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垃圾分类持久战中摸索“北京模式”

2020-03-14 21:52夏钦
工会博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成绩单垃圾分类

□夏钦

2019年7月1日之所以成为一个标志性的日子,是因为在进行20多年垃圾分类宣传倡导后,上海通过立法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上海成为在垃圾可持续管理上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

从实施开始,上海就经历着无数的质疑,还有网民们不断地调侃。半年过去了,上海成效如何?

在年初召开的上海市人大十五届一次会议上,时任上海市长应勇所作的 《政府工作报告》中给出了一系列数据:上海着力实施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基本形成垃圾全程分类收运体系,大力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居民区分类达标率从15%提高到90%,全市平均每天分出的可回收物增长431.8%、湿垃圾增长88.8%、干垃圾减少17.5%、有害垃圾增长504.1%,垃圾填埋比例从41.4%下降到20%。

这无疑是一份可喜的成绩单。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我国推行垃圾分类20多年的宣传倡导、鼓励动员。从宣传引导到法律制约,上海不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更为其他城市进行垃圾分类积累了宝贵的得与失。

2019年12月18日正式公布修改后的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相比上海垃圾分类规则出台后的全民关注,北京 《条例》发布后,可谓“水波不惊”,而市民们的淡定则更加证明了“强制”垃圾分类已成民意共识。

其实,早在1996年底,仅有400多户居民的西城大乘巷教师宿舍院,就成为北京第一个实行垃圾分类的小区,也被大家称为“垃圾分类第一院”。之后,很多区陆续开展了因地制宜的探索:人工引导、智能投放、积分奖励、上门回收等多种模式。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北京市开展示范片区创建的街道 (乡、镇)总数已达到224个,占街乡总数的2/3以上。

虽然成效显著,但不可否认的是,居民对垃圾分类知晓率高、参与率低,理念上认同、行动上滞后的现象也还比较普遍,垃圾分类的主动意识还需养成。

特别是目前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口罩成为生活必需品,而将使用过的一次性口罩与生活垃圾一起随意扔掉的家庭还很多。疫情下还要不要实行垃圾分类,存有这样的疑问的也大有人在。疫情期间,广州生活垃圾分类的体制机制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在全国都具有示范意义,广州市倡导“在家分好类、定时拎下楼、定点精准投”的居民投放方式,有效避免了各楼层源头的交叉污染。广州市1580个基层社区全部建立了垃圾分类的联席会议制度,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也让社区疫情防控得心应手。疫情防控居家办公学习方式也让人们有更多时间、精力,从容、细致、理性、有责任地进行家庭垃圾细分。

推进垃圾分类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需要持久努力。在推行过程中既需要前端市民进行垃圾分类,还需要后端分类处理中各个链条的衔接配合,更需要链条涉及到的政府部门政策扶持、监督管理。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北京正以“北京速度”创造“北京之变”:地铁四通八达;高铁又多又快;双机场时代来临;优化营商环境,办事又快又方便;深夜食堂多了,夜经济火了。北京作为大国首都,更应在垃圾分类管理上持恒心、下狠心,摸索出适宜的、可借鉴的、可复制的 “北京模式”。期待北京在下一年的 《政府工作报告》中拿出漂亮的成绩单。

猜你喜欢
成绩单垃圾分类
垃圾去哪了
分类算一算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分类讨论求坐标
2018上半年纠“四风”成绩单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倒垃圾
晒晒全面深改成绩单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成绩单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