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流业发展评估体系研究

2020-03-14 11:10:12路欢欢张东生
物流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物流业指标体系物流

路欢欢,宋 敏,于 洋,张东生

(上海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上海 200240)

1 研究背景

物流业是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是新型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复合型产业,与国民经济分类中的铁路运输、道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以及仓储、批发零售、邮政等诸多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行业集约化、专业化的发展,物流业已从原来单纯的服务生产、服务消费,上升为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的先导行业。

目前,许多城市已将物流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产业,特别是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城市、边境口岸城市以及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因此,从城市的角度出发,研究城市的物流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衡量城市的物流业发展水平,为政府管理部门、行业企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通过物流业发展水平评估结果,明确行业发展关注重点,为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制定物流发展战略及政策提供依据;企业通过对评估结果的解读,及时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经营管理策略。

(2)发现物流业发展优势及短板,促进行业提质增效。评估结果以及各城市间评估结果的对比,发现城市物流业发展的优势及短板,有助于明确推动城市物流业发展的发力点,更好地发挥优势、补齐短板,提升物流业发展总体水平和质量。

(3)预测城市制造业、商贸流通等行业发展态势,为生产和流通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通过物流运量、运价、基础设施的变化,分析物流业与制造业、商贸流通等行业的供需变化关系,解读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于物流行业的评估分为两大类,一是综合评估,二是专项评估。

在综合评估方面,可分为发展水平评估、绩效评估、景气评估等方面。其中,发展水平评估是衡量一个国家、区域、城市等物流业水平的综合评价,其评估指标涵盖基础设施、物流量、成本效益等多个方面,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开展了物流业发展水平评价,在评价后形成物流发展综合指数,如南京、宁波等。绩效评估是衡量物流业能力、质量、效率方面的综合评价,其指标涵盖物流服务能力、基础设施质量、服务竞争力等方面的指标,世界银行每年会发布各个国家的物流绩效指数。景气评估是衡量物流行业经济发展总体变化情况的评估,通常以景气指数的形式发布,指数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高于50%时,反映物流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物流业经济收缩,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每个月会发布我国的物流景气指数。

在专项评估方面,会根据物流业的行业细分或评估方关注的重点,开展具体领域的专项评估,如快递发展评估、仓储评估、运输评估、物流绿色发展评估等。如快递发展评估,会从快件类型、时效性、质量、人员、成本、便利性等方面综合评估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再如,仓储情况评估,会从仓储业务订单状况、设施设备状况、成本收益、库存状况、员工状况等维度综合评估仓储业发展现状。

3 物流业发展评估指标体系

3.1 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1)目的性原则。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反映评估方的目的和意愿,根据评估工作的意图选择指标。对城市物流业发展的评估目的,一是衡量城市物流发展综合水平,二是判断城市物流业及相关产业发展趋势,三是发现城市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升城市物流产业核心竞争力。

(2)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应立足现实,建立在准确、科学的基础上,所选物流指标的集合既能够全面反映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又能够体现评价的目的。此外,指标的数量和颗粒度力求适中。

(3)可获得原则。指标体系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宜采用统计年鉴、政府管理部门发布的官方权威数据。

3.2 指标体系构建

对城市物流业发展水平的评估,宜从基础条件、行业规模、质量效率、成本效益和市场主体5个方面开展,5个一级指数主要反映的内容如下:

(1)“基础条件”是反映设施、装备及投资等对物流行业的基础支撑能力;

(2)“行业规模”是反映物流行业的总体体量;

(3)“质量效率”是反映物流行业的均衡发展及运行效率情况;

(4)“成本效益”是反映物流行业的整体营收状况;

(5)“市场主体”是反映物流企业的发展质量水平。

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及指标说明见表1。

表1 城市物流业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续表1

续表1

4 物流业发展评估实施对策建议

物流主管部门可参考上述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城市发展特点,建立适合自身城市物流业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作为衡量城市物流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在物流业发展评估实施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工作:

4.1 物流统计制度的建立

数据统计是评估工作开展的基础,目前物流数据统计并未纳入我国的法定统计制度,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也没有物流业这一类别。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进一步加强社会物流统计工作的通知》,要求在2019年底前启动物流统计工作。各城市应全面梳理物流工作发展、运行、管理、监测过程中所需的数据项目、测算方法等,以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加强物流统计工作通知为契机,建立一套具有本市特色的全面科学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确定统计数据填报时间、频率、方式等。

由于物流数据统计并不在统计局的法定统计之中,具体工作的开展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开展。政府主管部门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物流行业协会等第三方中立机构开展物流数据统计工作。

4.2 统计指标体系的动态调整和完善

物流评估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持续开展。各城市在开展物流业评估工作之初,可能面临数据不齐、数据采集样本不够等问题,物流业评估指标建立之初可根据现有数据情况开展评估,随着行业的发展和统计数据的完善不断调整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指标体系的动态调整一方面要考虑到数据的采集,另一方面应紧密结合城市物流业发展的变化和特点。

4.3 评估结果的应用和发布

对城市物流业发展的评估结果,可根据需要采用合成指数的方式发布评估结果。指数简单明了,易于纵向衡量城市物流发展变化趋势及各城市间的横向对比,决策者可通过指数的变化和对比制定相关的物流战略及政策。关于评估结果或评价指数的发布频率,可采用年度、季度或月度的发布形式,综合类全面评价可年度或季度发布,指标体系中的单方面评价可采用月度发布的形式。

综上,本文给出了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物流业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城市物流业评估工作实施的对策建议。各城市物流业主管部门可根据各自城市物流业及相关行业发展特点,选择适用的指标建立评估体系并开展物流业发展水平评估工作。

猜你喜欢
物流业指标体系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汽车观察(2018年12期)2018-12-26 01:05:44
物 流 业
江苏年鉴(2018年0期)2018-02-12 04:22:17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中国制笔(2016年1期)2016-12-01 06:47:30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现代企业(2015年2期)2015-02-28 18:45:09
决战“最后一公里”
商界(2014年12期)2014-04-29 00:44:03
物流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3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