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摘 要:对于我国教育事业来说,教育扶贫一直是需要攻克的难关。在信息化发展迅速的当下,利用教育信息化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强优质课程校际间融合共享,能够有效改善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因此,相关部门、学校和教师,应当共同重视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扶贫中的发展,从技术、策略等多个角度,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改革,从而达到提升贫困地区整体教育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校际交流;教育精准扶贫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初中教育改革和进步提供了更加优越的环境、资源,教育事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通过互联网平台,校际之间形成了良好的连接,教育资源较弱的学校可以通过网络获取优质课程资源,消减教育资源的差异,同时还能不断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素质提升,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精准扶贫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什么是教育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是指我国各级政府及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各地区致贫的原因以及贫困的特性,运用科学的方法准确确定扶贫对象,并根据扶贫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精准的帮扶和管理[1]。在教育扶贫中,精准扶贫通常是指,政府、学校和相关教育工作者,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教学设施支持等行为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缩小贫困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差距的目的,实现教育精准脱贫。
二、教育精准扶贫面临的困境
(一)贫困地区缺乏教育信息化的条件
尽管教育信息化能够有效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环境和条件,但从技术层面和经济层面来看,由于贫困地区缺乏足够的信息化设备,导致教育信息化发展受到阻碍,与此同时,还缺乏懂得信息化设备的专业人才,使得即使有贫困地区的学校受到社会捐助,获得了信息化设备,也无法正常使用,导致教育精准扶贫遇到瓶颈。
(二)教师素质较差,无法支撑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脱贫
贫困地区的教师通常通过支教的形式被分派,他们中有许多人往往在教育扶贫的工作岗位上一待就是几十年,环境的闭塞、条件的落后,都限制了贫困地区教师获取外界信息。这就导致,许多贫困地区的教师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仍采用较为传统的方式、途径进行教学,无形之中导致了贫困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变大;同时,贫困地区的教师,许多都没有接触过先进的信息化设备,缺乏相关的综合素质,无法支撑教育信息化改革,从而提升了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难度,阻碍了教育脱贫的道路。
(三)贫困地区缺失教育精准扶贫的观念
由于资源的缺乏,加上贫困地区人口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主流趋势影响,许多贫困地区缺乏教育改革意识,或是盲目以城市教育设施水平为标准,造成贫困地区教育扶贫失去重心和驱动力,“精准扶贫”变成一句空喊的口号,教师、学生、家长,甚至部分当地教育部门和政府部门工作者都没有对教育精准扶贫进行重视,这大大地阻碍了教育精准扶贫的发展[2]。
三、如何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背景下运用校际交流促进精准扶贫
(一)转变教育精准扶贫理念,以教育为发展的根本
要做到信息化发展背景下促进教育精准扶贫,就需要社会各界转变教育扶贫的理念。首先,教育部门应当明确,对贫困地区实施教育精准扶贫,不能只从硬件设施上进行扶持,更需要制定有针对性地、渐进式的发展计划,从而实现逐步地、深入地完成贫困地区的教育脱贫;其次,学校应当积极支持相关政策、规定的实施,参与到教育脱贫的攻坚战中去,主动与社会各界、相关部门进行联系,完善教育精准扶贫的细节内容,如信息化设备的支持与人才等资源配置问题等,从而落实教育精准扶贫的发展规划;第三,教师应当转变教育理念,以教育为发展的根本,重视学习先进教育观和教育方法,从而从实际教学上落实教育精准扶贫,达到提升教學效率、增强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通过校对校、点对点的方式,加大精准扶贫的力度
教育精准扶贫,不仅是当地教育部门、学校、教师需要采取行动落实的工作,更需要社会各界和上级部门的支持,通过网络信息化设备牵线搭桥,进行强校对弱校、发达地区对贫困地区的一对一扶持,通过校对校、点对点的方式,加大精准扶贫的力度。一来可以降低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压力,二来也能实现有针对性、有目的的教育精准扶贫,使教育精准扶贫的精确性提升[3]。
例如,对一些特困生,可以组织学校进行统计入档,班主任可以根据贫困生的实际情况,组织一对一的帮扶,如某校特困生因家庭贫困,且自己是唯一的劳动力,导致经常性地缺课,大幅度落后实际教学进度,学校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师家访,以及通过对同班同学的组织,定期为该学生进行补课;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从帮扶学校获取经济、教育资源的支持,整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案,通过对该贫困生实行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减小该贫困生与其他同学学习进度差距的目的。
(三)增强贫困地区教育部门及学校、教师的脱贫意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从以上可知,要实现教育精准扶贫,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点对点的方式,获得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并组织社会捐款实现经济、设备上的教育脱贫。这就要求,不仅教师需要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上作出研究和改进,还需要增强教育脱贫意识,积极与友校互动,学习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教育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手段,达到提升教育质量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互联网形式加强校际交流,以网络公开课、网络优质课程、在线讲座等方式,对初中教育进修扶贫,能够提高扶贫的精准和高效性,让教育信息化在贫困地区发挥极大的帮扶作用。因此,社会各界应当重点帮扶贫困地区的网络信息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先进学校的资源,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大优质课程建设力度,从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邱小花.教育精准扶贫之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学语文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34):41.
[2]张科.初中教育中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与解决策略[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7,(11):111-112.
[3]肖竹.乡村教育扶贫中价值教育的运用与实现机制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20,(3):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