让亲师沟通束缚了孩子
束缚
蚝壳巧制作
没有四肢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