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 凡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交流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2019 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格局”是我国教育现代化战略任务之一。文件指出“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推动我国同其他国家学历学位互认、标准互通、经验互鉴”并且“优化出国留学服务”。可见,实现“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开放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推行,教育国际化早已是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提到,“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大力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参与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到2020 年,要大大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竞争力”。可见教育国际化是高等院校关注重点。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教育国际化中,根据文件指示,鼓励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在海外建设“鲁班工坊”,深度参与国际教育规则、标准、评价体系的研究制定,基于此,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参与了国际交流项目。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调查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国际交流学习现状,分析不同性别、学历层次、家庭收入水平、家庭居住地、居住方式、以及父母亲职业状态等人口学特征对其现状的影响差异,希望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海外国际学校和优化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提供数据支持。
多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高职院校不断深化和扩大国际交流合作,逐步形成了宽领域、多类型的国际交流合作格局,高职院校国际交流合作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黄华(2010)[1]系统地研究了我国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分别从政府层面、院校层面以及联动机制层面为国际合作交流提出了建议。随之,又从组织机构、形式、意义、影响因素、前景等方面对全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当前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存在形式多样、对象多元、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同时也存在战略规划缺位、专业人员缺失、交流经费缺乏、学生英语水平低、配套政策缺少等几个方面的不足[2]。高职院校要走向国际化,学校责任最大,在政策支持、经费投入、平台建设等方面工作应要加强[3]。也有学者认为政府职责更大,只有政府重视,才有可能更深入地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4]。宋梅梅、高雪松(2016)[5]基于专业改革与发展的角度,强调国际交流合作要立足专业改革和发展的实际,使国际交流和对外合作办学项目切实落在专业改革、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教师发展以及学生受益的实处。吴书勤(2018)[6]阐述了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历史及其三个阶段嬗变的关键要素及特征,进而提出创新设计“国际化、差异化、本土化”三位一体的国际化发展模式。实际上,在高职院校近些年的国际交流过程中,也有众多学者认为我国职业院校的交流合作只停留在表面。如师资短期交流互访、学生短期游学、中期交换体验等[7];注重表面功夫和短期效应,不关注国际交流合作的实质内涵,仅仅只是“走出去看看,引进来转转”[8]。纵而观之,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现状聚焦于宏观层面的定性研究,关注学生人口学特征的实证研究极少。经检索仅发现两篇相关研究:郑尧丽、王海贵(2018)[9]的基于浙江大学学生对国际交流项目的态度,发现学生在对外交流的学习中能有效培养自身创造力;郭啸、韩青松(2019)[10]在“基于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学习特征的实证研究”中发现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学习自主能动性强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的人口学特征分析,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研究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因材施教的重要基础,更是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重要环节。因此,进行基于人口学特征的高职院校学生国际交流现状的研究,有助于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项目的有效开展。
