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鹏
摘 要:农村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一大板块。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教育事业的投资逐渐增加,但是目前农村的教育情况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因此农村家庭的教育问题仍是目前教育事业十分关注的一部分,而农村家庭教育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育问题;措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品性以及言谈举止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完整的教育与家庭、社会、学校三部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近些年来,我国对于农村的教育投资不断加大,农村的教育水平以及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农村家庭教育受到各种方面的影响,始终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成果。
一、农村家庭教育现状
1. 家庭方面
众所周知,农村家长普遍存在知识文化水平不高的特征,甚至许多家长没有读过书。而对于农村家长来说大部分都抱有着“读书无用”的理论,因为根据这些家长现有的知识水平来说,他们不读书也可以赚钱养家,维持生活,所以孩子也可以不读书,最好早些赚钱贴补家用。而农村赚钱难的特点也是十分明显的,所以对于农村家长来说,看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就是这个人可以创造多少利益。这也就使得农村很多学生辍学,选择出去打工赚钱。父母这样的思维方式,深深的影响着未成年人,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认同“读书无用”论。还有一部分家长,选择外出打工,见识到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便想让孩子走出农村,到大城市发展,而出农门的最好方式便是考试,因此给孩子极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
2. 学校方面
学校也是导致学生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有的农村学校管理制度差,对于学生上学与否的问题漠不关心,而对于有些不能上学的学生也不会究其原因,同时对于辍学在家的学生并不能进行一个督促复学的谈话。同时农村的师资力量差,许多考出去的学生大学毕业之后并不会选择回到农村,同样更多的老师也不会选择去农村教学。因此,学校的不良管理制度,没有過强的师资力量,都是导致农村学生不上学或者学习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而对于想要走出农村的学生,积极好学的学生来说,师资力量并不够学习所需,老师并不能很好的提供学习上得帮助,因此也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困扰和压力。
3. 社会方面
随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思想也随之改变,对金钱也越来越重视。并把金钱作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同时因为教育不断的改革,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因此就业难的现象就十分突出。所以大部分农村家长和学生受到此现象的影响,认为上学读书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随时代进步,新兴产业的崛起,更是影响着许多青少年价值观、三观的养成。因此,许多学生选择辍学打工、甚至是思想上有所偏差。同时更多的网络游戏进入到未成年人的世界,一旦接触就无法自拔,终究选择放弃学业。
二、改整措施
1. 改变农村教育环境
通过学校教育来引导家庭教育的正确方向,从而改变农村的教育环境的现状。将对农村的教育投资落实,成立相关的监督小组,尽快的促进农村学校相关条件设施的改造工程以及对于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同时多加鼓励各大城市中的教师积极的投入到农村的教育行业当中,用自身的知识水平来帮助更多生在农村却想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孩子们。还应该相对应的延长学校正规化的教育时间,这样可以暂时缓解父母对于教育知识贫乏的压力,同时也能很好的督促学生学习。
2. 强化学校制度
对于学校要加强制度管理。对旷课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了解,就其旷课原因进行解决和改善。对于无法上学的学生进行家访,并与其父母进行教育谈话。使其改变现有的读书无用论,进行思想上的改变。对于上课不积极的学生,学校要及时进行督促和监管,并成立相应的惩罚奖赏制度,让学生对于学习产生动力和敬畏感,从而达到驱使学生学习的目的。对于学生接触的网络游戏等,进行合理的监管和制止,合理的运用网络的确可以很好的进行学习,但是青少年往往没有过多的制止力,所以大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对此现象,学校要对于这样的情况进行制约,可以选择一周某一节课进行网络上学习资料的查询。
3. 建立家长培训机构
在学校建立家长培训班,通过专业人员的教授、学校教育到达家庭等多方面的文明建设。使学校成立相关工作小组,小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家庭教育咨询等方式展开教育工作,主要目的为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通过长期的培训来提升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知识。还可以定期的组织家庭与家庭之间的评比活动,从活动中找出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4. 示范性教育
学校可以邀请家庭教育比较成功的家长进行分享教育成功的经验。同时学校要不断地规范家访制度,改变以往班主任承担一切的模式,学校成立相关的小组,对家长进行帮助,同时建立家庭档案,以便于进行定期的回访,还可以开通教育咨询热线,便于家长与小组人员及时进行教育方面的沟通。
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进一步进行家庭教育的提升,才能真正有效的促进农村学生的健康发展,这样才能改变农村教育的现状,并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培养出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景鲜丽.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研究[J].学周刊,2020,(18):191-19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8.095.
[2]文彦南.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J].新一代,2020,25(13):71. DOI:10.12242/j.issn.1003-2851.2020.13.063.
[3]柴永鑫.农村小学问题学生家庭教育常见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2020,(1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