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志峰 张士永
【摘要】目的:探讨对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出现急性血栓形成的患者使用替罗非班的干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接收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且术中伴急性血栓形成的7例患者的处理资料,7例患者在完成动脉瘤致密填塞后經导管灌注替罗非班,观察7例患者的处理效果。结果:7例患者经相关的干预后血管再通率为100%;术后GOS评分结果显示,4例评分为5分,2例为4分,1例为3分,预后良好。结论:针对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且术中有急性血栓形成的患者,及时干预且灌注替罗非班可以保持血管再通,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关键词】替罗非班;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急性血栓形成
【中图分类号】R54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2-058-01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然而在术中患者却极易出现急性血栓形成这样并发症,该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术后残疾及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有效预防血栓形成也成为临床中关注的重点[1]。针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血栓形成的预防,主要提倡在术前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在术中则做到全身肝素化,在术中处理上,常使用替罗非班这一药物,该药物是一种非肽类血小板糖蛋白受体,药物的半衰期短,在预防栓塞术中急性血栓的形成有显著价值[2]。本次研究中,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探讨使用替罗非班处理7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并发急性血栓的效果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97例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的患者,术中7例出现急性血栓形成。急性血栓形成上均经影像学资料检查确诊,主要是在术中借助造影检查显示血管存在不同程度的流通受阻、管腔内不规则形态充盈缺损情况提示出现急性血栓形成。7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如下: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最小为41岁,最大为75岁,平均年龄(58.5±2.3)岁。
1.2 方法
7例患者均按照规范的操作实施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术中均有急性血栓形成。针对此类患者,术中应用Seldinger穿刺技术,经股动脉入路并结合造影结果,以动脉瘤形态选用合适的手术操作方法。术中采取造影检查急性血栓形成,操作人员即刻对动脉瘤腔进行填塞,加大肝素的用量,主要是在1分钟内推注1000u的肝素,迅速的将神经微导管头端置入到血栓的远端,自远端注入盐酸替罗非班(澳大利亚 Correvio Australia Pty Ltd,批准文号H20150589,规格50ml:12.5mg),注入后回拉微导管,并配合用微导管、微导丝机械碎栓,控制盐酸替罗非班的使用量为0.5~1.0mg,在用药的时候用20~50ml的生理盐水进行稀释,控制腰围的灌注速率为2~5ml/min。注药期间可以每隔2min进行1次血管造影直到血流恢复到畅通的状态,待管腔内部充盈缺损情况完全消失后结束药物的灌注。
在手术结束后,静脉推注2000u的普通肝素以维持血液在低凝状态,延迟6h后将动脉鞘拔出,且口服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术后血管再通情况及术中替罗非班的用量。术后使用格拉斯哥(GOS)评分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价,若患者死亡为1分;植物状态生存为2分;重度残疾、意识清醒需要专人进行护理为3分;中度残疾但是日常生活自理为4分;身体良好可正常生活为5分。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
2 结果
7例栓塞术中出现急性血栓的患者,经相关处理及替罗非班用药,7例血管均再通,再通率为100%;术中替罗非班用量为0.5~1.0mg,平均用量(0.8±0.1)mg;术后GOS评分显示,4例患者评分为5分,2例为4分,1例为3分。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是临床中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但是受疾病本身的特殊性及操作因素的影响,常使得患者在术中容易出现急性血栓情况[3]。栓塞术中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同以下几个方面有关:第一,在栓塞术中,医师抗凝及抗血小板准备工作不充分,术后总全身肝素抗凝不完全是引起急性血栓形成的最关键因素;第二,血管内操作不当,引起内膜损伤,可导致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第三,术中将支架植入到颅内,会使局部血流动力学出现改变,如此可诱发血栓。
针对栓塞术中出现血栓的患者,需及时进行相关处理及干预[4]。在血栓处理上,提倡使用替罗非班这一药物,该药物属于一种非肽类血小板糖蛋白受体拮抗剂,药物通过利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序列,占据血小板糖蛋白交接点,抑制凝血因子、血管假血友病相关因子介导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活化及聚集[5]。此外替罗非班还可以改善新鲜梗死组织微循环状态,阻止微循环血栓及增加微循环灌注,保护神经正常功能,且替罗非班的半衰期较短,在给药2小时内就可以达到血药峰值浓度,半衰期短的优点使得药物在处理急性血栓的作用上更理想。在本次研究中,就对7例行栓塞术治疗的颅内动脉瘤且术中发生进行血栓形成患者使用替罗非班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在经干预后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100%,在术后GOS预后评分上,所有的患者评分均大于3分,表明干预方法的预后良好。
综上所述,对于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急性血栓形成的患者,采取灌注替罗非班的方式,可取得满意的干预效果,让闭塞血管尽可能的再通,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因此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捷, 龙霄翱, 李丽球,等. 超选择注射替罗非班治疗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急性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J].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9, 26(01):57-61.
[2] 王中. 研究替罗非班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急性血栓事件的有效性与安全性[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7,8(28):45-47.
[3] 孙澎, 何川, 孙力泳,等. 替罗非班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手术中的应用[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8, 15(08):52-55.
[4] 金二亮, 祝源, 杨李,等. 替罗非班在颅内动脉瘤支架辅助栓塞术中抗血小板聚集的临床研究[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7, 33(04):349-353.
[5] 甘宗仁, 李桂心, 邓德旺,等. 替罗非班在破裂颅内宽颈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中的应用[J]. 中国乡村医药, 2018, 25(3):115.