本研究旨在分析学生的人口学特征对学生国际交流动机、困难、诉求、效果的影响差异。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形式。在独立设计的基础上,笔者专门邀请了有关院校教育与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对问卷的质量进行了论证和评估,并在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随机选取38 位学生,进行了小样本预测,经检验,问卷信度良好,根据试测结果,笔者对问卷相关题目进行了修订调整,最后确定问卷内容分为:“学生背景”“交流动机”“交流困难”“交流诉求”“交流效果”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学生背景信息,以人口学中人口结构分类为基础,包括“性别”自然特征数据;“居住地、校外居住方式”地域特征数据;“家庭收入、父母职业状态”经济特征数据;“学历层次”文化层次特征数据,共7 个题项;学者们认为,学生学习的动机通常受到复杂的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本研究中第二部分交流动机题项较多,共12个题项,以Lambert&Gardner(1959)基于社会心理学角度提出的“融合型动机”与“工具型动机”为分类基础,“融合型动机”在本研究中的意思是指希望通过对外交流项目能更好地融入到社会或群体中,如题项“喜欢长期留在异国他乡生活”“体验异乡生活”“喜欢国外文化和氛围”等;“工具型动机”强调实用性目的,如升学、就业或考试等目的,如题项“为了获得毕业证书”“为了获得企业就业加分”“为了获得毕业证书以外的证书”等;第三、四部分别从生活上、学习上调查学生的交流困难与诉求;第五部分交流效果,从语言水平、自主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三个方面,共6 个题项体现。除第一部分学生基本信息外,其余五个部分采用李克特5 级量表,从“非常同意(5 分)、同意(4 分)、不确定(3 分)、不同意(2 分)、非常不同意(1 分)”五个程度来表达对项描述的态度。
本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179 份,采用最常用的科隆巴赫α 系数,总体可靠性α=0.948,说明量表信度非常好。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0.892>0.8,并且通过了Bartlett 球形检验(P=0.000<0.05)最终探索出7 个因子;这7 个因子与题均有着良好的对应关系,所有题的因子载荷系数绝对值均大于0.6,最小为0.605;旋转后的总共累计方差解释率为67.114%,以上综合说明本研究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原有变量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也进一步证明本问卷符合进一步因子分析的条件。
数据显示,179 份学生样本中女生占53.1%,男生占46.6%;高职高专学历受访者居多,共149 人,占总数的83.2%,其余为更低或更高学历的受访者;城区占比43.6%,乡镇占比56.4%;与父母同住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6%,7.8%单独居住,剩余6.1%与亲戚同住;家庭年收入有40.2%在5 万以下,26.3%在5-10 万,15 万以上有21.2%,剩余12.3%在10 万~15 万之间;家长职业状态,父母为全职和个体户的较多,占总数的1/3 以上,其次为务农和退休,待业的较少。
1.国际交流动机
在学生的国际交流动机分析中,“为什么选择对外交流项目”更多的样本群体是出于工具型动机而选择对外交流,“外语学习很有用”“为了毕业证书以外的证书”“为了获得企业就业加分”“为了从事与国际交流有关的行业”“为了拓展自己的国际视野”,选择了同意及非常同意的样本群体分别占比79.32%,76.54%,54.75%,67.04%,为了拓展自己的国际视野83.80%;相比之下,选择融合型动机的学生样本群体,如“喜欢国外文化和氛围”“想和要好的朋友一起体验异乡生活”“尝试一下国外留学生活”等,占比均在50%左右或以下。
2.国际交流困难
调查显示,学生在国际交流中遇到的困难绝大部分来源于学习中,如73.74%的样本群体认为自己的“外语基础差,无法进行日常沟通”,71.51%的样本觉得“学习上存在文化差异”,67.6%的样本群体“无法跟上教师上课进度”,对比而言,生活上的困难,如“生活上的文化差异”“出行受到限制”“食宿条件不好”分别占比64.7%、53.63%、37.43%,数据总体表明,学生在对外的交流项目中学习上遇到的困难略高于生活上遇到的困难。
3.国际交流诉求
目前,样本群体最主要的三个交流诉求,依次是“可以开展更多的对外交流项目”“学校给予大力支持、降低费用”“对外交流学习必须作为在校学习的一部分,且学分可互认”,分别占比83.25%、82.68%和77.65%。除此,还有42.46%的样本群体想要“提高境外的生活水平”。
4.国际交流效果
从整体数据来看,高职院校的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从语言水平、自主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绝大部分样本认为都有所提升,78.21%的样本认为“外语水平有所进步”、77.66%的样本认为“独立生活能力有所提高”、77.09%的样本“更加了解了异乡文化习俗”;但不排除,有36.87%的学生样本,认为跟旅游的感觉一样,没有学到专业知识。
1.交流动机和交流诉求与性别呈显著相关,与家庭收入无显著差异
不同性别的学生群体对国际交流的动机和诉求差异显著,对国际交流的困难和效果无显著差异。男同学和女同学在各维度差异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男同学和女同学在国际交流动机和国际交流诉求上差异具有显著性(P 值小于0.05),女同学在交流动机和诉求维度水平上显著高于男同学。性别造成的差异原因各异,从高职院校总体学情分析,女生的向师性比男生强、学习态度比男生端正、注意力比男生集中、学习习惯比男生好。这决定了女生样本群体较男生样本群体对国际交流的动机更多偏向选择工具型动机,她们对自己交流学习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也因此对交流的诉求分值高于男生样本群体。通过独立样本T 检验,不同性别学生在国际交流困难和效果上的双侧检验的显著性水平P 值大于0.05,性别对交流困难和效果均无显著差异,可以认为男同学和女同学在对国际交流学习的整体困难和效果上没有呈现明显的不同;
家庭收入对各维度水平上表现的特征无显著差异。莱文方差齐性检验,显著性均大于0.05,符合方差齐性,采用单因素ANOVA 检验,家庭收入对学生对外交流动机、困难、诉求和效果均无显著差异。随着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国民收入水平增加,家庭收入水平不能单一决定孩子对外交流的因素,只能简单地推论不同的收入水平下学生的交流效果会有所不同。通过数据多重比较显示,5 万以下家庭收入的学生群体与15 万以上家庭收入的学生群体在交流效果上有显著差异(P=0.031<0.05),推测可能原因是家庭收入的不同,参加国际交流项目等次有所不同,导致学生对交流效果的整体评价有所不同。
2.父亲职业状态对学生国际交流动机、困难、诉求、效果均无显著差异,但母亲职业状态对学生交流效果有显著差异
父亲职业状态不会影响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各维度值。分析结果显示,父亲的职业状态在其孩子的对外交流动机、困难、诉求和效果上无表现出显著差异(P 值均大于0.05),说明父亲在家庭中对孩子的学习影响不明显。布迪厄(2004)[11]认为,家庭文化的传递不仅取决于在居住共同体中可支配的文化资本的意义,而且取决于在家庭中有多少可供使用的时间(特别是母亲的自由时间)以使文化资本的传递成为可能。根据我国社会现象,现实中教育子女的任务更多落在母亲的身上,母亲的文化资本在子女的发展和家庭文化资本的传承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无形中,营造了一种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无显著的影响。
母亲的职业状态对交流效果的差异分析中,务农和个体户(P=0.008<0.05)、务农和退休(P=0.017<0.05)对学生国际交流效果的影响有着显著差异。LSD 事后检验,母亲职业为农民的学生(M=2.445)比母亲职业是个体户(M=2.093)或是母亲是退休状态的学生(M=2.019),对国际交流效果的评价平均值更高。在家务农的母亲,由于自己的职业生活有太多的不稳定性因素,她们更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参加国际交流项目的,一是希望她们摆脱跟她们一样的命运,二是希望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所以,即使是务农的母亲,给孩子的影响也是积极的。也正是由于现实中母亲职业状况,激起了学生改变自身境遇的追求。
3.居住地对学生国际交流动机、诉求、效果无显著差异,对学生国际交流困难有显著差异
学生居住地对学生对外交流动机、诉求、效果的影响差异不大。教育是社会各阶层向上层流动的主要途径,也是个体追求更高社会地位的阶梯,学生参与对外交流不但可以开拓自己的国际视野,还可以为成为国际化人才获得一定的机会。教育系统使无论是城区还是乡镇居住的学生群体都对参与国际交流的动机和诉求无显著差异。但是居住地的不同会显著影响学生国际交流项目中存在的困难。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居住地对学生的交流动机、诉求和效果的影响不明显,但是显著影响学生的交流困难。结合描述统计的均值可以看出,乡镇(M=2.234),城区(M=2.504),城区居住的学生群体的交流困难要高于乡镇居住的学生群体。根据交流困难量表题项的相关分析,可能原因包括:城区的孩子习惯了娇生惯养,在独立生活能力上没有乡镇孩子强,导致独立生活中的困难较乡镇学生群体大;城区孩子习惯了都市物质文化,一旦遇到了任何困难,会更容易扩大化,导致数据结果中城区学生交流困难均值高于乡镇学生。
4.校外居住方式对学生国际交流动机、诉求、困难、效果均有显著差异
在交流动机上,单独居住的学生群体和与长辈们同住的学生群体存在显著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单独居住的学生群体更偏向融合型动机而选择国际交流,跟长辈们居住的学生群体则偏向工具型动机。推测原因是与长辈们同住的学生群体可能更多被催促好好学习,拿更高文凭或者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因此选择工具型动机更强烈。
在交流困难上,单独居住学生群体和与父母同住的学生群体无显著差异(P=0.679>0.05),但和与亲戚同住的学生群体呈显著差异(P=0.019<0.05);单独居住的孩子跟与父母同住的孩子都会相同程度的得到父母的关注,而与亲戚同住的学生群体,不但得到父母的关注,还得到了亲戚的关注,从均值水平描述来看,得到两方家长(父母和亲戚)关注的学生群体比只得到一方家长(父母)关注的学生群体困难要更大。这可能是得到两方家长关注的学生群体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上一旦遇到了困难,有更多的人帮助一起解决,所以导致此结果。
在交流诉求上,单独居住的学生群体和与父母同住的学生群体在交流诉求上无显著差异(P=0.376>0.05),但与亲戚同住的学生群体有显著差异(P=0.002<0.05),这与孩子得到家人的关注程度解释一致。
交流效果上,单独居住的学生群体、与同父母同住的学生群体、以及和亲戚同住的学生群体,三者之间在交流效果上均有显著差异。具体来说,与亲戚同住的学生群体最肯定交流的效果,其次是与父母同住的,最后是单独居住的学生群体。该结果符合人的行为准则,与亲戚同住的学生群体有种约束感,懂得知恩图报,有规范行为举止的心态,所以对交流效果的评价最为肯定;单独居住的学生群体习惯了无拘无束,任情任性,孤单寂寞,相对而言脱离社交群体的时间较长,所以对交流效果的评价较为负面。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职院校学生交流效果的影响因素,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对交流动机、交流困难、交流诉求和交流效果进行分析,结论表明,交流效果与交流(P=0.000)、交流现状(P=0.000)、交流诉求(P=0.000),其呈显著性均小于0.05,且均呈正相关关系,皮尔逊相关系数均大于0.50,其关联度呈现中高度相关,有趣的是,交流效果与交流动机最为相关,与交流困难关联性最低,相关分析验证了交流动机、交流困难、交流诉求与交流效果之间均存在线性相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交流效果为因变量,交流动机、困难和诉求为自变量,回归分析结果表示F=139.738,Sig.=0.000 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回归模型整体解释变量达到显著水平。回归系数R=0.840,调整后R 方值为0.700,表明学生的交流动机、交流困难和交流诉求三个变量70%能用来解释到学生的交流效果中。多元非标准回归方程为:学生国际交流效果=0.476*交流动机+0.091*交流困难+0.353*交流诉求。由分析数据中各因素的B 值看出B 交流动机>B 交流诉求>B 交流困难,由此可见,回归分析结论与相关分析结论一致,高职院校的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中,对交流效果影响最大的是交流动机,其次是交流诉求,交流困难占比最低。
总体看来,参与调查的学生样本总体对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项目充满期待。学生性别影响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动机和诉求,但对交流的困难和效果无显著影响;父亲职业状态和家庭收入对子女参与国际交流项目的动机、交流困难、交流诉求和交流效果均无显著影响;母亲的职业状态对子女国际交流项目的动机、困难、诉求无显著影响,但对交流效果影响显著,母亲是务农职业状态的学生群体,对交流效果的评分更高;居住地对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的动机、诉求、效果三者影响不显著,但显著影响学生交流困难,来自城区的学生群体比来自乡镇的学生群体的交流困难大;居住方式对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的动机、诉求、困难、效果四个维度均有显著影响,总体来说,与亲戚同住的学生群体比单独居住或与父母同住的在交流困难上评分最高、诉求最多,但从交流效果看,与亲戚同住的学生群体评分最高。
学生的人口学特征与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的动机、诉求、困难和效果均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做好国际交流项目、培养国际化人才,对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升学生的交流质量,促进交流效果,首先必须了解学生们个体特征,基于“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着手。
端正态度:学习态度是学到知识的重要保证。教师可以通过对国际交流项目的介绍、结合学生专业和将来的职业发展,有效地使学生自愿参与到对外交流项目中,让学生能在国际交流项目中不断地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形成正确的交流动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交流效果。
激发兴趣:兴趣永远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专业学习比语言学习更重要,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输出去国外,是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不仅仅是学习国外语言;增强交流项目的趣味性,融洽交流氛围,建立更好的留学机制,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充分了解学生的诉求,降低困难。
布迪厄(2004)说:“大学生们永远也不能完全摆脱他们出身的阶级,甚至他们的境遇与实践(后两者总是与他们的出身密切相关)。”所以,在了解学生们个体特质的同时,还需要了解学生个体所处的场域——家庭背景,在本研究中具体指“家庭收入”“父母亲职业”“居住地”“居住方式”。寻求父母亲的协同参与,更好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态度、纯正交流动机、激发交流兴趣、整体促进学业进步、提高交流效果。
最后,开展国际交流项目应结合我国市场需求情况,确保通过交流项目培养出的人才能符合我国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